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舞(Swing Dance)曾有一段不見天日的時光。1933~1945年第三帝國期間,搖擺樂、爵士樂被官方視為頹靡音樂而被禁止播放和演奏,而它所衍生的搖擺舞也無法倖免於被禁止的命運。而在這黑暗的時期,仍有一群熱愛搖擺舞和爵士樂的青年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對抗艱困的時代,搖擺自己的人生,和納粹帝國的民族主義、軍事規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920年代,爵士樂、搖擺樂在美國崛起,很快地便席捲了歐洲,而德國也在這波爵士狂潮之中。最初,納粹政府並沒有完全禁止搖擺樂,而是採納了德國音樂界的主張—搖擺樂是另一種更有『文化底蘊』的爵士樂。然而隨著種族優越論越來越興盛,源自於黑人文化的搖擺樂,也被納粹德國定義為『透過猶太人的眼睛看到的黑鬼音樂』(Negro music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Jews)而逐漸被限制。
1935年,爵士樂被禁止播放,個人藝術家的唱片也在接下來的幾年被禁止、收聽非德國的廣播電台成為違法行為;樂團的演奏也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定,例如爵士樂不得超過表演曲數的20%,而搖擺樂和其他舞蹈也在某些地方被禁止。
不過呢,搖擺樂卻從來沒有真的被取締。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知道音樂是維持民心和保持士氣的重要工具,因此,當局用了奇怪的雙重標準來「管理」爵士樂:一方面大量宣傳「不得播放靡靡之音」並制定嚴格的演奏規則;另一方面卻試圖打造「德式爵士」來提振德國軍隊的士氣,並用短波廣播(Shortwave radio, SW)的方式向英國和美國放送,以打擊盟軍的士氣。例如「Charlie & His Orchestra」就是由納粹贊助的德國搖擺樂團,英國民眾在每週三和週六晚上9點左右會聽到他們的音樂。(BBC在戰後發表了一項調查顯示,英國聽眾裡有26.5%曾聽過德國的節目;德國宣傳部還會把音樂以78rpm的速度放送到戰俘營和佔領區。)
在檯面上如此嚴明禁止的社會氛圍下,各地的搖擺青年們只能以私下聚會的方式,聽美國搖擺樂跳著代表黑人文化的搖擺舞,藉由穿著打扮和行為舉止來對抗嚴酷的現實。例如1939年在漢堡成立的爵士樂搖擺樂愛好者團體〈Swingjugend〉(譯自英文的Swing Youth),成員年齡大約在14-21歲,多半是中產階級或上流社會的學生。他們欣賞美國文化,會在防空洞內偷聽違法的搖擺樂廣播,並反對民族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希特勒青年團,而他們也相當歡迎猶太青年加入自己的陣營;而維也納的搖擺青年們則稱為〈Schlurfs〉,他們多半是勞工階級,會祕密聚在一起跳舞,用搖擺樂來定義自己。
搖擺青年們的穿著打扮也反映了生活態度。男孩們經常穿著oversized的格紋運動夾克,戴西部牛仔帽、穿著厚底皮鞋。在有些城市,有些人甚至不論有沒有下雨,都會帶著雨傘;而維也納的Schlurfs們則因為多半是勞工階級,所以經常只能用現有的衣服來做調整,但大家都是留著能碰到衣領的長髮,並向後梳。女孩們則化妝、塗指甲油、披散著長髮。不論男女,都跟當時「優良日耳曼青年」形象差距甚大。
除了服裝,他們也會用行為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例如用「Swing heil」來取代法西斯見面時的打招呼禮「Sieg heil(勝利萬歲)」。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德國青年們跳的,並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Lindy Hop,而是Foxtrot加上模仿了照片上看到的美國搖擺舞者的動作後,更加狂野的版本。
但隨著納粹政權掌權的時間越長,搖擺青年們的存在就越有政治意義,即便他們自己不這麼認為。
當局對搖擺青年的制裁措施因地點而異。在維也納1940年3月開始取締搖擺文化活動,如果被抓到,這些青年們將面臨各種處罰,例如當眾剪頭髮、被迫加入希特勒青年團或國防軍,「罪責」嚴重一點的甚至會被送進青少年集中營。
而在搖擺文化非常盛行的漢堡,一位蓋世太保在當地希特勒青年團組織的幫助下,對搖擺青年們進行了嚴厲的鎮壓。
但兩年來的突襲和逮捕浪潮,對搖擺活動卻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納粹黨的高層對此十分擔憂,1942年1月26日,黨衛軍負責人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寫信給他的副手海德里西(Reinhard Heydrich),鼓勵加強取締這類活動和青年們。在1940年10月至1942年12月之間,僅在漢堡就有383人被捕,其中90%年齡不到21歲。他們經常在蓋世太保的監禁和殘酷審訊中忍受了數週之久,有些人被剪了頭髮、沒收唱片,較不幸的則被送到了前線,或是像爵士音樂家兼大屠殺倖存者Coco Schumann一樣被送進集中營。但由於他們所遭受的並不被承認為政治迫害,大多數人在1945年戰後並未獲得任何國家賠償,一直到1980年代,他們所受的不公正對待才開始得到解決。
有關搖擺青年們的故事,可以看1993年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主演的電影〈搖擺狂潮〉(Swing Kids),故事描述三〇年代三個純真的德國青年,他們熱愛英美文化並自己組了搖擺樂團,但卻被納粹組織迫害,原因是樂團禮雇用了太多黑人。這部電影也成功促成了90年代末到2000年初的搖擺舞復興;另一部荷蘭電影〈鹿特丹大轟炸〉(Het Bombardement)裡也有女主角發現秘密進行的搖擺舞會,而拉著男主角一起進去跳舞的橋段。
能跳舞是件很幸運的事。戰後,沒被迫害的搖擺青年們終於能夠自由地享受搖擺,並在漢堡、柏林、慕尼黑、維也納和其他城市帶起了Lindy Hop或Balboa等新氣象。現在,一些當年的搖擺青年也和新世代的Swingjugend們一起跳舞,一起將搖擺精神傳承下去。
參考資料:
"Swing Heil": Swing Youth, Schlurfs, and others in Nazi Germ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