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不輕女(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玉鑾的母親若還在世,已是百餘歲,阿元的母親亦是,兩個老人家的童年生活亦有不幸,而不幸之處是生活困頓,需忍飢餓,而不是遭受到父母不公平對待。

有一個女子叫小媚,今年二十八歲,上頭有兩個哥哥,爸爸是公車司機、媽媽在保險公司上班,家境小康。小媚的哥哥從小補習上私立大學,小媚靠課後自習上國立大學,因為小媚的爸爸說女生不用補習,小媚只好認真讀書自立自強。小媚的兩個哥哥結婚買房,父母起會湊足頭期款,小媚跟爸爸借錢做生意,爸爸說沒錢就安份上班。

小媚的爸爸與媽媽從小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小媚的阿公阿嬤亦是,上下一條龍的世襲了重男輕女的觀念,而小媚的兩個哥哥生了孩子之後,也是隱而不顯的關愛兒子,對女兒隨性。

「重男輕女」表相上是觀念問題、家庭問題,但是背後的成因不脫因緣兩個字。緣使我們相聚相愛和相守;緣也使我們相恨相嫉和相殺。有些人,一輩子沒有經歷被家人忽視的痛苦,周邊的同學、朋友、同事,甚至朋友的朋友,關係很遠的那些人,也未曾聽說過類似遭遇,完全耳不聞、眼不見。有些人,不僅親身遭遇,各自婚嫁的手足、親戚、同事、朋友、朋友的姑姑大嫂等陌生人口中,無一不談受到親人忽視和不公平對待的種種憤恨與哀傷。

我們承受的苦難,遭受的對待,很多時候是久遠劫來的因緣,在今世因緣成熟而相遇。你從前對我好、善待我,今世相遇必然湧泉以報;你從前對我不好、虐待我,今世相遇絕對睚眥必報。恩恩怨怨的起源與結束,其實都繫於我們自己之身,讓恩怨停在這一世,接受它、不怨恨它、放下它,才有永遠解冤釋結的可能,否則下一場相遇又是恩怨的起點,輪迴不止,何苦來哉。

天底下沒有白受的苦,因為我們曾經讓人痛不欲生;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飯,因為我們曾經對貧苦人廣施恩澤。重男輕女只是表相,掀開表相下的真相才讓人心驚肉跳。 想想我們的好運從哪來,誰給予的?想想我們的惡緣惡運從哪裡始,拜誰所賜?不要埋怨,不要恨,靜下來好好想一想,想辦法改掉自己的習氣,多造福、多懺悔,再糟的關係都會一一改善,唯心中一個誠字。

