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選之人—造浪者 Wave Maker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到選舉,不是沒經驗的素人,而是真的打過選戰的阿!

想知道詳情的可以看看「倒數190,我當助選員的日子」系列文章,我可是待過競選總部,當過隨行秘書、行程秘書,也處理過文宣與寫致詞搞,甚至代理行程上台接受提問的呢!

總之這部片之前風評很好,讓我一直超想看的,好不容易孩子們考完試,終於可以補完。

如大家知道的,這部影集講的是選舉期間的競選總部故事,雖說主題擺在其他地方,例如性騷擾。

當然,除了性騷擾,其實還有更勁爆的東西,就是權勢性交,甚至演出類似黑暗榮耀的復仇戲碼,這部份也算有意思,但就我自己來說,這些反倒不會是重點,我還是都在看選舉。

劇中出現競選總部的很多狀況,還真的很像我過去的經驗。當然,總統選戰的組織格局跟我參加市長選戰當然是差別很大,但氣氛是很類似的,各種攻防都要在極短時間內做出決定,短時間的起伏更沒實踐糾結,因為選舉看的是「勢」。

也就是「大局」,所以會強調大局為重。

這句話在劇中不斷重複出現,似乎很多人覺得這句話不對,但實際上,這句話「正確無比」,問題只在於是「誰的大局」以及「大局的範圍到哪裡」而已。

實際上劇中的性騷擾案件也是打算「壓到選後」再處理,因為「只有選贏才有立場」。

或者說,不懂得大局為重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因為你很自私,又或者說,「你的大局不是我的大局」,這代表大家願景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囉!

說穿了,就是「勢在誰頭上」還有「資源多寡」的問題,這很現實,不是一句「不要就這樣算了」可以帶過的。

於是「用計謀」把手搞垮成了現實。是的,大局為重,所以重點是把「局」變成自己的,這才是重點。

這算是這部戲最明顯的部份,因為大家都是造浪者,把局變成自己的,然後再來說大局為重。

輸了也沒關係,下次再來就好,因為大家心知肚明,很多時候,勝負與好壞沒有絕對關係,單純是因為愚民被哪個大局吸引而已。

不然你以為國民黨為何能贏?柯文哲為何囂張?

