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圓覺經中的修持:成佛的根本修持

《圓覺經》是藉由文殊菩薩等十二位菩薩向佛陀請問,於是佛陀宣說了成就如來果位的真實修行方式與如來的真實境界,乃至於若不能契入真實修行時應該如何修行。經中每一位菩薩所請問的核心要義,佛陀都在該問結束前以偈頌的方式做總結,因此可以說這十二個偈頌是整部經典義理的濃縮,在這十二首偈頌中又以前四個偈頌最為重要,這四個偈頌明確闡述了修行者應該要有的根本見解與根本修行。

首先佛陀說:「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這是說十方諸佛如何成佛的根本原因(更清楚來說,是指根本的修行)都是依靠「圓滿照見清淨覺相」這個修行方式,以如此的修行方式徹底斬斷無明,成就了佛陀的果位。雖然「圓滿照見清淨覺相」只有八個字,卻是真正成佛的根本原因,所以冀望今生證悟成佛的行者必須仔細研究清楚這八個字的內涵,如此才能如同偈頌所說「修此免邪見」,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而不自知。

「圓滿照見清淨覺相」可以分成二部分,一是圓滿照見,二是清淨覺相。我們先討論清淨覺相,何為清淨覺相?覺相到底是什麼相?為什麼佛陀用清淨來形容覺相?在偈頌中,佛陀說:「覺性如虛空,平等不動轉」,這二句就是所謂的清淨覺相。覺指的是我們的覺知,我們能夠了知、感受、體驗事物的這個能力,我們一般習慣稱它為「心」,而性指的是本質,佛陀說我們心的本質如同虛空一般,換句話說,心根本不存在一個真正的本體,心不是實有的,心性是空的,如同虛空一般,什麼也沒有,但心性只是如同虛空一般而非就是虛空,為什麼呢?因為心還有能了知、感受、體驗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在講心如虛空之後,還加上第二句「平等不動轉」的原因,因為如果只是虛空,就沒有什麼需要談的,哪裡還需要強調平等不動轉。

佛陀說心的本質除了像虛空外,心的覺知是平等的,換言之,就是普遍存在,不會受任何時空所限制影響;不動轉則是說心的覺知自始至終都不會有任何改變,不會有時候強有時候弱、有時能覺知有時不能覺知,心的覺知一直都是穩定恆常的,所謂的平等其實就是不動轉,這二者是同一個意思。所以綜合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所謂的「心」,它能夠覺知,但卻沒有任何本體存在,它單純就只是一種作用而已,只是一種能力而已,這個能力是沒有任何來源或基礎的。

「心能覺知卻是空的」這個事實跟我們從小的體驗與所接受的知識教育完全背離,我們總認為能夠產生作用一定要有一個作用者,比如推動一個東西,總得要有人出力來推這個東西,力是作用,人則是作用者,因此根據我們過去的認知會覺得心能覺知,那肯定有一個心的本體存在,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心能覺知卻找不到任何心存在的痕跡,哪怕細小如微塵一般的存在都找不到。因為心一直都是如此,不受任何影響,不受任何染污,所以佛陀稱之為清淨。我們試想一下:一個本體並不存在的東西我們要如何汙染它呢?我們能夠將虛空染上任何顏色嗎?很顯然,這是不能的,所以「性空」與「清淨」就是相同的意思,「清淨覺相」也可以說成是「空的覺知」或是「空的能知」,而這就是我們心的真正樣貌。

再來,我們來討論「圓滿照見」,這四個字也可以分成圓滿與照見,什麼叫照見?在《心經》也有照見二字,若是以文字來理解,我們會以為是用眼睛看,但其實真正能看見的並不是眼睛而是我們的心,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我們先看著眼前的景物,然後再閉上眼睛。當我們睜開眼睛的時候,如果有人問我們:「你看得見嗎?」我們會回答:「看得見。」,而在我們閉上眼睛的時候,他又問:「你看得見嗎?」我們就會回答:「看不見。」,這樣的回答似乎理所當然,但我們仔細研究一下我們閉上眼睛時是否真的看不見,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並沒有看不見而是看見黑黑的一片,我們只是看不見眼前的景物而已並非真的看不見,這個不受眼睛開閉影響卻能看見的能力就是心的照見、心的覺知。再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晚上睡覺作夢,絕大多數人的眼睛都是閉著的,但我們沒有使用眼睛卻依然能夠清楚看見夢中的景物,前面說過因為心的覺知是平等不動轉的,它一直在作用,所以不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能夠「看見」,即使在夢中我們沒有使用眼睛也依然能看見,所以「照見」指的就是用心的覺知能力去覺知。

