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崛起,你被取代了?還是進化了?

AI 崛起,你被取代了?還是進化了?

鍾婷-avatar-img
發佈於自媒體影響力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博士曾在2016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大膽預測:「10年內,AI將取代90%的工作。」如今,距離2026年僅剩不到一年,這預測正在逐步應驗,許多「助理型、事務型、仲介型」的職位,的確已被機器人或自動化系統取代。這樣的變化不禁讓許多人擔憂:

未來,我們還有工作機會嗎?哪些人將不會被取代?AI究竟是人類的威脅,還是推動我們進步的催化劑?我在Podcast節目「自媒自創說AI」中,提出我個人的見解:


AI 的「取代」與「進化」

近年來,一句話廣為流傳:「你不是被 AI 淘汰,而是被會用 AI 的人淘汰。」

AI 的發明,本質上是為了幫助人類提升效率、改善生活,而非取代人類。從 2022 年底 ChatGPT 爆紅開始,生成式 AI 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不僅加快了資訊處理速度,還改變了我們與科技互動的方式。

然而,與其說 AI 取代了人類,不如說 AI 促使人類進化。我們可以回顧歷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 第一次工業革命(1760-1840年):蒸汽機與鐵路出現,機械化生產取代了人力勞動。
  •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末-20世紀初):電力普及,帶來規模化生產與現代化工廠。
  • 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1960年代):半導體、電腦、網路興起,帶動資訊時代。
  • 第四次工業革命(現在):AI、再生能源、量子計算、基因編輯等技術正在改變世界。


AI 的到來,並非只是單純的「取代」,而是為人類帶來了一場全面性的進化。

如今,AI 技術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醫療保健到教育學習,再到企業決策,皆展現出令人驚嘆的革新。例如,AI 驅動的監測手環、智能床墊與長照機器人,讓醫療變得更加個人化與精準化,使患者能獲得即時的健康監控與照護。同時,個人化自學系統的興起,也讓學習變得更加靈活,透過 AI 追蹤學習者的進度與需求,學生能夠依照自身節奏吸收知識。此外,AI 也在企業運營中發揮關鍵作用,透過數據分析提供精準的市場洞察與決策支援,大幅提升經營效率。這些變革正在深刻改變職場生態,也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人類的價值與定位。


AI 打破中間階級,讓世界更扁平

過去,許多行業需依賴中間人來協調交易與服務,例如購屋者需要房仲來撮合買賣,而如今房產交易平台已經讓買賣雙方能夠直接聯繫。旅遊業也經歷了類似的變革,過去人們習慣透過旅行社代訂機票與飯店,但隨著 AI 驅動的旅遊平台興起,消費者現在可以完全自主規劃行程。而在銀行與客服領域,AI 聊天機器人和自動客服系統正逐步取代傳統人工客服,提供更即時、更精準的回應。這些技術的發展不僅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也讓企業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內部管理。

企業現在運用 AI 來規劃人力資源,例如透過數據分析來自動安排員工的工作排程,並監控績效表現。此外,AI 推薦引擎透過個人化數據分析,為消費者提供精準的購物建議,提升購物體驗的同時,也大幅提高了銷售轉化率。

這場技術革命,使組織變得更加扁平化,流程更標準化,減少人為干預的影響。然而,當 AI 讓世界變得更高效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正在失去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


AI 改變合作模式:高效與人情的平衡

AI的世界,是一個追求極致效率的世界。在 AI 覆蓋的領域裡,所有決策都建立在數據與最佳解決方案之上,這樣的理性化模式,可能減少了人類過去熟悉的「人情味」。

疫情期間,人們更習慣遠距辦公、數位管理,導致許多企業轉向 AI 為主的管理模式,例如:

  • 雲端打卡:透過 AI 追蹤員工考勤,避免人為造假。
  • 智能監測:工廠自動化檢測設備,確保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
  • 遠距會議:即時翻譯與語音辨識技術,讓國際合作更順暢。

這些科技,無疑提升了生產力,但也讓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當 AI 讓一切都更「標準化」時,是否失去突如其來的創新,降低人類驟變進化的可能性?是否會削弱人際互動的溫度,少了你來我往的禮讓寬容?


