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展 09 - 五友@池上攝影展, 池上穀倉藝術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在芭蕉圖書館的最後一天,我和當時的店長聊天時提起一週後會前往池上,她說那邊有個攝影展,其中一位是她很喜歡的藝術家。於是,到埗池上的下午,在民宿安置好行裝後便邊漫步,便把是次漫步的終點設為攝影展的舉辦地池上穀倉藝術館

池上穀倉藝術館

本為池上農民梁正賢的有60年歷史的老穀倉,根據蔣勳老師在書本中的說法,當時他正覓其新工作間,池上基金會的朋友帶他來到此老穀倉,但老師認為穀倉的空間很倘大,若作為自己一人的工作間實在浪費,遂參了一腳於推動改建為池上的首家藝術館的事宜。


raw-image


作為池上的藝術館,當然不乏在地各方的藝術家支持和擺展,因此攝影展只是到訪此地的一個引子。

裡頭有蔣勳老師的畫作《山醒來了》,置於門向馬路的圓形窗戶內。站立於窗戶正面前,長形油畫即映入眼簾,入夜後的昏黃燈下光更顯老師眼中好山好水好人好情的池上。

還有拉飛‧邵馬的大木門,他是來自長濱的已去世的原住民藝術家,之前已於臺東美術館欣賞過他嚮往大海的作品,同時也聽聞了他意外地把肉體靈魂都奉獻予海洋的訃聞。穀倉藝術館在他刻劃了海浪紋的兩道厚重大木門,連接着內裡的空門和陽光灑落的外圍走道。刻上海浪紋的原因,是池上鄉不接海,他希望把他最愛的海,帶給此地的居民。

