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伴侶民事婚姻─天主教會怎麼看?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0年的一天早晨,看到友人傳來訊息:「新聞寫說教宗方濟各表態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本來想要簡單寫點回應,但實在沒辦法字少少,畢竟我平常講慕道班的倫理部分至少是20小時起跳的時數啊XD 每次要講倫理議題,就特別請聖若望保祿二世和我親愛的倫理導師在天上好好盯著我,但他們應該覺得我很囉唆,想簡單回應搞成一篇文章。哈。

前言

天主教會的教導(參《天主教教理CCC.§1601-§1666)清清楚楚,婚姻的定義是一男一女,且在自願的情況之下來到天主前,在天主教會的見證人見證下,向彼此宣誓:

「我,○○○,願遵照教會的規定,接受你,○○○做為我合法的丈夫/妻子,
從今以後,環境無論是好是壞,是富貴是貧賤,是健康是疾病,是成功是失敗,
我要支持你,愛護你,與你同甘共苦,攜手共建美好家庭,一直到我離世的那天。
我現在向天主宣誓,向你保證,我要始終對你忠實。」

一、教宗在受訪時的發言並不代表教會訓導

教宗2020年在影片裡受訪的發言表態,是否就代表著天主教會流傳兩千年的教理被推翻、教會的倫理訓導從此改變?答案是「否」。

首先先看教宗在哪裡表態?代表誰表態?

根據BBC報導,教宗在紀錄片裡指出「同性戀者有權成家,他們都是上帝之子,而且有權成家,沒有人該因此被拋棄或活在悲慘之中」,他表示「我們需要做的是建立民事結合的法律,這樣他們就能合法成家。」他最後也補充說自己言如其意。(摘自鏡周刊新聞)


天主教法典第三卷749條之1項:「教宗以其做所有基督信徒的最高牧人和導師的身份,有權在信仰上堅強眾弟兄,當用職權以決定的行動宣佈有關當信從的信仰或道德教義時,享有在訓導上不錯的特恩。」

→白話文:教宗使用他的職權,以一個決定性的行動宣告或解釋某教義時,受聖神的引導,他不會做出錯誤的指引。

※歷史上的教宗以教會訓導宣認舉例:聖母始胎無染原罪(1854年,教宗庇護九世)


所以回過頭來看,教宗這次在紀錄片當中的表態代表誰發言?代表「他自己」。

這樣的發言,就跟老闆說「哇大家怎麼這麼晚還沒下班?夥伴辛苦了(加油手勢💪)」的表態是一樣的,雖然工作事情真的還沒做完,但沒辦法提報加班(很多公司要加班要提前具明理由申請,但事情太多就只能內心責任制,留下來完成),老闆體恤的話對員工其實也只是心理上知道「老闆懂我的辛苦」而已,沒什麼實質加班補償的制度改變。

教宗2020年在影片裡受訪的發言,並非以「教會訓導權」表態宣認,並沒有改變天主教會的任何教義或立場。

但是因為教宗的身分是公眾人物,又是整個教會的領導者,因此一舉一動本來就會被放大檢視、被斷章取義地報導(媒體的嗜血和偏頗其實也是閱聽眾養出來的)。這次可以說是領導者個人忽略了媒體力量,引發了「多說無益,反而需要後續收拾」的公共關係危機而已。

二、教會對於同性戀者的態度究竟是什麼?

教會沒有把人做各種不同區隔的無聊喜好,沒有什麼「對黑人的態度」、「對白人的態度」、「對黃種人的態度」、「對同性戀者的態度」、「對異性戀者的態度」、「對單身者的態度」、「對結婚者的態度」、「對有錢人的態度」、「對窮人的態度」.........。教會只有一個努力效法中的態度,就是「耶穌對人的態度」。

每一個人,都是天主親自造的肖像,祂造的時候認為好。我們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或是身體哪方面有缺陷、或是出身環境不佳,認為我們被造得不好、認為哪種人被造得不好,那是我們自身的解讀。

三、天主教會的傳統教導是否「歧視同性戀者」?

