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厭女這件事習以為常,可它一再發生時,還是有一種憤怒和厭倦之情。日前有位男性不滿聯合報頭版報導江振誠的餐廳Raw,認為這不是一份好報紙的飲食觀。這位男性跟聯合報的恩怨情仇我不清楚,他討厭排隊還可能訂不到的Raw我也沒意見。但是他話鋒一轉,提到這類高檔餐廳的消費者有三類人。而且還是有「調研報告」作為他論述的依據,前兩類分別是「重視飯局排場的老闆」及「特殊團體組織舉辦的工商服務」,第三類因應「約會需會」而生,作者說現代女性的約會指定非Raw等級的餐廳不去,因為女性們需要在高級餐廳裡拍照順便上傳IG限動包裝自己。為了要滿足這樣的需求,所以高檔餐廳的女性每週都會找不同的「凱子」替自己買單,作者還說,有些女性會找一個「 凱子」替當天一起用餐的女性朋友買單。只要是打扮豔麗又狂發限動的女性就是作者口中想靠男人為自己消費高檔餐廳買單的「撈女」。
我其實很想知道這種調研報告的問卷問題有哪些,以及調研的數據和結果。我雖然論文寫得不怎麼樣,但好歹也是讀過研究所的人,在得出最後結論時必定要有強而有力的研究作為論述基礎,否則就像中山大學女學生問賴清德:「要怎麼解決民進黨內部貪腐的問題?」,進一步詢問他對於民進黨哪一項貪腐讓他印象最深刻?女學生卻說不出具體事證來,就僅憑著從網路、媒體看來的一些印象就隨意指控。
就我做過的餐廳問卷裡,通常都會詢問消費者基本資料,上餐廳的目的、如何得知餐廳本身,對餐廳的服務覺得如何。我從來沒填過餐廳的問卷是問消費者「你今天用餐是由誰來買單的?」、「為您買的是誰?」、「你們幾位的餐費是自己支付還是由其他人(男性)支付?」。不知道現在真有這樣擺明性別歧視的調研,還是「撈女」這一詞只是作者個人主觀認為他身為男性都吃不起Raw這樣人均要5000元的餐廳,惶論是女性,尤其是打扮入時的女性。他是站在女性的薪資不足以支付上高級餐廳勢必得靠男性的買單的假設前提下提出的?又是如何得出最後的「高級餐廳都撈女」的結論?
他有男性友人在約會時有被要求一定要去Raw消費嗎?這樣的男性友人佔他所有男性朋友的比例多嗎?還是餐廳有針對這些女性做過私下的調查,發現她們的餐費其實都是由男性買單的呢?這樣的女性又佔了到餐廳消費的所有女性多少百分比呢?如果按他所說是依照他參過餐廳的調研得出的結果,我卻在這位男性作者的文章中找不到任何支持他論點的依據。
另外,我今天再讀這位作者敘述這三類人的文字(我把他的文字一字不漏的放上),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
「一,是老闆請客戶吃飯(招待客戶),這種飯局很重視牌面,落在週一到五平日間,每天需求量很大。
二,是特殊團體組織舉辦的工商服務,例如全台各地數百個獅子會、扶輪社、豪車車友會、高端聯誼社、奢侈品vip 活動等⋯ 光是這些團體每個月一次的例行聚會,訂桌數就超可觀。
最後三,比較特殊⋯恰好也是這幾年爆炸性成長的消費力⋯ 就是「約會需求」。
我身邊很多新一代的撈女,一律基本要求RAW以上的餐廳,才願意出來約會(為了ig 素材、包裝自己牌面),好玩的是,她們每週居然都找得到不同的凱子埋單。還有那種更誇張的,兩三個姊妹想吃,其中一個找凱子來付錢所有人的錢。
這就是為什麼,你有機會去這種餐廳觀察,不誇張,每天一大半都是打扮豔麗、狂發現時動態的妹子在吃。 」
從他的敘述來看,前兩類的用字分別是43字用來形容請客戶吃飯的老闆,用字中性,而且強調請客戶吃飯是需要重視牌面,看來是屬於為了工作「不得不」的行為。用81字來描述特殊團體為了舉工商活動需要。是為了「團體活動」而生的需求。
但談及上這類高級餐廳的女性,作者用了180字來描述,或可說「加油添醋」。就作者的觀點,到這類高級餐廳用餐的女性不可能是公司老闆,也不會是特殊團體組織成員。她們只能是靠「撈」才有「機會」來此用餐。這個推論不只貶低女性的工作能力,也貶低女性的外貌,認為打扮豔麗的女性都別有用心。
作為一兩個月就要和兩三個姐妹們上餐廳吃飯的女性,不論上什麼價位的餐廳都是由我們自己買單,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上哪裡去找凱子。作為成年人應該都知道,男人才不會平白無故成為為你買單的「凱子」,「付錢的是大爺」從來都是男性為女性付錢的中心思想,男性只要為女性付了錢,勢必會從中討點甜頭回來,不要以為付錢的男人都是被害者。
打扮豔麗這件事,我也想對各位廣大的男性說說。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男人真的完全沒有上高級餐廳的著裝認知,常常是T恤、牛仔褲和拖鞋就出席了。我真的很欣賞歐洲人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到高級餐廳要著正式服裝應該要列入台灣人的國民教育中,請不要以去逛夜市的心情在著裝,這是非常失禮的行為。
至於拍照打卡乃時代趨勢,真不限於女人也不限於在何處用餐,我身邊有在玩社群的朋友們,不分男女老少,吃飯都是手機先行,拍完照了才會吃飯。某一日我去平價小火鍋店「大呼過癮」吃晚餐,坐我隔壁桌的一名年長男性在火鍋端上桌的那一刻就用手機拍了不下10張照片。頻頻說吃好料的一定要拍照分享,可見吃飯拍照分享幾乎是全民運動了,哪怕餐點只是道庶民美食也值得一張照片作為紀錄。
另外我也追蹤幾位電商及公關公司的女性老闆,她們有時為了牌面有時只是和幾位閨蜜友人用餐,都是會上高級餐館的,而且一定都會和閨蜜一起拍照、也拍食物並上傳至個人的社交平台和他們的粉絲分享。現在的老闆們可不只是坐在辦公室發號施令而已,經營社群也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看一下曹興誠吧,人家也開始經營YT頻道了呢,難不成曹興誠是想成為上餐館有人付錢的「撈男」不成?
指責在高檔餐廳用餐的女人是撈女,恐怕是對女人乃至於大眾的行為認知嚴重不足。既不知道女人不只是女人,還可以是其他的身分,女性可以出門賺錢已經是超過一個世紀的事了,女性可以成為老闆、高階主管甚至是一個國家的總統,但有些男人的認知卻始終停留在那個女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年代,想想真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