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街頭的未來交通體驗 免費試乘自動駕駛計程車

深圳街頭的未來交通體驗 免費試乘自動駕駛計程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走訪不少大陸各級城市,其中挺喜歡深圳,因七八年前經常前往香港出差,常常順道搭地鐵到羅湖或是搭船到蛇口,採買網路營銷、直播自媒體相關的簡體書,同時也可以順便品味當地的美食。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電動車的普及率,外賣小哥和路上的計程車都是以電動車為主。


這次參加了「2023台港青年媒體人粵港澳大灣區體驗營」,在深圳南山區(類似台灣的信義計畫區)體驗了實際道路上的自動駕駛(Autopilot)計程車,而這項技術的自動化水平更是向前跨了一大步。


只要下載相關APP就能免費或低價體驗,而這次我體驗的是百度Apollo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蘿蔔快跑」。疫情三年太久沒看簡體字,猛然還錯看成「夢卜」想說這品牌取得也太夢幻了。目前在深圳以外,還在北京、重慶、武漢等城市都設有無人車自動駕駛試辦點。

蘿蔔快跑自動駕駛計程車

蘿蔔快跑自動駕駛計程車

雖然我在這次的體驗中感到有如用生命嘗鮮,但事實上,整個過程相當安全,駕駛座上仍有一名「安全員」,負責全程監控無人車運作的數據,及注意當下實際路況,必要時會做出人為干預的補救行為。這使我對這項技術充滿了新奇和驚艷的感覺,這種感覺遠遠超過了心中的不安。


根據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的自動駕駛Autopilot(自動駕駛)汽車分級,我們這次體驗的「蘿蔔快跑」屬於L4等級。

SAE J3016 自動駕駛等級 來源:SAE International(2018)

SAE J3016 自動駕駛等級 來源:SAE International(2018)

一坐上後座,椅背後的小電視就會提醒我們須繫上安全帶,與說明安全員的職責,請我們不要任意與他聊天。接著由我們啟動試乘,車子開始前進,系統會詢問我們是否要播放音樂或影音娛樂?我們就看著方向盤自顧自兒地流利轉動著,加油、煞車全由電腦操控。

車內螢幕顯示實際車況路徑

車內螢幕顯示實際車況路徑

期間,遇到前方道路有事故、併排停車或鄰車變換車道等突發情況,安全員就會適時打出方向燈,變換車道;或是緊急煞車減緩速度。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的資料顯示,已在研擬一般道路行駛上高速公路,包括南坪快速、水官高速、廣深沿江高速等快速公路長達89公里,進行路段測試。


儘管現在台灣隨處可見許多Tesla,但受法規限制,僅能實現L2等級的自動駕駛,且駕駛人不能離開方向盤,必須隨時注意路況。然而,早在2017年10月,高雄舉辦的「生態交通全球盛典」中就推出了全台首部智慧無人駕駛小巴;林口世大運選手村也投資建立了示範區;2018年4月,「桃園農博展」更是打造了綠色運輸應用的展區。


科技的先行推動使得各地在自動駕駛技術上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不論是私人汽車的推廣,還是大眾運輸,甚至是一些特定區域的園遊車,都有了明顯的突破。然而,真正的難題可能在於法律責任歸屬的問題。


由於無人車自動駕駛主要依賴雷達、光學雷達、GPS和電腦視覺等技術來感測環境,再加上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來按照預先設定的邏輯運行。所以,如果不幸發生事故,責任究竟歸屬於誰?是車主嗎?但車主並沒有實際操控車輛。還是車廠?抑或是工程師?又或者是受害用路人引發的事故?


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應該是選擇自撞還是撞人?是撞男人還是撞女人?是撞小孩還是撞老人?這些種種抉擇都必須被納入程式碼中,這使得問題變得更加深奧,幾乎已經觸及了哲學的層面。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這個大問題,可以參考一下這個影片:"大问题:自动驾驶汽车撞了人,责任算谁的?"硬體技術發展成熟了,但法規倫理的軟實力還有很多需要討論的。






