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羶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記得大概廿年前,狗仔文化正式進軍台灣,數字周刊及水果日報一炮而紅,引發平面媒體跟風潮,連電視台也陸續跟進。標題灑狗血、照片捕風追影、鎖定政商人物或是影劇圈名人,這股「腥羶色」的媒體風,襲捲國內媒體圈,銷量或收視率就靠這類聳動的新聞。


當時很多人批評這是沒水準的做法,拉低文化水平,但是換個角度來看,有競爭者加入,為媒體圈帶來新的刺激,也不全然是壞事。像水果日報以全彩印刷,從不忌諱拿別人的隱私來作文章,以誇張的標題、排版、若有似無的報導內容,與真實情節常常脫鉤,但卻大大滿足了普羅大眾窺探名人隱私的欲望,無怪乎銷量破新高,用「洛陽紙貴」來形容,還真的不誇張,當時水果日報的搶手程度,跑幾家超商可能都還買不到呢!

當時大家常調侃水果日報的暢銷公式,頭版上不是屍體就是裸體。有時看完了整篇報導,跟標題似乎沒關係,到底事實為何,好像也是霧煞煞;有時記者還運用捕風捉影的想像力,虛構出部分誇張的情節,看新聞像是看娛樂節目,對,新聞娛樂化,也是當年媒體「腥羶色」風的貢獻之一,直到今日,當初這股媒體炒作的手法幾經演變,紙本實體不敵大環境銷量直直落,數字周刊及水果日報也已吹起熄燈號,不過不得不承認,民眾看愛八卦、討論八卦、參與八卦,這是人性。


八卦有誰不愛?

從八卦新聞當紅這件事來看,無關乎道德標準,文人或知識份子也無需自命清高,認為這種東西沒營養、沒水準、不入流、登不上大雅之堂,民眾愛看,銷量及收視率就是最好的佐證。

不管是連續劇、電影、新聞、綜藝節目、談話節目、小說、雜誌、報紙,有話題性的、灑狗血、無厘頭的才賣得動,也才有人想看。有時候大夥兒每晚八點準時放下手邊工作,盯著電視機前上演的連續劇,劇情誇張不說,死而復生、徒手捏爆橘子、亂倫、背叛、口出惡言、甩巴掌等情節不停上演,演員有時壞到骨子裏,觀眾邊看邊罵,卻還是樂此不疲,討論度愈高,收視率就更好,廠商捧大把銀子搞置入、播廣告,電視台廣告時段滿檔,荷包賺得滿滿、名利雙收,這年頭灑狗血才有人捧場,在媒體圈,「腥羶色」似乎成為不敗的致勝公式。

1992年鄧小平講了「不管黑貓白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的經典名言,用在「腥羶色」的媒體風潮上,挺貼切的,不是嗎?前陣子傳出香港名媛蔡天鳳被分屍的新聞,國內的媒體報導熱潮,一兩周後就過去了,她與現任丈夫怎麼認識就有好幾個版本,港媒甚至還有現任丈夫與前任丈夫其實檯面下是一對的報導,撲朔迷離的故事,究竟何者為真,似乎已不是一般民眾關心的重點,「腥羶色」的八卦,茶餘飯後被拿出來討論,等熱潮一過,又有新的題材出現取代。有時我們也會看到影星炒新聞的痕跡,來個虛晃一招,刷存在感、衝流量,但也有經紀人搞烏龍,讓退隱多年的劉文正在一天內死而復活,堪稱一絕。


廣告投放也要懂得轉彎

廿年前媒體「腥羶色」風當道,其實金融業也受影響,容我說明。負責廣告的投放,選對媒體是最基本的。高層一再告誡不可跟不入流的水果日報沾上邊,「我可不要我們的新基金廣告,出現在屍體及裸體的旁邊!」不過時間一久,銷量會說話,你不登,別的同業也會登,連報紙業務都開始客氣的連絡你、甚至開始降價時,你就知道,形勢比人強的道理了。

