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含雷,慎閱)
一般而言,我的選書方式是:暢銷書榜、經典、感興趣的領域、豆瓣評分、有人推薦、參考書目等,然而這本書是我無意間在圖書館看到,覺得好像很有趣,就借回家讀了。
它被放在「犯罪」的分區,副標題是「一個關於背叛、家庭秘辛與身分竊盜的未解之謎」,當時看到我就疑惑了,甚麼是身分竊盜?假冒人頭詐騙嗎?加上簡介寫「真人真事改編,一樁最離奇的家族懸疑緝凶案」,我開始猜測:這是一個家族多年竊盜他人身分謀得巨利,卻逍遙法外,機智躲避警方追捕的自傳。
然而,我錯了。
故事主角非加害者,而是受害者。雖是親身經歷,但作者以類似推理小說的寫法,透過看似日常卻隱藏玄機的線頭,破解「誰竊盜我們家的身分?」、「為甚麼他要這麼做?」等疑問,最後謎底揭曉,卻是一樁家庭悲劇。
這一切巨大的疑惑,從一樁小事開始:父親的雜誌好幾期沒寄來了。然而出版社說他們絕對有寄出去。之後連電話繳費單都無故失蹤,主角跟筆友的信件也不翼而飛。
媽媽說:「有些人會為了偷你的社會安全號碼或帳戶資訊,偷你的信件。」
到底是誰做的?我們家哪裡得罪別人?百思不得其解。
之後,「窗簾拉緊」成為家中鐵則。不能應門,即使知道門外是甚麼人也不行。信件消失、電信服務中斷,脆弱感充盈日常,開始揣測任何人,只能相信自己人。父親對年幼的女兒說:「如果有人進到院子裡,妳就要想辦法,妳必須保護我們的財產。」
正因如此,少女無比警覺,有次水電工到家裡,只有她一人,對方說明身分,她不相信,高舉菜刀將對方轟出去。結果那是爺爺叫的水電工。對不確定的恐懼,信任的瓦解,並非一個幼小的女孩所需承受的,然家人卻並未感到異樣,甚至誇讚她。
「愈少人認識我們愈好」,這是媽媽的口頭禪,家裡也開始奉行這個信念,減少和親戚來往,減少出現在拋頭露面的場合。
少女極欲逃離讓人呼吸不過來的家庭。終於,她開始上大學,以為到新空間能蛻變,過不一樣的人生,那竊盜她身分的家伙卻囂張無度:媽媽寄給她的支票被退回,導致學費欠下兩千元。
少女回家質問母親:「這是妳的支票、妳的銀行,全部都跟妳的一樣。有誰會做這種事?怎麼會有人寫空頭支票之後寄過來當我的學費?」
母親解釋:「一定是有人辦了我的鏡子帳戶。」
「為甚麼這樣做?」
「為了洗錢。還有,他們會為了不被察覺,故意偷我們家的信,還有先用這個帳戶繳一些乍看下沒有問題的帳單,再開始洗錢。」
身分竊盜如影隨形,讓她的銀行卡信用破產,討債者成天煩擾,然而她無法向銀行解釋那些錢都不是她花掉的,她滿肚子疑問與怨氣,發誓一定要抓到這位長久以來,籠罩著她家,摧毀她家的渾蛋。
她一路讀到博士班,論文也以身分竊盜為研究,希望透過深層知識,掌握嫌犯特徵,她開始列舉親近的人,梳理誰最有動機竊盜她的身分。
之後,博士順利畢業,她開始教課,看起來一切往好的方向發展,母親卻病倒了。
母親得到白血症。日漸消瘦,病情惡化快速。
因家中財務都由母親保管,作者請母親告訴她銀行帳號密碼,卻發現母親寫下的「很多都調換了」,並不能使用,可能是藥物導致頭腦記不清。
她只能從網路論壇找線索,此時臉書跳出通知,「阿,媽媽,妳的臉書沒有關,我看看妳的照片喔。」
說完這句,母親眼睛圓睜,全身掙扎發出聲響,努力擠出遺言卻做不到,一瞬間就斷氣了。
母親去世,還來不及難過,怪異的事情一樁樁浮現出來。
整理母親遺物,發現銀行結單,發現床鋪底下42雙鞋子,發現原來母親懼怕女兒打開臉書,是因交友軟體有她的聊天紀錄:謊稱離婚,與「農夫」出軌。發現母親其實用謊言在堆砌這一生。
原來,母親罹患解離性身分障礙症,俗稱「多重人格」,而害她家負債、信用破產、生活困難的罪魁禍首就是母親。
雖本書前半段充滿疑惑,以些微懸疑的口吻敘述,然最後揭曉:母親正是摧毀家中秩序的人這件事,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書中有許多對母親怪異言行的著墨,得知真相後再回推,能看出更多線索。
解離性身分患者通常會有最強勢的主人格,這個人格會依賴他人、情緒憂鬱,且往往充滿罪惡感。交替人格會和主人格產生全然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性格。家中的帕姆(母親)常攤在沙發上,長時間哀傷與憂鬱。
