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含有「產業轉型」共 3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金屬中心的底蘊深厚、資料甚多,一時之間講不完,重點分享自己所整理關於金屬中心的資料。本文共有三大主題的重點摘要: 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任職公司) 2. 策略規劃與推動組(開缺單位) 3. 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上班地點)
Thumbnail
不是每個數位轉型的案子,都像新聞裡講得那麼光鮮亮麗。 我曾陪伴一家小型製造業老闆,一邊學著用雲端系統記帳,一邊煩惱著:「我不敢請顧問太貴,但再不改,這樣繼續下去,下一代也不想接了吧……」 數位轉型,對大型企業來說,可能是一場競速。但對多數中小企業而言,它更像是——一次必須走得很慢.......
Thumbnail
有一間我陪伴多年的小型設計工作室,創辦人是一位極有品味的品牌策展人。這幾年,隨著市場變化與疫情衝擊,她從過去靠實體人脈經營的穩定商模,一夕之間被迫面對「轉型」兩個字。 她問我:「我這麼感性、這麼仰賴與人面對面,數位轉型是要我變成冰冷的自動販賣機嗎?」 那一刻,我沒有立刻給答案。只是靜靜看著她的
Thumbnail
台幣突破30元關卡,創近兩年新高,引發金融市場震盪。此波匯率風暴由壽險業避險操作、外資湧入與全球降息環境共同推動。出口導向科技業受衝擊,保險業因龐大海外資產受創最深,食品與資產類股成最大贏家。企業採取減持美元、動態避險與調整報價策略因應。投資邏輯從純外銷走向均衡配置,市場格局正在重塑。
Thumbnail
Big Shot-avatar-img
2025/05/07
謝謝大叔 一如既往般的就重大事件立即寫出全面分析 讓我等可以理解事件發生的相關緣由 加上您專長的數據分析與建議 幫助大家可以快速地作出可能的調整! 已經筆記長期台幣vs.美元長期匯率區間 >32 ; 30~32 : 28~30 ; <28 感謝您!!
付費限定
臺灣自行車產業面臨品牌主導製造的新趨勢,需從零件代工轉型為價值共創夥伴。文章以Decathlon為例,分析臺灣廠商如何提升系統級交付能力、模組整合能力及永續透明能力,並探討政府與產業應如何共構轉型之路,協助臺灣升級為解決方案供應國。
Thumbnail
美中貿易關係新變局下,川普關稅政策雖豁免高科技產品但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已形成。輝達計劃大規模投資與台廠合作,顯示半導體產業長期發展強勁;同時軍工、航運業因地緣政治與供應鏈調整受益。投資者應關注聯準會可能的降息應對、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發展機會,在市場波動中發掘具定價能力和供應鏈彈性的優質標的。
Thumbnail
歐盟執委會的「淨零產業協議」是一項全面性的策略,同時推動歐洲的產業競爭力與去碳化轉型。強調透過創新、再工業化和全歐層面的合作來應對氣候危機、解決產業競爭力問題和強化經濟韌性。其核心策略包括確保產業能負擔的能源供應、打造潔淨產品的領先市場、促進公共與私人投資,以及確保資源和材料的安全取得。
Thumbnail
「矽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智慧能源和綠色生態領域,以服務為本,強調效率和誠信。創辦人王君豪總經理與堅持與夥伴努力擴大市場、研發新的產品,期待能帶領團隊走向成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