avatar-img
鍾婷的AI元宇宙
65會員
54內容數
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自媒體經營與培訓,再跨足到元宇宙與AI。關注其趨勢發展,及為現今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又會對各行各業產生怎樣的加乘效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鍾婷的AI元宇宙 的其他內容
鍾婷顧問在Podcast節目「自媒自創說AI」分享個人觀點,探討AI時代下人類的工作與未來,從AI取代哪些工作到人類如何與AI共存,並提出創造力和同理心是AI難以取代的人類核心價值。文章以李開復的預測開場,並透過工業革命的歷史發展脈絡,闡述AI並非單純取代人力,而是推動人類進化的過程。
探討生成式AI如何影響自媒體創作與各行各業,從西洋棋深藍到AlphaGo的勝利,到ChatGPT等工具的興起,並分享鍾婷老師如何運用AI輔助自媒體創作、教學及企業輔導,例如使用ChatGPT、Copilot、Gemini、Claude和Felo等工具,高效拓展創作可能性。
隨著生成式AI的發展,AI取代人類的可能性成為熱議話題。本文探索當前AI帶來的影響,並提出在這變革中保持人類獨特價值的六大核心思維,強調擁抱AI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在這個人機協作的時代,學會靈活運用AI工具,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挑戰。呼籲在AI浪潮下重新認識自我,挖掘人類獨特的情感、創意與道德價值。
鍾婷顧問在Podcast節目「自媒自創說AI」分享個人觀點,探討AI時代下人類的工作與未來,從AI取代哪些工作到人類如何與AI共存,並提出創造力和同理心是AI難以取代的人類核心價值。文章以李開復的預測開場,並透過工業革命的歷史發展脈絡,闡述AI並非單純取代人力,而是推動人類進化的過程。
探討生成式AI如何影響自媒體創作與各行各業,從西洋棋深藍到AlphaGo的勝利,到ChatGPT等工具的興起,並分享鍾婷老師如何運用AI輔助自媒體創作、教學及企業輔導,例如使用ChatGPT、Copilot、Gemini、Claude和Felo等工具,高效拓展創作可能性。
隨著生成式AI的發展,AI取代人類的可能性成為熱議話題。本文探索當前AI帶來的影響,並提出在這變革中保持人類獨特價值的六大核心思維,強調擁抱AI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在這個人機協作的時代,學會靈活運用AI工具,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挑戰。呼籲在AI浪潮下重新認識自我,挖掘人類獨特的情感、創意與道德價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先前麥克買了在預算及性能方面都十分複合需求的NXTPAPER 11平板,但拿到辦公室使用後便發現因為時不時有簡報需求,主機本身不支援有線視訊輸出實在是非常不方便,因又開始尋找新歡。最終麥克選擇了算是還滿熟悉的品牌小米旗下的小米平板6,以下為麥克這一個月下來的使用心得。
從預計的十月底出貨經過重重波折,Pubu自家開發的10寸彩色閱讀器Pubook Pro終於是送到第一批集資者手中了。究竟這台閱讀器有沒有本事撼動目前的電子紙閱讀器市場?有達到集資時承諾的各項功能嗎?且讓身為首批集資者之一的麥克跟大家談談收到主機後使用數天的感想。
Steam Deck 迎來大改版,最重要的更新就是換成 OLED 螢幕。使用 OLED 螢幕帶來更好看的顏色,大小還小幅提升到 7.4 吋。關係續航力的電池也從 40 瓦小時升級到 50 瓦小時, 3A 大作都可以多玩一小時呢!這麼香的更新,怎麼不給他買下去呢 😄
先前麥克買了在預算及性能方面都十分複合需求的NXTPAPER 11平板,但拿到辦公室使用後便發現因為時不時有簡報需求,主機本身不支援有線視訊輸出實在是非常不方便,因又開始尋找新歡。最終麥克選擇了算是還滿熟悉的品牌小米旗下的小米平板6,以下為麥克這一個月下來的使用心得。
從預計的十月底出貨經過重重波折,Pubu自家開發的10寸彩色閱讀器Pubook Pro終於是送到第一批集資者手中了。究竟這台閱讀器有沒有本事撼動目前的電子紙閱讀器市場?有達到集資時承諾的各項功能嗎?且讓身為首批集資者之一的麥克跟大家談談收到主機後使用數天的感想。
Steam Deck 迎來大改版,最重要的更新就是換成 OLED 螢幕。使用 OLED 螢幕帶來更好看的顏色,大小還小幅提升到 7.4 吋。關係續航力的電池也從 40 瓦小時升級到 50 瓦小時, 3A 大作都可以多玩一小時呢!這麼香的更新,怎麼不給他買下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