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旁觀的角度看愛情—論林夕<愛情轉移>

以旁觀的角度看愛情—論林夕<愛情轉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林夕,香港著名作詞人,上世紀香港樂壇黃金年代的靈魂人物,曾連續九年獲得叱吒樂壇詞人大獎,是目前蟬聯次數最多的填詞人(參見維基百科),於粵語、國語歌詞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累積超過三千八百首膾炙人口的作品,屬於非常高產的創作者,長期合作的歌手包含張學友、王菲、張國榮、楊千樺等,近年來在AI高速發展的趨勢下,亦投入AI歌詞輔助創作工具Lyricist.ai的開發中。

  和許多人一樣,我是透過歌詞開始關注林夕的,說實話直到今天打這篇文章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姓梁,卻有滿滿一個歌單裡全是他的歌,一字一句在耳邊反覆循環。好多次偶然被一首歌的歌詞打動,忍不住上網搜尋後便看到那熟悉名字,透過一次一次的不期而遇,確認了對林夕的喜歡,細讀他的歌詞,往往覺得內心非常幽微且矛盾的一面能被照見,並從其間找到驚喜、同理,甚至一點慈悲。

  想分享的是我在林夕歌詞中看見的「愛情轉移」,這是他非常知名的一首歌之一,原唱陳奕迅於2006年先錄製了粵語版<富士山下>,並在次年為電影<愛情呼叫轉移>演唱國語版<愛情轉移>,近年亦有不少歌手在歌唱節目中翻唱這一經典曲目,而「愛情轉移」的概念,我認為是在他歌詞中反覆出現的意象,以下簡單談一下我的想法。

  甚麼是愛情轉移?我認為是一個人在感情中,極端理性和極端感性的碰撞,理性的一面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對反覆陷入愛河的自己感到疲倦甚至可笑,感性上卻難以克制對愛情的渴求,所以才有了「感情需要人接班 接近換來期望/ 期望帶來失望的惡性循環」這樣的句子,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進行書寫,也同樣表現出適才所論的旁觀者角色;而「轉移」的第二層意思,是所執著的對象是會不斷變換的,就如同張國榮<怪你太過美麗>開頭所唱:「一張嘴一副面容差不多/ 但別要選出色一個」,歌詞中諸如「幾次」、「多少」、「每個人」等用詞,皆呈現癡念的反覆性,這樣的變動往往會讓人懷疑自己是否用情太過容易,隨意起伏、焦躁不安,人是那麼無聊又脆弱。

  這樣看來,林夕歌詞中對愛情似乎是十分悲觀的,但我認為種種自嘲反而是對感情太過認真所致,正是因為每一次都是真心以待,轉移的過程才更顯悲哀,知道自己此刻全心投入的對象,很可能轉瞬間甚麼關係也不是,此前的凝視、喜悅、痛苦變得空蕩而可笑,卻仍然選擇認真的愛人,繼續向前嘗試不同的可能性,這種甘願糊塗的態度份外動人,而林夕歌詞的結尾往往也是鼓勵大家去愛的,「愛情不停站 想開往地老天荒/ 需要多勇敢」、「你不要失望 蕩氣迴腸是為了/ 最美的平凡」,我想對每一個在感情路上掙扎的人來說,這是最好的祝福了。

avatar-img
阿浣的沙龍
14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情提要:我是2024 fall來美國的交換學生,在短短21年的生命中,機緣巧合地往社會科學的方向一路走去,這裡會記錄我的所見所聞,和一些非常個人向的社會觀察,敬請收看! 一、成為交換學生的始末 因為家境普通的緣故,從小對我來說能夠出國是件非常難的事情,即便只是去鄰近的日韓或香港等地區,每次聽到
身處異鄉的第一件是撿了《異鄉人》來看,發覺「異鄉」並非是地理上的,而是指社會中的「stranger」,篇幅很短,約120餘頁,短短一個下午就能看完,初看不敢說完全明白其中含意,卻難以忍受書中所帶來的疏離感,迫切想和人討論一番,於是有此篇。 一、論惡性,異鄉人與法律 首先是關於「惡性」,這個詞是我
今天來分享我今年六月底在內湖AIT面試J1簽證的心得,內容包含申請流程、重要文件的取得以及詳細的面談過程,圖多,想參考面談過程的人歡迎直接跳到第二段觀看。
前情提要:我是2024 fall來美國的交換學生,在短短21年的生命中,機緣巧合地往社會科學的方向一路走去,這裡會記錄我的所見所聞,和一些非常個人向的社會觀察,敬請收看! 一、成為交換學生的始末 因為家境普通的緣故,從小對我來說能夠出國是件非常難的事情,即便只是去鄰近的日韓或香港等地區,每次聽到
身處異鄉的第一件是撿了《異鄉人》來看,發覺「異鄉」並非是地理上的,而是指社會中的「stranger」,篇幅很短,約120餘頁,短短一個下午就能看完,初看不敢說完全明白其中含意,卻難以忍受書中所帶來的疏離感,迫切想和人討論一番,於是有此篇。 一、論惡性,異鄉人與法律 首先是關於「惡性」,這個詞是我
今天來分享我今年六月底在內湖AIT面試J1簽證的心得,內容包含申請流程、重要文件的取得以及詳細的面談過程,圖多,想參考面談過程的人歡迎直接跳到第二段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