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溝通
含有「人際溝通」共 14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圓滾滾的貓窩
2025/02/09
114/02/08-三個不 I
任何一個領導人都必須懂得一個道理:尖銳的批評和攻擊,所得的效果都是零。
#
批評
#
責備
#
抱怨
12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2025/02/10
2
回覆
2
回覆
付費限定
風翦之間
2025/02/04
「幫助,不是提供答案,而是陪伴對方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導讀:《助人技巧》第一部分
當朋友向我們訴苦時,我們往往直覺地給予建議,認為這就是幫助。然而,心理學家杰拉德·伊根(Gerard Egan)在《助人技巧》(The Skilled Helper)中指出,真正的幫助並非提供現成答案,而是陪伴對方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
#
助人技巧
#
積極聆聽
#
同理心
2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1/23
共情的力量:學會傾聽、理解與連結
「被理解」,是一種能治癒人心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忽略了他人的情緒需求,將傾聽變成一種形式化的交流。真正的共情,並非只是點頭回應,而是深入對方的世界,感受他所經歷的喜怒哀樂。當我們能做到這一點,不僅能化解誤會,還能在關係中建立更深的信任。共情,是人與人之間最溫暖的橋樑。
#
共情藝術
#
理解他人
#
情緒連結
10
留言
宇彗星的沙龍
2025/01/02
超慢說不回答
40招終結懊悔、預防口誤的說話技巧。
#
超慢說不回答
#
心理勵志
#
人際關係
5
留言
人生如逆旅,在家庭中修行
2024/12/29
【個人感受】如果你知道朋友的孩子得了憂鬱症,請你忍住不要問、不要說、不要安慰他
自從知道自己的孩子得了憂鬱症,別人也發現我的孩子愈來愈奇怪後,如果有人真的太想知道我家發生什麼事,忍不住直接了當問了我,我通常會告知對方我的孩子生病了,但我只會跟孩子的主治醫師對談孩子的事情。 如果對方還想追問,我可能會告訴對方孩子生了什麼病,如果對方開始天馬行空發問,或是說了一些奇蹟案例試圖想安
#
憂鬱症
#
孩子不上學
#
家族治療
1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4/12/20
劃邊界,別蓋長城:懂得說「不」,才能守護自我
劃邊界,就是清楚告訴別人你的底線,保護自己又不傷害關係;蓋長城,則是完全把人拒之門外,導致孤立與誤解。劃邊界讓你既能安心處理自己的事,也能健康地與他人互動。記住:拒絕不合理的要求、表達自己的需求,這不是自私,而是尊重自己和別人。從現在開始,試著說「不」,劃出界限,找回內心的平靜和自由!
#
劃邊界
#
邊界感
#
蓋長城
2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4/12/20
你的邊界感,決定你的安全感
邊界感就像心裡的界線,幫助你知道什麼該承擔、什麼可以拒絕。沒邊界,容易被別人的需求或情緒壓垮。人際邊界幫你勇敢說「不」,能力邊界讓你專注重要的事,情緒邊界則保護你不被他人影響。畫出自己的界線,既能減少壓力,也能讓自己更自在、更有力量!
#
邊界感
#
人際關係
#
安全感
13
留言
心靈診療室的沙龍
2024/12/17
心靈雞湯短文:《無聲的未來工廠》科幻未來篇
在未來,科技將工廠變成一個完美的「自動運轉系統」。機器能自行運作、生產、檢測,所有流程由AI監控,似乎人類的角色變得多餘。
#
故事
#
自我成長
#
雞湯故事
5
留言
Peter 的巷口沙龍
2024/12/08
向台灣🇹🇼配球皇帝 林家正學習正向教養
台灣「心靈捕手」林家正在賽場中為投手們的打氣與鼓勵,事實上很多都巧妙地將正向溝通/教養的核心概念融入其中。 林家正不僅展現了他在棒球場上的智慧,也為父母提供了實用的正向教養啟示。無論是在運動場上還是家庭生活中,信任、具體鼓勵、肢體語言和在挫折中的支持,都能成為促進人際和親子關係的關鍵力量。
#
心理健康
#
支持
#
情感
16
留言
台灣女子簡阿貞
2024/12/03
溝通不需要一種捷徑式的技巧
最近上了一堂「了解個案處境」的課程,課堂上做了一些傾聽、溝通與同理的小練習,像是練習將封閉式句型改寫成開放式問句,練習不做筆記,在聽完對方幾段自我揭露後用自己的語言再次闡述,練習感覺對方的情緒流動,在複述對方的表達後加上自己感覺到的對方的情緒狀態,藉此給予支持及同理性的回應。
#
溝通
#
職場溝通
#
非暴力溝通
30
1
宇宙人
2024/12/07
回覆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