許多人說,天主教會歧視、反對先天性傾向為同性的人們。但先天生理上的性傾向本身有什麼好反對的呢?有誰以為他們想要這樣嗎?反對有用嗎?我也反對我天生嬰兒肥、臉又圓得像月亮啊!

眾所周知,生物界也有少數機率是同性性傾向。在演化、遺傳過程中,基因的重新相遇和排序對於身型、性格、遺傳疾病或障礙本來就是會有不同影響與新樣貌產生的,較少出現或是自己認為生活有些許不便並不代表「天主造錯了」,反而是在這些罕見疾病、身心障礙、其他少數特徵的族群中,我們需要去看見每一個人的美麗生命,盡力理解並幫助他人。

對於後天環境情況下被刻意引導認為自己是同志的情況,教會建議如果對自己的性別認同或性傾向有混淆或疑惑,請找好的諮商師或輔導談談再認定自己的性傾向也不遲。(例如求學時期讀單一性別學校,或整天與單一性別者相處生活的監所內較容易產生)

如果我們要將自己歸類於什麼族群,一定也得先完成相關的檢查、鑑定,了解原因和後續該如何帶著這樣的身份與標籤生活。天主教會並非歧視同性戀者,而是希望更多人都能夠在健康、意志自由的情況下仔細分辨自己的性別認同與性傾向,不要隨意為自己的生命下「我是受迫害者」的標籤(因為人生有太多事要忙了,沒有人是帶著惡意要去迫害誰的,何況教會)。

四、天主教會對於同性間性行為的反對原因

在天主教會的價值觀內,「性愛」與「向生命開放」的意願密不可分,意思是如果沒有在婚姻內準備好有孩子,請不要使用「性的能力」進行「性行為」。所以教會禁止婚姻外所有性行為,包含:婚前性行為、與非配偶的性行為、主角只有自己的性行為(俗稱自慰)、當然還有一夜情;以及不想有孩子或無法有孩子的性行為:人工避孕、結紮、同性間性行為。

這麼多禁止事項都源於同一緣由,何況大部分明知故犯的人還是異性戀者,所以說天主教會排擠、歧視同志,而禁止「同志性行為」的論點,實質上不但是謬誤,更是試圖挑起宗教價值觀紛爭的片面說法。(為什麼要找架吵呢?)

性是這麼美好的能力,能夠傳生子女、增進夫婦感情,天主在創造的時候當然就讓它成為歡愉的事,不然後面懷孕、生孩子那麼多不舒服和痛苦,大概就沒人想要做了。性需求既然是生理需求,就十分公平地人人都有,不只是同性戀者有性需求,單身者、獨身奉獻者(神職人員、修女),也一樣會有。

我們想吃東西時且會停下來想想現在的時刻是否適合進食、食材熱量多寡、吃完之後的後果會胖多少;有性需求時當然也得想想:我老公/老婆在哪?他今天心情好嗎?明天要不要上班?孩子睡了嗎?若是想一想突然想起來:「啊!我沒有老公/老婆耶」或是「這不是我老公/老婆,這是別人的(或是未來別人的)老公/老婆耶?!」,那大概就跟半夜肚子餓沒吃的一樣,趕快去睡覺比較實際。實在忍不住,那後果就得自負了喔。

五、但同性戀者如果不是天主教徒,想在法律上結婚呢?

說真的,天主教會的價值觀就是屬於「天主教會基督徒」的,十誡永遠只能規範指引到「願意遵守的基督徒」(不願意遵守的基督徒其實也是一大堆)。天主教會對婚姻的定義是「一男一女自願來到天主台前宣誓彼此攜手一生」,但非天主教會基督徒也就是依照他們自己的良心努力生活著呀,非基督徒有許多說不定死後超快上天堂。

耶穌說:「凱撒的歸凱撒,天主的歸天主」世界上本來就有許多與我們價值觀不同的人事物,予以區隔、彼此尊重,是最重要的事。

無論哪一個國家的民事法律,都不是「天國的法律」,要通過什麼、執行什麼,基本上是政府的權責。無論「墮胎」、「安樂死」、「同性婚姻甚至其他婚姻狀況」、「通姦無罪」,都是在法律上依國家權力而產生效力,但天主教會的基督徒選擇「不為之」。