當我們「照見清淨覺相」時,也就是用心的覺知能力去覺知心本身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會看到什麼也沒有、一片空無,如同無邊無際的虛空一般,為什麼?因為心根本就沒有本體,心的本質是空的,心性是空的,我們實際去看的時候就能體驗到這一點,一旦我們體驗到這一個事實,這時候就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我們越是想找到心真實存在的證據,越是會體驗到它根本不存在的事實。但是這樣的體驗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我們因為過去的習氣的關係,很容易在體驗之後就開始想東想西,或是因為無聊而感到昏昏欲睡,這個就是迷亂,也是所謂的無明--心的覺知沒有看見心本體為空。佛陀在偈頌說:「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又說:「諸幻從覺生,幻滅覺圓滿」,所以當我們的覺知不再照見清淨覺相,而是照見其它的念頭或是情緒…等等的時候,就是處在無明的狀態,所以我們必須一再提醒自己去照見,提醒自己去看心,直到再也不會離開照見清淨覺相這個動作,這樣就稱之為圓滿,所以佛陀說:「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覺遍十方界就是指時時刻刻都能照見清淨覺相,能修持到如此地步自然就能成就佛陀果位。

我們更進一步來理解這個修持的方式為何能夠斷除無明,前面說過當我們以心看心時,我們會看見什麼都不存在、什麼都沒有,只是空蕩蕩的一片,但在看見空無的同時,我們也是覺醒的、清楚的、明晰的,所以這意味著在那個時候,我們也清楚看見沒有任何的念頭、任何的情緒,乃至於任何的貪嗔癡與罪業,它是一片清淨的,既然是如此,這不就是斷除了無明、斷除了迷惑了嗎?再者,這個修持也不是一種刻意的行為,它只是讓心本有的覺知能力去覺知心自己而已,或許我們一開始要提醒自己去看心,但一旦看見之後就不需要一再提醒自己去看,我們就只是處在一種放鬆同時不散亂的狀態,一旦散亂了就再次提醒自己去看,之後我們便會習慣在覺察到自己散亂的同時立刻回到照見清淨覺相的狀態,這種修持佛陀稱之為「覺隨順」--隨順自己的覺知去覺知,不做任何改變。

一旦認識到心的本質是空無的,我們也能逐漸發現心覺察到的一切對境或者說顯現在心中的一切境相都是虛幻的,就如同睡覺作夢的夢境一般,雖然我們能夠有所體驗,但夢境中的一切並沒任何的真實性。了知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被境相所迷惑而流轉不停,所以經中佛陀說了:「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在《金剛經》也說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換句話說,只要我們還夠覺知到境相--感受到念頭、情緒、人、事、物…等等,即使我們已經明心見性了,也說明修行還未達到究竟,所以依然要勤加修持:隨順心的覺知,但同時不要讓心散亂。

佛陀雖然在經中講了三種淨觀的修持方式,但仔細分析之後內涵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們應該如同大圓鏡一般只是看著這些顯相,了知這些顯相都是虛幻的就不會被迷惑,雖然由外在看起來,我們似乎什麼都沒有做、沒有修行,但實際上我們卻是一直在禪修,一直在做無所為的禪修、覺隨順的禪修,依靠這樣的修持就能慢慢消除我們喜歡追求顯相的散亂習氣,一直到再也不需提醒也能不散亂為止,這時候即使候顯相仍然存在,也對我們沒有任何傷害。等到今生我們成為人的因緣耗盡了,在死的時候我們就圓滿了所有的修行,回歸到自己的本性,達到究竟的解脫。

至於利益眾生的佛行事業,這只會發生在與我們有緣的眾生的感知之中。佛陀說:「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依靠著我們在因地修行時所發出的慈悲願力,我們自然而然會在有緣的眾生面前示現出有生老病死、修行度眾…等等顯相,因為這些眾生依然迷惑的緣故,所以這些所有不清淨的顯相只會發生在他們的感知裡,但對我們而言並沒有利益眾生這件事情,因為我們已經完全清淨,一切顯相的迷惑都已經恢復成究竟的本性,而究竟的本性就僅僅是空的覺知,如此而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