後來我也開始把廣告登在水果日報上,沒辦法,它的銷量全台沒人能敵,我們登財經版就好,至少能說服老闆,你瞧,上頭的報導很正常啊,看這份報紙的人很多啊,其中一定有人會有財經的需求,翻到財經版,就看得到我們的廣告了啊!後來偶爾我也會試試體育版及影劇版,為什麼?要怪就怪其他媒體不夠長進,水果日報的這兩個版,都做得太⋯⋯吸引人了,很多人愛不釋手、天天必讀呢!不過高層還是有所顧忌,所以大多數的預算還是乖乖的放在比較⋯⋯嗯⋯⋯正派經營的報紙或雜誌上,八卦媒體還是配角。

除了廣告預算撥一部分到八卦媒體外,在文宣上面也慢慢運用「腥羶色」的精神。這怎麼說?

投影片是基金業界最常用的文宣品之一,標題聳動、貼近時事議題是基本要求,攪盡腦汁也要想出好記的要點(bullet point),而且還要舖梗在裡面。這也無可厚非,掌握實際銷售生殺大權的理專或財務顧問,每天要收到多少封這類基金公司寄來的東西,看都看不完了,你不花點心思在上面,即使出了文宣,寄了也是白寄、石沈大海。

raw-image

我自己也慢慢調整做法,即使寫得頭頭是道,解釋前因後果,標題下得中規中矩的,但這個不是比拚諾貝爾文學獎耶,也是要學會低頭、略為調整尺(恥)度,字體加大、用粗體、明亮顏色、圖案之外,標題或內文只要不違背事實、不保證獲利、不違法,從善如流,就盡可能在框架內發揮創意,也幫助業務人員能順利做出業績來。

只可惜,幾前年有個業者不小心沾上「腥羶色」的大麻煩,有個人把知名AV女優用在基金包裝上面,轟動整個金融圈瘋狂轉發,當然也驚動了主管機關,顯然,「腥羶色」手法在媒體上無往不利,在一本正經的金融業,還是少碰為妙,低級當有趣,一不小心,就弄得滿身腥、狼狽不堪。


