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搖滾樂滲透鐵幕的秘密武器】:Magnitizda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只要威權還存在的一天,你就能聽到反抗的聲音正在躁動著,因此,當蘇聯政府走向極權,限制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時,人們反抗的願望也就更加強烈。當然,與蘇聯這樣的大國作鬥爭並非易事,無數人在抗議國家權力時「被」失蹤,然而,如果當年有一種武器比蘇聯更強大、比任何政府更強大,那可能就是搖滾樂了。


Elvis Presley

Elvis Presley


對於蘇聯來說,搖滾樂並不是一個需要放在眼裡的敵人,畢竟,1917 年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在十月革命攻入冬宮時,搖滾樂甚至還未誕生。

50 年代末,搖滾樂潮流在美國爆發時,蘇聯人看到了搖滾樂革命可能引發的反抗情緒,尤其是對於蘇聯年輕人,倘若他們接觸到這般革命之聲可能會導致群起反抗國家的權力,甚至還會使美國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滲透社會。

因此總書記史達林開創了一個先例,對蘇聯的文化進口採取了特別極權的措施:書籍、雜誌和音樂錄音等許多文化傳播媒介都受到國家無時無刻的監視,許多出版物因此被禁止出版。因此,蘇聯的黑市成了一個特別有利可圖的行業,其中受歡迎的商品之一就是 "Magnitizdat",這個詞代表違禁讀物,通常是指以DIY 甚至手抄的方式來複製出版。


raw-image


當然,隨著越來越多的音樂成為禁曲,以及大洋彼岸關於 「搖滾樂」這一革命性樂風的傳言,盜版音樂出版物也應運而生。在此期間,世界上大多數音樂都是透過黑膠唱盤播放的,但在鐵幕之後,這種技術尚未普及,且考慮到蘇聯的大多數家庭都配備了盤帶錄音機(Reel to Reel Tape Recorder),許多人便從收音機直播將音樂刻錄,但由於受到蘇聯政府的訊號干擾,這些盜版盤帶的音質往往粗糙低劣,不過確實提供給民眾一種大量翻錄的可行方法。

奇妙世界由此開始,這些在居民家中錄製的盤帶提供了分享違禁音樂的機會,最一開始通常以民間音樂為特色,內容涉及反獨裁主義和對史達林政權的批評,然而,隨著盤帶市場的發展,西方搖滾音樂開始佔據了市場。



披頭四、滾石等西方搖滾樂團,包括後來的硬搖滾樂團如深紫和齊柏林飛船都是透過盜版盤帶在蘇聯各地傳播,由於錄製過程的特殊性,用一張盜版盤帶來翻錄下一卷時,音質據說都會比前一張來得更粗糙,但搖滾樂的刺耳聲音仍然成功地感染了蘇聯人民,就像它感染其他國家一樣。


raw-image


隨著龐克、新浪潮甚至迪斯可等音樂風格的出現,音樂世界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很快,蘇聯當地的樂團開始在黑市盤帶發行自己的音樂,尤其是龐克樂團,在蘇聯政府看來,龐克對全國的年輕人構成了威脅,因此 Magnitizdat 成為了蘇聯音樂場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諸如 Avtomaticheskie udovletvoriteli 和 Viktor Tsoi 領軍的 Kino 等開創性樂團都以此來發行音樂作品。



Magnitizdat和搖滾樂幫助削弱了蘇聯國家的威權,為鐵幕後的人們提供了窺探西方世界的機會。最終,國家也不得不接受公民對搖滾樂的接觸,甚至在70 年代和 80 年代允許少數樂團和音樂人進入蘇聯舉辦演唱會,克里夫·理查德(Cliff Richard)就是第一位被選中在蘇聯演出的知名西方音樂人。到了80 年代,滾石、大衛·鮑伊、皇后樂團甚至鐵娘子等都來此表演過。



構成 Magnitizdat 場景的盤帶不止是盜版唱片,錄音網絡幫助在鐵幕內建立了搖滾樂的反抗之聲,導致反對蘇聯專制的文化革命思想日益高漲。Magnitizdat 和搖滾樂代表了人類對自由的追求和嚮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4會員
208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縱觀歐洲國家,法國一直是文化產業的巨人,百年來湧現了大量優秀的作家、詩人、電影製作人和音樂家,特別是在 20 世紀新一代的不懈努力下,法國經歷了一場重要的文化復興,即使是在美國當道的迷幻搖滾領域,法國也絕對有與之抗衡的能力。
Thumbnail
縱觀歐洲國家,法國一直是文化產業的巨人,百年來湧現了大量優秀的作家、詩人、電影製作人和音樂家,特別是在 20 世紀新一代的不懈努力下,法國經歷了一場重要的文化復興,即使是在美國當道的迷幻搖滾領域,法國也絕對有與之抗衡的能力。
Thumbnail
放眼所有在後龐克浪潮中湧現的古怪樂團,Swell Maps 的存在也仍然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他們既喜愛早期前衛搖滾和實驗先驅如 Gong 和 Faust,也熱衷 Buzzcocks 的龐克搖滾精神;既能使用吸塵器、氣球和木琴演奏長達八分鐘的實驗音樂,也可以乾脆地用電吉他彈奏九十秒激情放縱的搖滾樂。
Thumbnail
放眼所有在後龐克浪潮中湧現的古怪樂團,Swell Maps 的存在也仍然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他們既喜愛早期前衛搖滾和實驗先驅如 Gong 和 Faust,也熱衷 Buzzcocks 的龐克搖滾精神;既能使用吸塵器、氣球和木琴演奏長達八分鐘的實驗音樂,也可以乾脆地用電吉他彈奏九十秒激情放縱的搖滾樂。
Thumbnail
只要威權還存在的一天,你就能聽到反抗的聲音正在躁動著,因此,當蘇聯政府走向極權,限制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時,人們反抗的願望也就更加強烈。當然,與蘇聯這樣的大國作鬥爭並非易事,無數人在抗議國家權力時「被」失蹤,然而,如果當年有一種武器比蘇聯更強大、比任何政府更強大,那可能就是搖滾樂了。
Thumbnail
只要威權還存在的一天,你就能聽到反抗的聲音正在躁動著,因此,當蘇聯政府走向極權,限制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時,人們反抗的願望也就更加強烈。當然,與蘇聯這樣的大國作鬥爭並非易事,無數人在抗議國家權力時「被」失蹤,然而,如果當年有一種武器比蘇聯更強大、比任何政府更強大,那可能就是搖滾樂了。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在串流媒體和線上購物盛行的現代,我們常常會覺得音樂隨手可得,但多數樂迷們還是嚮往在唱片行翻箱倒櫃尋找夢寐以求的專輯,又或是偶然發現那些從未聽聞過的樂團,而即使在今天,仍有無數精彩作品正等待著人們去發掘,像是車庫搖滾樂團Gin 就是一個最好例子。
Thumbnail
在串流媒體和線上購物盛行的現代,我們常常會覺得音樂隨手可得,但多數樂迷們還是嚮往在唱片行翻箱倒櫃尋找夢寐以求的專輯,又或是偶然發現那些從未聽聞過的樂團,而即使在今天,仍有無數精彩作品正等待著人們去發掘,像是車庫搖滾樂團Gin 就是一個最好例子。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黑妞和朋友們決定組成搖滾樂團並開始演奏練習,每位成員在樂團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Thumbnail
黑妞和朋友們決定組成搖滾樂團並開始演奏練習,每位成員在樂團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