當年韓國瑜造浪,然後浪碎消失,如此而已。

很現實但也很諷刺的戲劇,最諷刺的一點在於,這是真實的。

不過從劇中也可以看出,左膠真的是超沒格局的……

人選之人—造浪者
Wave Makers
編劇:簡莉穎、厭世姬
導演:林君陽
raw-image


avatar-img
197會員
936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部片大名鼎鼎,總算有機會看了。 恨刺激、很好看,不過還是有些不滿…… 這跟看黑道律師文森佐一樣的感覺,是那種情緒上獲得「暫時性滿足」,但對現實沒什麼幫助那種…… (結果主角居然是他們兩個,還滿有趣的。) 是這樣的,這是個跟校園霸凌有關的故事(這我推薦看鏡之孤城),而且算很嚴重的內容,甚至涉
說到夏之門這部作品,其實我算印象深刻的,畢竟我最早接觸的時候還沒開始寫書評,能讓我在事後補書評的書,那都是因為我很喜歡才有的待遇(書評:夏之門,2003)。 但沒想到過二十年,居然有日本版的電影可以看。 這是個古典型態的科幻小說,有著時代的浪漫,說起來近代科幻小說還真的越來越硬,雖說有更詳細更合
喜歡歷史的人,尤其是喜歡歐洲歷史、英國歷史或十字軍歷史的人,很難不知道「金雀花王朝」這個名詞。是的,我們很清楚英國曾有這個王朝,但卻很難想像有多「混亂」…… 是的,那真是個……該說精彩嗎?還是一團糟的年代,我們可以看到各種非常保守的觀念,但又有各種離經叛道的行為。 整理一下背景好了,中世紀的歐洲
我最近真的太忙,忙到書出了都不知道,好險有突然想起應該五月會出新書,趕緊上網確定。 總算等到阿! 這集故事有很大的進展,別的不談,身高差很多,小梅茵長大了,而且這下直接跟神之一見面……對,這次直接見到爺爺大人,還領受「神恩」得更大更強(?),嘖嘖,本來就已經最強了說。 但領受神恩,十之八九是因
仔細想想,恐怖小說我看得應該不算多吧!當然這是比例問題,以我這海量閱讀的人來說,看過幾十本的確不算多,我也的確稱不上特別喜歡這類作品。 或者說,雖然會看,但比較被動,看能看的,就還是會看。 某方面來說,跟這本書有點像似的情況,雖說書裡的主角本身是這類恐怖故事愛好者,我則不是,但有機會看就看這一點
話說在前頭,這部作品我是二十多年前在卡漫社看的,不過看過很多次,後來我還收了DVD,但這次院線上映我倒是沒看,所以講的是過去的回憶。 這部電影有許多輝煌紀錄,這一點最近網路上有許多資料可以看,我就不再重複,因為我是大一看這部的,當年是1991,是這部作品上映後四年,看的當然是錄影帶,但用宿舍120
這部片大名鼎鼎,總算有機會看了。 恨刺激、很好看,不過還是有些不滿…… 這跟看黑道律師文森佐一樣的感覺,是那種情緒上獲得「暫時性滿足」,但對現實沒什麼幫助那種…… (結果主角居然是他們兩個,還滿有趣的。) 是這樣的,這是個跟校園霸凌有關的故事(這我推薦看鏡之孤城),而且算很嚴重的內容,甚至涉
說到夏之門這部作品,其實我算印象深刻的,畢竟我最早接觸的時候還沒開始寫書評,能讓我在事後補書評的書,那都是因為我很喜歡才有的待遇(書評:夏之門,2003)。 但沒想到過二十年,居然有日本版的電影可以看。 這是個古典型態的科幻小說,有著時代的浪漫,說起來近代科幻小說還真的越來越硬,雖說有更詳細更合
喜歡歷史的人,尤其是喜歡歐洲歷史、英國歷史或十字軍歷史的人,很難不知道「金雀花王朝」這個名詞。是的,我們很清楚英國曾有這個王朝,但卻很難想像有多「混亂」…… 是的,那真是個……該說精彩嗎?還是一團糟的年代,我們可以看到各種非常保守的觀念,但又有各種離經叛道的行為。 整理一下背景好了,中世紀的歐洲
我最近真的太忙,忙到書出了都不知道,好險有突然想起應該五月會出新書,趕緊上網確定。 總算等到阿! 這集故事有很大的進展,別的不談,身高差很多,小梅茵長大了,而且這下直接跟神之一見面……對,這次直接見到爺爺大人,還領受「神恩」得更大更強(?),嘖嘖,本來就已經最強了說。 但領受神恩,十之八九是因
仔細想想,恐怖小說我看得應該不算多吧!當然這是比例問題,以我這海量閱讀的人來說,看過幾十本的確不算多,我也的確稱不上特別喜歡這類作品。 或者說,雖然會看,但比較被動,看能看的,就還是會看。 某方面來說,跟這本書有點像似的情況,雖說書裡的主角本身是這類恐怖故事愛好者,我則不是,但有機會看就看這一點
話說在前頭,這部作品我是二十多年前在卡漫社看的,不過看過很多次,後來我還收了DVD,但這次院線上映我倒是沒看,所以講的是過去的回憶。 這部電影有許多輝煌紀錄,這一點最近網路上有許多資料可以看,我就不再重複,因為我是大一看這部的,當年是1991,是這部作品上映後四年,看的當然是錄影帶,但用宿舍120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的政治劇就是從前的宮廷劇!人性裡所有的面向都得全部擺放出來!有時笑裡藏刀,偶爾的退讓就是下一次的進攻,甚或經常性的現在的合作只是蘊釀下一步的決裂!若是失去了人性裡為了權力可以妥協、可以先蹲後跳、可以在算計裡繼續算計⋯⋯只剩那麼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樣所以那樣」就不精采了!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劇。 《人選之人—造浪者》(英語:Wave Makers)是一部由大慕影藝製作、Netflix獨播的臺灣原創影集,由林君陽擔任導演,是台灣第一部講述政黨幕僚的職人劇。主要演員有謝盈萱、黃健瑋、王淨、戴立忍、陳姸霏等。全劇於2023年4月28日在Netflix全球上線。
