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喫茶】2023/09/14 | 失敗的戰役,與成功的作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法國歷史上,上過戰場的作曲家,就我所知至少就有拉威爾和聖桑。而聖桑所參與的,是普法戰爭中最慘烈、惡名昭彰的「色當會戰」,它確立了法國戰敗投降的命運,也連帶影響了聖桑的作曲風格。

也就是這場敗戰,讓法國的作曲家們不甘於當時音樂主導權被德國(普魯士)掌握,紛紛團結起來,成立了「國家音樂協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其宗旨就是除了學習德奧嚴謹曲式結構以外,更要復興法國本土作曲家的聲望。前前後後加入的作曲家至少有佛瑞、法朗克、杜卡斯以及德布西,而這段時期的法國作曲家的確在作品上讓人感受出更有目的、組織強烈的特性。

色當會戰後的兩年(1872),聖桑分別完成了大提琴的第一號協奏曲與第一號奏鳴曲,且這些作品都比他日後相同編制作品更加有名氣。

今天來聽聽麥斯基所錄製的聖桑大提琴作品集,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Saitn-Saens: Cello Concerto & Sonata, etc. Cello: Misha Maisky, DG 1998

Saitn-Saens: Cello Concerto & Sonata, etc. Cello: Misha Maisky, DG 1998

從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開始,那戲劇性的強音,宛如敲響戰鼓。但我們聽到的是大提琴毫不妥協、與樂團奮勇抗爭的精神,並且在從不間斷的三個樂章當中,感受到巧妙的平衡與張力。

俄國作曲家蕭斯塔高維奇曾經稱讚聖桑的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結構簡潔、比例完美。相較於許多浪漫時期的作品太多篇幅冗長,聖桑則是妥善地將樂曲長度與音樂張力拿捏得恰到好處。

協奏曲結束後,接著喘口氣,三首小品分別是最有名的「天鵝」、「熱情的快板」以及「浪漫曲」。「熱情的快板」與樂團搭配,可說是延續了第一號協奏曲的餘火,讓人聽著心情也澎湃了起來。

而這張專輯最特別的是,改編了聖桑原先寫給大提琴與鋼琴的「組曲」,成為大提琴與室內樂團的版本。這首聖桑非常早期的作品,經過作曲家本人改寫,共有五個樂章,分別是前奏曲、小夜曲、嘉禾舞曲、浪漫曲、塔朗泰拉舞曲。每個樂章各有各的趣味,前奏曲彷彿進入到一片陰森的森林,而小夜曲卻彷彿在森林深處有魔幻的妖精飛舞著。

這套改編成與室內樂團的組曲,散發著與鋼琴版本完全不同的味道,或許與大提琴更加契合。可以理解為什麼明明專輯最後會與鋼琴家合錄奏鳴曲,卻不順便錄製鋼琴版的組曲。

專輯最後則是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這套與第一號協奏曲同年完成的作品,相較之下,則多了陰鬱之氣。或許聖桑把更多在戰場上的挫折與刺激,都寫進了這套作品裡。

雖是奏鳴曲,但第一樂章的「奏鳴曲式」並不如德奧作品那樣明確,反而是在多樣的對抗與爭論下,最終才在樂曲的再現部逐漸整合。第二樂章比較像是浪漫曲,先是宗教般的沉靜,而後卻逐漸活躍起來,作為暴風雨前的短暫寧靜,是個過度樂章。第三樂章開頭給人蕭邦作品的錯覺,倒是挺痛快,淋漓盡致的感覺。

我曾有位鋼琴彈得很好的學弟,一直想找我練練看這套大提琴奏鳴曲,就連他到波蘭學醫時,也不忘記找到原版樂譜印一份給我。然而隨著畢業各奔東西,這份譜一直在我的資料夾裡,不知何時能重見天日。今天聽著聽著,再把它拿出來拉拉看吧!

