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周處除三害》看見真實受刑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有雷慎入) 最近去看了電影《周處除三害》,電影結束,螢幕上播著密密麻麻的工作人員名單仍捨不得走出電影院,太愛這部電影! ​ 被愛沖昏頭的我,過兩天冷靜下來想想自己為什麼這麼愛這部電影,明明電影中有些讓人忍不住吐槽的地方啊(後面說明)。 ​ 我想原因是,電影將主角黑道成員、89的人格特質和行為模式刻劃得如真如實,就像我平常看到的89受刑人一樣!

從主角看受刑人的特質


我整理出三個主角身上常看到89受刑人的特質:

​ 1.短線的思考:

​ 一開始,主角為了幫老大追債去殺人,他有想過做了這個行為以後呢?接下來的生活會變什麼樣子呢? ​ 電影中,他過著好幾年躲躲藏藏、低調跑路的生活,如果不是醫生告訴他罹患絕症,他還會過著不見天日的生活多久? ​ 他有想過殺人以後,沒辦法再去探望最牽掛的奶奶,甚至沒辦法看到奶奶最後一面嗎? ​ 無論是基於錢或基於幫派道義去殺人追債,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這樣以後生活會是什麼樣子?是要進去關個十幾年,還是跑路十幾年?跑路身上的錢花光以後呢? ​ 我看到許多案例,是錢花完以後沒錢生活只好繼續犯罪,然後就被抓到進來關。

​ 2.直覺式的價值觀

​ 主角有很直覺式、絕對式的價值觀,善惡分明,壞人就殺、好人就放。 ​ 自身的意義建立在他人怎麼看待自己,自己夠不夠厲害、夠不夠強大,要證明自己就得成名,得「幹一票大的」,才能讓大家記得他。

raw-image



讓我想到前陣子很紅的網路影片《山道猴子》很像。 ​ 猴子喜歡檔車,在IG秀出自己騎檔車的畫面,並認為自己的價值反映在社群平台的粉絲數。

raw-image

如果猴子身邊的人沒有覺得他很厲害、崇拜吹捧他,就是「看我沒有」。好似對他的評價只能是全有全無的極端。

​ 3.外表兇狠,內心脆弱

​ 許多89平時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昂首挺胸,展現出「要殺要砍都隨便,老子沒在怕」的樣子,然而這股氣勢在碰到可能失去自由、避免通緝被警察抓到時,卻可以接受像老鼠一樣躲藏在陰暗處。 ​ 電影中,原本主角不想自首,試圖讓關聖帝君給他一個不自首的理由。沒想到,在昏暗紅光的神桌前,接連擲出9個一正一反的聖筊,他露出掙扎痛苦的表情。 ​ 窮凶惡極的他,也有脆弱的一面,害怕失去自由。 ​ 他依靠信仰的力量作為行為準則,到片尾甚至加入邪教,希望成為「新造的人」。

raw-image

---


解析《周處》的監獄場景

​ 另外,和大家解析一下,電影中出現三個和監獄有關的場景:

​ 1.為什麼椰子🥥不能帶進監獄?

​ 片中,香港仔說會好好照顧小美在監獄的媽媽,帶了椰子和百香果這些會客菜去監獄給他,但被監獄退貨。 ​ 為什麼親友不能寄椰子和百香果作為給受刑人的會客菜呢? ​ 關於寄會客菜有很多複雜的規定,例如容易壞的生鮮、海鮮不行;怕混有不明粉末有胡椒不行;避免藏有違禁品,帶殼類的椰子和百香果也不行。 ​

2.受刑人都怎麼理鬍子?

