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看待高股息ETF這項商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我之前曾撰寫一篇文章,主要探討了領取股息和賣出股票之間的數學關係。


前兩天我受邀,在YAHOO TV! 【進擊的荷包】的節目中,我有稍微解釋我為什麼買高股息ETF。


在《散戶進化入門》這本書中,我提到了我的資產配置。不計台積電的部分,目前我的投資組合中約有四分之一的部位是投資於高股息的產品。

既然我明白數學上賣股和領股息是相等的,也了解到長期來看,投資於成長性良好的大盤指數將帶來更好的回報,那麼為什麼我仍然會投資於高股息的產品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沒有工作收入。當我初次離開職場時,我將股息作為我的生活費來源。這種情況下,每年四月或五月接近中途時,對我來說是最焦慮的時刻。因為股息通常在下半年支付,而我的現金儲備在六月時處於最低水平,隨著下半年股息的入帳,現金儲備才得以補充。

如果我要減少焦慮,當然需要保留更多現金。但過多現金讓我感到浪費,好像把錢放在銀行定存中,而無法參與市場。然而,如果現金不足,看著數字減少會讓我感到焦慮。

一般人有工作,每月有工作收入來支援生活費用,但我沒有工作收入。有了股息的支援,焦慮感就會減少,我的財務狀況也會更穩定。

如果今天我不使用高股息策略來支付生活費,而是全部投資於指數,那麼我就必須賣出股票。我知道指數投資不需要擇時,但如果我選擇在某個時點賣出股票,而該時點恰好是市場崩盤時,賣股壓力就會更大。因此,每次我考慮賣股都會引發內心掙扎,不確定是否要擇時。

因此,我現在將我的資產的四分之一投資於高股息的ETF產品,以生成基本的現金流,以支付最基本的生活開支,例如水、電、瓦斯、電信費、管理費、飲食費等。我將另外的一半資產投資於美股和全球市場指數型產品,以應對其他開支,我可以在需要時出售股票,根據我的花費情況做出決策。此外,我還有備用金作為緩衝,因此不必立即賣股票以籌集資金。

對於我這種沒有工作收入的人來說,我認為現在的資產配置可以幫助我免去隨時賣股籌錢的焦慮,同時可以根據自己每年的額外開支情況,決定是賣成長型還是大盤型ETF股票來籌錢。雖然指數投資人通常說賣股不需要擇時,但我選擇"主動擇時賣股",這應該不會影響結果。

總結而言,對於有工作收入的人來說,如果要積累投資回報,最好不要完全採用高股息策略,因為有工作收入,無需動用投資回報。長期投資取決於時間和複利的累積,因此與其投資高股息公司,更好選擇高成長策略。



**************************************************************

【散戶進化入門】

博客來網路書店:



