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心到人不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一個女孩,十九歲憑媒妁之言嫁到隔壁村,兩家距離步行約莫一個鐘頭,若是搭三輪車則三十分鐘左右,也不算近。

女孩婚後生了三個小孩,小孩慢慢長大,都進學校念書了,女孩也不再那麼忙,時間也相對多了。為了存一點私房錢,女孩跟店家拿了一些手工藝品回來做,看著餅乾盒裡的錢越來越多,她的內心感到十分滿足。

小孩長大有同學作伴,不再事事黏著她,女孩偶爾會想起娘家的好,尤其母親,經常趁公婆不在跑到村長家打電話,跟母親聊上幾句抒發心情。有一天,女孩的母親生病了,女孩憂心不已,每天打電話回家關心。沒多久,女孩的母親入院了,她託人送補品到醫院,女孩的母親住院三個月,她也請人送了三個月的補品。

女孩的母親往生了,女孩十分傷心,拿出存了好久的私房錢請村裡的尼姑幫母親誦經、點蓮花燈。做七的日子,又花了一些錢請道士做儀式、燒紙蓮花,一場喪禮花掉女孩大半私房錢,雖然有些不捨卻感到平靜,心想花這麼多錢了,母親應該去好地方了。

女孩很孝順,嫁人之後心裡一直掛念著娘家人,掛念母親,孝順的心滿滿的。她在家裡用想念的心孝順母親、花走路工錢跟補品的錢請人孝敬母親、花一部經的錢請人孝順母親、花幾串紙蓮花的錢請人孝順母親。她為母親花掉大半私房錢。

在乎一個人、愛一個人,都希望「親自」為對方做點什麼,不假他人之手。我們對子女都是「想到心到人到」,無微不至的呵護照顧著,對父母卻是「想到心到錢到人沒有到」,反正還有其他兄弟姊妹挺著。也許這個故事可以讓我們想想父母的養育恩典,以及我們對子女的過度寵溺,過猶不及。

