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2/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西班牙內戰後生活】糧食配給券


raw-image

歷經兩年八個月又十五天的西班牙内戰(Guerra Civil)結束時,許多西班牙人民的悲慘生活才真正開始,因為戰後唯一留下的只有「飢餓」。

「我們太餓了,我爸爸不得不晚上去偷葡萄,我跟我兄弟姊妹們會去田野撿野草…我媽煮飯時就把這些野草當蔬菜煮了…如果我們在路上看到橘子皮,我們會撿來吃,當時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香蕉。」

1939年時才9歲的Bienvenida Verdú。

在西班牙內戰期間許多農地被夷為平地,加上二戰前後國際社會間對獨裁者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採取的經濟制裁,戰後西班牙既無法獲得美國援助,亦被排除在國際合作機制之外,種種因素累積下致使西班牙糧食嚴重短缺,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消費物價大幅上漲,這場全民飢餓期長達十年。

內戰後,政府為了控制商品的分配,在1939年5月14日建立糧食配給券(Cartillas de racionamiento)制度,並全面監督農、漁牧業生產,以集中控管產量與價格;當時負責分配的食品總局(Comisaría General de Abastos)每週會公布食品分配的比例、數量與價格,個人只能到政府分發指定的供應商與雜貨店購買。這個制度一直到1952年才被廢除。

一開始,糧食配給券只有分兩種,一種用於肉類產品,另一種用於買民生基本必需品,並按家庭分配。後來又改為按個人發放,並按社會地位、健康狀況及一家之主的工作類型分為三種類別分發。

依法規定一名成年男子,每天可配到400克麵包、250克馬鈴薯、200克鮮魚、100克豆類、125克肉類、30克糖、25克培根及10克的咖啡,但多數人民從來沒有領到過。

基本上每人每週可分配到一定數量的黑麵包,每張配給卷可換到約150-200克左右的麵包,而白麵包在當時被視為奢侈品。常見的食品有鷹嘴豆、地瓜、鱈魚、油、糖與培根;偶爾會有咖啡、巧克力、榲桲(membrillo)與肥皂。肉、牛奶與雞蛋則是顯少配給的食品,大多時候只能在黑市找得到。

黑市的形成

想要在額外買到食物填飽肚子,唯一可能的管道是透過黑市(estraperlo),但黑市商品的售價通常也較政府公告的價格昂貴。

黑市的形成由於許多農民經常起個大早,在政府的食品管控人員來之前,將部份產量藏起來,逐漸地這些食品就流通出去,一打雞蛋變成200個比塞塔(peseta)、一公斤的糖變125個比塞塔…而當時一個工人日薪約12個比塞塔。

儘管有食物配給,但很多時候還是吃不飽,人們只好另外想辦法求生存,從搶劫、謀殺、偽造糧食配給券、隱瞞家中有人過世的事實,或是用貓取代野兔、牛奶加水,甚至發明出用栗子與橡子作燉菜等創意料理,這一切都只是為了飽餐一頓。


相關連結:
.Cartillas de racionamiento, cómo eran y para que servían,
https://bit.ly/3guQWiC
.El franquismo en España (VIII): del hambre, el racionamiento y el estraperlo en las ruinas de la posguerra,https://bit.ly/33oryaI
.Engañar al hambre en la postguerra,https://bit.ly/30tKKlG
.Los «cadáveres» del racionamiento español,https://bit.ly/3keRCuU
https://es.wikipedia.org/wiki/Racionamiento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