avatar-img
416會員
435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平準金制度是亂源,還是一種進步? 今天有一則新聞,關於平準金亂象,金管會要出手管理。 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有兩個人在討論數學。 甲: 我考考你,1+1等於多少? 乙: 1 甲: 答錯囉!我教你!如果你有一塊錢,然後我再給你一塊錢,那你現在一共有多少錢?
今天實戰系列,帶大家利用書中的觀念,來分析00919這檔ETF。 先來看看投信介紹的網站說明: 這檔股票標榜的就是未來四季,配息"保證"每季0.54元。換算股價殖利率超過10%! 聽到未來殖利率保證10%,投資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且慢,深呼吸一下。。。 殖利率10%不等
賺取超額報酬的思維-以力致(3483)為例。 今天來談談我"賺取超額報酬"的思維是如何運作的。要賺取超額報酬,就要對事件進行分析,然後主動介入投資,得到超額報酬。 在"傻多存股法"的時期,我依照個人的工作經驗和財經認知,選擇了台積電做為我的超額報酬工具。並持的原則就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選
超額報酬是什麼?指數投資人認為,超額報酬就是高於大盤平均值的報酬。在台灣的環境,簡單說就是長期能夠贏0050的報酬。 有的人認為,是運氣的機率非常的高,高到幾乎認為自己不可能得到那個超額報酬。有人認為就算你得到短暫的超額報酬,可是長期下來可能還是會回到平均值,因為你不可能長期、甚至永遠的贏大盤。
試水溫--價值投資的典範 波克夏 說到價值投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巴菲特。而巴菲特一開始是學習葛拉漢的價值投資。一開始價值投資的型態是,先鑑定公司清算後的價值,當股價低於這個價值的時候,就算公司破產也有利可圖。 起初巴菲特操作的很順利,後來資金越來越多的時候,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提供了尋找
標題直接講結論,就是00878不要賣,賣了之後你會買不回來。 原因是目前00878前五大成分股,都是AI概念股。我認為AI是長期需求,所以必定和台積電一樣,相關類股會持續上漲(但是就像台積電暴衝到680一樣,相關概念股必定會有泡沫的問題。泡沫破了之後,才會回歸基本面)。 我們先來看00878前五
平準金制度是亂源,還是一種進步? 今天有一則新聞,關於平準金亂象,金管會要出手管理。 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有兩個人在討論數學。 甲: 我考考你,1+1等於多少? 乙: 1 甲: 答錯囉!我教你!如果你有一塊錢,然後我再給你一塊錢,那你現在一共有多少錢?
今天實戰系列,帶大家利用書中的觀念,來分析00919這檔ETF。 先來看看投信介紹的網站說明: 這檔股票標榜的就是未來四季,配息"保證"每季0.54元。換算股價殖利率超過10%! 聽到未來殖利率保證10%,投資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且慢,深呼吸一下。。。 殖利率10%不等
賺取超額報酬的思維-以力致(3483)為例。 今天來談談我"賺取超額報酬"的思維是如何運作的。要賺取超額報酬,就要對事件進行分析,然後主動介入投資,得到超額報酬。 在"傻多存股法"的時期,我依照個人的工作經驗和財經認知,選擇了台積電做為我的超額報酬工具。並持的原則就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選
超額報酬是什麼?指數投資人認為,超額報酬就是高於大盤平均值的報酬。在台灣的環境,簡單說就是長期能夠贏0050的報酬。 有的人認為,是運氣的機率非常的高,高到幾乎認為自己不可能得到那個超額報酬。有人認為就算你得到短暫的超額報酬,可是長期下來可能還是會回到平均值,因為你不可能長期、甚至永遠的贏大盤。
試水溫--價值投資的典範 波克夏 說到價值投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巴菲特。而巴菲特一開始是學習葛拉漢的價值投資。一開始價值投資的型態是,先鑑定公司清算後的價值,當股價低於這個價值的時候,就算公司破產也有利可圖。 起初巴菲特操作的很順利,後來資金越來越多的時候,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提供了尋找