raw-image

池上穀倉藝術館外是平交道,偶爾的叮叮聲和火車的轟轟及車輪與路軌的交流磨擦,使參觀藝術館不止是單一的視覺活動,還有聲音的扶持,此為池上的演奏,池上的話語。





閱讀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位藝術系畢業的平面設計師,在過去20年的打工仔人生中,於空餘時間與魚打交道:釣魚、吃魚、畫魚。數年前終走出打工的捆綁,裸辭後成為全職魚專家,把多年來慢工出細貨的魚畫,共40多幅,出版作品集之餘,同時舉辦了展覽,讓參觀者走入他塑造的海洋世界。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謂之為井。」都市生活,打井取水似乎遙不可及,但城市人的「必須」如古人的食水,一切供給其實就井然隱藏於地下,維持著我們舒適的城市生活。低頭一看,在我們每天經過的街道上,各式井蓋就是貫通地上地下之門,從中可以讀到城市發展的歷史痕跡,窺探「香港製造」的工業故事。
《我是誰?: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 台東康樂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時間在午後陽光下睡著了》 這「真人書」計劃,是由挪威編舞家Mette Edvardsen發起的,於全球各地的美術館、圖書館、劇院和其他場所巡迴展出,每地可自行決定並增加「書籍」。是次香港大館的場次有四本新書:王爾德的《快樂王子》、普利摩·李維的《如果這是一個人》、詹姆斯·喬伊斯的《都柏林人》及西
鹿港民俗文物館 Lukang Folk Arts Museum 「一府、二鹿、三艋舺」,於此磚紅建築的內外,細味歷史痕跡。
一位藝術系畢業的平面設計師,在過去20年的打工仔人生中,於空餘時間與魚打交道:釣魚、吃魚、畫魚。數年前終走出打工的捆綁,裸辭後成為全職魚專家,把多年來慢工出細貨的魚畫,共40多幅,出版作品集之餘,同時舉辦了展覽,讓參觀者走入他塑造的海洋世界。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謂之為井。」都市生活,打井取水似乎遙不可及,但城市人的「必須」如古人的食水,一切供給其實就井然隱藏於地下,維持著我們舒適的城市生活。低頭一看,在我們每天經過的街道上,各式井蓋就是貫通地上地下之門,從中可以讀到城市發展的歷史痕跡,窺探「香港製造」的工業故事。
《我是誰?: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 台東康樂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時間在午後陽光下睡著了》 這「真人書」計劃,是由挪威編舞家Mette Edvardsen發起的,於全球各地的美術館、圖書館、劇院和其他場所巡迴展出,每地可自行決定並增加「書籍」。是次香港大館的場次有四本新書:王爾德的《快樂王子》、普利摩·李維的《如果這是一個人》、詹姆斯·喬伊斯的《都柏林人》及西
鹿港民俗文物館 Lukang Folk Arts Museum 「一府、二鹿、三艋舺」,於此磚紅建築的內外,細味歷史痕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節選自《池上日記》一書。藉由記錄鄉居見聞,抒發順應天時的感悟,也呈現共好、分享的生活美學。池上,位於臺東,是臺灣著名的米鄉。 民國一○三年十月,蔣勳參與基金會主辦的「池上藝術村」文化行動,擔任首位駐村藝術家。他移居池上,親近土地,與農民互動,發現農村的恬靜與富麗,並以池上為主題,寫作文章、攝影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Thumbnail
池上~鹿野神社、崑慈堂~初鹿牧場-知本開喜小吃部(海鮮午餐)~枋寮靜雄有機果園的菠蘿蜜~台東市正氣路上黑膠唱片探訪~池上
Thumbnail
5月有幸受邀台東大學舉辦生命故事講座,工作結束照慣例找個地方進行慢步調旅行,好好放空來個大整理。 這次會選擇「池上」作為目的地,是來自上一次台東之旅民宿認識的新朋友推薦,得知我與旅伴不喜趕著走行程,對觀光行程熱門景點都不大感興趣,只想慢慢體驗當地生活,於是分享了在池上時感受到的切意與極慢,推薦我們
Thumbnail
今早我下廚煮的早餐 手癢啊,今天從早餐開始讓Nancy體驗一下台東在地的農特產,龍鬚菜、栗子南瓜…最重要的是幫她特別熬煮一鍋南瓜粥。 大公雞,中午就拿到手,哈哈😄,好吃的池上放山雞要開吃了。 文青的池上:蔣勳書房、福原國小、五洲戲院 蔣勳,對池上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很重要的人。到池上,不能不
Thumbnail
當大家瘋「Pixar 皮克斯動畫20年特展」,北美館裡還有其他精彩的特展進行中,喜歡臺灣前輩畫家作品的人請別錯過「25年典藏精粹展」,你可以親近在藝術拍賣市場上耳熟能詳的畫家,如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江兆申、陳澄波、郎靜山、李梅樹,除此之外,吸引我的還有陳其寬的「陰陽」,非常有趣,將立體的
Thumbnail
六月底的池上,稻田早就收割的差不多了,剩下光禿禿的地,但我覺得,不減池上的美,哪怕一整片都是收割完畢的稻田,伯朗大道依舊迷人。
Thumbnail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前身為「桃園市龍潭國小教職員日式宿舍群」,於西元201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鍾老師在此處完成多部重要的作品,這裡不只是他與家人兒女們共同生活的居所,也是台灣作家聚會的重要場域,甚而被稱為是「戰後台灣文學發祥地」。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Thumbnail
本文節選自《池上日記》一書。藉由記錄鄉居見聞,抒發順應天時的感悟,也呈現共好、分享的生活美學。池上,位於臺東,是臺灣著名的米鄉。 民國一○三年十月,蔣勳參與基金會主辦的「池上藝術村」文化行動,擔任首位駐村藝術家。他移居池上,親近土地,與農民互動,發現農村的恬靜與富麗,並以池上為主題,寫作文章、攝影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Thumbnail
池上~鹿野神社、崑慈堂~初鹿牧場-知本開喜小吃部(海鮮午餐)~枋寮靜雄有機果園的菠蘿蜜~台東市正氣路上黑膠唱片探訪~池上
Thumbnail
5月有幸受邀台東大學舉辦生命故事講座,工作結束照慣例找個地方進行慢步調旅行,好好放空來個大整理。 這次會選擇「池上」作為目的地,是來自上一次台東之旅民宿認識的新朋友推薦,得知我與旅伴不喜趕著走行程,對觀光行程熱門景點都不大感興趣,只想慢慢體驗當地生活,於是分享了在池上時感受到的切意與極慢,推薦我們
Thumbnail
今早我下廚煮的早餐 手癢啊,今天從早餐開始讓Nancy體驗一下台東在地的農特產,龍鬚菜、栗子南瓜…最重要的是幫她特別熬煮一鍋南瓜粥。 大公雞,中午就拿到手,哈哈😄,好吃的池上放山雞要開吃了。 文青的池上:蔣勳書房、福原國小、五洲戲院 蔣勳,對池上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很重要的人。到池上,不能不
Thumbnail
當大家瘋「Pixar 皮克斯動畫20年特展」,北美館裡還有其他精彩的特展進行中,喜歡臺灣前輩畫家作品的人請別錯過「25年典藏精粹展」,你可以親近在藝術拍賣市場上耳熟能詳的畫家,如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江兆申、陳澄波、郎靜山、李梅樹,除此之外,吸引我的還有陳其寬的「陰陽」,非常有趣,將立體的
Thumbnail
六月底的池上,稻田早就收割的差不多了,剩下光禿禿的地,但我覺得,不減池上的美,哪怕一整片都是收割完畢的稻田,伯朗大道依舊迷人。
Thumbnail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前身為「桃園市龍潭國小教職員日式宿舍群」,於西元201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鍾老師在此處完成多部重要的作品,這裡不只是他與家人兒女們共同生活的居所,也是台灣作家聚會的重要場域,甚而被稱為是「戰後台灣文學發祥地」。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