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序混亂的噪音美學 】 :後龐克異軍 Swell Map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放眼所有在後龐克浪潮中湧現的古怪樂團,Swell Maps 的存在也仍然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他們既喜愛早期前衛搖滾和實驗先驅如 Gong 和 Faust,也熱衷 Buzzcocks 和 Desperate Bicycles 的龐克搖滾精神;既能使用吸塵器、氣球和木琴演奏長達八分鐘的實驗音樂,也可以乾脆地用電吉他彈奏九十秒激情放縱的搖滾樂。


他們是 DIY 美學的倡導者,並將各自的幽默感和玩樂精神延伸到了藝名上:

Nikki Sudden(本名:Adrian Godfrey)

Epic Soundtracks(Adrian 的弟弟 Kevin Godfrey)

Jowe Head(Stephen Bird)

Biggles Books(Richard Earl Scaldwell)

Phones Sportsman(David Barrington)

Golden Cockrill(John Cockrill)


很難去明確細分每位成員負責的角色職位,基本上所有人都參與了各式樂器演奏和編排,他們的核心理念是呈現一種巨大的音樂張力,只可惜在發行了四張單曲和兩張專輯後便匆匆解散。

儘管如此,四十年過去了,他們的影響力依然歷久不衰。The Auteurs 和 Black Box Recorder 樂團的 Luke Haines 稱讚 Swell Maps 是 "英國地下絲絨";Cornershop 也是他們的粉絲,吉他手 Ben Ayres 稱 Swell Maps 的〈 Let’s Build A Car 〉 是他最喜歡的歌曲。

Deerhunter 的 Bradford Cox、Pavement 的 Scott Kannberg 和 Stereolab 的 Tim Gane 都曾在訪談中提及過他們:「Swell Maps 在我的成長過程有很大的影響。」


raw-image


樂團的確切成立過程已難以追溯,但 Sportsman 在一次採訪中提到,1969 年,他在主日學校第一次見到 Godfrey 兄弟檔,酷愛音樂的他們在 1970 年組成了一個名為 Sacred Mushroom 的樂團,平均年齡僅有15歲。

隨著各自音樂品味的改變,Nikki 開始喜歡上 T.Rex 和大衛·鮑伊;Epic 和 Sportsman 則更喜歡早期的前衛搖滾和德國實驗音樂,隨著越來越多新朋友的加入,在接下來的四年內,他們在房間和自家車庫進行音樂實驗,每個人的想法和編排各不相同。在一次聽到德國樂團 Faust 的音樂時,一群人感到無比驚訝:「這是將大塊的聲音粗略剪輯在一起,形成一種拼貼畫。我在藝術學院學過達達主義,我可以看到 Kurt Schwitters 和 Hannah Höch 等人與 Faust 用聲音拼貼出的作品之間的聯繫。」



1976年,知名 DJ John Peel 在他的 Top Gear 電台節目中播放了 Desperate Bicycles 的歌曲後,他們堅信自己也有能力可以製作一張專輯,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個真正的轉折點,當時並沒有什麼龐克思想的成分在裡面,只有一種基本的衝動,那就是把東西錄下來,而他們走上了這條道路並抓住了時機。

他們以 Swell Maps 為團名,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選擇了劍橋的 Spaceward Sound 進行首次錄音,時間是 1977 年 9 月 14 日:「我們是邊做邊學習,我們不習慣多軌錄音,我們習慣打開卡帶機,然後隨心所欲地完成一切,但在錄音室明顯是不同層面的事物,我們可以增加或減少一些東西,把錄音室當作一種工具。」


John Peel

John Peel


令樂團欣喜的是,他們獨立發行和印製的單曲得到了偶像 John Peel 的青睞,不久,電台製作人 John Walters 便邀請他們為節目錄製歌曲:「這讓我們大開眼界,這就像去白金漢宮之類的地方,John Peel 的節目是英國廣播公司中的另類搖滾綠洲。」

隨後 Nikki 帶著一批單曲來到倫敦的 Rough Trade,引起了當時正在創建廠牌的 Geoff Travis 注意,並表示自己有意願參與樂團的後續發行:「在聽到我們已經有一整張專輯的素材時,他感到非常驚訝。我們決心保持完全的藝術控制權,因此我們達成了一份發行/製作協議,任何收益都是對半分成。」


Geoff Travis

Geoff Travis


「Geoff 一直都很尊重我們的協議。 他從始至終都非常支持樂團,這種直接、開放、誠實的往來總是讓我感到非常自豪,感覺我們真的在改變音樂界的一貫運作方式,新的音樂和新的製作方法將橫空出世。」



在發行了第二首單曲〈 Dresden Style 〉之後,Swell Maps 於 1978 年 12 月在 John Rivers 位於 Leamington Spa 的 WMRS 錄音室開始了首張專輯《 A Trip To Marineville 》的錄製。對於樂團成員來說,一直持續到 1979 年 4 月的這段期間是他們度過最美好的時光,在〈 H.S.art 〉、〈 Don't Throw Ashtrays At Me 〉等歌曲中,樂團對噪音和非傳統編曲的熱愛得到了充分體現,甚至在〈 Midget Submarines 〉 一曲中,Head  將他的貝斯換成了吸塵器,而在長達八分鐘的〈 Gunboats 〉中,氣球則成為了主角,由於他們非常規的錄音方式導致不小心把麥克風玩壞,激怒了平時不苟言笑的 Rivers。


