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ng Dance|『Swing heil!』納粹政權下的搖擺青年們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Nein, das Nazi-Regime konnte meine Liebe zum Swing nicht brechen." 『不會的,納粹政權無法摧毀我對Swing的熱愛。』—Günter Dishcer, 一位第三帝國時期德國搖擺青年。

"Nein, das Nazi-Regime konnte meine Liebe zum Swing nicht brechen." 『不會的,納粹政權無法摧毀我對Swing的熱愛。』—Günter Dishcer, 一位第三帝國時期德國搖擺青年。


搖擺舞(Swing Dance)曾有一段不見天日的時光。1933~1945年第三帝國期間,搖擺樂、爵士樂被官方視為頹靡音樂而被禁止播放和演奏,而它所衍生的搖擺舞也無法倖免於被禁止的命運。而在這黑暗的時期,仍有一群熱愛搖擺舞和爵士樂的青年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對抗艱困的時代,搖擺自己的人生,和納粹帝國的民族主義、軍事規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Swing Kids們痛恨希特勒青年團軍事化的觀禮和風格。照片由August Priesack拍攝,收藏於德國聯邦檔案館。

Swing Kids們痛恨希特勒青年團軍事化的觀禮和風格。照片由August Priesack拍攝,收藏於德國聯邦檔案館。

1920年代,爵士樂、搖擺樂在美國崛起,很快地便席捲了歐洲,而德國也在這波爵士狂潮之中。最初,納粹政府並沒有完全禁止搖擺樂,而是採納了德國音樂界的主張—搖擺樂是另一種更有『文化底蘊』的爵士樂。然而隨著種族優越論越來越興盛,源自於黑人文化的搖擺樂,也被納粹德國定義為『透過猶太人的眼睛看到的黑鬼音樂』(Negro music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Jews)而逐漸被限制。


1935年,爵士樂被禁止播放,個人藝術家的唱片也在接下來的幾年被禁止、收聽非德國的廣播電台成為違法行為;樂團的演奏也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定,例如爵士樂不得超過表演曲數的20%,而搖擺樂和其他舞蹈也在某些地方被禁止。

「禁止搖擺舞」告示牌

「禁止搖擺舞」告示牌

不過呢,搖擺樂卻從來沒有真的被取締。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知道音樂是維持民心和保持士氣的重要工具,因此,當局用了奇怪的雙重標準來「管理」爵士樂:一方面大量宣傳「不得播放靡靡之音」並制定嚴格的演奏規則;另一方面卻試圖打造「德式爵士」來提振德國軍隊的士氣,並用短波廣播(Shortwave radio, SW)的方式向英國和美國放送,以打擊盟軍的士氣。例如「Charlie & His Orchestra」就是由納粹贊助的德國搖擺樂團,英國民眾在每週三和週六晚上9點左右會聽到他們的音樂。(BBC在戰後發表了一項調查顯示,英國聽眾裡有26.5%曾聽過德國的節目;德國宣傳部還會把音樂以78rpm的速度放送到戰俘營和佔領區。)

raw-image

在檯面上如此嚴明禁止的社會氛圍下,各地的搖擺青年們只能以私下聚會的方式,聽美國搖擺樂跳著代表黑人文化的搖擺舞,藉由穿著打扮和行為舉止來對抗嚴酷的現實。例如1939年在漢堡成立的爵士樂搖擺樂愛好者團體〈Swingjugend〉(譯自英文的Swing Youth),成員年齡大約在14-21歲,多半是中產階級或上流社會的學生。他們欣賞美國文化,會在防空洞內偷聽違法的搖擺樂廣播,並反對民族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希特勒青年團,而他們也相當歡迎猶太青年加入自己的陣營;而維也納的搖擺青年們則稱為〈Schlurfs〉,他們多半是勞工階級,會祕密聚在一起跳舞,用搖擺樂來定義自己。