#報父母恩

#父母孝子

raw-image


avatar-img
53會員
1.3K內容數
留言4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玉鑾的母親若還在世,已是百餘歲,阿元的母親亦是,兩個老人家的童年生活亦有不幸,而不幸之處是生活困頓,需忍飢餓,而不是遭受到父母不公平對待。
有個電視節目採訪街頭的婆婆媽媽,詢問她們結婚的好處,她們當場愣住,嘴角牽動著什麼卻說不出話,不然就是傻笑,笑得很彆扭,企圖用笑聲掩飾心中的尷尬。而被採訪的阿公阿伯則有七、八成覺得結婚很好,兩者差距有如天壤之別。
有一個女孩叫艾咪,家境優渥,是家中的獨生女,每個人都把她捧在掌心寵愛著,性格難免驕縱。艾咪身邊有兩位交情很好的朋友,不管艾咪想去哪裡,她們都說好,或是艾咪想吃什麼喝什麼,他們也都順著艾咪,從來不曾唱反調。
有人說,上天要指派一個任務給凡間的人,也是要經過挑選,祂們選擇的標準不是長得好看、體型曼妙魁梧,或是家境富裕、政商關係良好等等,而是以心性為上。
貧窮的人有缺,缺的是糧食,只要一碗飯、兩碗飯就能獲得飽足。富有的人若有缺,缺的是心靈那一塊,那就不是一碗飯、兩碗飯可以解決。心可以被救贖,也可以被墮落,全憑自己的一念之間。
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不管是學校老師、補習班老師,還是安親班老師,都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孩子,除了正課教學,如果能利用課餘啟發孩子的善念,為孩子釋義五倫、五常和四維的重點,以及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觀念,受益的絕不只是受啟發的孩子,還包括孩子的父母。所謂難行能行,明知道是一件困難的事,可能會遭遇誤解或訕笑
玉鑾的母親若還在世,已是百餘歲,阿元的母親亦是,兩個老人家的童年生活亦有不幸,而不幸之處是生活困頓,需忍飢餓,而不是遭受到父母不公平對待。
有個電視節目採訪街頭的婆婆媽媽,詢問她們結婚的好處,她們當場愣住,嘴角牽動著什麼卻說不出話,不然就是傻笑,笑得很彆扭,企圖用笑聲掩飾心中的尷尬。而被採訪的阿公阿伯則有七、八成覺得結婚很好,兩者差距有如天壤之別。
有一個女孩叫艾咪,家境優渥,是家中的獨生女,每個人都把她捧在掌心寵愛著,性格難免驕縱。艾咪身邊有兩位交情很好的朋友,不管艾咪想去哪裡,她們都說好,或是艾咪想吃什麼喝什麼,他們也都順著艾咪,從來不曾唱反調。
有人說,上天要指派一個任務給凡間的人,也是要經過挑選,祂們選擇的標準不是長得好看、體型曼妙魁梧,或是家境富裕、政商關係良好等等,而是以心性為上。
貧窮的人有缺,缺的是糧食,只要一碗飯、兩碗飯就能獲得飽足。富有的人若有缺,缺的是心靈那一塊,那就不是一碗飯、兩碗飯可以解決。心可以被救贖,也可以被墮落,全憑自己的一念之間。
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不管是學校老師、補習班老師,還是安親班老師,都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孩子,除了正課教學,如果能利用課餘啟發孩子的善念,為孩子釋義五倫、五常和四維的重點,以及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觀念,受益的絕不只是受啟發的孩子,還包括孩子的父母。所謂難行能行,明知道是一件困難的事,可能會遭遇誤解或訕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嫁過去就要聽公婆的話,順老公的意,知道嗎?”媽媽心有不捨的蓋起了新娘的頭紗。 那個年代,媒妁之言,女子,多半是奉父母之命出嫁。 明玲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也是最後一個出嫁的女兒,她不喜歡這個丈夫,不僅大她許多歲以外,她還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私定終身的隔壁鄰居。 眼看,明玲就要出嫁了,他....依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夫家在三年內,已經送走四個人,第一次因為走的是孫子輩,婆婆為了兒子不得不堅強起來,要當兒子的依靠,不能讓兒子倒下,但這次是她最驕傲的兒子離開,她徹底崩潰了,她開始想要找個理由,將一切合理化,她想到姑姑嫁出去後,每年過年還是回家上香拜祖先,說是想要拜過世的爸爸媽媽,婆婆無法拒絕,所以每年過年都讓姑姑上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Thumbnail
經常羨慕別人的家庭有女兒,這樣的羨慕在婚後曾經一度轉化成為願望,希望自己可以生養出一個掌上明珠。 可是,幾年期間,生出第二個兒子之後,就放棄了這樣的願望。然後,願望又回歸成了羨慕。每每看到人家牽著小女孩走動,眼光很少不多停留一陣,是真的很羨慕人家。 這樣的心境是源自我英年早逝的母親。母親離世時還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我今天帶點兒散步的時候聽到了一對母女奇妙的對話。 女孩大約應該10歲左右,坐在行李箱上被媽媽推行著前進,經過我跟點兒身邊的時候,我聽到媽媽跟女孩說:你看,都是因為你喜歡搭地鐵,媽媽才沒有打車,跟你一起走去坐地鐵... 我沒有聽到女孩有沒有回覆,但我之後又聽到媽媽跟女孩說:你看媽媽對你這麼好,那你以後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嫁過去就要聽公婆的話,順老公的意,知道嗎?”媽媽心有不捨的蓋起了新娘的頭紗。 那個年代,媒妁之言,女子,多半是奉父母之命出嫁。 明玲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也是最後一個出嫁的女兒,她不喜歡這個丈夫,不僅大她許多歲以外,她還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私定終身的隔壁鄰居。 眼看,明玲就要出嫁了,他....依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夫家在三年內,已經送走四個人,第一次因為走的是孫子輩,婆婆為了兒子不得不堅強起來,要當兒子的依靠,不能讓兒子倒下,但這次是她最驕傲的兒子離開,她徹底崩潰了,她開始想要找個理由,將一切合理化,她想到姑姑嫁出去後,每年過年還是回家上香拜祖先,說是想要拜過世的爸爸媽媽,婆婆無法拒絕,所以每年過年都讓姑姑上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Thumbnail
經常羨慕別人的家庭有女兒,這樣的羨慕在婚後曾經一度轉化成為願望,希望自己可以生養出一個掌上明珠。 可是,幾年期間,生出第二個兒子之後,就放棄了這樣的願望。然後,願望又回歸成了羨慕。每每看到人家牽著小女孩走動,眼光很少不多停留一陣,是真的很羨慕人家。 這樣的心境是源自我英年早逝的母親。母親離世時還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我今天帶點兒散步的時候聽到了一對母女奇妙的對話。 女孩大約應該10歲左右,坐在行李箱上被媽媽推行著前進,經過我跟點兒身邊的時候,我聽到媽媽跟女孩說:你看,都是因為你喜歡搭地鐵,媽媽才沒有打車,跟你一起走去坐地鐵... 我沒有聽到女孩有沒有回覆,但我之後又聽到媽媽跟女孩說:你看媽媽對你這麼好,那你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