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俠的私刑及快意——《周處除三害》

吳患-avatar-img
發佈於觀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撇開所有對現實的既定認識,道德、律法也通通忘記,兩個小時餘的片長,觀眾不必帶腦,跟著槍擊要犯陳桂林,以卡彈手槍把壞人全都殺光。犯錯的都死了,於是像正義,存活下來的角色本來就不重要。《周處除三害》成也簡單,敗嗎——說不上,畢竟它無留存深意的欲望。瘋癲、爽快,大幹一場,然後留名,那麼簡單,做得很好。

Netflix《周處除三害》

Netflix《周處除三害》

貪、嗔、癡;鴿子、蛇,豬;尊者、香港仔和陳桂林。不完全對稱。

陳桂林癡,亦即執著,或者愚昧。我們不曉得他為何走上殺手一途,但曉得他深愛奶奶,會寄錢回家,也由此或能推敲家境清寒,畢竟根本來說,這行是個體力活。後續他的行動間,觀眾能感知一種奇怪的善惡,他保有某種面向的善,顧家,且分得清「無關的人」。最後屠戮時,他先誅首惡,原本想離開,卻依憑歌聲覺察到造孽的結構,回頭掏槍,倒數一分鐘,莫名捲入的趕緊滾蛋,執迷但悟的也趁機快跑吧。開槍、開槍、開槍,卡彈了?關公或要饒你一命。不要?那就砰。

正是這樣,某種古早黑道的「俠義」,或地下人的自覺,規範感。這必然不守序,也不見得時時正確或善良,但多少證明黑道不該只是行使暴力、貪贓枉法,耀武揚威以欺凌他人為樂,而畢竟還有某種信念,兼容你我都認同的普世價值。筆者長輩曾描述,一些真正有輩分的黑道,出入體面,待人有禮,也確實懂得世故。或許這也有世代差異吧。

無論如何,陳桂林的癡,部分是天真。你能輕易揣想一個窮孩子走歪路,被幫會利用後又拋棄的故事。另一部分,當他潛逃四年,至親過世,自身也被誆騙罹患癌症末期。他趕上運鈔車事故,擲爻決意自首派出所卻全是歸還失鈔的民眾。他看警察,說:我陳桂林啦。

答:陳先生哦,自首準備身分證那邊排隊。

他不服氣,想人死留名,想到周處除三害,看見牆上槍擊要犯的通緝海報。那是悲憤,因為當代所謂「五子登科」的平庸幸福,他已然無緣;從裏世界的角度來看,他又只是個過氣的閒聊談資。他需要一樁行動,讓世人真正記得他,這種記得不要只是窮凶極惡,這種記得要曖昧難明,不能輕易歸類,所以歷久彌新。他是壞人,他很清楚,壞人也有自己的是非,由是而生,雖顯微妙,但多少能稱為義舉。

他盯上香港仔,第二名。香港仔顱內有顆子彈,所以他易怒。當他去進貨,對方要收錢,他感到被羞辱;他拍繼女屁股,繼女羞怒瞪他,他笑,湊趣小弟跟著笑,就拿酒瓶連開七瓢,因為他笑是緩解尷尬,小弟笑就彷彿在笑他,但其實沒人笑也很尷尬。他不在乎。陳桂林去踩點,他發現,卻認為他是覬覦自己的繼女即性奴,有場陰狠表演。

此外就沒有什麼了。對比潛逃窮酸的陳桂林,他似乎能開髮廊、在獄中關照繼女生母,可能也販毒、走私或軍火等可稱為「進貨」的行當。但他始終就三個小弟,隨身一把扁鑽。陳桂林追捕他,被刑警攔住,他放著堤岸平路不走,決定下河道,在遠處觀望,像大隊接力,期待和桂林擊掌。這無所謂。不要多想。

香港仔身死,充滿困惑:這瘋子到底誰啊?理由是什麼?

