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紙漿花蓮廠(196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整理位於花蓮吉安的中華紙漿的一些新聞片段

1968年:

  • 1月:成立籌備委員會成立,定名為中華紙漿股份有限公司。該委員會召集人朱致一(省政府顧問),投資單位包括台灣銀行、林務局、中興紙業公司、台灣纖維公司永豐紙業公司、及日本三井株式會社等,資金預定六億多、產量每日150公噸。
  • 4月:正名「中華紙業股份有限公司」,預定25日開始建廠,預計於鳳林設廠,規模3億4300萬,其中官股45%、民股55%,保留500萬給東部人士投資認股。規劃中預計年產7萬噸,運用木瓜、玉里、關山三個林區的森林資源。
  • 6月:王永慶主持中華紙業公司東部紙漿廠籌建工作,將投資額由6億改為4億、原定牛皮木漿日產量由150噸增加為200噸(闊葉樹漂白牛皮木漿及針葉樹不漂牛皮木漿各半)、委託設計單位由日本本州製紙會社改為日本名古屋紙漿會社。
  • 6月17日:預計月底召開發起人會議、1969年底開工生產。省經動會副主任委員朱致一17日在省府例會說:
  • "中華紙漿公司自五十四年九月開始籌備,歷時兩年餘,籌備委員公股為朱致一、沈家銘、周友端、毛松年、劉慶生,民股為王永慶、何傳、張心洽、徐輝國、孫海,另保留一人,留待三井提名參加,並公推朱致一為召集人。"
  • 6月26日:中華紙漿公司成立,朱致一為董事長,董事包括:何傳、王永慶、毛松年、沈家銘、周友端、趙煦雍、劉傳中、韋永寧、張心洽、王永在、何永、胡珠照、孫海、徐輝國。監察人則為汪琨、劉慶生、徐德成、曾富、何森庭。其中何傳、王永慶、張心治、韋永寧、沈家銘、趙煦雍為常務董事,汪琨、曾富為常駐監察人,聘請胡珠照為總經理。
  • 8月:鳳林鎮爭取11年之久的紙漿工廠,因水權問題失敗。原定運用萬里溪以及開鑿三處深水井,但水權未獲花蓮農田水利會同意,後折衷同意撥給每秒0.8立方米水量,但另一方面萬里溪因東部土地開發處已向水利局申請登記水權在案,因此紙漿工廠用水仍無法獲得解決。
  • 8月22日:朱致一到花蓮勘查設廠地點,仍決定工廠設於花蓮縣境內。勘查地點為鳳林、壽豐、吉安。
  • 8月24日:建廠地點可能為花蓮溪大橋北岸兵工墾區內,輔導會原則同意,並稱若設廠於此,亦計畫在附近建立中型紙廠,運用紙漿就近加工造紙。
  • 10月30日:中華紙漿公司花蓮紙漿廠於上午9點30分、木瓜溪畔光華墾區舉行破土奠基典禮,由省府秘書長徐鼐代表黃主席主持。
  • 11月:行政院通過,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以光華分場墾區土地60公頃作價1000萬元投資中華紙漿公司設廠。

1970年4月4日:上午舉行開工典禮,由台灣省政府主席陳大慶剪採。

1970年5月:日本兼松株式會社訂購3000噸紙漿,預計當月開始輸出,每月1000噸。開工至今每日量產由150噸提升到180噸。

1970年7月:達到日產200噸目標。


參考資料:

