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久了就「抑」鬱了。在集體主義的社會建構下,學會壓抑是亞洲人的特殊能力,在面對人際關係上亦有相對的好處,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人們出現職業倦怠的症狀(如:無動力、無希望、無意義),甚至出現嚴重的自傷或自殺的行動,為此筆者也同意「有意識」地不壓抑是重要的。
購買連結:博客來
壓抑意指下意識地忽視、限制、抑制或禁止自身想法與情感的「逃避」行為,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內在機轉,也是在關係維繫中應退進退的人際技巧之一。然而,當我們總是「選擇」壓抑的時候,便容易失去「表達自我」的機會,而長期不願「接觸自我」的感受則會以其他方式(如:暴食)表現,變得情緒麻木,為此練習「自我覺察」並理解每個行為背後的意圖是重要的。
將壓抑概略分為「搞消失型」、「斷線型」、「視而不見型」、「改頭換面型」與「用力趕走型」等五類,鼓勵我們能夠有意識地使用壓抑處理情緒,而非為了管理情緒成為沒有情緒的人,否則容易因「情緒勞務(如:皮笑肉不笑的服務業)」變得「沉默不語(如:平時無感之後卻情緒爆炸)」,甚至出現「睡眠障礙(如:睡太少、睡太多)」的狀況,長期下來對身心健康來說是有害無益的。
將練習概略分為「專注呼吸」、「關懷自己」、「賦予意義」與「練習反映」等四類,鼓勵我們能夠反思「情緒宣洩(如:用拳擊將憤怒排除)」的重要性,以及「做自己(如:別人說的話要聽但不一定要全信)」的必要性,並練習在「接受刺激」與「做出反應」之間能夠先辨識「初級情緒(因事件引發的情緒)」再判斷與評價,避免「次級情緒(因情緒引發的情緒)」的反芻與檢討。
練習當個不聽話的叛逆者,那才是「做自己」的生活。看完書後我便開始反思自己目前的生活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想當初,作為原生家庭中的「乖小孩」我不曾向父母述說相反的意見,直到我在「心理輔導與諮商學系」的專業薰陶下,才有機會整理自己的價值觀或童年經驗,於是我在18歲那年成為親人眼中的叛逆者,導致勇於表達自我的我與家人的關係越發緊繃,不過至今有了明顯的轉變與改善,我也不再受對方情緒操弄而有所動搖,對自身行動也更有明確的意志。或許,壓抑對未成年的我來說確實是趨向保守的「生存」策略,但是「現在」的我已不再是無能力或沒有用的那個小孩,而是「願意為自己而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