#一種苦眾人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想要別人待我們好先待別人好

raw-image


avatar-img
51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個電視節目採訪街頭的婆婆媽媽,詢問她們結婚的好處,她們當場愣住,嘴角牽動著什麼卻說不出話,不然就是傻笑,笑得很彆扭,企圖用笑聲掩飾心中的尷尬。而被採訪的阿公阿伯則有七、八成覺得結婚很好,兩者差距有如天壤之別。
有一個女孩叫艾咪,家境優渥,是家中的獨生女,每個人都把她捧在掌心寵愛著,性格難免驕縱。艾咪身邊有兩位交情很好的朋友,不管艾咪想去哪裡,她們都說好,或是艾咪想吃什麼喝什麼,他們也都順著艾咪,從來不曾唱反調。
有人說,上天要指派一個任務給凡間的人,也是要經過挑選,祂們選擇的標準不是長得好看、體型曼妙魁梧,或是家境富裕、政商關係良好等等,而是以心性為上。
貧窮的人有缺,缺的是糧食,只要一碗飯、兩碗飯就能獲得飽足。富有的人若有缺,缺的是心靈那一塊,那就不是一碗飯、兩碗飯可以解決。心可以被救贖,也可以被墮落,全憑自己的一念之間。
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不管是學校老師、補習班老師,還是安親班老師,都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孩子,除了正課教學,如果能利用課餘啟發孩子的善念,為孩子釋義五倫、五常和四維的重點,以及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觀念,受益的絕不只是受啟發的孩子,還包括孩子的父母。所謂難行能行,明知道是一件困難的事,可能會遭遇誤解或訕笑
當我們來到中年,經歷許多風霜,看見許多悲傷之後,是否能夠靜下來想想從前、想想未來、想想曾經錯過的、想想自己應該做的。
有個電視節目採訪街頭的婆婆媽媽,詢問她們結婚的好處,她們當場愣住,嘴角牽動著什麼卻說不出話,不然就是傻笑,笑得很彆扭,企圖用笑聲掩飾心中的尷尬。而被採訪的阿公阿伯則有七、八成覺得結婚很好,兩者差距有如天壤之別。
有一個女孩叫艾咪,家境優渥,是家中的獨生女,每個人都把她捧在掌心寵愛著,性格難免驕縱。艾咪身邊有兩位交情很好的朋友,不管艾咪想去哪裡,她們都說好,或是艾咪想吃什麼喝什麼,他們也都順著艾咪,從來不曾唱反調。
有人說,上天要指派一個任務給凡間的人,也是要經過挑選,祂們選擇的標準不是長得好看、體型曼妙魁梧,或是家境富裕、政商關係良好等等,而是以心性為上。
貧窮的人有缺,缺的是糧食,只要一碗飯、兩碗飯就能獲得飽足。富有的人若有缺,缺的是心靈那一塊,那就不是一碗飯、兩碗飯可以解決。心可以被救贖,也可以被墮落,全憑自己的一念之間。
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不管是學校老師、補習班老師,還是安親班老師,都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孩子,除了正課教學,如果能利用課餘啟發孩子的善念,為孩子釋義五倫、五常和四維的重點,以及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觀念,受益的絕不只是受啟發的孩子,還包括孩子的父母。所謂難行能行,明知道是一件困難的事,可能會遭遇誤解或訕笑
當我們來到中年,經歷許多風霜,看見許多悲傷之後,是否能夠靜下來想想從前、想想未來、想想曾經錯過的、想想自己應該做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妳們站好,都是那個賤女人生的賠錢貨。」繼母將晚餐放在桌上,幫爸爸倒了一杯酒後繼續數落道。 「要不是妳們媽媽要了妳爸大半財產,就連房子也要走了,我們家會是現在這樣?還有臉哭,我沒讓妳們跪著吃飯就很不錯了。 看什麼看啊!林竹君,妳眼睛瞪這麽大怎麼回事? 看看妳姊姊,林竹音,過來拿菜。 妳帶著妹妹去廁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女性在面對困難婆婆和公公關係的過程中,如何透過課程學習與成長,成為家人的穩定力量。透過釐清家族關係、學習溝通與建立情感連結,作者慢慢轉變自己的角色,開始幫忙解決家庭問題,也改善了婆媳與親子關係。
Thumbnail
台語有一句話「好心予雷唚」(好心被雷劈),也就是好心沒好報的意思。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呢?今天這個小故事,就是這樣的例子。 小夫出生後沒多久,就被送到大姑媽那裡撫養,一直到上小學才回到自己父母親身邊。大姑媽對於小夫來說,似乎比自己的母親還要親。逢年過節,小夫總會帶點小禮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人前恩愛,人後翻臉無情 生病後,才看透原來一切都是那麼經不起考驗 一場病讓老高癱在床上無法下床,吃喝拉都要在床上,而老高的妻子,卻嫌棄自己的丈夫,為了躲避自己的另一伴,什麼理由都有,老高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沒責任不照顧,還好有小兒子的照顧,也在里長幫忙下,申請了長
我是一個有二個小孩的單親職業婦女,工作繁忙之餘,二個小孩的問題讓有有時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也不知道有二個以上的小孩是不是都會碰到這類的問題?我自已是獨生女,從小超想要有兄弟姐妹作伴的。但是從二個身上看到的,卻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老大非常計較公不公平的問題,小時候她是全家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妳們站好,都是那個賤女人生的賠錢貨。」繼母將晚餐放在桌上,幫爸爸倒了一杯酒後繼續數落道。 「要不是妳們媽媽要了妳爸大半財產,就連房子也要走了,我們家會是現在這樣?還有臉哭,我沒讓妳們跪著吃飯就很不錯了。 看什麼看啊!林竹君,妳眼睛瞪這麽大怎麼回事? 看看妳姊姊,林竹音,過來拿菜。 妳帶著妹妹去廁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女性在面對困難婆婆和公公關係的過程中,如何透過課程學習與成長,成為家人的穩定力量。透過釐清家族關係、學習溝通與建立情感連結,作者慢慢轉變自己的角色,開始幫忙解決家庭問題,也改善了婆媳與親子關係。
Thumbnail
台語有一句話「好心予雷唚」(好心被雷劈),也就是好心沒好報的意思。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呢?今天這個小故事,就是這樣的例子。 小夫出生後沒多久,就被送到大姑媽那裡撫養,一直到上小學才回到自己父母親身邊。大姑媽對於小夫來說,似乎比自己的母親還要親。逢年過節,小夫總會帶點小禮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血濃於水、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字句來形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彷彿由天註定的緣份,到底有沒有個起始點?我認為是有的,剛好兒子出生在即,那就讓我們來藉由我朋友小孟來講一對親子要成為親子,是有多麼不容易,也是為何老玄對於那些不夠充分的墮胎理由為何總是那麼生氣。 小孟,一位時常關心老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人前恩愛,人後翻臉無情 生病後,才看透原來一切都是那麼經不起考驗 一場病讓老高癱在床上無法下床,吃喝拉都要在床上,而老高的妻子,卻嫌棄自己的丈夫,為了躲避自己的另一伴,什麼理由都有,老高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沒責任不照顧,還好有小兒子的照顧,也在里長幫忙下,申請了長
我是一個有二個小孩的單親職業婦女,工作繁忙之餘,二個小孩的問題讓有有時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也不知道有二個以上的小孩是不是都會碰到這類的問題?我自已是獨生女,從小超想要有兄弟姐妹作伴的。但是從二個身上看到的,卻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老大非常計較公不公平的問題,小時候她是全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