陳桂林追著線索,抵達澎湖。靈修社員見他親切給飯,邀請聽課。尊者言:「一無所有不好嗎?也許生命的意義,就是它根本沒意義。」那是真的。宇宙幾乎像被設計好般,誕生出我們所謂人類,卻沒有誰降生時銜著小紙,敘明你必得如何,必要如何。所有「必要」都是他人按著價值賦予甚或強壓來的,對生命有毒,畢竟你為此身心受累。如果這還不夠眩惑迷惘的心,陳桂林聽講半途,腹吐黑水,「你的內裡有髒汙」,再過半响,「你肺癌好了。」是嘍,換我我也信。陳桂林埋槍更衣,成為信眾。

小胖童腹吐黑水。這裡陳桂林像個好人,也像個笨蛋,喃喃「要不要去醫院」,最終一把抄起胖童,逕自走出。他真的相信,所以慈幼,但他還有自我,不若期待表演的旁人。這些「旁人」才是有趣的,他們不執行,卻容許盤剝及洗腦繼續發生。當然他們或者不能反抗,或者脫離此處也無地可歸,但所以他們聽憑風雨來,有飯吃飯,活成尊者描述毫無我執的樣子,畢竟沒有我,執什麼呢。

然則,與香港仔相同,所謂邪教的保密機制幾近於無,耗材成本也低。陳桂林廁所打水,聽見幹部們敘說「藥下太重」,旁觀醫生用破損照片誆騙胖童母親,開鎖踩地板,發現尊者小屋地下有高檔家具,連通上頭用以說服民眾脫去財物及情感羈絆,成為信眾的火化設備。是騙局。他提著證據走入禮堂,目睹胖童母親自刎,被捅,放棺材,淺淺埋入土裡,再破棺而出,挖槍,發現尊者就是林祿和。

他當場宣讀林祿和的罪名,再宣稱卡彈不殺,未有就是「上天懲罰你玩弄蒼生」,那是呼應林祿和所謂「天地也草菅人命」,自比為天地,即承認超凡,那麼超凡殺你也無話可說。殺光了,船上借手機自首,下船見到追緝多年他的刑警後,和妹妹「謝謝,辛苦了。」面對記者,他高舉雙手,像孩子獲獎那樣雀躍又天真,大喊「我叫陳桂林!陳、桂、林!」。隨後那些就都不重要了。被騙也好,刑警、小美送別也罷。死刑,槍決。

《周處除三害》非常娛樂,動作、演技也精湛,劇情雖有瑕疵,但無傷大雅。陳桂林改過自新嗎?某種程度上沒有,畢竟他殺的都是黑道。那麼,陳桂林更像小說中的遊俠,或者說江湖人,他們罔顧律法,排斥政權也被政權排斥,有自己的準則,不吝於動用暴力遂行所願,而其所願通常與平民無傷。那快意逍遙,不容於世,所以它「顛覆道德底線」,沒關係,畢竟就圖個樂子罷了。

