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奧本海默》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raw-image

《奧本海默》(Oppenheimer)於2023年一部美英合拍的傳記驚悚片,猶可里斯多福.諾蘭編劇執導,改編至傳記《奧本海默》,主要內容為敘述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參與研製原子彈的過程(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聲明:該篇文章所有內容為個人心得,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一樣,我很開心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但如果你跟我覺得的不一樣,我也支持你的想法。

看電影之前:奧本海默是誰?諾蘭的電影耶!看!都看!全都看!要是跟天能一樣難懂我就看好幾次。
看電影之後:我好難過,世界在毀滅。(然後遲遲不敢看第二次)

以下有雷,請小心閱讀: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了人們。
為此,他奉宙斯之命,在高加索山脈的荒原上受罰,一隻老鷹會定期拜訪並啃食他的肝臟。

電影一開頭用普羅米修斯的神話象徵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人類的已知用火是一切故事的開始,原子彈也是20世紀人類邁向另外一個時代的開始。

故事大部分內容講述奧本海默的人生軌跡,包含他的情人、妻子等的親密關係,或者是他對於物理學理論的貢獻,乃至於他接受美國軍方的委託,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並參與研製出原子彈的過程,導演用現在與過去穿插的時間線,很快速地提及了奧本海默的貢獻和爭議(還有被暗算的過程)。

但我個人覺得呈現主觀思考世界彩色畫面非常浪漫,腦海中的量子世界及能量波的變動為奧本海默的才能鋪墊後續,對比後面三位一體試爆的結果和世界的毀滅。

電影有經過一定的美化,包含那顆在實驗室的毒蘋果。

當然、身為原子彈與原子彈起源之父的電影,對於原子彈、二戰還有核武的反思,才是我對於這部電影的期待。

.麥卡錫主義:

這部電影的其中一個看點是奧本海默的左傾,影片中有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當勞倫斯問他:「你真的在乎那些工人有沒有領到薪水嗎?」說實話、奧本海默的階級確實會讓他的左傾頗有香檳社會主義者的味道。

在電影中因為奧本海默左傾的政治理念,配合著背景中的麥卡錫主義,以至於奧本海默對於美國的忠誠度成了他在政治中被暗算的弱點,這也成為了施特勞斯後面攻擊他最主要的方向,也恰巧這種方式只能讓被指控的人自證,陷入無謂的解釋循環和自證無果,而指控他人的人通常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而施特勞斯對於奧本海默的控訴則是夾帶私怨的報復。

往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種下了美蘇兩方軍備競賽的目標種子,美蘇冷戰的美國神經緊繃結合麥卡錫主義的聯合作用下,恰好奧本海默因投射核彈深感懊悔而反核時,過往左傾的行動卻成為了他最大的絆腳石,他的立場受到了巨大的質疑。

這樣的痛點要在他利用自己的信譽和名聲以及政權的更換,才得以將其政治汙名獲得平反。

科學家的政治戲完全不會輸給三位一體試爆。
還有、畫面中凱瑟琳對泰勒那種鄙夷的態度真的有夠經典。

.誰是眾神?

先來提一個跟電影本身無關的小插曲,我跟我的父母討論了有關於奧本海默的「參與研製」原子彈這件事情。
他們認為如果發現自己會做出這樣的東西就不應該參與這項計畫,哪怕自己會死都一樣,因為他們覺得發明出這種東西非常沒有「良心」。(雖然我覺得這種說法非常馬後炮,但是先不談)

多名科學家窮盡一身的才能和理論,「發明」或者是「創造」出某種新的「火種」,在客觀條件下,這是一個全新的突破是沒有錯的,是很令人興奮的,可惜的是奧本海默也沒有辦法決定他究竟要不要用,最終的決定權也不在他手中。

用普羅米修斯的神話來說,他應該也沒有想到「已知用火」的人類會拿火去開始摧毀世界。
那你會說,給人類火種的普羅米修斯有錯嗎?

但相反的是,奧本海默本人卻覺得「我們科學家的雙手沾滿了鮮血」,在電影中、當時的總統杜魯門卻看不起他這樣的情緒,認為他這樣是懦夫的行為,那怎麼沒有覺得杜魯門在裡面很沒有「良心」,而事實上,當初「扶植」整個計畫的美國軍方、美國政府就有「良心」了嗎?

所有的悲劇的結果不單單只是單獨一個人造成的,將個人單獨的意識形態付諸於整體的人群以至於對這個世界產生作用才是最可怕的,在這件事情上面、所有人都有罪。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了人們。
為此,他奉宙斯之命,在高加索山脈的荒原上受罰,一隻老鷹會定期拜訪並啃食他的肝臟。

如果說奧本海默帶來了20世紀的火種。
那誰又是眾神,可以決定他的罪過?
如果沒有這樣的存在,我們又怎麼可以說、只有他有錯?

.「連鎖反應」:潘朵拉的盒子

在研發原子彈期間,泰勒算出連鎖反應有可能引爆大氣層,講簡單點、就是他們有機率把地球炸掉,摧毀所有的人類文明。

奧本海默為此也去找了愛因斯坦確認確實有「機率」。

在畫面的最後,奧本海默到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來尋找愛因斯坦,奧本海默向愛因斯坦提到他們已經引起了「連鎖反應」。

而事實也是如此,美國在1946~1958年期間,於馬紹爾群島進行20多次的試爆,而後許多國家也都擁有了核武,核浩劫的將來不難預見。

愛德華.泰勒也被後人稱為氫彈之父。

二戰的背景充滿了許多人類的初次嘗試,原子彈是人類的火種,那二戰後續的結果,包含三位一體試爆、廣島、長崎等等的結果,我會稱之為「潘朵拉的盒子」,畢竟很多人到現在都還是沒有等到「希望」。

avatar-img
2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羅伯特·奧本海默(1904-1967),出生於紐約市,憑藉其在理論物理學領域的卓越成就,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他在哈佛大學完成本科學業後,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研究生。然而,在劍橋的學術生涯並不順遂。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1)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的大地獄非常恐怖,這是最近愛因斯坦,發明原子彈的這個人,在我們中國附體,把他在地獄的狀況說出來,警告大家。這個人做科學研究,發現原子在分裂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能量。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把這個訊息告訴美國當時的羅斯福總統。同時,德國希
Thumbnail
「奧本海默」終於在日本上映,國際媒體都去廣島採訪,當地民眾掙扎著去理解原爆之日本觀點和美國觀點....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羅伯特·奧本海默(1904-1967),出生於紐約市,憑藉其在理論物理學領域的卓越成就,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他在哈佛大學完成本科學業後,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研究生。然而,在劍橋的學術生涯並不順遂。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1)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的大地獄非常恐怖,這是最近愛因斯坦,發明原子彈的這個人,在我們中國附體,把他在地獄的狀況說出來,警告大家。這個人做科學研究,發現原子在分裂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能量。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把這個訊息告訴美國當時的羅斯福總統。同時,德國希
Thumbnail
「奧本海默」終於在日本上映,國際媒體都去廣島採訪,當地民眾掙扎著去理解原爆之日本觀點和美國觀點....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