歡迎追蹤本專題或到臉書粉專《JC Talks》,一同精彩活出人生下半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裡丨心裡
142會員
640內容數
人生50才開始,進入人生下半場,用輕鬆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期待人生下半場能活得精彩。
這裡丨心裡的其他內容
2024/11/28
多年前一部名為《億萬未婚夫》(The Bachelor)的電影,男主角向交往三年的女友求婚,因為一句爛透的求婚詞「你贏了(You Win)」而遭拒,不巧祖父在此時去世,留給他1億美金的遺產,但前提是他得在30歲生日的隔天晚上6:05前完成終生大事,男主角只剩下不到24小時之內要找到新娘。
Thumbnail
2024/11/28
多年前一部名為《億萬未婚夫》(The Bachelor)的電影,男主角向交往三年的女友求婚,因為一句爛透的求婚詞「你贏了(You Win)」而遭拒,不巧祖父在此時去世,留給他1億美金的遺產,但前提是他得在30歲生日的隔天晚上6:05前完成終生大事,男主角只剩下不到24小時之內要找到新娘。
Thumbnail
2024/02/17
三國劉備在逝世前對兒子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用意是鼓勵人多做好事,那怕是看來微不足道、甚至是舉手之勞,都應該去做;相反的,別以為是小惡就覺得無所謂,小惡積習成性,有一天可能犯下眾人撻伐的大惡。這句話,想必所有人從小都學過。多做好事,少做壞事,簡單明瞭。
Thumbnail
2024/02/17
三國劉備在逝世前對兒子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用意是鼓勵人多做好事,那怕是看來微不足道、甚至是舉手之勞,都應該去做;相反的,別以為是小惡就覺得無所謂,小惡積習成性,有一天可能犯下眾人撻伐的大惡。這句話,想必所有人從小都學過。多做好事,少做壞事,簡單明瞭。
Thumbnail
2024/01/20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2024/01/20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灣媒體對網紅的報導遠超過了這些事情本應該被關注的程度。網紅在影片、直播或社群網站上的一言一行,在那些惡質媒體從業者的眼中,彷彿是無窮無盡的素材庫。他們並不在乎那些事情是否值得公眾知道、甚至不關心給出的內容是否真實,只要能讓標題與內文變得更聳動,斷章取義、挑撥衝突,都成了台灣娛樂媒體的日常工作。
Thumbnail
  台灣媒體對網紅的報導遠超過了這些事情本應該被關注的程度。網紅在影片、直播或社群網站上的一言一行,在那些惡質媒體從業者的眼中,彷彿是無窮無盡的素材庫。他們並不在乎那些事情是否值得公眾知道、甚至不關心給出的內容是否真實,只要能讓標題與內文變得更聳動,斷章取義、挑撥衝突,都成了台灣娛樂媒體的日常工作。
Thumbnail
○2024/1越台灣新聞報導有二位網紅,雙方發生爭鬥,導致兩敗俱傷。 ○是什麼原因導致雙方會爭鬥? ○人與人相處該如何做才是正確有禮節呢? 在公眾場所宣揚人的短處是社會病了,還是人類已經忘記羞恥心? ○隨意放縱評論的影音是謙虛還是傲慢,你知道嗎? ○工作家庭中想要勸諫責備人時,該注意哪些原則?
Thumbnail
○2024/1越台灣新聞報導有二位網紅,雙方發生爭鬥,導致兩敗俱傷。 ○是什麼原因導致雙方會爭鬥? ○人與人相處該如何做才是正確有禮節呢? 在公眾場所宣揚人的短處是社會病了,還是人類已經忘記羞恥心? ○隨意放縱評論的影音是謙虛還是傲慢,你知道嗎? ○工作家庭中想要勸諫責備人時,該注意哪些原則?
Thumbnail
自從超派拳事件以後,許多網紅都出來發表意見, 還有網紅立刻創作蠻有趣搞笑的影片 娛樂大家 賺不少流量 我自己fb版面上也滑到好幾個評論影片 說到底去吃個飯捧場也會挨打,招待請客還要被嫌 這什麼鳥事阿,吃個飯吃到警察局還進了醫院 講來講去,還不就是那2張嘴在作怪 你說誰有理,誰有錯 ,
Thumbnail
自從超派拳事件以後,許多網紅都出來發表意見, 還有網紅立刻創作蠻有趣搞笑的影片 娛樂大家 賺不少流量 我自己fb版面上也滑到好幾個評論影片 說到底去吃個飯捧場也會挨打,招待請客還要被嫌 這什麼鳥事阿,吃個飯吃到警察局還進了醫院 講來講去,還不就是那2張嘴在作怪 你說誰有理,誰有錯 ,
Thumbnail
