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臺灣布袋戲發展史中的「客觀事實」與「主觀意見」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有些來源不明(或是敝人才疏學淺看不出來源),例如:《五龍十八俠》、《武童劍客》、《終南三大奇俠》等。

陳龍廷在《臺灣布袋戲發展史》中將這些劍俠故事大快人心的原因,歸結於1950年代臺灣經歷了米糧缺乏、新舊臺幣兌換引發的經濟恐慌,而劍俠戲中武功蓋世、仗義勇為的俠客反映當時臺灣人心底的悲情與渴望,期望有那樣的俠客英雄打倒邪惡的勢力。

陳龍廷的觀點不無道理。布袋戲屬「本省文化」,而報紙上連載的武俠小說屬「外省文化」,兩種文化同樣在1950年代形成了劍俠武俠熱潮,某程度上反映了「時代精神氣候」。

不過,在清末民初唐芸洲的《七劍十三俠》、海上漱石生的《仙俠五花劍》、陸士諤的《南派劍俠全書》、南向北趙的《江湖奇俠傳》和《奇俠精忠傳》,到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之類的劍俠和俠義故事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都大受歡迎;而在1950年代沒有米糧缺乏和新舊臺幣兌換問題的香港,從早期廣派作家我是山人和毛聊生的作品,到1954年梁羽生和金庸相繼出道,同樣掀起了武俠小說熱潮。以上兩例側面反映出陳龍廷的觀點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簡而言之,去除其局限性,讀者「期望有那樣的俠客英雄打倒邪惡的勢力」就是劍俠戲和武俠小說受歡迎的原因,古今如一,不必扯上什麼時代精神氣候。

其實從陳龍廷的〈前言〉與〈結語〉就很明白知道他的寫作目的,〈前言〉第二段第一句「過去統治者所灌輸的中國的認識論,在這個時代即將轉變為臺灣的認識論」;〈結語〉的第一段第一句「近二十年來隨著政治的解嚴,對臺灣本土文化的重視,幾乎已經成全民的共識」。可見《臺灣布袋戲發展史》是有很明顯與政治掛勾的寫作目的,這樣的學術著作可能會得出具有局限性的結論,以上就是一個明顯例子。

按照陳龍廷喜歡把布袋戲發展與時局掛勾的論述脈絡,1983年臺灣尚未解嚴,仍是獨裁專制的黨國政治,《雲州大儒俠》出現褒揚愛國精神的對白是黨國政治下的產物。2009年距離臺灣解嚴已有二十二年,那時發佈的《黑白龍狼傳》,講中原武林對抗東瀛西劍流入侵的故事。前一句扶桑狗指罵日本侵略者,後一句中原人的氣節。雖然不是狂熱的民族主義,但也離不開所謂大中華思維框架。

如果以上例子還不夠明顯,不妨從另一角度思考問題。

「1950年代的劍俠戲和武俠小說熱潮,故事往往以古代中國為背景,宣揚的是忠孝仁義,推崇的是政治文化上的大一統觀念。這種故事能在臺、港大行其道、大得民心,表示中國在當時已經是個四方進貢、八面來朝的泱泱大國,臺港同胞回歸祖國的決心在1950年代已經堅定不移,急不及待擁抱偉大的祖國。」

這樣的結論是不是非常合理、客觀和持平?


2023.10.2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