  • 經濟日報,1968-01-19,中華紙漿公司 正式設籌委會。02版財經。
  • 經濟日報,1968-04-01,中華紙業公司 本月廿五成立。04版工商服務。
  • 經濟日報,1968-06-01,中華紙業 東部紙漿廠 革新計劃 王永慶主持 改委名古屋紙漿會社設計。02版財經。
  • 經濟日報,1968-06-18,中華紙漿公司 籌備完成 定本月底召開發起人會議。02版財經。
  • 聯合報,1968-06-27,中華紙漿公司 昨天宣告成立。08版。
  • 聯合報,1968-08-20,鳳材設紙漿廠用水難解決 建廠將受阻。04版。
  • 經濟日報,1968-08-22,中華紙漿公司設廠 朱致一抵花蓮勘址。02版財經。
  • 經濟日報,1968-08-24,中華紙漿公司 廠址原則決定。02版財經。
  • 經濟日報,1968-10-19,中華紙業公司建花蓮紙漿廠 訂本月卅日破土興工。02版財經。
  • 經濟日報,1968-10-31,中華紙漿公司 花蓮廠昨破土。05版工商服務。
  • 經濟日報,1968-11-29,政院通過 輔導會以土地作價 投資中華紙漿公司。02版財經。
  • 經濟日報,1970-04-05,中華紙漿公司開工 歡迎工業界赴花蓮設紙廠 可就近供應紙漿 減低製紙成本。05版。
  • 經濟日報,1970-05-14,中華紙漿公司產品牛皮紙漿開始外銷。05版。
  • 聯合報,1970-07-14,國產牛皮紙漿 七百噸銷泰國。08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漫步筆記的沙龍
227會員
186內容數
走走看看,有什麼在地的小故事就記錄一下。
漫步筆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4
之前提過的「第二屆吉安之美攝影徵件」,入選作品將於好客藝術村展出,以下是相關訊息原文照轉(以吉安鄉公所正式公告為準)
Thumbnail
2025/01/04
之前提過的「第二屆吉安之美攝影徵件」,入選作品將於好客藝術村展出,以下是相關訊息原文照轉(以吉安鄉公所正式公告為準)
Thumbnail
2024/11/02
收到訊息代為宣傳,11月在吉安鄉好客藝術村的攝影展活動
Thumbnail
2024/11/02
收到訊息代為宣傳,11月在吉安鄉好客藝術村的攝影展活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訪談溪湖糖廠的退休員工莊榮春,談及他在溪湖糖廠的職業生涯,從技術生到鐵道工,並參與糖廠轉型為觀光景點的過程,見證了台灣糖業的興衰。
Thumbnail
訪談溪湖糖廠的退休員工莊榮春,談及他在溪湖糖廠的職業生涯,從技術生到鐵道工,並參與糖廠轉型為觀光景點的過程,見證了台灣糖業的興衰。
Thumbnail
剛錄完 7月初要上播的podcast檔。 我已經講完總共12回的日治時期糖業在台灣的發展史,所以從第13集開始,就講戰後的台灣糖業發展史。 其實戰後台灣的糖業發展史,其實就是台糖公司發展史。 台糖公司於1946年5月1日在上海成立,後遷至台北,如今已有78年的歷史,將近80年的歷史裏,歷經
Thumbnail
剛錄完 7月初要上播的podcast檔。 我已經講完總共12回的日治時期糖業在台灣的發展史,所以從第13集開始,就講戰後的台灣糖業發展史。 其實戰後台灣的糖業發展史,其實就是台糖公司發展史。 台糖公司於1946年5月1日在上海成立,後遷至台北,如今已有78年的歷史,將近80年的歷史裏,歷經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松山文創園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興建於1937年,在中日大戰後,因為捲菸外銷產量的需求增加,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因而建造松山菸廠,此座菸廠也是台灣現代化工業的先驅,不但有完善的制度,更重視員工福利,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大工廠,佔地足足有約19公頃左右。這裡是後門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松山文創園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興建於1937年,在中日大戰後,因為捲菸外銷產量的需求增加,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因而建造松山菸廠,此座菸廠也是台灣現代化工業的先驅,不但有完善的制度,更重視員工福利,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大工廠,佔地足足有約19公頃左右。這裡是後門
Thumbnail
跟同事閒聊得知,他在種甘蔗製糖:竹間草堂赤糖製研所。
Thumbnail
跟同事閒聊得知,他在種甘蔗製糖:竹間草堂赤糖製研所。
Thumbnail
台灣美食名滿世界,台灣啤酒更是台灣美食出名的一個項目之一。而台灣酒生產基地從日治時期就在台北啤酒工廠生產出來到全世界、台北啤酒工廠釀造啤酒的設備很壯觀,廠區很大。這裡是台灣唯二百年酒廠之一、也是龍頭指標酒廠。 建國啤酒廠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85號 ​營業時間:
Thumbnail
台灣美食名滿世界,台灣啤酒更是台灣美食出名的一個項目之一。而台灣酒生產基地從日治時期就在台北啤酒工廠生產出來到全世界、台北啤酒工廠釀造啤酒的設備很壯觀,廠區很大。這裡是台灣唯二百年酒廠之一、也是龍頭指標酒廠。 建國啤酒廠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85號 ​營業時間:
Thumbnail
台灣各地都有許多優質茶行,這些茶行默默經營把台灣的好茶銷到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新北市三峽區就有祥興茶行如此一間在地經營、超過六代百年時光,獲得眾多台灣與世界獎項肯定好茶行。 新北市三峽區祥興茶行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溪東路135號 ​營業時間: AM10:00-PM22:
Thumbnail
台灣各地都有許多優質茶行,這些茶行默默經營把台灣的好茶銷到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新北市三峽區就有祥興茶行如此一間在地經營、超過六代百年時光,獲得眾多台灣與世界獎項肯定好茶行。 新北市三峽區祥興茶行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溪東路135號 ​營業時間: AM10:00-PM22:
Thumbnail
2002年,台糖宣布結束製糖業務,從本國有經營轉變為民間經營模式。這項轉變使各地的糖廠開始著手進行轉型計畫,透過結合地方特色,打造能夠提供民眾休閒娛樂,同時能認識糖廠歷史文化的觀光場所。在這波轉型的浪潮中,溪湖糖廠也不例外的加入變革行列。負責籌劃經營策略的黃進添處長,將思維轉至多角化經營。
Thumbnail
2002年,台糖宣布結束製糖業務,從本國有經營轉變為民間經營模式。這項轉變使各地的糖廠開始著手進行轉型計畫,透過結合地方特色,打造能夠提供民眾休閒娛樂,同時能認識糖廠歷史文化的觀光場所。在這波轉型的浪潮中,溪湖糖廠也不例外的加入變革行列。負責籌劃經營策略的黃進添處長,將思維轉至多角化經營。
Thumbnail
位於台中的『富興工廠1962』,原為台灣首間化妝品公司盛香堂的老工廠所在地,如今經過重生成為文創景點。在政府和民間合作下,透過設計團隊的努力,將老工廠改造為新興的創意藝術空間,並吸引了眾多國際設計獎的肯定。場內匯集咖啡廳、餐飲、黑膠唱片、攝影、酒吧、二手書等店家,成為臺中文創品牌的聚集地。
Thumbnail
位於台中的『富興工廠1962』,原為台灣首間化妝品公司盛香堂的老工廠所在地,如今經過重生成為文創景點。在政府和民間合作下,透過設計團隊的努力,將老工廠改造為新興的創意藝術空間,並吸引了眾多國際設計獎的肯定。場內匯集咖啡廳、餐飲、黑膠唱片、攝影、酒吧、二手書等店家,成為臺中文創品牌的聚集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