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布袋戲發展史中的「客觀事實」與「主觀意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有些來源不明(或是敝人才疏學淺看不出來源),例如:《五龍十八俠》、《武童劍客》、《終南三大奇俠》等。

陳龍廷在《臺灣布袋戲發展史》中將這些劍俠故事大快人心的原因,歸結於1950年代臺灣經歷了米糧缺乏、新舊臺幣兌換引發的經濟恐慌,而劍俠戲中武功蓋世、仗義勇為的俠客反映當時臺灣人心底的悲情與渴望,期望有那樣的俠客英雄打倒邪惡的勢力。

陳龍廷的觀點不無道理。布袋戲屬「本省文化」,而報紙上連載的武俠小說屬「外省文化」,兩種文化同樣在1950年代形成了劍俠武俠熱潮,某程度上反映了「時代精神氣候」。

不過,在清末民初唐芸洲的《七劍十三俠》、海上漱石生的《仙俠五花劍》、陸士諤的《南派劍俠全書》、南向北趙的《江湖奇俠傳》和《奇俠精忠傳》,到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之類的劍俠和俠義故事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都大受歡迎;而在1950年代沒有米糧缺乏和新舊臺幣兌換問題的香港,從早期廣派作家我是山人和毛聊生的作品,到1954年梁羽生和金庸相繼出道,同樣掀起了武俠小說熱潮。以上兩例側面反映出陳龍廷的觀點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簡而言之,去除其局限性,讀者「期望有那樣的俠客英雄打倒邪惡的勢力」就是劍俠戲和武俠小說受歡迎的原因,古今如一,不必扯上什麼時代精神氣候。

其實從陳龍廷的〈前言〉與〈結語〉就很明白知道他的寫作目的,〈前言〉第二段第一句「過去統治者所灌輸的中國的認識論,在這個時代即將轉變為臺灣的認識論」;〈結語〉的第一段第一句「近二十年來隨著政治的解嚴,對臺灣本土文化的重視,幾乎已經成全民的共識」。可見《臺灣布袋戲發展史》是有很明顯與政治掛勾的寫作目的,這樣的學術著作可能會得出具有局限性的結論,以上就是一個明顯例子。

按照陳龍廷喜歡把布袋戲發展與時局掛勾的論述脈絡,1983年臺灣尚未解嚴,仍是獨裁專制的黨國政治,《雲州大儒俠》出現褒揚愛國精神的對白是黨國政治下的產物。2009年距離臺灣解嚴已有二十二年,那時發佈的《黑白龍狼傳》,講中原武林對抗東瀛西劍流入侵的故事。前一句扶桑狗指罵日本侵略者,後一句中原人的氣節。雖然不是狂熱的民族主義,但也離不開所謂大中華思維框架。

如果以上例子還不夠明顯,不妨從另一角度思考問題。

「1950年代的劍俠戲和武俠小說熱潮,故事往往以古代中國為背景,宣揚的是忠孝仁義,推崇的是政治文化上的大一統觀念。這種故事能在臺、港大行其道、大得民心,表示中國在當時已經是個四方進貢、八面來朝的泱泱大國,臺港同胞回歸祖國的決心在1950年代已經堅定不移,急不及待擁抱偉大的祖國。」

這樣的結論是不是非常合理、客觀和持平?


