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與讀冊】練習不壓抑

壓抑久了就「抑」鬱了。在集體主義的社會建構下,學會壓抑是亞洲人的特殊能力,在面對人際關係上亦有相對的好處,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人們出現職業倦怠的症狀(如:無動力、無希望、無意義),甚至出現嚴重的自傷或自殺的行動,為此筆者也同意「有意識」地不壓抑是重要的。
蘇益賢(2018)。練習不壓抑。
購買連結:博客來
真正的勇敢,是即便看見自己在害怕、了解自己的害怕之後,仍能夠出於自己的選擇,帶著這些害怕去做自己覺得重要的事。

壓抑與我們的關係

壓抑意指下意識地忽視、限制、抑制或禁止自身想法與情感的「逃避」行為,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內在機轉,也是在關係維繫中應退進退的人際技巧之一。然而,當我們總是「選擇」壓抑的時候,便容易失去「表達自我」的機會,而長期不願「接觸自我」的感受則會以其他方式(如:暴食)表現,變得情緒麻木,為此練習「自我覺察」並理解每個行為背後的意圖是重要的。

壓抑與我們的生活

將壓抑概略分為「搞消失型」、「斷線型」、「視而不見型」、「改頭換面型」與「用力趕走型」等五類,鼓勵我們能夠有意識地使用壓抑處理情緒,而非為了管理情緒成為沒有情緒的人,否則容易因「情緒勞務(如:皮笑肉不笑的服務業)」變得「沉默不語(如:平時無感之後卻情緒爆炸)」,甚至出現「睡眠障礙(如:睡太少、睡太多)」的狀況,長期下來對身心健康來說是有害無益的。
  • 搞消失型:基於「過往經驗」的了解,明白自己到某地或從事某事會感到不適,會有意識地「選擇」逃避(如:拖延),但長大後的我們也清楚腦中的「記憶」可能只是當時最佳的選擇,而非「現在」最理想的選擇,為此練習「接納現況」並相信自己有能力「按部就班」地面對未來是重要的。
  • 斷線型:經歷重大的事件後,發現自己的情緒起伏不穩定,與多數人的反應有明顯的差異(如:過於淡定)或解離,但一段時間後的我們也清楚腦中的「畫面」雖然深刻且清晰的反覆出現,不過「此刻」並不能改變過去,為此練習「回到身體感覺」並肯定自己有能力「鼓起勇氣」面對現在是重要的。
  • 視而不見型:遭遇不理想的經歷後,發覺自己似乎只要將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面,就能夠順利成章地忽略自己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但被揭露後的我們也清楚已然發生的事不會因為夢醒而消失,為此練習聽清內在聲音並勇於「認清現況」,再於反思後修正錯誤是重要的。
  • 改頭換面型:經歷重大的事件後,有意強行改變自己的思考與行動,希望自己能夠正向一點,但效果有限且時常在腦中開啟高度矛盾或信念衝突的辯論,為此練習用「沒輸沒贏」的態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是重要的。
  • 用力趕走型:遭遇重大的事件後,有意強行去除自己的感覺與想法,希望不適感完全的消失,但效果微薄且時常透過痛的方式來壓過高度焦慮與嫌惡的連結,為此練習「和平共存」是重要的,必要時也鼓勵尋求諮商專業協助。

壓抑與我們的選擇

將練習概略分為「專注呼吸」、「關懷自己」、「賦予意義」與「練習反映」等四類,鼓勵我們能夠反思「情緒宣洩(如:用拳擊將憤怒排除)」的重要性,以及「做自己(如:別人說的話要聽但不一定要全信)」的必要性,並練習在「接受刺激」與「做出反應」之間能夠先辨識「初級情緒(因事件引發的情緒)」再判斷與評價,避免「次級情緒(因情緒引發的情緒)」的反芻與檢討。
  • 活在當下:慢慢呼吸清空思緒,將注意力放在身體的所有感官,分心正常。
  • 自我慈悲:鏡中自己最懂自己,像朋友一般關懷自己就是慈悲,無須評價。
  • 意義建構:人生就像一場遊戲,輸過後才能懂贏的意義與不易,別太較真。
  • 區辨界線:你是你的我是我的,不打斷不制止不判斷內容對錯,傾聽為重。

壓抑與個人的反思

練習當個不聽話的叛逆者,那才是「做自己」的生活。看完書後我便開始反思自己目前的生活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想當初,作為原生家庭中的「乖小孩」我不曾向父母述說相反的意見,直到我在「心理輔導與諮商學系」的專業薰陶下,才有機會整理自己的價值觀或童年經驗,於是我在18歲那年成為親人眼中的叛逆者,導致勇於表達自我的我與家人的關係越發緊繃,不過至今有了明顯的轉變與改善,我也不再受對方情緒操弄而有所動搖,對自身行動也更有明確的意志。或許,壓抑對未成年的我來說確實是趨向保守的「生存」策略,但是「現在」的我已不再是無能力或沒有用的那個小孩,而是「願意為自己而活」的人。
本文為閱後內容概述,請勿用於其他用途。
歡迎讀者們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感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