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6|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用心看電影】那部你沒看懂的神隱少女(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由於搬家的緣故,千尋一家在前往新家的路上誤闖了神明居住的世界,導致父母吃成了豬,讓千尋感到萬分詫異,直到發現自己漸漸透明化,並看到鬼神從船上下來的景象,才因驚嚇過度而逃離原處,於是曾與千尋有一面之緣的白龍為了拯救千尋,讓千尋去找鍋爐爺爺幫忙,不過鍋爐爺爺也無濟於事,所以就轉而誘惑小玲帶千尋去面見湯婆婆簽約。後來在打死不從的堅持下,千尋化名為小千和小玲一起擦地板,可是湯婆婆卻不打算放過小千,還將小千推派去刷洗浴池,甚至讓小千來接待被垃圾汙染的河神,萬幸小千並未因此挫敗,甚至以智取勝。然而,小千的善心之舉卻引發了澡堂的連鎖反應,導致妖怪無臉男依序吃掉了三個人,讓眾人十分畏懼與恐慌。同時,小千也看到被錢婆婆的魔法襲擊的白龍,於是小千為了拯救白龍跑到湯婆婆的閨房,不過卻沒意料到錢婆婆的依憑在物品上的魔法如此強大,導致白龍差點死掉,所以小千將河神給小千的藥物給白龍服用,並決定自行搭電車去歸還物品。後來,小玲也受湯婆婆的交代找到了小千,並確認了無臉男的事發經過,而小千也如實交代,並決定將無臉男也帶離澡堂,於是一行人便共同前往錢婆婆的家。最後,在錢婆婆的提點下,戴著護身符的小千打破了契約,並想起了白龍的名字與當時的遭遇,成功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爸爸變成了豬

爸爸變成了豬

被湯婆婆威脅

邊哭邊吃白龍做的飯糰

笑著和大家揮手告別

神隱少女》是以「日式澡堂」為主軸,述說闖入神界的故事。

小千尋(歸屬=感到安全的心理位置)

作為家中獨生女,千尋擁有父母全部的關懷與愛護,是個熱愛電車的少女,不過即便如此在看到父母因胡亂服食而變成豬也是頗為震撼,並出現強烈否認的保護機制,而這也反映出巨烈的環境變化所導致的心理壓力與高度焦慮可能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同時,獨自會面湯婆婆並簽署不平等契約對於限制行為能力的小學生而言也並不容易,更何況是以「生死」為條件所制定的合約,就算是完全能力的成年人可能也會有所膽怯。此外,在經歷白龍的安撫與河神的事件後,千尋其實有了明顯的心境變化,尤其是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以及克服當下危機的能力,而這也說明成功經驗是有助於「可控性」的增強。換句話說,雖然千尋僅在魔法世界停留不到一周的時間,不過從「拯救者-受救者」的結構來看似乎更傾向「互惠」的互動模式,而這在臨床經驗中也很容易「互補性」不足而瓦解,甚至忽略自身是否有能力拯救自己,所以為了避免將注意力放在我們不可控的對象身上,練習自我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無臉男(歸屬=認同自我的心理位置)

長期停留在橋上的無臉男曾未與人有過多的交流,就像聚會當中時常站在角落的男子那般,所以即便沉浸在團體的氛圍中也難以填滿內心的孤寂。然而,千尋的善意卻讓無臉男看見了不同的光景,於是「討好」千尋成為了無臉男的重心,不過卻始終沒能理解千尋的「物質」需求究竟為何物,直到後來千尋點出了無臉男的無家可歸,才開始意識到自己想要討好千尋的「心理」需求,以及何以將大量東西吞入腹中的原因。此外,在服用河神的藥物而瘋狂追逐千尋的事件後,無臉男其實對千尋沒有任何負向情緒,反倒有意願和千尋共同搭電車去找錢婆婆,而這也說明「暴食-催吐」對無臉男來說沒有任何「實質」的好處,同時也反映出「病態」症狀對無臉男的困擾解決根本毫無必要性。換句話說,雖然無臉男出場的時間只有後半段,但從前面的鋪成到陪同的結局均能看出無臉男對「歸屬」的重視,並非針對特定對象的善意,而是其對象所付諸的行為有了好感,所以最後才會選擇留在錢婆婆那裡工作。


心因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描述診斷(DSM5-三個月內至少每周出現兩項症狀)

