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耳熟能詳,簡單「菩薩」兩字,背後竟是蘊含著大翻譯家們、千錘百鍊的智慧結晶。聽詩人闡述起來太精彩了,遂抄錄下來稍加潤飾,與知音們分享。
鳩摩羅什的一生,多麼傳奇,經歷這麼多文化上的演變,他來到現在的喀什米爾修習佛法,回到龜茲國成為國之上師,開始翻譯佛經。龜茲國的語言是吐火羅語,鳩摩羅什可能懂得古梵文,可是他的漢文未必非常好,那要怎樣去翻譯?翻譯佛經是重要大事,常常由國王主持,找許多不同語言專家,來確定這個字,應該怎麼翻才恰當。
比如般若怎麼翻?翻成聰明嗎?還是翻成智慧呢?聰明可能是指懂得炒股票、炒房地產叫做聰明;智慧可能是懂得人情世故叫做智慧,可般若不是。般若是能看透生命、最後要還至本處的大智慧,所以鳩摩羅什最後就不翻了。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當時翻譯佛經,哪些要翻成漢字,哪些要音譯,都是要經過多麼仔細斟酌的。
另外,我們今天讀到「觀自在菩薩」,其實它不是意譯,它是音譯,是用Bodhisattva來音譯。其實也可以翻成度有情,但鳩摩羅什沒這樣翻,他翻成菩提薩埵,慢慢流傳到民間,就稱菩薩、菩薩。我想現在沒有人覺得菩薩是外來語,翻譯最厲害的境界,我認為是把外來語翻譯得不像外來語,卻好像是成為了文化母體的一部分。我想這是鳩摩羅什以及這些翻譯者偉大之處,因為他除了要窮盡對於不同文字的理解、還要去體會怎樣去揉和、怎樣去翻譯。
Bodhisattva也可以直接照讀音,譯翻成五字,可鳩摩羅什很高明,翻成菩提薩埵。菩提、薩埵,斷音在中間,就拆成菩提與薩埵前後兩個音(節)。而我們知道詩經,幾乎是兩個音(節)、兩個音(節)的規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語言有記憶的規則,是跟母體文化有關,所以可以想見,翻譯者究竟要花多大工夫、深入體會母體文化,才能將翻譯翻得這麼好。
所以我們看到金剛經裡面,有很多重複幾言一句,可以看到「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們還是覺得在讀詩經。這就把漢語母體文化規則,與古梵文結合在一起了。所以胡適之等學者,非常讚美鳩摩羅什這些大翻譯家,認為他們為漢語創造了一個新的文體,稱為「譯經體」。
史學家陳寅恪也通古梵文,他比較了玄奘法師與鳩摩羅什對於金剛經的翻譯,認為玄奘法師學問高深,把金剛經翻譯得非常忠實;而鳩摩羅什的譯本,卻是翻譯得極美。美是一個很強大的力量,是個不知不覺的記憶,會令人深入其中。金剛經,包含玄奘法師與鳩摩羅什的版本,總共有六種譯本,可是經過時間與普羅大眾的揀選,最後由鳩摩羅什的譯本,通行於漢語世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按讚,謝謝您鼓勵!歡迎來信指教wasirobi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