搖擺青年們的穿著打扮也反映了生活態度。男孩們經常穿著oversized的格紋運動夾克,戴西部牛仔帽、穿著厚底皮鞋。在有些城市,有些人甚至不論有沒有下雨,都會帶著雨傘;而維也納的Schlurfs們則因為多半是勞工階級,所以經常只能用現有的衣服來做調整,但大家都是留著能碰到衣領的長髮,並向後梳。女孩們則化妝、塗指甲油、披散著長髮。不論男女,都跟當時「優良日耳曼青年」形象差距甚大。

除了服裝,他們也會用行為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例如用「Swing heil」來取代法西斯見面時的打招呼禮「Sieg heil(勝利萬歲)」。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德國青年們跳的,並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Lindy Hop,而是Foxtrot加上模仿了照片上看到的美國搖擺舞者的動作後,更加狂野的版本。

某張德國搖擺青年的照片

某張德國搖擺青年的照片

但隨著納粹政權掌權的時間越長,搖擺青年們的存在就越有政治意義,即便他們自己不這麼認為。


當局對搖擺青年的制裁措施因地點而異。在維也納1940年3月開始取締搖擺文化活動,如果被抓到,這些青年們將面臨各種處罰,例如當眾剪頭髮、被迫加入希特勒青年團或國防軍,「罪責」嚴重一點的甚至會被送進青少年集中營。
而在搖擺文化非常盛行的漢堡,一位蓋世太保在當地希特勒青年團組織的幫助下,對搖擺青年們進行了嚴厲的鎮壓。


但兩年來的突襲和逮捕浪潮,對搖擺活動卻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納粹黨的高層對此十分擔憂,1942年1月26日,黨衛軍負責人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寫信給他的副手海德里西(Reinhard Heydrich),鼓勵加強取締這類活動和青年們。在1940年10月至1942年12月之間,僅在漢堡就有383人被捕,其中90%年齡不到21歲。他們經常在蓋世太保的監禁和殘酷審訊中忍受了數週之久,有些人被剪了頭髮、沒收唱片,較不幸的則被送到了前線,或是像爵士音樂家兼大屠殺倖存者Coco Schumann一樣被送進集中營。但由於他們所遭受的並不被承認為政治迫害,大多數人在1945年戰後並未獲得任何國家賠償,一直到1980年代,他們所受的不公正對待才開始得到解決。

1993年的電影《搖擺狂潮》,克里斯汀·貝爾主演

1993年的電影《搖擺狂潮》,克里斯汀·貝爾主演

有關搖擺青年們的故事,可以看1993年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主演的電影〈搖擺狂潮〉(Swing Kids),故事描述三〇年代三個純真的德國青年,他們熱愛英美文化並自己組了搖擺樂團,但卻被納粹組織迫害,原因是樂團禮雇用了太多黑人。這部電影也成功促成了90年代末到2000年初的搖擺舞復興;另一部荷蘭電影〈鹿特丹大轟炸〉(Het Bombardement)裡也有女主角發現秘密進行的搖擺舞會,而拉著男主角一起進去跳舞的橋段。


能跳舞是件很幸運的事。戰後,沒被迫害的搖擺青年們終於能夠自由地享受搖擺,並在漢堡、柏林、慕尼黑、維也納和其他城市帶起了Lindy Hop或Balboa等新氣象。現在,一些當年的搖擺青年也和新世代的Swingjugend們一起跳舞,一起將搖擺精神傳承下去。


參考資料:

