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人時,切忌盡言、太過,以免造成自身的傷害損失!!

2024/01/25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2024/1/22台灣新聞報導有二位網紅,一位叫超哥,一位叫Toyz。因為其中一位去超哥的餐廳用餐,無禮批評菜色太難吃並且口出惡言,使得對方不能忍受侮辱,憤而暴力聚眾毆打傷害,使得toyz受重傷住院,而另一方被告訴訟,雙方蒙受損失,都沒有好處。

raw-image


雙方會爭鬥的起因?--[ 貪嗔癡慢疑 ]五毒念

這個故事使我想起《禮記》曰:「禮者,不妄說人,不辭費,不逾節,不欺侮,不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還有古德云 : [ 責人時: 要含蓄,忌太盡;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這二句智慧處世之善言

為什麼中國古聖賢要教育我們不可以隨便說人的過失、短處,及說話內容要簡潔只說重點還要有禮貌,不可以隨意開玩笑、戲弄、嘲笑他人,甚至不可用言語行為侵害侮辱他人,強調修正自身缺陷及實踐老祖宗的智慧處事善言,才是有禮的善行善言?

還有也教育未來世代的我們如何去正確規勸他人的方法 : 就切忌太過、太盡、太直、太真?

淨空法師說中華五千年儒釋道傳統文化所流傳下來的智慧經典,都是我們中國聖賢老祖宗的個人親身生活經驗、體會的苦樂智慧觀念。都是他們真實的人生體會與經驗所累積的德行、智慧方法,能夠使自身在社會中工作;家庭相處中與人和諧相處,進而互相求進步、幸福安樂。

而從這個【忌】字上就可以明白聖人教育我們要對待他人像對待自己一樣相同,將他人的利益與自己的利益要同等放在心上,將他人的不喜歡視同自己的不喜歡一樣重視,也就是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仁德心。

再白話一點就是不要觸犯他人的忌諱、禁忌,以避免引起雙方互相憤怒情緒及爭鬥,造成傷亡的惡果,得不償失

《大學》曰:[ 所謂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憤懥,則不得其正。],就是說明人會因為憤怒情緒而失去理智,理智為正知正見,而時常憤怒之人就會將【禮義廉恥】拋諸腦後,只為自私自利,損害他人也在所不惜,那後果是什麼呢? 就是超哥、toyz那二個網紅的現世報,傷人傷己又傷財。


總結以上聖賢的教育觀就是人類因從小被家庭、社會所污染的[ 貪嗔癡慢疑 ]五種錯誤觀念(起因),又沒有受過聖賢智慧教育,無知又傲慢,為貪求名利去做各種愚蠢惡毒的言行,去傷害他人而造成外在人事環境的反撲--外緣,那自作自受的結果,就是失去生命財產的痛苦。[ 因+緣=果 ]聚集在一起,絕對受報。所以 佛說:[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不是很真實呈現在我們眼前嗎?


造成人生絕對失敗的主因之一 ---傲慢!!

從這二個網紅因為小事爭鬥,進而擴大造成社會不安,浪費國家歲收來處理訴訟事件,就令我學會因果報應是有向外影響的擴散效應,不只自身承受痛苦,也造成外在國家社會的心靈、財物損失。因為維持治安的警察司法系統都是由人民納稅錢支付,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小事件會造成2000萬台灣納稅人的財物損失,佛說:[ 人我一體,境隨心轉。],唉! 真是說得太對太好了!!

而會使人類對於自身有錯誤的幻想及認知,就是[ 傲慢 ]這個習氣所造成的。而 佛說這個習氣是[ 過去無量世 ],及現在世所累積在[ 潛意識 ]的觀念種子,一遇到外在環境人物的誘發就會出現,自己都無法控制。除非有日日在反省思過,知道謙虛涵養,修心修身的功夫,否則大部分人類都不知有傲慢這個觀念習氣,還自認為是正常的情緒,可見 佛說人有【愚痴濁見】是說真實話!!


尤其網路言論自由不易管控,像是許多網路網紅為了許多原因,在影片中放肆發言,述說己見,也不知真實情況,或是有真實證據發表,而觀看之人也會容易被迷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知害慘多少人造下惡口業,因緣會遇時,人生家庭、事業失敗之狀,瞬間出現,到時怨天尤人也無用!!

所以《弟子規》云:[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太上感應篇》曰:[ 不可虛誣詐偽,讒毀平人。]《十善業道經》曰:[ 不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無量壽經》云:[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儒釋道三教聖人都教育我們要謹慎保護自己身口意,不可隨意說人過失缺點,以避免自己造惡業,也損害他人利益。(平人: 無辜善良之人。)

證嚴法師說:[ 嘴巴說惡言的人,不是好人。],這是真實的教誨因為言語行為是由心念去帶動的,心中想說人是非就是造惡念,當然就口說出來同時帶動身體去執行。例如網紅toyz就是真實案例,若沒有起惡念傲慢習氣,如何會在公共場所當面說人菜色的缺點呢 ? 同時更沒有想到會因為這個無知惡行,等於【斷人生計】引起對方的憤怒吧 ! 所以 佛言人的貪嗔癡三毒念,再歸納就是一個【癡】,意指人類想法錯了、做錯了、說錯了!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幸福的人生 了解最新動態!
21會員
131內容數
太上感應篇,相傳晉抱朴子葛淵所作。開宗明義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蓋彰善癉惡,勸誡世人,知所警惕,而有所趨避取捨! 稽之內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切行事、善惡、禍福、吉凶、悔吝之間,有其果者,必有其因。施之人者,報受諸己;如形影之相隨,聲響之相應。廣宇宙自然之理,釐然不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