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0|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最 Q 的 ETF- QQQ: 再平衡後還一樣迷人

raw-image

牛市買 QQQ?

近日美股節節上升,尢以科技股最受注目。執筆的今天,納斯達克已經連續上升了五個月了。日前有介紹過關於長線投資於 VOO 的心得,不過相信牛市更多人感興趣的卻是這隻 - QQQ

QQQ 是追蹤納斯達克 100 指數的 ETF,由美國 Invesco 景順投信公司所發行。目前持有 101 隻不同行業的股票,雖然較為偏重於科技股,但也有包含到其他行業的龍頭股票。

QQQ 持股 (2023 年7月)

如上圖所示,57.05% 為科技股,當中頭十名:

Apple 11.64%
Microsoft 9.42%
Google 5.86%
Amazon 5.04%
NVIDIA 4.34%
Meta 3.70%
Tesla 3.10%
Broadcom 3.06%
Adobe 1.94%
Cisco 1.77%

此外也包含了如 Pepsi (2.13%) 和 Costco (2.05%) 等。

這裡可以看到,QQQ 的好處就是集中呀,美國大型科技股如果表現得好,一隻 ETF 基本上就盡攬其升幅了。

相反如果不想一頭裁進去的人,可能考慮之前推薦過的 VOO 較好。

另外要注意一點,QQQ 費用率為0.2%,這也比 VOO 的 0.03% 高上不少。

潛在回報比 VOO 高,風險也自然較高,很公道

於 lazyportfolioetf.com 整理出來

成立於 1999 年以來,平均年回報可以高達 13.75%,比 VOO 的大約 10% 高上不少。近十年的科技股狂熱更使這 ETF 回報達 18.94%,意思是 4 年翻一倍,十年翻五倍多!

於 lazyportfolioetf.com 整理出來

而風險則要看 Max Drawdown,就是從最高位下跌多少才完成跌浪: 2000 年科網股泡沫使這隻 ETF 足足下跌了八成多,而且花了 175 個月,才 "recover",就是從新升穿當年的位置。

至於最近一次的回調相信很多人也身歷其中,就是從 2022 年 1 月的歷數高位起跌至 2022 12 月,共 12 個月當中跌了 32.58%,而到目前為止的 18 個月還未從新破頂。(一步之遙?)

而這次也是歷年來第二大的跌幅。

我知道呀,最近聽說納指「再平衡」了?

納斯達克 100 指數是按市值分配權重,所以當個別大股票市值上升,它在指數中會佔比越來越高。

問題來了,如 Apple、微軟、Tesla 等巨型企業在今年大升特升,佔的權重也越來越高,對指數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而致使指數失衡。

為了解決指數持倉過度集中這問題,納斯特克在 7 月 24 日重新分配個股權重,削減七大科技股的權重,並分散至其他成分股。

這樣做自然有助分散風險,但如果巨頭們繼續領先大市,此舉也變相使 QQQ 回報降低。

所以我該買 QQQ 嗎?

還是老套一句,過往的回報並不代表未來的收益表現,所以那年回報 18% 不一定現在投進去就穩穩獲得。

而且,基於風險優先的原則,要緊記在 2000 年投進去的錢,在 2016 年才回本呢。

這世界沒有穩賺的投資,你的長線投資有心理準備等十多年嗎?

我的看法,跟 VOO 一樣吧,月供 (台灣叫定投)。並用你不打算短期內取出來的資金持續買進吧。而且目前的科技股已經跟當時泡沫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了。(想想自己 2000 年用網絡的情況和現在比…)

當然,這也代表像 Google 這種股票也不一定能複制以往的爆發式十倍回報,還是那句,回報和風險永遠是相對的。

我會繼續每個月用一定比例的金額投進去。十年後的我該會高興的。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低調貓理財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