raw-image



電影中,小美和陳灰辦理特別接見,來幫主角理鬍子。當小美在桌上攤開理鬍子的工具給監獄檢查,監獄表示這一把把刮鬍刀都不符合規定,直到陳灰從外套裡拿出一把電動刮鬍刀,監獄才點頭同意讓小美給主角理鬍子。 ​ 其實,在監獄的受刑人都是用電動刮鬍刀理鬍子的,不能用手動刀片式的刮鬍刀,因為刀片可以拆下來當作武器使用,是很危險的。 ​ 和外面不一樣的是,監獄舍房裡沒有插座,所以受刑人的刮鬍刀都是用電池充電的。

​在監內所有生活物品都得自己花錢購買,所以如果沒錢買電動刮鬍刀和電池的受刑人,就得和他人「共用」刮鬍刀,自然也顧不上什麼衛生安全。

3.死刑前的最後一餐吃什麼?

​ 還記得電影中主角死前最後一餐吃的是什麼嗎? ​ 有啤酒、高粱、白marlboro香煙和鐵餐盤盛裝的飯菜。 ​ 實際上,台灣死刑犯的最後一餐,通常是便當或滷菜,高粱、香菸和有象徵「圓滿上路」的滷蛋,並在戒護人員、法警、檢察官等眾人注目下用餐。 ​ 其實,台灣死刑犯的最後一餐就是簡簡單單的,沒有多特別或豪華高級的料理。 ​ ---


值得吐槽

最後,還是想吐槽一下兩個部分:

​ 1.主角威能全開


raw-image

電影中,主角和刑警陳灰扭打雙雙跌下綠川,導致兩人腳受傷,主角擺脫刑警後,獨自拖著一拐一拐的步伐到溫室殺了香港仔。殺完人後,主角到下個場景腳竟奇蹟似地可以正常走路,繼續活蹦亂跳。

raw-image

另個最經典的主角威能全開劇情是,主角在佛堂被信眾用刀刺入腹部,血染紅了白衣。信眾們將受傷的主角裝入棺材,蓋上棺材板,在板上打入一個個釘子將棺材封得牢固後,把棺材抬到荒野,埋入地裡。 ​ 即使這樣,主角都還能從棺材破土爬出,跑到樹林裡拿鏟子,挖出自己埋藏好的槍和子彈,到佛堂大開殺戒。

剛剛被刀捅到腹部,好像被蚊子戳到一下而已,流得不是血只是紅色的汗水而已。 ​ 片尾,主角在刑場被執行死刑,讓人不禁一度懷疑會不會繼續主角威能打開,在槍決後甦醒。

​ 2.女性扮演被拯救、等待的角色?

主角的奶奶和尊者的媽媽,他們都在養老院苦苦等待,直到死亡都沒能看到自己的兒子、孫子。 ​ 另外,電影中有三個被拯救的女性,第一個是被香港仔拯救的小美媽媽。被拯救的小美媽媽,為了還這份恩情,幫香港仔頂下販毒的罪名,到監獄服刑數十年。 ​

raw-image

第二個是被主角拯救的小美,主角將香港仔殺了,讓小美逃脫被香港仔脅迫、性侵的苦境。 ​ 第三是,主角發現邪教的真面目後,叫小胖媽媽快逃,試圖拯救準備加入邪教的小胖媽媽。 ​ 從主角的奶奶、尊者的媽媽、小美的媽媽、小美到小胖的媽媽,都是處在一個被動的角色,扮演苦苦等候或需要被男性英雄拯救的女性。 現實生活是,無論什麼性別,我們都有脆弱無助的時候,也有堅強無懼的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卻並不是所有時候都必須依靠他人。