內容總結
周處除三害
3
/5
avatar-img
12會員
40內容數
集成曖昧、模糊,不能簡略陳述的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惡女》終究展示了兩種惡:專屬於女性的,以及*「普世價值」的惡。前者虛假,卻實在帶來痛苦;後者真實,當事人卻毫無代價。正是這種反差指控了社會對「女人」的要求,甚至無關乎對錯,單憑浮光掠影就能定罪的膚淺。它餽贈觀眾的奧義,則是人應溫吞、無傷舒張自己的欲求,並捍衛自己舒張的權利;或者壓抑,期待不瘋。
4/5惡女
《怒嗆人生》這樣的譯名、脫口秀演員黃艾莉,彷彿很好笑,實則令人悲愴。所有角色的苦悶、嫉妒,與那股如鯁在喉難以解釋的衝動:「去傷害他人,去自私,因為過得好辛苦。」你都懂。誰沒有生活中某個時刻,你想要敗德,想要控制,想要解放及坦誠,想要「做自己」,縱使你也曉得事情會因此變得很糟。 也許那更爽,不是嗎?
5/5怒嗆人生
劇中有兩種怪物:本來就是,或者被變成。
《斷訊》所描述是人類自業自償的災難前兆。它指明原子化社會,無可互信的人們在滔天恐慌裡,必然拆散迴護個體的組織,背棄秩序與道德,親手終結自身的存續。它不必搬演,因為你知道。絕望來自無可阻攔。
它的特殊之處,正是它毫不特殊,你大可說資本主義摧毀傳統人文價值,也能描述臭白浪流弊汙染泰雅族的文化精神,但說到底,就是一些人,共同生活的剪影罷了。
於是當他大功告成,癱躺椅,望海曬太陽。他說:安全感很重要,我是凡夫俗子。那是放下瘋魔般優秀的執念,享受無關競爭和優勢,卻令人足夠舒適且感到生命實感的事物,譬如美景和愛人。職是,《殺手》給我們的最大啟發,或許就是提醒你我,在這攘攘為利的社會中,喘氣,深思,追求什麼?值得嗎?夠了嗎?你快樂嗎?
《惡女》終究展示了兩種惡:專屬於女性的,以及*「普世價值」的惡。前者虛假,卻實在帶來痛苦;後者真實,當事人卻毫無代價。正是這種反差指控了社會對「女人」的要求,甚至無關乎對錯,單憑浮光掠影就能定罪的膚淺。它餽贈觀眾的奧義,則是人應溫吞、無傷舒張自己的欲求,並捍衛自己舒張的權利;或者壓抑,期待不瘋。
4/5惡女
《怒嗆人生》這樣的譯名、脫口秀演員黃艾莉,彷彿很好笑,實則令人悲愴。所有角色的苦悶、嫉妒,與那股如鯁在喉難以解釋的衝動:「去傷害他人,去自私,因為過得好辛苦。」你都懂。誰沒有生活中某個時刻,你想要敗德,想要控制,想要解放及坦誠,想要「做自己」,縱使你也曉得事情會因此變得很糟。 也許那更爽,不是嗎?
5/5怒嗆人生
劇中有兩種怪物:本來就是,或者被變成。
《斷訊》所描述是人類自業自償的災難前兆。它指明原子化社會,無可互信的人們在滔天恐慌裡,必然拆散迴護個體的組織,背棄秩序與道德,親手終結自身的存續。它不必搬演,因為你知道。絕望來自無可阻攔。
它的特殊之處,正是它毫不特殊,你大可說資本主義摧毀傳統人文價值,也能描述臭白浪流弊汙染泰雅族的文化精神,但說到底,就是一些人,共同生活的剪影罷了。
於是當他大功告成,癱躺椅,望海曬太陽。他說:安全感很重要,我是凡夫俗子。那是放下瘋魔般優秀的執念,享受無關競爭和優勢,卻令人足夠舒適且感到生命實感的事物,譬如美景和愛人。職是,《殺手》給我們的最大啟發,或許就是提醒你我,在這攘攘為利的社會中,喘氣,深思,追求什麼?值得嗎?夠了嗎?你快樂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來聊一部在台灣上映時沒什麼熱度,但在中國卻莫名竄紅的台灣犯罪劇情片,《周處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源自《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情節大致在敘述原本自身也是一害的周處,在他人慫恿下滅除了其他二害(猛虎、蛟龍),隨後幡然自新,改惡從善的故事。
Thumbnail
有人說《周處除三害》是一部爽片,尤其是電影最後,屠戮邪教教徒那一段,我卻覺得,是一部警示片,尤其是對於為人父母來說,更是要小心翼翼的,維護孩子們心裡面本有的那一片善,別讓那片善,在沒注意到的時候,不小心走岔了。
Thumbnail
必須說,這部片看的非常不廢腦力,劇情基本上沒多少伏筆,而且進展的挺快的,有些橋段甚至是有些浮誇到無腦 。 無腦的劇情是稱讚,真的是毫無負擔的看完,又能感受到這種黑色幽默的藝術味。 如: 被教主的刀刺傷腹部,封進棺材裡,埋起來後,竟然能直接推開棺材板