朋友認識的帕姆活潑、大方,充滿青春能量,她的背景也更換(結婚卻沒小孩、有虐待傾向的丈夫、離婚後交的新男友「農夫」)
此外,病徵還有難以解釋的失憶,對過往有強烈情緒,如帕姆隊幾乎不認識她的高中同學有莫名其妙的眷戀,對父母不在身邊的執著。(p.307)
很多時候,患者經歷過虐待,因太過痛苦,而發展不同面向的自己,難以整合。帕姆的母親有購買癖,把家裡搞的烏煙瘴氣,帕姆曾堅決說,自己絕不變成母親那樣(結果還是一樣)。
若說是身分障礙症患者,更像精神病態者。症狀:缺乏內疚、行事衝動魯莽、不負責任,高超的說謊技巧。「母親自信到自戀的地步,還有強迫行為、行事衝動,且自私自利。我確信,她並不具備愛別人的能力。」(p.308)
1.強迫行為:小時候,幼女因一件洋裝與母親發生爭執。參加外公的葬禮,母親要求她穿討厭的洋裝,然作者認為,外公會希望她穿得舒服。「今天下午,全世界都會到場,妳打扮得那麼邋遢怎麼見人?」母親這樣說。
作者在小時候有對奶類過敏,當時學校會附牛奶,作者就帶果汁過去,但學校老師認為她不應有特權。
回到家她告訴母親這件事,本來以為只要請醫院提供證明過敏就行,母親卻拿牛奶逼迫她喝下去。「他們要我們證明她對牛奶過敏,那我就證明給他們看。」
少女掙扎,學到一件事:「媽媽如果認為世界羞辱她,就會不擇手段與世界對抗,甚至願意以我的痛苦為代價。」
2.購買慾:少女回家,常看到母親透過電話訂購耳環或項鍊,她說那些是「便宜、粗製的首飾」,然而加在一起不知有多少錢。她向朋友炫耀戰利品,少女訝異發現,原來她不是為了打扮漂亮,而是為了讓人關注她。不僅是自己打扮,女兒出門,亦會要求她撲粉。母親好面子。
3.情緒不穩:為了募款辦校外教學,家長會輪流烤餅乾。母親不擅長,她不高興,「我寧可直接給妳錢,可以直接給錢嗎?」她用食物攪切機,快速方便,做出來得的又醜又小。從學校回家,母親故做得意詢問餅乾賣得好不好,當女兒說出老師說太小時,馬上從笑容轉為怒容。「我該做的都做了。」
4.支票詐騙:一家人相信所有金錢破口都是因為身分竊盜。有次警察來逮捕母親,「支票詐騙。她們說妳在波特蘭的沃爾瑪超市開非法支票」,應確有其事,卻被以「家中遭身分竊盜,非她所為」而輕描淡寫帶過。
5.對身分詐騙這件事好像置身事外:「你們為甚麼要把身分被盜用的事看成個人攻擊?這和我們個人沒有關係。」母親不知道嚴重性,她是家中財務掌管者,希望她能採取行動,這種主意「沒有勇氣,還感到無比可笑」,怎麼可能有辦法解決呢?但希望她能擔心一下,生氣一下。
「母親死命否認有人對我們犯罪,一再堅稱犯人不是針對我們,這很快就會結束,彷彿只要這麼說,她就能逃離我們身為受害者的情緒苦難。」
當作者成為竊盜身分專家,有人描寫她家遭遇,她還興沖沖的拿到母親面前給她看。母親只是微笑。
這些是主角大學以前母親的行為,後面母親去世後,作者努力找出母親掩蓋的面貌,發現自己從來完全沒認識這個生下她的人。而這也正是上述提到,包括:捏造其他身分、操弄人、說謊等等。
這本書和《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一樣,主角都是女生,童年悲慘,逃離家庭,最後獲得博士學位。然而《自學人生》著重家庭與教育的兩難,本書則充滿懸疑意味。
兩者風格相差甚多,我個人偏好《自學人生》,其中有許多細膩深刻的描寫,讓人念念不忘,且能共情。而本書只讓人覺得:「阿,原來有人遭遇過這樣的事。」
為甚麼感受會差這麼多呢?我想,是「與家人的情感濃淡」的關係。《自學人生》塔拉幼時對父親的話堅信不移,真心喜歡家人,就算獲得教育,仍願意改善家中狀況。然而本書,主角小時候就和母親發生爭執,對父親也不感冒,渴望離開家庭,當揭開母親真面目時,有種「哈,我就知道」的感覺,自己所有被害妄想,傷痛原來都是母親害的,頗有指責意味。總的來說,就是比較冷血吧。
本書著重於母親病情/怪異行為和竊盜身分疑雲,兩方面的描寫,對情緒拉扯、內心糾葛的部分比較少,重點清晰,所以易讀,看滿快的。
閱讀時長:3天/2h32m
寫作時長:2天/2h4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