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法】如果只能選一種投資,我選股票

【投資心法】如果只能選一種投資,我選股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講到股票,可能有很多人會有負面的觀感,認為股票市場充滿投機,或者認為投資股票賺錢就是不勞而獲。

其實,股票市場長期以來被誤解。沒錯,股票市場確實存在許多炒作情況,主力坑殺散戶的事件時有所聞;但這些都無法抺滅股票市場一個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讓全民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有很多民眾抱怨:萬物皆漲,只有薪水不漲。勞工圑體更常指控:許多企業沒有把利潤分享給員工。我們當然期待上述這些現象可以獲得改善,但其實股票市場可以扮演彌補的角色。

你沒有聽錯,股票市場及公司股票公開上市,是資本市場重要的文明進步。它讓每個民眾都可以成為股東,成為小資本家,進而分享好公司經營成長的果實。

在現在的社會中,要成為資本家不需要家財萬貫,也不需要有上流社會的人脈,也不用冒險去創業,進入股票市場買進股票,你就可以成為好公司的股東,跟著公司一起成長。

有了健全的股票市場,我們不用羨慕成功的創業家或大企業家,我們可以輕易的和他們一樣成為股東,在同一個時間領一樣的股息。

然而,金融市場上有這麼多的投資工具,為什麼要選擇股票? 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也說:股票投資優於債券。透過以下的數據分析,你就可以瞭解股票市場的威力。

投資股票可以打敗通膨

很多人以為投資房子可以讓資產增值,但其實不動產大約是可以保值而已。20年來台北的房價平均約漲了一倍多(中古屋),但20年前台北一碗牛肉麵約70元,現在一碗牛肉麵要150元,也是漲了一倍多。也就是說這20年來台灣的通貨膨脹大約增加一倍多,而錢放在不動產則勉強可以抵抗通膨,但無法打敗通膨。

台灣的通貨膨脹率每年約2~2.5%,所以如果把錢放在銀行定存,年息約1%,是完全無法追上通膨的速度。也就是說把錢放銀行雖然保本,但徹底會被通膨打敗。

那麼再來看股票市場。以台灣50這檔ETF為例,今年剛好上市滿20年,這20年來台灣50 ETF (0050) 剛好增值7倍,相較於通膨的1倍多,這檔以台灣最大的50家公司的集合股票,遠遠打敗通膨。

以前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長,或者努力工作,或者勤快一點開一家小店,都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但現在這樣僅能溫飽。現在的經濟社會,人們如果不兼做理財和投資,將無法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而會成為被剝奪的一群。

致富的公開途徑是,年輕時努力賺錢,盡量儲蓄,然後將多餘的資金投入生財資產,讓資產持續壯大成長。而在眾多生財資產中,我特別鐘愛—[股票],因為公司是有機體,它會成長,其他資產則不是。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歡迎按追蹤和分享。