話說回來,1870年以後的法國音樂,深受世人喜愛,知名度更遠甚於早期的作品。雖說與普魯士的戰爭是失敗的,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也因為戰敗的恥辱,痛定思痛,反而讓法國音樂往前大躍進了一步。

簡單舉個例。我在比較與練習不同的無伴奏大提琴作品與練習曲時,我發現1870年前法國的Franchomme所作的作品,常常讓人有點「練不下去」的感覺。倒不是技巧太過刁鑽,而是往往會讓人詫異「怎麼會這樣寫?」「結構也太過鬆散!」常常繞了一大圈還在跳針。

反觀義大利的Piatti、捷克的Popper,在樂曲結構上和組織上更為清楚,樂句和段落明確,讓人能夠不斷從練習與聆聽上找到方向。還不用說是德奧的巴哈等作曲家,連其他地區的作品都明顯比法國來得成熟,也難怪聖桑等人當時有著滿滿的危機感。

avatar-img
690會員
455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張專輯告訴我們,音樂是世上唯一的共同語言,它讓不同族群的人互相聆聽、理解、欣賞。
這是虛擬「名曲喫茶店」,不用負擔營運成本,今後我大概還是會任性地照著自己的方式來經營。
要說貝多芬比莫札特還要愛大提琴,或許不見得有說服力,但他的確比莫札特勇敢,突破了大提琴與鋼琴在演奏形式上和聲響上的束縛。
真不得不說,Mr. Q加上Miss D真是爵士音樂史上最無敵!
「不用加油也沒關係」,竟然就讓人想一整天聽著輕鬆搖擺的藍調,一天內不用刻意達成什麼豐功偉業,開心地活下去最重要!
雖說是馬拉松式錄音,但一口氣聽完也才大約兩個半小時。不過這短短的兩個半小時,卻令許多爵士樂迷回味再三。而這些經典錄音,對於整個爵士樂的影響,直到今日仍然持續著,也算是「馬拉松」式效應。
這張專輯告訴我們,音樂是世上唯一的共同語言,它讓不同族群的人互相聆聽、理解、欣賞。
這是虛擬「名曲喫茶店」,不用負擔營運成本,今後我大概還是會任性地照著自己的方式來經營。
要說貝多芬比莫札特還要愛大提琴,或許不見得有說服力,但他的確比莫札特勇敢,突破了大提琴與鋼琴在演奏形式上和聲響上的束縛。
真不得不說,Mr. Q加上Miss D真是爵士音樂史上最無敵!
「不用加油也沒關係」,竟然就讓人想一整天聽著輕鬆搖擺的藍調,一天內不用刻意達成什麼豐功偉業,開心地活下去最重要!
雖說是馬拉松式錄音,但一口氣聽完也才大約兩個半小時。不過這短短的兩個半小時,卻令許多爵士樂迷回味再三。而這些經典錄音,對於整個爵士樂的影響,直到今日仍然持續著,也算是「馬拉松」式效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器樂曲」就是「以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本文將介紹:序曲、前奏曲、間奏曲、觸技曲、小夜曲、練習曲、隨想曲、幻想曲、狂想曲、詼諧曲、交響詩、嘉禾舞曲、小步舞曲、馬厝卡舞曲、圓舞曲等15種型態的器樂曲與樂曲欣賞。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困難到翻天的《戰爭安魂曲》終於完成。在排練過程中,我一直有如墮五里霧中的感覺,但與呂紹嘉和國家交響樂團 (NSO) 的首次合作,仍是令人難忘的一次經驗......
Thumbnail
Camille Saint-Saëns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聖桑是位法國作曲家,他的作品總是讓人可以很直覺的連結到各式場景與畫面,就是能配上劇情、讓人有很生動畫面聯想的曲子,我最喜歡的一首是骷髏之舞,聽到的時候,就算沒有人介紹,也完全能感受曲子帶來的鬼魂一起
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918年一戰結束後,是最經典的大提琴曲目之一。
Thumbnail
看到這個題目,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以年份入標題的 TCHAIKOVSKY Overture Solennelle, “1812” 1812序曲 這曲的小號段落耳熟能詳,是很常被公開演奏的曲目,尤其在戶外公演時會搭配真正的砲聲一起演出,是柴可夫斯基1880年創作的管弦樂作品,創作緣由是為了紀念1812
Thumbnail