"Swing Heil": Swing Youth, Schlurfs, and others in Nazi Germany

Swingjugend: The Real Swing Kids

Die Jagd der Nazis auf die Hamburger Swing-Jugend

avatar-img
8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dit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Wes Anderson的畫面一如往常讓眼睛享受美好的事物,即便聽說給的片酬不算太高,這種魏式cult美學也難怪讓很多大咖即使客串幾秒也甘願,宛如一種「沒關係,是魏斯.安德森啊!」的特殊情懷。但老實說,看完電影的當下我沒有太多感想,不過有件事在觀影過程中我就一直很在意
Wes Anderson的畫面一如往常讓眼睛享受美好的事物,即便聽說給的片酬不算太高,這種魏式cult美學也難怪讓很多大咖即使客串幾秒也甘願,宛如一種「沒關係,是魏斯.安德森啊!」的特殊情懷。但老實說,看完電影的當下我沒有太多感想,不過有件事在觀影過程中我就一直很在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使你更理解爵士樂的一本攝影集。 謝謝喜愛爵士樂的詩人鴻鴻願意出版這本書。   接觸搖擺舞Swing Dance後, 了解搖擺舞一開始是美國黑人跳的舞, 起源自1920 年代紐約的哈林區(Harlem) 當時他們還是奴隸, 為了宣洩情緒, 開始跳的舞蹈。 搖擺舞在非裔社群與
Thumbnail
前衛搖滾因其獨創概念和技術複雜性而聞名於世,在眾多樂團的推動下,於七零年代初引領熱潮。然而,這一流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更久遠之前,其風格和影響範圍也更加廣泛和難以估計,就像是一些資深前衛搖滾樂迷可能也不曾聽聞來自比利時的 Classroom / COS。
Thumbnail
放眼所有在後龐克浪潮中湧現的古怪樂團,Swell Maps 的存在也仍然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他們既喜愛早期前衛搖滾和實驗先驅如 Gong 和 Faust,也熱衷 Buzzcocks 的龐克搖滾精神;既能使用吸塵器、氣球和木琴演奏長達八分鐘的實驗音樂,也可以乾脆地用電吉他彈奏九十秒激情放縱的搖滾樂。
Thumbnail
只要威權還存在的一天,你就能聽到反抗的聲音正在躁動著,因此,當蘇聯政府走向極權,限制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時,人們反抗的願望也就更加強烈。當然,與蘇聯這樣的大國作鬥爭並非易事,無數人在抗議國家權力時「被」失蹤,然而,如果當年有一種武器比蘇聯更強大、比任何政府更強大,那可能就是搖滾樂了。
Thumbnail
70年代初,德國經歷了一場最具革命性的音樂運動,當時的英國音樂媒體將其命名為頗具貶義的 "泡菜搖滾"(Krautrock),該詞的負面含義已隨著時間消逝,如今人們用它來代表當時德國的實驗音樂先鋒,他們將搖滾樂和電子樂器以及他們腦內天馬行空的思想結合在一起。
Thumbnail
想到翩翩起舞的舞姿,就不能不提小約翰,他創作的華爾滋(又稱圓舞曲)們也讓他獲得了圓舞曲之王的雅名~而華爾滋的三拍舞步優雅地搖曳生姿,讓人不禁懷念那時候的美好年代~ J.Strauss II :Kaiser-Walzer 這首於1889年8月,為了奧地利皇帝訪問德國當時的皇帝威廉二世進行,以向奧地利
Thumbnail
從廣義上講,後搖滾是實驗搖滾的一種形式,後龐克出現在龐克之後,但搖滾並不是一個定義明確的運動,相反,後搖滾意味著對經典吉他搖滾樂的一種現代處理方式,而樂手也會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電子音效。樂迷們則傾向於將重點放在柔和低沈的音調上,並融入爵士樂和古典音樂的影響,最後在漸進中達到高潮。
Thumbnail
新竹光復高中日前舉辦校園感恩遊行,某班學生穿著一身仿製德國納粹武裝親衛隊的黑色制服遊行,高舉納粹旗幟,並出動虎式戰車。此遊行照片在網路上卻引發網友大肆抨擊。更引發總統府要求行政部門追究校方責任,及以色列與德國駐台單位發文抗議。我想問的是,一個校慶遊行能夠無限上綱到是否政治正確,是否太小題大作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生活在纳粹德国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从纳粹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汉斯·万宁格的视角来看一下。   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掌控德国时的一个众多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目标是让14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变得更加激进以及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忠诚。随时为纳粹政府做好全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注重体育运动吗?