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羶色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記得大概廿年前,狗仔文化正式進軍台灣,數字周刊及水果日報一炮而紅,引發平面媒體跟風潮,連電視台也陸續跟進。標題灑狗血、照片捕風追影、鎖定政商人物或是影劇圈名人,這股「腥羶色」的媒體風,襲捲國內媒體圈,銷量或收視率就靠這類聳動的新聞。


當時很多人批評這是沒水準的做法,拉低文化水平,但是換個角度來看,有競爭者加入,為媒體圈帶來新的刺激,也不全然是壞事。像水果日報以全彩印刷,從不忌諱拿別人的隱私來作文章,以誇張的標題、排版、若有似無的報導內容,與真實情節常常脫鉤,但卻大大滿足了普羅大眾窺探名人隱私的欲望,無怪乎銷量破新高,用「洛陽紙貴」來形容,還真的不誇張,當時水果日報的搶手程度,跑幾家超商可能都還買不到呢!

當時大家常調侃水果日報的暢銷公式,頭版上不是屍體就是裸體。有時看完了整篇報導,跟標題似乎沒關係,到底事實為何,好像也是霧煞煞;有時記者還運用捕風捉影的想像力,虛構出部分誇張的情節,看新聞像是看娛樂節目,對,新聞娛樂化,也是當年媒體「腥羶色」風的貢獻之一,直到今日,當初這股媒體炒作的手法幾經演變,紙本實體不敵大環境銷量直直落,數字周刊及水果日報也已吹起熄燈號,不過不得不承認,民眾看愛八卦、討論八卦、參與八卦,這是人性。


八卦有誰不愛?

從八卦新聞當紅這件事來看,無關乎道德標準,文人或知識份子也無需自命清高,認為這種東西沒營養、沒水準、不入流、登不上大雅之堂,民眾愛看,銷量及收視率就是最好的佐證。

不管是連續劇、電影、新聞、綜藝節目、談話節目、小說、雜誌、報紙,有話題性的、灑狗血、無厘頭的才賣得動,也才有人想看。有時候大夥兒每晚八點準時放下手邊工作,盯著電視機前上演的連續劇,劇情誇張不說,死而復生、徒手捏爆橘子、亂倫、背叛、口出惡言、甩巴掌等情節不停上演,演員有時壞到骨子裏,觀眾邊看邊罵,卻還是樂此不疲,討論度愈高,收視率就更好,廠商捧大把銀子搞置入、播廣告,電視台廣告時段滿檔,荷包賺得滿滿、名利雙收,這年頭灑狗血才有人捧場,在媒體圈,「腥羶色」似乎成為不敗的致勝公式。

1992年鄧小平講了「不管黑貓白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的經典名言,用在「腥羶色」的媒體風潮上,挺貼切的,不是嗎?前陣子傳出香港名媛蔡天鳳被分屍的新聞,國內的媒體報導熱潮,一兩周後就過去了,她與現任丈夫怎麼認識就有好幾個版本,港媒甚至還有現任丈夫與前任丈夫其實檯面下是一對的報導,撲朔迷離的故事,究竟何者為真,似乎已不是一般民眾關心的重點,「腥羶色」的八卦,茶餘飯後被拿出來討論,等熱潮一過,又有新的題材出現取代。有時我們也會看到影星炒新聞的痕跡,來個虛晃一招,刷存在感、衝流量,但也有經紀人搞烏龍,讓退隱多年的劉文正在一天內死而復活,堪稱一絕。


廣告投放也要懂得轉彎

廿年前媒體「腥羶色」風當道,其實金融業也受影響,容我說明。負責廣告的投放,選對媒體是最基本的。高層一再告誡不可跟不入流的水果日報沾上邊,「我可不要我們的新基金廣告,出現在屍體及裸體的旁邊!」不過時間一久,銷量會說話,你不登,別的同業也會登,連報紙業務都開始客氣的連絡你、甚至開始降價時,你就知道,形勢比人強的道理了。

後來我也開始把廣告登在水果日報上,沒辦法,它的銷量全台沒人能敵,我們登財經版就好,至少能說服老闆,你瞧,上頭的報導很正常啊,看這份報紙的人很多啊,其中一定有人會有財經的需求,翻到財經版,就看得到我們的廣告了啊!後來偶爾我也會試試體育版及影劇版,為什麼?要怪就怪其他媒體不夠長進,水果日報的這兩個版,都做得太⋯⋯吸引人了,很多人愛不釋手、天天必讀呢!不過高層還是有所顧忌,所以大多數的預算還是乖乖的放在比較⋯⋯嗯⋯⋯正派經營的報紙或雜誌上,八卦媒體還是配角。

除了廣告預算撥一部分到八卦媒體外,在文宣上面也慢慢運用「腥羶色」的精神。這怎麼說?

