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日本大河劇,很多以戰國或江戶時代為背景,因為是戲劇,所以能一下從這個A點轉到這個B點的畫面,但仔細想想這兩個地方,光搭新幹線就要1小時。以前的人沒有新幹線,就算騎馬也是要花一段時間,那平民應該只能走路,還有以前的人要去四國走遍路或是去伊勢神宮參拜也是用走路,那是走那裡的路?
於是開始尋找答案。
江戶時代各地諸侯要將正室跟孩子留在江戶,也就是現在的東京,每幾年就要從自己屬地走到江戶城面見將軍,在江戶辦公,順便跟家人聚聚,沒多久再走回屬地。非常耗時耗人力耗錢,而走的道路還有規定像是走海線東海道或是山線中山道,其他地方則有其他街道匯流到東海道或中山道。像是甲州街道,但甲州街道直通江戶城後門的概念,就只有少數諸侯可用這一條街道,其他諸侯都要走中山道。
天皇家跟德川幕府聯姻時,天皇家的公主也是走中山道!因東海道需渡河的地方比較多,人多非常非常耗時,但山路很多的中山道其實也沒多快。
選擇走中山道的原因,一個是想跟別人不一樣,明眼人一看東海道絕對簡單多,想先走比較難中山道,東海道就不怕。這是職場上前大大大BOSS曾經對我說過,最遠的店先輪過,其他店就不怕遠了。
一個是中山道路上保存較多江戶時代味道的風景,東海道路上城市發展快速,很多江戶時代的東西不見或被消滅了。
東京到京都這段路上有69個宿場,宿場都有浮世繪,又名木曾海道六十九次,由溪齋英泉、歌川廣重兩位畫師所繪製而成。當時繪師們看到的風景,現在的我也能看到同樣的風景嗎?我不太清楚,但想要試試看。
中山道跟東海道的宿場都有浮世繪,目前中山道的資料比較容易找到,多重原因交疊之下,就先走中山道吧!
中山道從東京的起點是在日本橋,下一個宿場是板橋,有10公里的距離。
江戶時代的一里約是現在的3.9公里,就先4捨5入當作是4公里,以日本橋為起點,主要街道,每一里會堆起土堆,在上面種植樹木,樹的種類以榎木居多。這個叫做一里塚,用來告訴用路人走了一里了。街道兩側都會設置一里塚,但是現存的很少,很多只剩下一側是一里塚,或是被消滅只剩一里塚跡,立個牌子告訴大家這裡以前有一里塚。
目前可以用的資源除了網路上的地圖外,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購買一本「中山道六十九次」的本子,裡面除了地圖外,還會標示景點、一里塚(跡)、宿場位置、宿場間距離、便利商店(實際上有遇過閉店的便利商店,但還是有參考的價值)…等資訊。而且有時遇到對面方向來的旅人,手上也拿同樣的一本,就知道大家都是中山道同好,有時打完招呼,還會簡單交流一下。
剛剛說過便利商店的資訊,本子未更新,一定要搭配有網路的手機,使用GOOGLE MAP或是其他網路地圖,而且有時看著本子會不小心走錯路,這時GOOGLE MAP就很重要。
接著準備開走,但不可能一次走完,就用日歸小旅行的概念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