《 A Trip To Marineville 》

《 A Trip To Marineville 》


大多數歌曲樂團都沒有事先討論和譜曲,通常是 Books 和 Nikki  一起創作一些零碎的吉他部分,接著再以樂團的形式慢慢發展節奏和氛圍,所有人都完全參與其中,一邊思考一邊嘗試,挑出有共識且喜愛的部分繼續延伸,大部分長編曲的歌曲都是一次錄製完成,因此幾乎是現場編曲,並將彼此對科幻小說、漫畫、軍事歷史與模型的熱愛發揮在歌詞之中。

多年後的今天,《 A Trip To Marineville 》聽起來既俏皮天真,又遠遠超前於時代。Jowe Head 將這張專輯視為樂團的最高成就,但一些評論家對此感到困惑:「有些樂評的聆聽取向可能有點單調,不明白在一張專輯中加入多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會很有刺激性,而我們做了一首帶特殊音效的長編曲並不代表我們就是 Pink Floyd。」


1980 年 4 月在義大利的巡演證明了Swell Maps 的商業失敗:「義大利巡演並不容易,我們被標榜為第一支去那裡演出的 "新浪潮" 樂團,他們對我們的期望普遍有些誤導,往往會失望而歸。」

接著由於理念上的摩擦,樂團由裡到外開始分崩離析,第二張也是最後一張專輯《 Jane From Occupied Europe 》的基調便反映了這種支離破碎的感覺,但它仍然是一部令人驚嘆的傑出作品,在第一張專輯中,除了鋼琴之外,所有的吉他都被扭曲反轉,但在第二張專輯中卻顯得更加克制,也使層次上更加明暗有致:「我們仍然錄下了那些美妙的合奏,而我們也絕對都還是朋友,享受著那些錄音過程。」



雖然樂團在 1980 年 7 月專輯發行後正式解散,但在之後的幾年,成員們仍在各自的音樂計劃中穿梭:Nikki 積累了大量的個人作品,並與同為老搖滾愛好者的 Dave Kusworth 合作組建了The Jacobites,2006 年,他因心臟病突發在紐約去世;Soundtracks 成為著名的民謠歌手,1997 年因不明原因去世,令昔日的樂團成員震驚不已;Head 也發行了多張個人專輯,還在樂團 Television Personalities 待了好幾年。

如今,Head 自豪地回顧著樂團的歷史:「我們不介意分裂,事實上,我們有點樂在其中。作為一個團體,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有點反常,但我們有共同的審美觀,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相互支持,努力去實現一些願景,而這往往是相當困難的。」

Books 則更為坦率:「當然,我認為我們現在被認為是一支非常有影響力的樂團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也為我們做的一些事情感到非常驕傲,但我也喜歡那是年輕時一個短暫、混亂、快樂的交匯。」


raw-image


自 1997 年 Soundtracks 和 2006 年 Nikki 相繼去世後,Head 就成了樂團的檔案管理員:「這其實很困難,有時甚至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和略微痛苦,因為我的兩位前戰友已經不在了,他們都是樂團非常重要的成員,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沒有任何外人,我們都享有發言權和創造力。」

Swell Maps 突破了聲音的界限,對不久後來臨的另類搖滾盛世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為 Sonic Youth 、Pavement、Nirvana 等樂團的創新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他們繼承了德國實驗場景的粗獷,並利用龐克精神創造出了遠超他們時代的音樂,每個音符和噪音都完美得令人不安,一種難以置信的混亂美學。