Thumbnail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
站在命理的角度,這次台灣選舉後我選幾篇落敗文章,用人性的角度為出發點,為何脆弱執政黨還是能夠贏得政局,取得558萬的選票。我先從無黨籍于美人的落選宣言為起,後續再談論民眾黨柯文哲被檢討的主因,最後再由月初跟我聊退休的理髮師,以實際的案例探討人性。
站在命理的角度,這次台灣選舉後我選幾篇落敗文章,用人性的角度為出發點,為何脆弱執政黨還是能夠贏得政局,取得558萬的選票。我先從無黨籍于美人的落選宣言為起,後續再談論民眾黨柯文哲被檢討的主因,最後再由月初跟我聊退休的理髮師,以實際的案例探討人性。
Thumbnail
總統大選結束,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不只台灣人民關注這場選舉,世界上很多國家也很關心這場象徵民主自由的結果,沒想到傳出作幣的傳聞,覺得很遺憾。關於那部影片真假與否,因為我並未在當場無法評論,但以我這次擔任選務人員的個人感受來說,真心覺得要作假很難。 這次是我第一次擔任選務人員,我是民眾黨的內監,所謂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首要聲明:此文章不含有任何政黨色彩,舉例皆是隨機 過往對於選舉與政治,我一點都不感興趣。然而,在去年抽空看了人選之人,讓我對於選舉有新的體悟,尤其是對於小人物的刻畫。加上某一次和藥廠的前輩聊天,他以政治案例來說明驅動人行為改變的原因,才讓我也開始觀察選舉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每逢大選的時候,都會有人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民意容易受到操縱,選民往往做出感性而非理性的選擇。 近代教育普及,民智漸開是事實。然而歷來的選舉結果告訴我們,選民是很容易受言論操縱者影響的,即所謂「帶風向」。 莎士比亞劇 莎士比亞在他的多部戲劇裡,對民意操縱有深刻的洞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的政治劇就是從前的宮廷劇!人性裡所有的面向都得全部擺放出來!有時笑裡藏刀,偶爾的退讓就是下一次的進攻,甚或經常性的現在的合作只是蘊釀下一步的決裂!若是失去了人性裡為了權力可以妥協、可以先蹲後跳、可以在算計裡繼續算計⋯⋯只剩那麼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樣所以那樣」就不精采了!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劇。 《人選之人—造浪者》(英語:Wave Makers)是一部由大慕影藝製作、Netflix獨播的臺灣原創影集,由林君陽擔任導演,是台灣第一部講述政黨幕僚的職人劇。主要演員有謝盈萱、黃健瑋、王淨、戴立忍、陳姸霏等。全劇於2023年4月28日在Netflix全球上線。
Thumbnail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
站在命理的角度,這次台灣選舉後我選幾篇落敗文章,用人性的角度為出發點,為何脆弱執政黨還是能夠贏得政局,取得558萬的選票。我先從無黨籍于美人的落選宣言為起,後續再談論民眾黨柯文哲被檢討的主因,最後再由月初跟我聊退休的理髮師,以實際的案例探討人性。
站在命理的角度,這次台灣選舉後我選幾篇落敗文章,用人性的角度為出發點,為何脆弱執政黨還是能夠贏得政局,取得558萬的選票。我先從無黨籍于美人的落選宣言為起,後續再談論民眾黨柯文哲被檢討的主因,最後再由月初跟我聊退休的理髮師,以實際的案例探討人性。
Thumbnail
總統大選結束,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不只台灣人民關注這場選舉,世界上很多國家也很關心這場象徵民主自由的結果,沒想到傳出作幣的傳聞,覺得很遺憾。關於那部影片真假與否,因為我並未在當場無法評論,但以我這次擔任選務人員的個人感受來說,真心覺得要作假很難。 這次是我第一次擔任選務人員,我是民眾黨的內監,所謂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首要聲明:此文章不含有任何政黨色彩,舉例皆是隨機 過往對於選舉與政治,我一點都不感興趣。然而,在去年抽空看了人選之人,讓我對於選舉有新的體悟,尤其是對於小人物的刻畫。加上某一次和藥廠的前輩聊天,他以政治案例來說明驅動人行為改變的原因,才讓我也開始觀察選舉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每逢大選的時候,都會有人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民意容易受到操縱,選民往往做出感性而非理性的選擇。 近代教育普及,民智漸開是事實。然而歷來的選舉結果告訴我們,選民是很容易受言論操縱者影響的,即所謂「帶風向」。 莎士比亞劇 莎士比亞在他的多部戲劇裡,對民意操縱有深刻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