投影片是基金業界最常用的文宣品之一,標題聳動、貼近時事議題是基本要求,攪盡腦汁也要想出好記的要點(bullet point),而且還要舖梗在裡面。這也無可厚非,掌握實際銷售生殺大權的理專或財務顧問,每天要收到多少封這類基金公司寄來的東西,看都看不完了,你不花點心思在上面,即使出了文宣,寄了也是白寄、石沈大海。

raw-image

我自己也慢慢調整做法,即使寫得頭頭是道,解釋前因後果,標題下得中規中矩的,但這個不是比拚諾貝爾文學獎耶,也是要學會低頭、略為調整尺(恥)度,字體加大、用粗體、明亮顏色、圖案之外,標題或內文只要不違背事實、不保證獲利、不違法,從善如流,就盡可能在框架內發揮創意,也幫助業務人員能順利做出業績來。

只可惜,幾前年有個業者不小心沾上「腥羶色」的大麻煩,有個人把知名AV女優用在基金包裝上面,轟動整個金融圈瘋狂轉發,當然也驚動了主管機關,顯然,「腥羶色」手法在媒體上無往不利,在一本正經的金融業,還是少碰為妙,低級當有趣,一不小心,就弄得滿身腥、狼狽不堪。


歡迎追蹤本專題或到臉書粉專《JC Talks》,一同精彩活出人生下半場!

