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謹慎的美德

哲學諮商,在於了解並找出案主的負面性格,然後再導向正面的美德。


舉個例子:


案主的自我描述如下:

我不敢進行投資的一個原因是,研究每一家公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及精力。

我無法了解每個投資標的的產業。

如果研究一個產業或一家公司花太多時間,那無法再研究其他標的。



這樣的描述,帶來一種情緒的沮喪。因為他觀察到自己的時間有限,無法花太多時間進行投資研究。就算研究了一家,還有千千萬萬個標的,我如何能所有標的都研究完呢?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之後,就會覺得自己無能為力。


這樣的性格屬於"低挫敗能力否定"。



低挫敗能力否定,就是一個人稍微遇到挫折,就容易放棄,因為他們傾向快速地取得成就,想要短期的獲得滿足。


這樣性格的人傾向短期享樂主義,不認同延後享樂主義。這些人進行投資的時候常常會感到挫折,因為投資需要長遠的計畫和過程。


實現長期投資的長遠目標,和"想要即時滿足"相衝突。兩者衝突的時候會感到焦慮,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做。想要得到長期目標,可是又無法實現,所以感到沮喪。

別人阻止自己短期滿足行為的時候,還會感到憤怒,因為想要取得短期成果是內心的渴望。

這就有點像買月配型高股息ETF的投資人。可以每月拿到立即成果的配息,可是一旦存股變飆股,又忍不住高割離席得到立即的報酬。別人說這樣的行為不好的時候,又會憤怒並加以反駁。明明目標是要買高股息ETF長期投資,可是又無法拒絕短期的成果。受到別人指出這樣的現象之後,又會感到生氣。



教科書說,低挫敗能力否定的指導美德是耐心和毅力。立即滿足的指導美德為謹慎。

如果能用一套哲學理論,方法、或是說法,去觸動案主的內心,讓他了解並同意耐心、毅力和謹慎,這樣就可以讓案主從負面的情緒轉向正途。


我這裡目前還沒對耐心以及毅力有太多的研究,不過我今天稍微研究一下,什麼是謹慎。


不同的哲學,對於謹慎的定義也不同。


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認為,快樂是"身體沒有痛苦,靈魂沒有麻煩"。而這樣對於快樂的定義,可以幫助案主重新定義什麼是快樂。因為低挫敗能力否定的案主,快樂的來源是立即的目標滿足。伊比鳩魯認為,透過審慎的推理,我們可以驅逐那些佔據靈魂,造成麻煩的想法和信念。


而斯多葛學派,希臘哲學家埃皮克提圖斯則認為,有些事情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有意見、目標、慾望、厭惡),有些事情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外(身體、財產、聲譽、職位)。在我們能力範圍內的事物,我們是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外,我們是軟弱的、受限制的、陌生的。


因此,如果我們混淆了這些事情,我們誤以為自己能控制自己認知以外的事情,我們就會不斷的追逐某個自己無法控制的東西,然後不斷的挫敗。所以謹慎在這個哲學下,就是小心的判斷並使用自己的能力。

這在投資上,就能解釋我為什麼傾向高股息ETF漲多不要賣。因為低買高賣,這樣的行為,我知道那並不是屬於我的認知範圍內。我只知道買進並持有,長期投資無視短期漲跌得到長期報酬。我知道我的能力範圍,並謹慎的選擇我的行動,這樣的哲學論點就有打動我。


每個人需要被觸動的內心深處那個哲學,並不相同。無神論者內心可能就對神這種概念排斥,佛法或是基督宗教就可能就無法和他引起共鳴。有些人追求純粹的理性和邏輯,如果能用數學或是邏輯,就能得到案主的認同。


所以今天這個故事,只是說明以我個人的認知,我是如何去解讀案主這樣的行為。


當然,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分類。這個故事的案主,經過更多思考和討論後,並不是即時享樂主義。即時享樂主義的人,傾向立即馬上的快樂,所以也容易沉迷在性、毒品、購物、賭博等等,可以馬上得到快樂的行為。這個案主沒有那樣的行為,而且案主本身有買中華電信還有民生公共事業類股的股票,進行長期投資。所以目前分析,並不是即時享樂的類型,看起來只是沒有適當的投資行為輔導。


今天就先整理到這裡,下次有什麼心得再和大家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