維也納隨想曲出版於1910年,是奧地利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Fritz Kreisler最早以自己的名字發表的作品之一。Kreisler以演奏家身分迎來演奏生涯的第一次高峰,但作為作曲家,他大部分的作品卻不用自己的名字發表。該曲透過對小提琴技巧和音樂的巧妙處理,展現出維也納宮廷風情。值得反覆琢磨和聆聽。
Thumbnail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 但其實這是一首和克羅采沒什麼關係的小提琴奏鳴曲~ 說來有趣,的確這首本來是貝多芬要寫給另一位本來相交甚好的小提琴家Bridgetower,但後來因為感情糾紛/吵架??所以貝多芬改把這曲獻給當時另
Thumbnail
感恩八鹿管樂團今天的音樂饗宴跟倡議。 當一開始音樂會表達,因為團員在各自生命經驗的豐富與精彩,再回來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與呈現,我感動了一會兒⋯ 突然憶起我小學學鋼琴、中學莫名奇妙被選為管樂隊(在朝會演奏那種國歌、頒獎曲的那種),我那時從不覺得音樂是表達我心中情感的方式,當然有很多過去那種教育方式
Thumbnail
「器樂曲」就是「以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本文將介紹:序曲、前奏曲、間奏曲、觸技曲、小夜曲、練習曲、隨想曲、幻想曲、狂想曲、詼諧曲、交響詩、嘉禾舞曲、小步舞曲、馬厝卡舞曲、圓舞曲等15種型態的器樂曲與樂曲欣賞。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困難到翻天的《戰爭安魂曲》終於完成。在排練過程中,我一直有如墮五里霧中的感覺,但與呂紹嘉和國家交響樂團 (NSO) 的首次合作,仍是令人難忘的一次經驗......
Thumbnail
Camille Saint-Saëns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聖桑是位法國作曲家,他的作品總是讓人可以很直覺的連結到各式場景與畫面,就是能配上劇情、讓人有很生動畫面聯想的曲子,我最喜歡的一首是骷髏之舞,聽到的時候,就算沒有人介紹,也完全能感受曲子帶來的鬼魂一起
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918年一戰結束後,是最經典的大提琴曲目之一。
Thumbnail
看到這個題目,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以年份入標題的 TCHAIKOVSKY Overture Solennelle, “1812” 1812序曲 這曲的小號段落耳熟能詳,是很常被公開演奏的曲目,尤其在戶外公演時會搭配真正的砲聲一起演出,是柴可夫斯基1880年創作的管弦樂作品,創作緣由是為了紀念1812
Thumbnail
維也納隨想曲出版於1910年,是奧地利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Fritz Kreisler最早以自己的名字發表的作品之一。Kreisler以演奏家身分迎來演奏生涯的第一次高峰,但作為作曲家,他大部分的作品卻不用自己的名字發表。該曲透過對小提琴技巧和音樂的巧妙處理,展現出維也納宮廷風情。值得反覆琢磨和聆聽。
Thumbnail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 但其實這是一首和克羅采沒什麼關係的小提琴奏鳴曲~ 說來有趣,的確這首本來是貝多芬要寫給另一位本來相交甚好的小提琴家Bridgetower,但後來因為感情糾紛/吵架??所以貝多芬改把這曲獻給當時另
Thumbnail
感恩八鹿管樂團今天的音樂饗宴跟倡議。 當一開始音樂會表達,因為團員在各自生命經驗的豐富與精彩,再回來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與呈現,我感動了一會兒⋯ 突然憶起我小學學鋼琴、中學莫名奇妙被選為管樂隊(在朝會演奏那種國歌、頒獎曲的那種),我那時從不覺得音樂是表達我心中情感的方式,當然有很多過去那種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