2023.10.26

avatar-img
27會員
836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七劍八俠》第六、七回寫呂壽診斷兩症,連篇累牘地寫診症文字和藥方⋯⋯
最近非常認真地構思撰寫一部武俠小說(但未來一年內應該不可能動筆),就知道為什麼血滴子能夠成為武俠小說的熱門題材⋯⋯
《七劍八俠》續篇寫到呂四娘和張福兒的飛劍被靈磁峰攝走,導致飛劍術失效⋯⋯
去年風雲時代出版社再版了倪匡的《紫青雙劍錄》,它是倪匡擱下衛斯理系列不寫,用了六年時間改訂續完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而成,倪匡自言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書就是《蜀山》⋯⋯
沈西城問及西門丁在金庸、古龍、梁羽生三大武俠小說家之中,最喜歡哪一位⋯⋯
西門丁回憶,約在1977年左右,黃鷹看見經營出版業可以大量獲利,於是與一位炒股票的朋友合資一百萬創辦《武俠小說週刊》⋯⋯
《七劍八俠》第六、七回寫呂壽診斷兩症,連篇累牘地寫診症文字和藥方⋯⋯
最近非常認真地構思撰寫一部武俠小說(但未來一年內應該不可能動筆),就知道為什麼血滴子能夠成為武俠小說的熱門題材⋯⋯
《七劍八俠》續篇寫到呂四娘和張福兒的飛劍被靈磁峰攝走,導致飛劍術失效⋯⋯
去年風雲時代出版社再版了倪匡的《紫青雙劍錄》,它是倪匡擱下衛斯理系列不寫,用了六年時間改訂續完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而成,倪匡自言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書就是《蜀山》⋯⋯
沈西城問及西門丁在金庸、古龍、梁羽生三大武俠小說家之中,最喜歡哪一位⋯⋯
西門丁回憶,約在1977年左右,黃鷹看見經營出版業可以大量獲利,於是與一位炒股票的朋友合資一百萬創辦《武俠小說週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喜歡布袋戲、看歌仔戲長大的中年人,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這本有聲書!實在是太趣味了!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還是得說回《寶劍金釵》──我想,二十世紀前期那些閱讀王度廬的讀者,很可能與二十一世紀看戀綜的觀眾,在心情上是很雷同的,看著人物飽受情愛的折磨,與之共鳴,或想起了自己的情事、千瘡百孔的心,或帶著某種憧憬,想著日後遇見愛情的種種。
Thumbnail
1983年的港劇《射鵰英雄傳》是繼《天龍八部》後,我所看的第二部金庸武俠劇。《天龍八部》之後,台灣開始禁播港劇,所以這之後,想要再看金庸港劇,就要去租錄影帶了。記得當時除了《射鵰》之外,先後租過劉德華版《神鵰俠侶》、梁朝偉版《鹿鼎記》、周潤發版《笑傲江湖》、梁朝偉版《倚天屠龍記》、還有呂良偉版《雪山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在霹靂布袋戲這種融合仙俠、傳統武俠、武俠化科幻/奇幻的特殊劇種裡,與「龍」有關的戲劇元素不勝枚舉。
Thumbnail
雖然已經沒追霹靂很久了,不過每每心血來潮,還是會回去重溫一些經典片段,順便感謝九泉之下的八音才子黃文擇先生,倘若沒有他的配音,估計我當初也寫不出那些霹靂二創同人文。 好了,以下才是正題(欸 蓋文是我時常有在觀注的布袋戲系列的YTBer,在“看到【布看也可以】中二語錄戰神篇—戰火無情 你承
Thumbnail
霹靂布袋戲播出三十餘年,大大小小角色如恆河沙數,在戲份吃重的各檔要角外,總還有些次要角色讓人記憶深刻。​ ​
Thumbnail
霹靂宇宙裡真的使用過英文,印象中最早的例子還是一首英文名詩。
Thumbnail
喜歡布袋戲、看歌仔戲長大的中年人,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這本有聲書!實在是太趣味了!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還是得說回《寶劍金釵》──我想,二十世紀前期那些閱讀王度廬的讀者,很可能與二十一世紀看戀綜的觀眾,在心情上是很雷同的,看著人物飽受情愛的折磨,與之共鳴,或想起了自己的情事、千瘡百孔的心,或帶著某種憧憬,想著日後遇見愛情的種種。
Thumbnail
1983年的港劇《射鵰英雄傳》是繼《天龍八部》後,我所看的第二部金庸武俠劇。《天龍八部》之後,台灣開始禁播港劇,所以這之後,想要再看金庸港劇,就要去租錄影帶了。記得當時除了《射鵰》之外,先後租過劉德華版《神鵰俠侶》、梁朝偉版《鹿鼎記》、周潤發版《笑傲江湖》、梁朝偉版《倚天屠龍記》、還有呂良偉版《雪山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在霹靂布袋戲這種融合仙俠、傳統武俠、武俠化科幻/奇幻的特殊劇種裡,與「龍」有關的戲劇元素不勝枚舉。
Thumbnail
雖然已經沒追霹靂很久了,不過每每心血來潮,還是會回去重溫一些經典片段,順便感謝九泉之下的八音才子黃文擇先生,倘若沒有他的配音,估計我當初也寫不出那些霹靂二創同人文。 好了,以下才是正題(欸 蓋文是我時常有在觀注的布袋戲系列的YTBer,在“看到【布看也可以】中二語錄戰神篇—戰火無情 你承
Thumbnail
霹靂布袋戲播出三十餘年,大大小小角色如恆河沙數,在戲份吃重的各檔要角外,總還有些次要角色讓人記憶深刻。​ ​
Thumbnail
霹靂宇宙裡真的使用過英文,印象中最早的例子還是一首英文名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