avatar-img
價值成長股的伊甸園
124會員
127內容數
許多優質的價值成長股,在展開大行情之前都像是璞玉,沉潛在水中等待人們去發掘,就看我們能不能慧眼識英雄;只有在璞玉尚未被雕琢前,就能辨識它並從水中撈起,才得享有超額報酬。 本專題文章以深入淺出方式,提出有力的分析和觀點(不會複製貼上一堆公開資訊),希望讓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一家公司的脈動,分辨出那些是最具潛力的價值成長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長期投資要立於不敗,最重要的是要挑對投資標的,其次是買在相對低點。這邊先討論如何挑選對的標的,稍後再探討如何判斷相對低點。 挑選投資標的,除了要避開可能會一蹶不振的公司,更重要的是要挑中股價和營運會重返榮耀的公司。那麼具備那些條件的公司,它的營運會重返榮景呢? 價值投資理論中常提到,好的公司要有
股票投資大致分為二種:不選股和主動選股。 不選股主要是投資ETF等一籃子股票基金,而主動選股則是自行挑選股票建立投資組合。 要自主選股,就必須能分辨四種股票類型:景氣循環股,價值成長股,價值維持股,價值流失股。 1. 景氣循環股: 台灣大多數的公司屬於景氣循環股,包括各種工業產品,耐久財公司
約莫半年前,我一個朋友邀請我幫他的長輩檢視一下股票帳戶。這位長輩是做小生意退休下來的,從事股票投資很多年了,後來因為年紀大了,就委託券商營業員推薦股票,並幫他做進出(依規定都有做電話確認)。 這位長輩經常向子女報說,今天交易又賺了多少錢,而且大部份的時間都賺錢。經我檢視他的二年交易記錄,確實交易的
很多股票投資人,都知道短線交易不容易賺到錢,也很想從交易者轉換成長線的投資者。但多數的人無法辦到,為什麼? 因為他們太關注交易損益。心裡想的,和眼睛看的都是個股的損益。 這個很自然,因為是抱著買賣賺差價的心態,當然就會隨時關心個股的損益。但也因為這個習慣,讓你神經跟著損益跳動,造成無法長抱股票。
投資股票第一重要的是:避開股價會一蹶不振的公司;而什麼公司的股價會一去不回頭,答案是:價值流失的公司。 以個人的投資經驗來說,影響我投資報酬最大的事件,不是錯過什麼飆股,而是不小心踩雷,然後又沒有及時停損。買到這種公司的股票,不但帳面會大幅的虧損,而且嚴重影響心情,同時因為機會成本而喪失其他獲利的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用什麼方法可以算出一家公司的價值? 巴菲特告訢我們要僅守[安全邊際],也就是要在股價低於公司價值時才買進,這樣才能獲得安全保障,才能檢到便宜。但巴菲特並沒有告訴我們,要如何計算一家公司的價值!或許這是他不公開的獨門密技吧。我不知道! 後來,我領悟出下列幾個重點觀念: 沒
長期投資要立於不敗,最重要的是要挑對投資標的,其次是買在相對低點。這邊先討論如何挑選對的標的,稍後再探討如何判斷相對低點。 挑選投資標的,除了要避開可能會一蹶不振的公司,更重要的是要挑中股價和營運會重返榮耀的公司。那麼具備那些條件的公司,它的營運會重返榮景呢? 價值投資理論中常提到,好的公司要有
股票投資大致分為二種:不選股和主動選股。 不選股主要是投資ETF等一籃子股票基金,而主動選股則是自行挑選股票建立投資組合。 要自主選股,就必須能分辨四種股票類型:景氣循環股,價值成長股,價值維持股,價值流失股。 1. 景氣循環股: 台灣大多數的公司屬於景氣循環股,包括各種工業產品,耐久財公司
約莫半年前,我一個朋友邀請我幫他的長輩檢視一下股票帳戶。這位長輩是做小生意退休下來的,從事股票投資很多年了,後來因為年紀大了,就委託券商營業員推薦股票,並幫他做進出(依規定都有做電話確認)。 這位長輩經常向子女報說,今天交易又賺了多少錢,而且大部份的時間都賺錢。經我檢視他的二年交易記錄,確實交易的
很多股票投資人,都知道短線交易不容易賺到錢,也很想從交易者轉換成長線的投資者。但多數的人無法辦到,為什麼? 因為他們太關注交易損益。心裡想的,和眼睛看的都是個股的損益。 這個很自然,因為是抱著買賣賺差價的心態,當然就會隨時關心個股的損益。但也因為這個習慣,讓你神經跟著損益跳動,造成無法長抱股票。
投資股票第一重要的是:避開股價會一蹶不振的公司;而什麼公司的股價會一去不回頭,答案是:價值流失的公司。 以個人的投資經驗來說,影響我投資報酬最大的事件,不是錯過什麼飆股,而是不小心踩雷,然後又沒有及時停損。買到這種公司的股票,不但帳面會大幅的虧損,而且嚴重影響心情,同時因為機會成本而喪失其他獲利的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用什麼方法可以算出一家公司的價值? 巴菲特告訢我們要僅守[安全邊際],也就是要在股價低於公司價值時才買進,這樣才能獲得安全保障,才能檢到便宜。但巴菲特並沒有告訴我們,要如何計算一家公司的價值!或許這是他不公開的獨門密技吧。我不知道! 後來,我領悟出下列幾個重點觀念: 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