Thumbnail
最近終於有時間把《周處除三害》看完了,原本想說在休假的尾聲好好在家看部電影,沒想到看完突然決定動筆開始寫這篇我擱置許久的主題(突然不能好好休息...)。電影的敘事與鋪陳不太吸引我,或許是因為最近實在太流行這種兄弟風格的電影?唯二吸引我目光的段落大概就是中間陳桂林屠殺「新心靈舍」的信徒,以及最後的行刑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 | 評價 8.1/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1746263 《周處除三害》(英譯: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是一部結合黑幫復仇、犯罪動作與暴力美學的台灣犯罪劇情片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憑著NETFLIX和大陸上映,近期又再度翻紅,引發大眾關注。電影片名取自典故直接點題,簡單俐落,基本上知道典故的人,就能大致清楚理解電影的情節,絲毫不差。 主角陳桂林是出名的黑道殺手,被全國的黑白兩道通緝追殺,某天奶奶過世後,又得知自己得了肺癌只剩不到半年的命,於是決定自首。沒想到警局內
Thumbnail
通緝犯陳桂林已是癌症末期,他打算自首,卻發現自己在通緝要犯排行榜上只排名第三。於是他查出前二名下落,要將他們一一除掉,成就當代的「周處除三害」。《周處除三害》在俗套劇情的基礎上融合了新元素,讓人耳目一新,阮經天的演技也讓人驚艷。
Thumbnail
今天來聊一部在台灣上映時沒什麼熱度,但在中國卻莫名竄紅的台灣犯罪劇情片,《周處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源自《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情節大致在敘述原本自身也是一害的周處,在他人慫恿下滅除了其他二害(猛虎、蛟龍),隨後幡然自新,改惡從善的故事。
Thumbnail
有人說《周處除三害》是一部爽片,尤其是電影最後,屠戮邪教教徒那一段,我卻覺得,是一部警示片,尤其是對於為人父母來說,更是要小心翼翼的,維護孩子們心裡面本有的那一片善,別讓那片善,在沒注意到的時候,不小心走岔了。
Thumbnail
必須說,這部片看的非常不廢腦力,劇情基本上沒多少伏筆,而且進展的挺快的,有些橋段甚至是有些浮誇到無腦 。 無腦的劇情是稱讚,真的是毫無負擔的看完,又能感受到這種黑色幽默的藝術味。 如: 被教主的刀刺傷腹部,封進棺材裡,埋起來後,竟然能直接推開棺材板
Thumbnail
最近終於有時間把《周處除三害》看完了,原本想說在休假的尾聲好好在家看部電影,沒想到看完突然決定動筆開始寫這篇我擱置許久的主題(突然不能好好休息...)。電影的敘事與鋪陳不太吸引我,或許是因為最近實在太流行這種兄弟風格的電影?唯二吸引我目光的段落大概就是中間陳桂林屠殺「新心靈舍」的信徒,以及最後的行刑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 | 評價 8.1/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1746263 《周處除三害》(英譯: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是一部結合黑幫復仇、犯罪動作與暴力美學的台灣犯罪劇情片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憑著NETFLIX和大陸上映,近期又再度翻紅,引發大眾關注。電影片名取自典故直接點題,簡單俐落,基本上知道典故的人,就能大致清楚理解電影的情節,絲毫不差。 主角陳桂林是出名的黑道殺手,被全國的黑白兩道通緝追殺,某天奶奶過世後,又得知自己得了肺癌只剩不到半年的命,於是決定自首。沒想到警局內
Thumbnail
通緝犯陳桂林已是癌症末期,他打算自首,卻發現自己在通緝要犯排行榜上只排名第三。於是他查出前二名下落,要將他們一一除掉,成就當代的「周處除三害」。《周處除三害》在俗套劇情的基礎上融合了新元素,讓人耳目一新,阮經天的演技也讓人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