  • 短時間大量攝取食物的行為不斷發作。
  • 發作後會有補償行為,避免體重增加(如:催吐)。
  • 身材和體重是自我評價的極重要指標。

鑑別診斷

飲食障礙症又分為「心因性厭食症」、「心因性暴食症」與「心因性嗜食症」等三種,且「體重」的變化是專業評判的參考標準:厭食症的病患會大幅減輕;嗜食症的病患會大幅增重;暴食症的患者則不會有明顯變化。當然,對於生理女性而言,月經不規則的症狀也是個相對指標(如:無月經症)


流行病學(盛行率、科學研究、文化差異)

通常是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會發病,並持續到成年中晚期,且生理女性占九成,且盛行率達1~2%,同時還有高風險共病憂鬱症、人格障礙症、焦慮症、物質使用障礙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為此暴食症的病患比厭食症的病患具有較高的自殺風險。此外,暴食症狀與憂鬱症狀具有「雙向」的預測性,且暴食症狀會先於物質使用障礙之前出現,所以若罹患一種障礙症便會提高另種障礙症的風險。

一般來說,暴食症的病患會「偷偷」進食的原因可能是「壓力」與「負向情緒(如:對自身體態不滿意)」所導致,且此食量往往是遠大於人一天份的份量,就像成癮那般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失控」行為,於是在吃撐後常因此感到羞愧並掩飾,甚至引發「不適當」的補償行為(如:催吐、瀉藥),導致鉀離子流失(清除)、心跳不規律(瀉藥)、喉嚨組織受損(催吐)等等。

病因學(生物因子、心理因子、社會因子)

暴食症生理女「一等親」的罹患率是一般人的四倍,且環境因子(變異量58%)比遺傳因子(變異量42%)的影響力更高,但暴食症狀確實會導致內生性鴉片系統(endogenous opioids)改變。此外,節食會干擾腦中的血清素合成,使病患在進食後沒有「吃飽」的感覺,且血清素致效藥劑的反應較差(不夠活化),便容易罹患憂鬱症而服用抗憂鬱藥物。

由於暴食症病患對「體態」同樣有高度的標準,認為體重與身材是自我價值的延伸,於是「低自尊」或「身體意象遭受威脅」的病患便想透過「嚴格控管」來改善「對自己」的評價,結果卻在僵化的思考與「負面」情緒(如:焦慮、憂鬱)下陷入「暴食-清除」的惡性循環中,造成嚴重的生理後果。換句話說,暴食所導致的清除行為雖然能夠降低負面情緒,但同樣會增強清除行為的效果。

如今社會對健康與肥胖的意識增強,且在節食方面生理女比生理男多:生理女的理想身材更傾向於「纖細」的意象(害怕變胖、自覺很胖),且較重視身體質量指數(低於正常);生理男的理想身材則傾向於「健壯」的意象,且較重視體脂百分數(肌肉量高)。此外,文化適應(壓力)與社經地位(輿論)也與暴食症狀有所關聯,因為當風氣都推崇「瘦即是美」的刻板意象時,肥胖便會因專家言論而再次被汙名化,對暴食症患者而言反倒會因負面情緒而強化。

藥物治療(針對憂鬱症狀)

雖然抗憂鬱藥物配合心理治療能夠降低復發的機率,但其實對體重的影響較低。

心理治療(針對僵化認知)

認知行為治療(CBT)是目前治療暴食症患者的標準方式,主要是以「建立正常的飲食習慣」為諮商目標,鼓勵病患質疑社會對外貌吸引力的評判標準,並覺察到「我用挨餓來避免發胖」的信念,再加以做出「改變」行動(如:自我肯定技巧),便能減少暴食與清除的頻率。此外,相比傳統的治療處遇,引導式自助認知行為治療的治療效果似乎更好。當然,除了認知行為治療之外,暴露與儀式行為防止法(ERP)、人際心理治療(IPT)與家庭治療也是具有療效的。


延伸討論

結合語言學與符號學,被譽為法國的佛洛伊德的Lacan拉岡認為個體無法脫離想像界(the Imaginary)、象徵/符號界(the Symbolic)與真實界(the Real)等三個維度,並提出「符徵-意識(能指Signifer)」與「符旨-潛意識(所指Signified)」,為此「賦予者-授予者」之間必然存在某種連結與意義,同時這個「名字」也會隨著「生命經驗」而重新定義,那麼你對自己的名字究竟有多少了解呢?(P.S筆者的名字是家人翻字典取的🤣)

歡迎留言述說你的想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