六、天主教會的立場與基督徒的答覆

「你們要在心內尊崇基督為主;若有人詢問你們心中所懷希望的理由,你們要時常準備答覆,且要以溫和、敬畏之心答覆。」【伯前三15-16】

當別人問到身為天主教徒的我們:在這些議題上,天主教會的立場是什麼?我們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想想對方問的是「天主教會的立場」還是「我個人的立場」?若對方誤會將我的立場錯認或者引導其他人以為是天主教會的立場,會有什麼後果?我需要負的責任是什麼?這很清楚,即便我們心裡不認同或有其他想法,我們還是得盡力說明天主教會的立場及緣由。

另一個思考的點或許是:「做為天主教會的基督徒,我不認同天主教會的教導,原因是什麼?我仔細去了解教會的教導了嗎?」我個人的想法更有愛、更接近天主、是天主更喜悅的嗎?


raw-image
推薦走走:汐止聖方濟朝聖地,台北教區
avatar-img
19會員
57內容數
在一般人的視角中,社福團體和監獄都是「電視新聞上的事」,在這裡想記下一些我在台北少年觀護所,和服務身心障礙者、身障兒的家庭照顧者、失依兒少的社福團體中遇見的人事物,其實他們也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空、同一片土地,只是可能未曾留意、理解。期待創造更多的接納與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techmi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個教會青年流失快速的世代,常聽到長輩分享時嘆著:“青年都不來啊”、“青年都說不得呀,要我們給他們舞台呀”、“我們老嘍,青年都不想跟我們一起嘍,他們只要玩他們的”。大家都有年輕過,但是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需求是不一樣的,上一輩期待用手把手的經驗傳承方式教育青年“如
隨著時代的變遷,受過培育專職教理講授與牧靈服務的傳道員越來越少,但是福傳的需求卻節節上升,越來越多人想知道,教理講授一定要是神職人員、修女或福傳師嗎?「誰」才能做教理講授?怎樣才算有資格帶慕道班?
2021年時,很多人看到新聞標題:【教宗方濟各頒佈《天主聖神》手諭:容許女性領受讀經與輔祭職務】,覺得很高興:哇!教會終於走向「性別平等」了!是不是可以期待下一步有機會越來越向社會大眾的期待「開放」了?
回頭,是回哪裡? 改過,改什麼過? 信從,信什麼、從什麼? 福音,禰要傳給我什麼訊息?
關於「窄門」,聖經當中的瑪竇福音這樣記載耶穌的話:「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寬門和大路導致喪亡; 但有許多的人從那裏進去。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狹!找到它的人的確不多。」
在這腳步快速的社會,人人都在意KPI和投資報酬。好像手上的項目越賺錢、帶來的成交訂單數越多,就會帶來更高的職務位階、更高的薪水,代表這個人的事業做得越成功。那麼,福傳工作的KPI和投資報酬是什麼呢?
在這個教會青年流失快速的世代,常聽到長輩分享時嘆著:“青年都不來啊”、“青年都說不得呀,要我們給他們舞台呀”、“我們老嘍,青年都不想跟我們一起嘍,他們只要玩他們的”。大家都有年輕過,但是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需求是不一樣的,上一輩期待用手把手的經驗傳承方式教育青年“如
隨著時代的變遷,受過培育專職教理講授與牧靈服務的傳道員越來越少,但是福傳的需求卻節節上升,越來越多人想知道,教理講授一定要是神職人員、修女或福傳師嗎?「誰」才能做教理講授?怎樣才算有資格帶慕道班?
2021年時,很多人看到新聞標題:【教宗方濟各頒佈《天主聖神》手諭:容許女性領受讀經與輔祭職務】,覺得很高興:哇!教會終於走向「性別平等」了!是不是可以期待下一步有機會越來越向社會大眾的期待「開放」了?
回頭,是回哪裡? 改過,改什麼過? 信從,信什麼、從什麼? 福音,禰要傳給我什麼訊息?
關於「窄門」,聖經當中的瑪竇福音這樣記載耶穌的話:「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寬門和大路導致喪亡; 但有許多的人從那裏進去。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狹!找到它的人的確不多。」
