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貓狗罐頭凹陷、變色、臭掉?教你開罐前就能判斷罐頭壞了沒!』│Aaron 毛研筆記

raw-image

『罐頭還沒打開,但總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要怎麼判斷壞了沒?』
『如果壞掉,不小心給毛孩吃到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呢?』
如果家長們有這些疑惑,今天就是解答的好機會啦!


一、開封前要注意

很多家長都是打開罐頭後才發現罐頭有問題,但是除非從頭到尾都有錄影,不然就會陷入『原本就壞掉』還是『開罐後臭掉』的爭議中,不過這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即便是工廠內部也需要自行檢查罐頭品質,假使非得打開才能檢查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今天要教大家一些小技巧,能夠在開罐前就判斷罐頭品質

首先要參考的是『罐頭食品類衛生標準』對於外觀的描述:
◆ 不得有膨罐、污銹罐、彈性或急跳罐、嚴重凹罐之現象
◆ 不得有切罐、斷封、尖銳捲緣、疑似捲封、捲緣不平、唇狀、舌狀、側封不正常等可能引起漏罐危險之現象。


二、有無膨罐

接著就是『膨罐』,一旦細菌侵入開始在罐頭內滋生,通常會在增殖與發酵的過程產生『氣體』,這些氣體或使罐體發生膨脹,而產生罐頭膨罐可以再細分為四個階段:

急跳罐( flipper )

最輕微的狀況,罐頭膨脹狀況不顯著,但用手壓有凹凸急跳感

彈性罐( springer )

至少一端有膨脹狀況,用手壓有彈性感,放手後仍可恢復原狀

軟膨罐( soft swell )

膨脹狀況明顯,還是可稍微輕壓,但已經無法恢復原狀

硬膨罐( hard swell )

罐頭內部的氣體已多到無法用手下壓,膨罐面非常堅硬

因為膨罐多半是細菌汙染所造成,因此一旦出現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食用的!


三、開封後

一般罐頭的正常生產流程會需要經過『保溫試驗』,殺菌後的罐頭會需要在室溫下存放至少十天,以此判斷罐頭品質與安全無虞後才可以出貨,但是有時罐頭外觀沒有膨罐,打開後依然可能出現異常,這時候可能的原因就真的太多了!只能大致歸類出幾種可能性:

變色

所謂的變色是指與原先正常產品相比,例如原本應該是白肉卻出現淡綠色的色差,這種可能是不新鮮的原料(冷凍過久的原料肉)又或是劣質原料(鋸切原料肉剩下的血沫、動物骨架上的碎肉)造成,這類原料因為品質較差,更容易因為氧化影響正常色澤。

異味

有些罐頭會添加肝臟、心臟、魚內臟等腥味較重的原料,這些就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是明顯不正常的臭味,那八九不離十就是細菌引起的腐敗現象。

罐壁

如果使用的是劣質罐體,可能會導致內壁在生產過程中出現脫錫、脫漆、變黑或其他特異之變色,會導致重金屬或塗漆溶出

異物

異物可能性非常非常多,從原料到生產都有可能混入異物,原料本身可能夾帶碎骨、毛髮等異物,中間運輸過程也可能有碎石、砂礫混入,工廠內部也可能有金屬、布纖維、塑膠片等雜物混入,當然也不排除昆蟲等活物不小心掉入,這也是最容易發生的幾種異常之一。



四、誤會了?

講到這邊好像越聽越可怕,但其實有時候也可能是家長自己誤會囉!因為罐頭的配方雖然不會經常性變動,但是農產品或是畜產品都是活物,所以也會出現各種顏色、質地差異,所以有時候這些變化也可能是正常的喔:

油脂

有時打開後會看到罐頭上方有白色顆粒懸浮,其實有可能是沒有均質完全的油脂顆粒飄在湯汁的表面導致,所以是安全無虞的。

內臟

罐頭中除了原料肉以外,經常會看到胃囊、氣管、肝臟、心臟等內臟組織,特別是外國品牌特別常見,有時候會因為顏色和肉塊不同而被誤會成異物。

特殊成分

罐頭除了肉塊外,有時也會根據配方師的設計邏輯加入各種原料,例如蔬菜、根莖類等植物類成分,例如綠色菠菜、紅色甜菜根等。

添加物

部分罐頭會在配方中添加凝膠等成分,如果均質過程沒有處理好,可能會使這些膠質成陀、結塊。


小結論

罐頭的安全性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罐頭產品特性讓它成為了『肉毒桿菌』的溫床,這種細菌會產生毒性超強的神經毒素,微量就可以輕易奪走毛孩的生命,被認為是全世界毒性最強的毒素,所以開罐前後的檢查對於家長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罐頭打開後毛孩沒有立即吃完怎麼辦?要注意將罐頭密封好放入冰箱中冷藏,如果時間會超過一個晚上建議直接冷凍,避免毛孩吃到不新鮮的罐頭,最後省了小錢賠了大錢!

By Aaron 毛研筆記

點我加入討論

點我訂閱電子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