avatar-img
136會員
566內容數
人生50才開始,進入人生下半場,用輕鬆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期待人生下半場能活得精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裡丨心裡 的其他內容
最近不管走到那裡,很難不發現,什麼都在漲,萬物齊漲現象,漲到讓人心慌慌。水餃漲、鍋貼漲、車輪餅漲、魯肉飯漲、麵包漲、雞腿便當漲、連計程車起跳價都漲,現在連水電費也要漲。有時不禁感慨,薪水上漲的速度,真的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最近在整理冰箱及廚房的櫃子時,赫然發現一些醬料、麵條、茶葉,都已過了保存期限,無奈之餘,只好都把它丟了。丟之前還是提醒自己,買了就要記得吃,即使是別人送的,也一樣,禮物是別人的心意,最後進了垃圾桶,雖然不是自己花錢買的,但總覺得過意不去。
「聽說」某某某的兒子交了女朋友,還是上市公司的千金呢!「聽說」對面社區黃太太家上星期遭小偷了呢,家裡是沒放太多現金,但是價值十幾萬的黃金就不翼而飛了!「聽說」那家外商總經理被請走,就是因為羞辱員工被錄音、告到國外總部去呢!偶像歌星始祖劉文正,因為經紀人證實去年11月心肌梗塞離世⋯⋯
如果我們在公車或是捷運上,遇到有人一直刻意跟著你移動,很可能就是遇到怪叔叔或是「神經病」。進了公司,好端端的卻被同事兇了一頓,直呼「神經病」,有時只能自嘆倒楣。昨天交往幾年的女友總算同意結婚,把女友的條件帶回老家稟告雙親,一聽到婚宴要台北台南各辦一場,而且台北還規定辦在寒舍艾美酒店,個性火爆的⋯⋯
最近不管走到那裡,很難不發現,什麼都在漲,萬物齊漲現象,漲到讓人心慌慌。水餃漲、鍋貼漲、車輪餅漲、魯肉飯漲、麵包漲、雞腿便當漲、連計程車起跳價都漲,現在連水電費也要漲。有時不禁感慨,薪水上漲的速度,真的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最近在整理冰箱及廚房的櫃子時,赫然發現一些醬料、麵條、茶葉,都已過了保存期限,無奈之餘,只好都把它丟了。丟之前還是提醒自己,買了就要記得吃,即使是別人送的,也一樣,禮物是別人的心意,最後進了垃圾桶,雖然不是自己花錢買的,但總覺得過意不去。
「聽說」某某某的兒子交了女朋友,還是上市公司的千金呢!「聽說」對面社區黃太太家上星期遭小偷了呢,家裡是沒放太多現金,但是價值十幾萬的黃金就不翼而飛了!「聽說」那家外商總經理被請走,就是因為羞辱員工被錄音、告到國外總部去呢!偶像歌星始祖劉文正,因為經紀人證實去年11月心肌梗塞離世⋯⋯
如果我們在公車或是捷運上,遇到有人一直刻意跟著你移動,很可能就是遇到怪叔叔或是「神經病」。進了公司,好端端的卻被同事兇了一頓,直呼「神經病」,有時只能自嘆倒楣。昨天交往幾年的女友總算同意結婚,把女友的條件帶回老家稟告雙親,一聽到婚宴要台北台南各辦一場,而且台北還規定辦在寒舍艾美酒店,個性火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回來說「工商記者」是什麼? 小報文化有一個特點就是靠腥、羶、色與標題黨、帶風向(但可能沒人管的故作誇張)的方式來引起人購買欲。日本古日曾有部日劇,在講原先大報的大記者因某些原故放下放到同集團的小報,在小報的總編前輩帶領下,了解小報運作,自己也成了小報總編,也帶起放下放的大報流放記者(有點像庶務二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臺灣八點檔從過去昔日政教宣傳、武俠、瓊瑤色彩的大中華文化,轉變到今日的社會寫實、泛政治、苦情媳婦、大河劇型、當代企業家族糾紛。然而,隨著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八點檔成為了年輕人們之間的邪典文化,推動著迷因潮流的發展。其間,演員和藝人也在八點檔中找到了發揮演技舞臺的機會,展現了豐富多樣的演藝風貌。
Thumbnail
我看了邂逅她的少女時代,裡面的有一位女性狗仔為了不擇手段想要摧毀一個名人,所以我知道記者狗仔都是一個樣,每一位記者狗仔,往往報導的新聞全都是虛假,他們靠著不擇手段賣虛假報導。 不管一切抹黑網紅名人受害者還在他們身上潑屎潑糞。
Threads 是最近在台灣盛行的社群平台(後續我都會叫它脆),上面的人常常分享自己的生活,也有人發一些梗文帶給大家快樂。但就在我最近在脆上活網的時候,一直看到在脆上的小網紅被爆出瓜,亦或是有許多女權人士及正義魔人與網友互相唇槍舌戰,似乎已經脫離了剛開始脆盛行時大家和樂融融的氣氛。我最近看到最猛的瓜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那些年的輕視 還記得被新聞媒體報出7年級生是草莓族的時候,覺得很突然也很冤枉,為什麼我們就只是好好的跟著前人的腳步在學著走,走著走著就成了草莓族了??!! 這就是現今媒體的力量,它擁有強力、長時傳達的功能,也有能震撼、威攝(恐嚇)人心的能力,也因此容易在這種環境影響,失去了原本自我思考判斷的能力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變成全民運動。網紅產業飛速成長,但背後伴隨著亂象之多,2023年更被媒體戲稱為「網紅翻車之年」。「網紅真的很好賺嗎?」如果你也對網紅產業充滿好奇,那就來閱讀由英國記者 Symeon Brown 所撰寫的報導文學《底層網紅:時尚、金錢、性、暴力……社群慾望建構的最強龐氏騙局!》。
Thumbnail
        小說改編自台灣真實案件──陳高連葉毒童案。 「陌生人給的東西千萬不要亂吃」這句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單純是關心,更來自該案件帶給台灣人刻骨銘心的恐懼。畢竟,誰知道平常的好鄰居給的糖果竟然摻有劇毒。 心理學教授月雪必須在陳林淑芬被處死之前與她會面,研究出到底是什麼心理因素使她對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回來說「工商記者」是什麼? 小報文化有一個特點就是靠腥、羶、色與標題黨、帶風向(但可能沒人管的故作誇張)的方式來引起人購買欲。日本古日曾有部日劇,在講原先大報的大記者因某些原故放下放到同集團的小報,在小報的總編前輩帶領下,了解小報運作,自己也成了小報總編,也帶起放下放的大報流放記者(有點像庶務二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臺灣八點檔從過去昔日政教宣傳、武俠、瓊瑤色彩的大中華文化,轉變到今日的社會寫實、泛政治、苦情媳婦、大河劇型、當代企業家族糾紛。然而,隨著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八點檔成為了年輕人們之間的邪典文化,推動著迷因潮流的發展。其間,演員和藝人也在八點檔中找到了發揮演技舞臺的機會,展現了豐富多樣的演藝風貌。
Thumbnail
我看了邂逅她的少女時代,裡面的有一位女性狗仔為了不擇手段想要摧毀一個名人,所以我知道記者狗仔都是一個樣,每一位記者狗仔,往往報導的新聞全都是虛假,他們靠著不擇手段賣虛假報導。 不管一切抹黑網紅名人受害者還在他們身上潑屎潑糞。
Threads 是最近在台灣盛行的社群平台(後續我都會叫它脆),上面的人常常分享自己的生活,也有人發一些梗文帶給大家快樂。但就在我最近在脆上活網的時候,一直看到在脆上的小網紅被爆出瓜,亦或是有許多女權人士及正義魔人與網友互相唇槍舌戰,似乎已經脫離了剛開始脆盛行時大家和樂融融的氣氛。我最近看到最猛的瓜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那些年的輕視 還記得被新聞媒體報出7年級生是草莓族的時候,覺得很突然也很冤枉,為什麼我們就只是好好的跟著前人的腳步在學著走,走著走著就成了草莓族了??!! 這就是現今媒體的力量,它擁有強力、長時傳達的功能,也有能震撼、威攝(恐嚇)人心的能力,也因此容易在這種環境影響,失去了原本自我思考判斷的能力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變成全民運動。網紅產業飛速成長,但背後伴隨著亂象之多,2023年更被媒體戲稱為「網紅翻車之年」。「網紅真的很好賺嗎?」如果你也對網紅產業充滿好奇,那就來閱讀由英國記者 Symeon Brown 所撰寫的報導文學《底層網紅:時尚、金錢、性、暴力……社群慾望建構的最強龐氏騙局!》。
Thumbnail
        小說改編自台灣真實案件──陳高連葉毒童案。 「陌生人給的東西千萬不要亂吃」這句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單純是關心,更來自該案件帶給台灣人刻骨銘心的恐懼。畢竟,誰知道平常的好鄰居給的糖果竟然摻有劇毒。 心理學教授月雪必須在陳林淑芬被處死之前與她會面,研究出到底是什麼心理因素使她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