既然要講到Potato Media的「廣告分潤」,就一定要提到2023/10/19當日的血腥場面,一樣是「禮拜五」進行更新。
Thumbnail
既然要講到Potato Media的「廣告分潤」,就一定要提到2023/10/19當日的血腥場面,一樣是「禮拜五」進行更新。
Thumbnail
我記得大概廿年前,狗仔文化正式進軍台灣,數字周刊及水果日報一炮而紅,引發平面媒體跟風潮,連電視台也陸續跟進。標題灑狗血、照片捕風追影、鎖定政商人物或是影劇圈名人,這股「腥羶色」的媒體風,襲捲國內媒體圈,銷量或收視率就靠這類聳動的新聞。
Thumbnail
我記得大概廿年前,狗仔文化正式進軍台灣,數字周刊及水果日報一炮而紅,引發平面媒體跟風潮,連電視台也陸續跟進。標題灑狗血、照片捕風追影、鎖定政商人物或是影劇圈名人,這股「腥羶色」的媒體風,襲捲國內媒體圈,銷量或收視率就靠這類聳動的新聞。
Thumbnail
記得不久之前我因為工作上遇到一些事情,體悟到「檯面上的醜陋事情永遠沒有檯面下被藏起來的事情來得骯髒」,那時還在IG限時動態寫下:「公開的反派其實也就是那樣了,公開的正派往往做更多反派的事情。」至今,我依然是這樣覺得,在看到前陣子metoo事件、網紅人設翻車相關被爆料的主角都是些什麼人後,更是這樣認為
Thumbnail
記得不久之前我因為工作上遇到一些事情,體悟到「檯面上的醜陋事情永遠沒有檯面下被藏起來的事情來得骯髒」,那時還在IG限時動態寫下:「公開的反派其實也就是那樣了,公開的正派往往做更多反派的事情。」至今,我依然是這樣覺得,在看到前陣子metoo事件、網紅人設翻車相關被爆料的主角都是些什麼人後,更是這樣認為
Thumbnail
這其實就是「中共式的破口大罵」,插隊事件其實就是戰狼當初對美國擊落間諜氣球那種嗆聲的民間版演繹,戰狼的思路就是如此,每次其他國家揭露中共作奸犯科的劣跡後,中共就會拿出「百年屈辱」等萬能擋箭牌藉此遮掩自己的醜陋行為,每次都「華麗轉身」去穿上「民族大義」的外衣、把「見笑轉生氣」的反擊包裝成反對壓迫的問題
Thumbnail
這其實就是「中共式的破口大罵」,插隊事件其實就是戰狼當初對美國擊落間諜氣球那種嗆聲的民間版演繹,戰狼的思路就是如此,每次其他國家揭露中共作奸犯科的劣跡後,中共就會拿出「百年屈辱」等萬能擋箭牌藉此遮掩自己的醜陋行為,每次都「華麗轉身」去穿上「民族大義」的外衣、把「見笑轉生氣」的反擊包裝成反對壓迫的問題
Thumbnail
新聞媒體從業者的自律! 我從來不看有顏色的新聞台,尤其是X立跟X天⋯偏頗太嚴重了!x天常常罵美國,但你罵了會有什麼改變嗎?說美國一直印鈔票收割全世界的財富來抑制國內市場通膨,老實說⋯全世界外匯儲備用新台幣跟人民幣呢?還不是會用一樣的手法,換位思考後這樣到底有什麼好責怪? 記得之前中二選區補選⋯轉到X
Thumbnail
新聞媒體從業者的自律! 我從來不看有顏色的新聞台,尤其是X立跟X天⋯偏頗太嚴重了!x天常常罵美國,但你罵了會有什麼改變嗎?說美國一直印鈔票收割全世界的財富來抑制國內市場通膨,老實說⋯全世界外匯儲備用新台幣跟人民幣呢?還不是會用一樣的手法,換位思考後這樣到底有什麼好責怪? 記得之前中二選區補選⋯轉到X
Thumbnail
有些娛樂新聞,尤其是那些特大的瓜,爆出來的時機,並不是真正發生的時間點。 可以說那些瓜是任務型的,肩負著奇怪的使命。 最常用的一招是,你的醜聞給人爆出來了,各種證據伴隨著謠言與真相讓你火燒屁股,有口難言,這時你想砸錢滅火是難了,但你可以砸錢讓別人放出更大的瓜,轉移公眾的注意力,那某種程度來說,你也就
Thumbnail
有些娛樂新聞,尤其是那些特大的瓜,爆出來的時機,並不是真正發生的時間點。 可以說那些瓜是任務型的,肩負著奇怪的使命。 最常用的一招是,你的醜聞給人爆出來了,各種證據伴隨著謠言與真相讓你火燒屁股,有口難言,這時你想砸錢滅火是難了,但你可以砸錢讓別人放出更大的瓜,轉移公眾的注意力,那某種程度來說,你也就
Thumbnail
前幾天某行銷抱怨,她以高價聘請某IG網紅,粉絲數破萬,每篇貼文按讚數也高,應該不是假粉,殊不知廣告投放後居然賣不到十雙。行銷哭訴壓力有些大,難以向公司交代。我雖然深感同情,但聊完後好奇點進連結,我只能說:這種能賣得出去一組就該感恩,當初會發案真的很有事。
Thumbnail
前幾天某行銷抱怨,她以高價聘請某IG網紅,粉絲數破萬,每篇貼文按讚數也高,應該不是假粉,殊不知廣告投放後居然賣不到十雙。行銷哭訴壓力有些大,難以向公司交代。我雖然深感同情,但聊完後好奇點進連結,我只能說:這種能賣得出去一組就該感恩,當初會發案真的很有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