虽然当时德国处于纳粹独裁政权的严格控制下,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历史中了解到体育运动在当时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比如说足球,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933年,纳粹将魏玛共和国的足球高级联赛体系改为了新的高利加(德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使你更理解爵士樂的一本攝影集。 謝謝喜愛爵士樂的詩人鴻鴻願意出版這本書。   接觸搖擺舞Swing Dance後, 了解搖擺舞一開始是美國黑人跳的舞, 起源自1920 年代紐約的哈林區(Harlem) 當時他們還是奴隸, 為了宣洩情緒, 開始跳的舞蹈。 搖擺舞在非裔社群與
Thumbnail
前衛搖滾因其獨創概念和技術複雜性而聞名於世,在眾多樂團的推動下,於七零年代初引領熱潮。然而,這一流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更久遠之前,其風格和影響範圍也更加廣泛和難以估計,就像是一些資深前衛搖滾樂迷可能也不曾聽聞來自比利時的 Classroom / COS。
Thumbnail
放眼所有在後龐克浪潮中湧現的古怪樂團,Swell Maps 的存在也仍然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他們既喜愛早期前衛搖滾和實驗先驅如 Gong 和 Faust,也熱衷 Buzzcocks 的龐克搖滾精神;既能使用吸塵器、氣球和木琴演奏長達八分鐘的實驗音樂,也可以乾脆地用電吉他彈奏九十秒激情放縱的搖滾樂。
Thumbnail
只要威權還存在的一天,你就能聽到反抗的聲音正在躁動著,因此,當蘇聯政府走向極權,限制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時,人們反抗的願望也就更加強烈。當然,與蘇聯這樣的大國作鬥爭並非易事,無數人在抗議國家權力時「被」失蹤,然而,如果當年有一種武器比蘇聯更強大、比任何政府更強大,那可能就是搖滾樂了。
Thumbnail
70年代初,德國經歷了一場最具革命性的音樂運動,當時的英國音樂媒體將其命名為頗具貶義的 "泡菜搖滾"(Krautrock),該詞的負面含義已隨著時間消逝,如今人們用它來代表當時德國的實驗音樂先鋒,他們將搖滾樂和電子樂器以及他們腦內天馬行空的思想結合在一起。
Thumbnail
想到翩翩起舞的舞姿,就不能不提小約翰,他創作的華爾滋(又稱圓舞曲)們也讓他獲得了圓舞曲之王的雅名~而華爾滋的三拍舞步優雅地搖曳生姿,讓人不禁懷念那時候的美好年代~ J.Strauss II :Kaiser-Walzer 這首於1889年8月,為了奧地利皇帝訪問德國當時的皇帝威廉二世進行,以向奧地利
Thumbnail
從廣義上講,後搖滾是實驗搖滾的一種形式,後龐克出現在龐克之後,但搖滾並不是一個定義明確的運動,相反,後搖滾意味著對經典吉他搖滾樂的一種現代處理方式,而樂手也會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電子音效。樂迷們則傾向於將重點放在柔和低沈的音調上,並融入爵士樂和古典音樂的影響,最後在漸進中達到高潮。
Thumbnail
新竹光復高中日前舉辦校園感恩遊行,某班學生穿著一身仿製德國納粹武裝親衛隊的黑色制服遊行,高舉納粹旗幟,並出動虎式戰車。此遊行照片在網路上卻引發網友大肆抨擊。更引發總統府要求行政部門追究校方責任,及以色列與德國駐台單位發文抗議。我想問的是,一個校慶遊行能夠無限上綱到是否政治正確,是否太小題大作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生活在纳粹德国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从纳粹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汉斯·万宁格的视角来看一下。   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掌控德国时的一个众多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目标是让14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变得更加激进以及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忠诚。随时为纳粹政府做好全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注重体育运动吗?虽然当时德国处于纳粹独裁政权的严格控制下,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历史中了解到体育运动在当时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比如说足球,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933年,纳粹将魏玛共和国的足球高级联赛体系改为了新的高利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