斷捨離中檢視自己的理財觀念1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斷捨離不是完全丟掉物品,而是檢視自己還有哪些資源,還能釐清未來的財務規劃。

雖然不是所謂的囤積症患者,但開始清出櫃子抽屜的雜物衣物時,也會開始檢討自己之前的錢都花到哪去了。

最厚重、也最花錢的是書。求學時期的參考書教科書若能在畢業後送或便宜賣給學弟學妹們是最皆大歡喜的。教科書每幾年會再版,連二手書店和圖書館都不願意收,能讓書繼續在校園流通是愛書人感動欣慰的事。小說類也是二手書店和圖書館不願意收的,目前各市圖書館發展進步,申請市圖書館證或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帳號,能線上免費借閱電子書、雜誌書刊等,還能向圖書館推薦想看的書目,東區圖書館借、西區圖書館還,有的鄉鎮還有行動圖書車。資訊發達的現在,買書已經不是唯一的方式,若依舊喜歡買書,之後上網賣,例如「讀冊」也是一種選擇。

我有個朋友曾經被一個往生的同事託夢過,希望我朋友幫忙處理藏書,沒多久往生同事的兒子打電話給我朋友,請她處理那些藏書。後來她能捐就捐,不能的就寄賣給「讀冊」。對愛書人而言,藏書等同於另一個生命,若能繼續流通是最好的結局,否則就像我的書報雜誌那樣,直接回收吧。

另一種是當時很想要、但買到就放一邊的。這種就多了,有衣服、旅行紀念品、飾品、保養品等等。尤其衣服類的囤積量和空間不輸書籍,大部分朋友圈跟我有一樣的狀況,台灣夏天冬天明顯,長短袖、薄厚外套,分場合穿的衣服,加起來一個衣櫃可能不夠。有朋友五十歲了還留有二十幾歲的衣服,她留的是青春回憶。再加上百貨週年慶打折撿便宜的心態,買保養品送贈品、滿千送百,慢慢越囤越多;臺灣看到的旅行組小包裝贈品,在歐美國家的超市也要賣個幾十塊。疫情期間我將保養品贈送的小包裝全部整理出來使用,可以用到一整年不用再買新品。旅行買的紀念品是買個回憶,覺得以後不會再造訪,其實很多最後都只是擺設;有朋友每到一個國家就留些零錢當紀念,最後累積成一個大甕,五十歲過後想想也覺得浪費;另一個朋友就比較豁達,花不掉的零錢就在機場投入捐獻箱。