人類未來的價值:創造力與同理心

即便 AI 在許多領域都已超越人類,但仍有兩個關鍵能力是 AI 難以取代人類的,一是「創造力」儘管AI 能生成內容,卻缺乏真正的創意。藝術、設計、寫作、創業等領域,仍需要人類的靈感與突破性思維去驅動AI做進一步的創作生成。另一是「同理心」目前AI雖可模擬情感,卻依舊無法真正理解人類的感受。心理諮詢、教育、醫療照護等領域,仍需人類的溫度與關懷。

未來,AI 將更深入我們的生活,從指令型 ChatGPT,到推理型 Deepseek,再到能自主決策的 AI 代理人(如 Manus),技術持續進化,幫助人類解決更多問題。


擁抱 AI,成為時代的引領者

面對 AI 革命,我們可以選擇恐懼,擔心自己被取代;也可以選擇學習,讓 AI 成為我們的助手,放大我們的能力。

那些能駕馭 AI、擁抱變革的人,才是真正不會被淘汰的人。

未來的世界,並非 AI 取代人類,而是 AI 幫助我們開創新的可能。當我們善用 AI 來提升效率、釋放時間、強化創造力與人性價值時,便能在這場革命中立於不敗之地。

AI 的未來,由我們共同創造!


謝謝你的收看!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愛心」「收藏」或「FB轉分享」給我一點鼓勵!若有任何想法或建議,也歡迎在底下留言,或到臉書私訊與我交流。

avatar-img
鍾婷的AI元宇宙
65會員
54內容數
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自媒體經營與培訓,再跨足到元宇宙與AI。關注其趨勢發展,及為現今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又會對各行各業產生怎樣的加乘效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鍾婷的AI元宇宙 的其他內容
那些年,我們以為的愛會消失。其實,愛一直都在,只是我們還沒準備好迎接它。 本文以觀影心得出發,探討青春、愛情、自我認同等議題,並分享在父權社會下女性的成長與覺察。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值得被愛的靈魂。愛是自由的,是神聖的,愛的方向始終沒有對錯,而是內心的共鳴。所有的情感不會消滅,只是會轉換。
5/5夜校女生
探討生成式AI如何影響自媒體創作與各行各業,從西洋棋深藍到AlphaGo的勝利,到ChatGPT等工具的興起,並分享鍾婷老師如何運用AI輔助自媒體創作、教學及企業輔導,例如使用ChatGPT、Copilot、Gemini、Claude和Felo等工具,高效拓展創作可能性。
趁過年放假,又把朋友送的《運氣心理學》看了一遍。作者柳旻志,是個有名的韓國節目製作人,書中講述不少演藝圈的事情,喚起昔日許多我在電視台的回憶。很詫異作者的經歷跟我如此相似,不禁幻想者:若當年我繼續堅持下去,如今又會是怎樣的光景? 儘管,永遠無法知道答案,但我很慶幸,兜兜轉轉這麼多年,我依舊還是
5/5運氣心理學
那些年,我們以為的愛會消失。其實,愛一直都在,只是我們還沒準備好迎接它。 本文以觀影心得出發,探討青春、愛情、自我認同等議題,並分享在父權社會下女性的成長與覺察。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值得被愛的靈魂。愛是自由的,是神聖的,愛的方向始終沒有對錯,而是內心的共鳴。所有的情感不會消滅,只是會轉換。
5/5夜校女生
探討生成式AI如何影響自媒體創作與各行各業,從西洋棋深藍到AlphaGo的勝利,到ChatGPT等工具的興起,並分享鍾婷老師如何運用AI輔助自媒體創作、教學及企業輔導,例如使用ChatGPT、Copilot、Gemini、Claude和Felo等工具,高效拓展創作可能性。
趁過年放假,又把朋友送的《運氣心理學》看了一遍。作者柳旻志,是個有名的韓國節目製作人,書中講述不少演藝圈的事情,喚起昔日許多我在電視台的回憶。很詫異作者的經歷跟我如此相似,不禁幻想者:若當年我繼續堅持下去,如今又會是怎樣的光景? 儘管,永遠無法知道答案,但我很慶幸,兜兜轉轉這麼多年,我依舊還是
5/5運氣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