標題直接講結論,就是00878不要賣,賣了之後你會買不回來。 原因是目前00878前五大成分股,都是AI概念股。我認為AI是長期需求,所以必定和台積電一樣,相關類股會持續上漲(但是就像台積電暴衝到680一樣,相關概念股必定會有泡沫的問題。泡沫破了之後,才會回歸基本面)。 我們先來看00878前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市值型或是高股息ETF 哪個好,各有各的擁護者,也是許多存股派永遠熱鬧的話題之一。 目前的投資策略是先投入高股息 ETF ,比起累積資產,為什麼我更重視每月的現金流? 主要是下列三個原因: 1、增加使用金錢的靈活度 2、抱得住 3、睡得著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比較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買股票,大部分是買零股。而且,買的零股不多。 有時會被笑太小氣。 除非是有把握,才會多買一些零股。 尤其,星期五我不買股票,只賣股票。怕星期六、星期日會有國際大事發生,影響下星期股市。 星期一,也只賣股票,不買股票。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去年其實有發一篇文章敘述到底手上該持有這麼多現金嗎?還是買債劵 因為我知道即使股市在好,我的部位都不會all in 一定會保留30%的 現金預防極端事件,例如-50%的金融海嘯,原本的70%部位也是透過 槓桿型ETF來保持高額曝險,不會有投入本金過少的問題,問題來了 最近把房子賣掉手上有多一
Thumbnail
臺灣高股息ETF近年來非常受股民歡迎,但投資者應該要了解配息方式及風險。 高股息ETF的殖利率計算和持有股票特性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另外,高股息股票是否比較抗跌也值得注意。需要仔細瞭解投資方式,而不是單純的一時興起。
Thumbnail
00919最新一季度(2024.Q1)配息每單位0.61元,年化配息率達10%以上,高股息ETF再度搏得滿堂彩。部份投資人會存在著某種心態:只要給我10%,莫管大盤漲跌,也不介意成份股是好是壞,我就想單純地年年領息10%。 投資可以很簡單,但投資不會沒有風險。
Thumbnail
為何需要投資 普通人說:「我害怕風險、害怕失去本金,我不想投資。」 其實投資並不限於購買股票,房地產、債券等都是投資,買外幣也是投資,就算持有本國貨幣、現金也是投資,不過,通脹及現金持續貶值,現金這項產品長遠只會帶來負回報,並不是說一年就貶值 10%,但人的壽命實在太長,通脹會令到現金貶值,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  
Thumbnail
新的一年,身邊有一些朋友開始想踏入存股的行列 問我該從何開始,身為個股派的我雖然不太存ETF 不是因為ETF不好,而是我認為存個股比較能達成股息價差兩頭賺的目標,CP值較高 為了讓他們在先在股市裡領息有感,我建議他們可以先從高股息ETF開始 不過現在市面上高股息ETF那麼多檔,該如何選擇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市值型或是高股息ETF 哪個好,各有各的擁護者,也是許多存股派永遠熱鬧的話題之一。 目前的投資策略是先投入高股息 ETF ,比起累積資產,為什麼我更重視每月的現金流? 主要是下列三個原因: 1、增加使用金錢的靈活度 2、抱得住 3、睡得著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比較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買股票,大部分是買零股。而且,買的零股不多。 有時會被笑太小氣。 除非是有把握,才會多買一些零股。 尤其,星期五我不買股票,只賣股票。怕星期六、星期日會有國際大事發生,影響下星期股市。 星期一,也只賣股票,不買股票。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去年其實有發一篇文章敘述到底手上該持有這麼多現金嗎?還是買債劵 因為我知道即使股市在好,我的部位都不會all in 一定會保留30%的 現金預防極端事件,例如-50%的金融海嘯,原本的70%部位也是透過 槓桿型ETF來保持高額曝險,不會有投入本金過少的問題,問題來了 最近把房子賣掉手上有多一
Thumbnail
臺灣高股息ETF近年來非常受股民歡迎,但投資者應該要了解配息方式及風險。 高股息ETF的殖利率計算和持有股票特性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另外,高股息股票是否比較抗跌也值得注意。需要仔細瞭解投資方式,而不是單純的一時興起。
Thumbnail
00919最新一季度(2024.Q1)配息每單位0.61元,年化配息率達10%以上,高股息ETF再度搏得滿堂彩。部份投資人會存在著某種心態:只要給我10%,莫管大盤漲跌,也不介意成份股是好是壞,我就想單純地年年領息10%。 投資可以很簡單,但投資不會沒有風險。
Thumbnail
為何需要投資 普通人說:「我害怕風險、害怕失去本金,我不想投資。」 其實投資並不限於購買股票,房地產、債券等都是投資,買外幣也是投資,就算持有本國貨幣、現金也是投資,不過,通脹及現金持續貶值,現金這項產品長遠只會帶來負回報,並不是說一年就貶值 10%,但人的壽命實在太長,通脹會令到現金貶值,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  
Thumbnail
新的一年,身邊有一些朋友開始想踏入存股的行列 問我該從何開始,身為個股派的我雖然不太存ETF 不是因為ETF不好,而是我認為存個股比較能達成股息價差兩頭賺的目標,CP值較高 為了讓他們在先在股市裡領息有感,我建議他們可以先從高股息ETF開始 不過現在市面上高股息ETF那麼多檔,該如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