對自己好一點,不一定要用物質來滿足,走走二手店看到那麼多包款飾品家具鞋靴,也許可以想想自己買的高價品,未來會不會連送人、別人也不要。

    avatar-img
    3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onda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媽媽終止呼吸的一刻,我們就是依照規範和禮俗走。 媽媽不喜歡上醫院,所以第一次就醫時順便請醫生開立居家安寧的證明,之後還能請醫生到家中看診。若沒有這張居家安寧的證明,在家過世者還需要報警。所以當媽媽終止呼吸後,我們先聯絡衛生局的醫生來開立死亡證明,再依生前契約通知禮儀師和他們合作的接體員將媽媽送走
    當我決定好做某件事的時候,還是會不斷詢問周遭親友的意見,其實只是為了從他人口中得到支持與贊同,並不會因為別人反對就改變自己的決定。而別人聽了最多也只是說說他們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生活要過,對方聽聽也不過就是多了一個題材在往後閒聊時多了一個話題。
    旅行過超過二十個國家,有朋友問我,哪邊的夜景最美? 從地面仰望星空和從高地俯瞰地面的角度不同,受到的感動與體驗的美感卻相似。我自己個人覺得最有特色的夜景,不是黑夜中閃爍的燈光或星光,而是動態的美感與文化差異所呈現的實際生活樣貌。 一個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
    跟親人道別沒有期限和固定方式。 她昏迷的時候,握著她的手對她說:謝謝、對不起、我愛妳……。 她沒有呼吸的時候,一邊為她穿上先前挑選好的衣服,一邊告訴自己和她:我們都準備好了,別怕。 在棺木前跪著磕頭跟她說:這身體不要了,折磨妳夠久了,妳自由了。 帶著媽媽的照片走過跟她一同到訪過的地方或新的地
    邁入四十,第一個有感的是身體上的變化。膚質變差了、變得更怕熱、怕冷、對生活的容忍度下降、經不起熬夜、體能和精神明顯低落。開始懷念從前,口頭禪:我以前年輕的時候….. 二十幾歲的時候從沒想過未來的老後生活,只想著夢想、想著旅遊、想著工作下班後去哪裡放鬆、想著約朋友聚餐聊東聊西。三十幾歲的時候,開始聽
    從媽媽終止呼吸的一刻,我們就是依照規範和禮俗走。 媽媽不喜歡上醫院,所以第一次就醫時順便請醫生開立居家安寧的證明,之後還能請醫生到家中看診。若沒有這張居家安寧的證明,在家過世者還需要報警。所以當媽媽終止呼吸後,我們先聯絡衛生局的醫生來開立死亡證明,再依生前契約通知禮儀師和他們合作的接體員將媽媽送走
    當我決定好做某件事的時候,還是會不斷詢問周遭親友的意見,其實只是為了從他人口中得到支持與贊同,並不會因為別人反對就改變自己的決定。而別人聽了最多也只是說說他們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生活要過,對方聽聽也不過就是多了一個題材在往後閒聊時多了一個話題。
    旅行過超過二十個國家,有朋友問我,哪邊的夜景最美? 從地面仰望星空和從高地俯瞰地面的角度不同,受到的感動與體驗的美感卻相似。我自己個人覺得最有特色的夜景,不是黑夜中閃爍的燈光或星光,而是動態的美感與文化差異所呈現的實際生活樣貌。 一個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
    跟親人道別沒有期限和固定方式。 她昏迷的時候,握著她的手對她說:謝謝、對不起、我愛妳……。 她沒有呼吸的時候,一邊為她穿上先前挑選好的衣服,一邊告訴自己和她:我們都準備好了,別怕。 在棺木前跪著磕頭跟她說:這身體不要了,折磨妳夠久了,妳自由了。 帶著媽媽的照片走過跟她一同到訪過的地方或新的地
    邁入四十,第一個有感的是身體上的變化。膚質變差了、變得更怕熱、怕冷、對生活的容忍度下降、經不起熬夜、體能和精神明顯低落。開始懷念從前,口頭禪:我以前年輕的時候….. 二十幾歲的時候從沒想過未來的老後生活,只想著夢想、想著旅遊、想著工作下班後去哪裡放鬆、想著約朋友聚餐聊東聊西。三十幾歲的時候,開始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半年積極進行書籍的斷捨離之前,就經常進行家裡藏書的替換工程,也就是把近期會用不到的書籍種類挪到診所,把未來打算看的書重新整理上架。 家裡大大小小的書櫃粗估大約可以容納一萬二千本左右,這一年我把純文學及親子教養的書全都挪到診所,把有關旅遊及各國風土民情的書集中到家裡。每次往返診所與住家,就順便搬
    Thumbnail
     對於喜歡閱讀,連帶喜歡買書的人而言,家裡書滿為患是最頭痛的問題,很多人是家裡被書淹沒到寸步難行才下定決心要把一些「用不到」的書處理掉。 但是人就是這麼奇怪,很多書也許堆在箱子裡十幾二十年沒動過,可是一旦要扔掉,卻又捨不得,覺得應該還會想看。有道是「擁有時不覺得自己擁有,等到失去時,才發現自己少了
    Thumbnail
    想對書籍斷捨離的念頭經常出現,實際上也執行過幾回,近幾年幾乎不太買書,想看的書就到市府或大學圖書館借,可~,書架上依然書滿為患,最近要再一次比較大範圍的斷捨離,將書架清空些。根據斷捨離原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以及離開對物品的執著。我這一面牆的書有九成N年都沒再翻開,於我而言,已算是多