YT: 開箱監獄 #GoToJail

l

avatar-img
13會員
17內容數
監獄社工ㄉ開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為什麼英文片名是「豬、蛇和鸚鵡」? 世界上真的有絕對的善與惡嗎? 人生面臨此做出的選擇『會對另個人好嗎?』,還是什麼也沒得到?
Thumbnail
我昨天在Netflix上看完周處除三害,我非常感動。這是一部很清醒,很專注的黑色幽默電影...
Thumbnail
不知道看的人對於周處,究竟是對他年少時殺白虎、斬蛟龍的故事比較注意,還是他後來入朝為官,成為一個與權威作對、為國捐軀的人臣比較有興趣。雖然不避權貴、驍勇善戰的作為令人敬佩,但他上山殺白虎、橋下斬蛟龍的形象,更是深植人心啊!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 | 評價 8.1/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1746263 《周處除三害》(英譯: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是一部結合黑幫復仇、犯罪動作與暴力美學的台灣犯罪劇情片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憑著NETFLIX和大陸上映,近期又再度翻紅,引發大眾關注。電影片名取自典故直接點題,簡單俐落,基本上知道典故的人,就能大致清楚理解電影的情節,絲毫不差。 主角陳桂林是出名的黑道殺手,被全國的黑白兩道通緝追殺,某天奶奶過世後,又得知自己得了肺癌只剩不到半年的命,於是決定自首。沒想到警局內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宗教和邪教對人的洗腦、控制和操縱,強調自主思考和獨立信仰的重要性。 通過對故事中男主角的描寫,指出宗教和邪教的糾葛及危險。再者也提及政治與宗教的相似性,警示讀者應保持清醒的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文章對於宗教和邪教的危害性提出反思和檢討,呼籲人們堅持獨立思考和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
Thumbnail
撇開所有對現實的既定認識,道德、律法也通通忘記,兩個小時餘的片長,觀眾不必帶腦,跟著槍擊要犯陳桂林,以卡彈手槍把壞人全都殺光。犯錯的都死了,於是像正義,存活下來的角色本來就不重要。《周處除三害》成也簡單,敗嗎——說不上,畢竟它無留存深意的欲望。瘋癲、爽快,大幹一場,然後留名,那麼簡單,做得很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為什麼英文片名是「豬、蛇和鸚鵡」? 世界上真的有絕對的善與惡嗎? 人生面臨此做出的選擇『會對另個人好嗎?』,還是什麼也沒得到?
Thumbnail
我昨天在Netflix上看完周處除三害,我非常感動。這是一部很清醒,很專注的黑色幽默電影...
Thumbnail
不知道看的人對於周處,究竟是對他年少時殺白虎、斬蛟龍的故事比較注意,還是他後來入朝為官,成為一個與權威作對、為國捐軀的人臣比較有興趣。雖然不避權貴、驍勇善戰的作為令人敬佩,但他上山殺白虎、橋下斬蛟龍的形象,更是深植人心啊!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 | 評價 8.1/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1746263 《周處除三害》(英譯: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是一部結合黑幫復仇、犯罪動作與暴力美學的台灣犯罪劇情片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憑著NETFLIX和大陸上映,近期又再度翻紅,引發大眾關注。電影片名取自典故直接點題,簡單俐落,基本上知道典故的人,就能大致清楚理解電影的情節,絲毫不差。 主角陳桂林是出名的黑道殺手,被全國的黑白兩道通緝追殺,某天奶奶過世後,又得知自己得了肺癌只剩不到半年的命,於是決定自首。沒想到警局內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宗教和邪教對人的洗腦、控制和操縱,強調自主思考和獨立信仰的重要性。 通過對故事中男主角的描寫,指出宗教和邪教的糾葛及危險。再者也提及政治與宗教的相似性,警示讀者應保持清醒的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文章對於宗教和邪教的危害性提出反思和檢討,呼籲人們堅持獨立思考和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
Thumbnail
撇開所有對現實的既定認識,道德、律法也通通忘記,兩個小時餘的片長,觀眾不必帶腦,跟著槍擊要犯陳桂林,以卡彈手槍把壞人全都殺光。犯錯的都死了,於是像正義,存活下來的角色本來就不重要。《周處除三害》成也簡單,敗嗎——說不上,畢竟它無留存深意的欲望。瘋癲、爽快,大幹一場,然後留名,那麼簡單,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