raw-image


Swell Maps 的專輯也於前幾年由 Mute 和 Secretly Canadian 重新發行,若各位樂迷有興趣,不妨一起來探索這支有趣且富啟發的創新樂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4會員
206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The Jesus Lizard 由德州龐克/噪音搖滾樂團 Scratch Acid 的部份成員組成,他們將龐克搖滾的豪邁、對實驗噪音的熱愛結合成為一種粗糙原始的嶄新美學,成為 90 年代興起的另類搖滾浪潮中的佼佼者,而今天要介紹的 《 Down 》被普遍是他們中後期簽約主流廠牌前的最後傑作。
Thumbnail
The Jesus Lizard 由德州龐克/噪音搖滾樂團 Scratch Acid 的部份成員組成,他們將龐克搖滾的豪邁、對實驗噪音的熱愛結合成為一種粗糙原始的嶄新美學,成為 90 年代興起的另類搖滾浪潮中的佼佼者,而今天要介紹的 《 Down 》被普遍是他們中後期簽約主流廠牌前的最後傑作。
Thumbnail
前衛搖滾因其獨創概念和技術複雜性而聞名於世,在眾多樂團的推動下,於七零年代初引領熱潮。然而,這一流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更久遠之前,其風格和影響範圍也更加廣泛和難以估計,就像是一些資深前衛搖滾樂迷可能也不曾聽聞來自比利時的 Classroom / COS。
Thumbnail
前衛搖滾因其獨創概念和技術複雜性而聞名於世,在眾多樂團的推動下,於七零年代初引領熱潮。然而,這一流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更久遠之前,其風格和影響範圍也更加廣泛和難以估計,就像是一些資深前衛搖滾樂迷可能也不曾聽聞來自比利時的 Classroom / COS。
Thumbnail
放眼所有在後龐克浪潮中湧現的古怪樂團,Swell Maps 的存在也仍然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他們既喜愛早期前衛搖滾和實驗先驅如 Gong 和 Faust,也熱衷 Buzzcocks 的龐克搖滾精神;既能使用吸塵器、氣球和木琴演奏長達八分鐘的實驗音樂,也可以乾脆地用電吉他彈奏九十秒激情放縱的搖滾樂。
Thumbnail
放眼所有在後龐克浪潮中湧現的古怪樂團,Swell Maps 的存在也仍然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他們既喜愛早期前衛搖滾和實驗先驅如 Gong 和 Faust,也熱衷 Buzzcocks 的龐克搖滾精神;既能使用吸塵器、氣球和木琴演奏長達八分鐘的實驗音樂,也可以乾脆地用電吉他彈奏九十秒激情放縱的搖滾樂。
Thumbnail
這張作品無疑是為數不多真正超越流派、打破所有限制和框架的經典,The Clash 可以說是親手扼殺了龐克搖滾,但卻開創了後龐克、新浪潮和藝術龐克的新時代,到了這十年的盡頭,所謂的傳統龐克已近乎被活埋,儘管並不是一張概念專輯,但樂團在構思這張作品時達成了眾所期待的方向:為音樂歷史上的一個篇章畫下句號。
Thumbnail
這張作品無疑是為數不多真正超越流派、打破所有限制和框架的經典,The Clash 可以說是親手扼殺了龐克搖滾,但卻開創了後龐克、新浪潮和藝術龐克的新時代,到了這十年的盡頭,所謂的傳統龐克已近乎被活埋,儘管並不是一張概念專輯,但樂團在構思這張作品時達成了眾所期待的方向:為音樂歷史上的一個篇章畫下句號。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黑妞和朋友們決定組成搖滾樂團並開始演奏練習,每位成員在樂團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Thumbnail
黑妞和朋友們決定組成搖滾樂團並開始演奏練習,每位成員在樂團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Thumbnail
說到龐克搖滾,多數人很可能會直接聯想到紐約 CBGB 俱樂部黏稠髒亂的地板或海洛因泛濫的倫敦,但日本東京的明亮都市燈光和繁忙街道也同樣蘊藏著龐克的粗獷風格。自流行音樂誕生之初,日本音樂人便汲取西方音樂的影響,創造出具有突破性的音樂作品,而在龐克音樂革命方面,日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比肩眾多西洋樂團。
Thumbnail
說到龐克搖滾,多數人很可能會直接聯想到紐約 CBGB 俱樂部黏稠髒亂的地板或海洛因泛濫的倫敦,但日本東京的明亮都市燈光和繁忙街道也同樣蘊藏著龐克的粗獷風格。自流行音樂誕生之初,日本音樂人便汲取西方音樂的影響,創造出具有突破性的音樂作品,而在龐克音樂革命方面,日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比肩眾多西洋樂團。
Thumbnail
從廣義上講,後搖滾是實驗搖滾的一種形式,後龐克出現在龐克之後,但搖滾並不是一個定義明確的運動,相反,後搖滾意味著對經典吉他搖滾樂的一種現代處理方式,而樂手也會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電子音效。樂迷們則傾向於將重點放在柔和低沈的音調上,並融入爵士樂和古典音樂的影響,最後在漸進中達到高潮。
Thumbnail
從廣義上講,後搖滾是實驗搖滾的一種形式,後龐克出現在龐克之後,但搖滾並不是一個定義明確的運動,相反,後搖滾意味著對經典吉他搖滾樂的一種現代處理方式,而樂手也會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電子音效。樂迷們則傾向於將重點放在柔和低沈的音調上,並融入爵士樂和古典音樂的影響,最後在漸進中達到高潮。
Thumbnail
The Pop Group 在70年代末的英國後龐克樂團中崛起,以其狂野、偏執、暴力和痛苦的音樂而著稱。專輯《Y》融合了牙買加 Dub、放克和自由爵士等元素,充滿前瞻性。在此將帶領各位樂迷深入剖析專輯錄製以及曲目之間的表達,並探討了專輯對當時和後輩樂團的影響,展現樂團在音樂創作和融合方面的革新突破。
Thumbnail
The Pop Group 在70年代末的英國後龐克樂團中崛起,以其狂野、偏執、暴力和痛苦的音樂而著稱。專輯《Y》融合了牙買加 Dub、放克和自由爵士等元素,充滿前瞻性。在此將帶領各位樂迷深入剖析專輯錄製以及曲目之間的表達,並探討了專輯對當時和後輩樂團的影響,展現樂團在音樂創作和融合方面的革新突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