    Thumbnail
    現在斷、捨、離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普及了,許多人已經開始將家裡從來沒用過的、只用了一次的、積在櫃子深處,早已遺忘的東西丟掉。   但其實,斷捨離不只是將不用的物品丟掉、騰出家裡更多空間而已,更多的是再每次丟掉的時候,反思自己當初為什麼要買這個東西?而最終沒有用到的原因又是甚麼?
    閉關之後,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的,除了上午念經之外,餘下時間就是看書。 先是把這一年新購圖書未看、未看完的排在第一優先,才過兩周便看完近十本。接著,我又將書架上想重新再看的書,排進等候閱讀名單。目前留在書架上的書,是我經過這幾年一再篩選後留下來的。應是閉關時間多了,中間起身動動,我總看著這些一列列推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Back and forth Decluttering 好像也不能說是垃圾。 但這幾年來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丟掉東西。 當然,也買了不少。 不過有進步的是,開始關注自己買了什麼。 為什麼要丟掉東西呢? 這幾年來丟最多的是衣服跟書。 這幾年來,買最多的也是衣服跟書。 好搞笑。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審視你的物品 花些時間檢視你所擁有的物品 確定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 哪些是多餘的 捨棄不必要的物品 將不再需要的物品捐贈回收或賣出 這將有助於釋放空間 同時減少浪費 投資高質量的物品 當你需要替換某些物品時 考慮購買高質量 耐用的產品 這樣可以減少長期的消費成本 減少購買次數 嚐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半年積極進行書籍的斷捨離之前,就經常進行家裡藏書的替換工程,也就是把近期會用不到的書籍種類挪到診所,把未來打算看的書重新整理上架。 家裡大大小小的書櫃粗估大約可以容納一萬二千本左右,這一年我把純文學及親子教養的書全都挪到診所,把有關旅遊及各國風土民情的書集中到家裡。每次往返診所與住家,就順便搬
    Thumbnail
     對於喜歡閱讀,連帶喜歡買書的人而言,家裡書滿為患是最頭痛的問題,很多人是家裡被書淹沒到寸步難行才下定決心要把一些「用不到」的書處理掉。 但是人就是這麼奇怪,很多書也許堆在箱子裡十幾二十年沒動過,可是一旦要扔掉,卻又捨不得,覺得應該還會想看。有道是「擁有時不覺得自己擁有,等到失去時,才發現自己少了
    Thumbnail
    想對書籍斷捨離的念頭經常出現,實際上也執行過幾回,近幾年幾乎不太買書,想看的書就到市府或大學圖書館借,可~,書架上依然書滿為患,最近要再一次比較大範圍的斷捨離,將書架清空些。根據斷捨離原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以及離開對物品的執著。我這一面牆的書有九成N年都沒再翻開,於我而言,已算是多
    Thumbnail
    現在斷、捨、離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普及了,許多人已經開始將家裡從來沒用過的、只用了一次的、積在櫃子深處,早已遺忘的東西丟掉。   但其實,斷捨離不只是將不用的物品丟掉、騰出家裡更多空間而已,更多的是再每次丟掉的時候,反思自己當初為什麼要買這個東西?而最終沒有用到的原因又是甚麼?
    閉關之後,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的,除了上午念經之外,餘下時間就是看書。 先是把這一年新購圖書未看、未看完的排在第一優先,才過兩周便看完近十本。接著,我又將書架上想重新再看的書,排進等候閱讀名單。目前留在書架上的書,是我經過這幾年一再篩選後留下來的。應是閉關時間多了,中間起身動動,我總看著這些一列列推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Back and forth Decluttering 好像也不能說是垃圾。 但這幾年來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丟掉東西。 當然,也買了不少。 不過有進步的是,開始關注自己買了什麼。 為什麼要丟掉東西呢? 這幾年來丟最多的是衣服跟書。 這幾年來,買最多的也是衣服跟書。 好搞笑。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審視你的物品 花些時間檢視你所擁有的物品 確定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 哪些是多餘的 捨棄不必要的物品 將不再需要的物品捐贈回收或賣出 這將有助於釋放空間 同時減少浪費 投資高質量的物品 當你需要替換某些物品時 考慮購買高質量 耐用的產品 這樣可以減少長期的消費成本 減少購買次數 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