在這腳步快速的社會,人人都在意KPI和投資報酬。好像手上的項目越賺錢、帶來的成交訂單數越多,就會帶來更高的職務位階、更高的薪水,代表這個人的事業做得越成功。那麼,福傳工作的KPI和投資報酬是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你問基督教對於婚前性行為的看法,那麼「制式答案」就會是「不好」。 請注意,是「不好」、「不建議」、「不適合」之類答案,但不會是「不准」,因為根本管不到(如果有人這樣說,那真的是大頭病)。 但教會這種標準答案是有其背後原因的,也就是「忠誠義務」這件事情。  基督教基於一神論的觀念,認為造物主
Thumbnail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在結婚後曾抱怨說:「如今我花在處理婚姻問題的時間,比處理所有其他問題的時間都多。因此,我們很少有時間閱讀、講道或研究。」(《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陳永財譯,香港:基道,2018(初版),p175)
Thumbnail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又稱同婚專法)三讀通過,5月24日正式施行,婚姻平權終於露出了曙光。作為亞洲第一,台灣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但仍有未盡完善之處:專法將同性結婚之收養限於繼親收養,共同收養被排除於規定外。
Thumbnail
《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上路後,台灣成為了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然而,同性伴侶的許多權利仍未受到充分的保障。近年來,立法院陸續修法,讓同性配偶得共同收養無血緣之子女;內政部也透過函釋,開放了跨國同婚,讓婚姻平權跨出一大步。
Thumbnail
我們花點時間講宗教裁判所,這個異端審訊機關惡名昭彰,是由天主教道明會來主持。其實道明會本身是個理念不錯的修會(最早設立大學,而且設立超多大學的研究單位)> 天主教派系很多,各有不同理念與主張,其中道明會是個非常用心研究聖經的修會,也許太用心了。 這是個問題,因為修會是個避世的單位,換句話說,他們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信仰、家庭和婚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與妻子在教會信仰上的矛盾與糾結,懷疑教會對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作者描述了自己對婚姻、信仰的態度和思考,並表達了對家庭和婚姻的渴望。文章意在探討婚姻信仰問題的思考與困境,期待透過理解尋求解答。
Thumbnail
我在基督教中看到的是:有些教會謹慎地避開敏感議題,有些則公開支持特定政黨,有明確的政治立場...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
Thumbnail
古蘭經規定男娶一神教(基督、猶太、伊斯蘭),女嫁穆斯林,其他宗教都不被承認,不能嫁娶。 這是官方標準答案。至於為什麼對男生好像比較寬鬆,有三個宗教能選?常見理由是女生嫁人後,比較可能遷就非教徒的老公,會因此被帶著去改變生活習慣,比方被禁止做禮拜,或是飲食違反教義等等。 那我是怎麼到最後會入教嫁給他?
Thumbnail
老婆對道教很有興趣,問我道士可不可以結婚? 我還真被問倒,我也不知道答案。   我只知道和尚、尼姑、神父、修女,這些出家人不能結婚。   還好有google,有求必應。 一查就知道。 原來道教有派別不少,現在主要分全真派、正一派。   全真派道士不可以結婚,要吃素,要蓄髮留鬍子。
Thumbnail
如果你問基督教對於婚前性行為的看法,那麼「制式答案」就會是「不好」。 請注意,是「不好」、「不建議」、「不適合」之類答案,但不會是「不准」,因為根本管不到(如果有人這樣說,那真的是大頭病)。 但教會這種標準答案是有其背後原因的,也就是「忠誠義務」這件事情。  基督教基於一神論的觀念,認為造物主
Thumbnail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在結婚後曾抱怨說:「如今我花在處理婚姻問題的時間,比處理所有其他問題的時間都多。因此,我們很少有時間閱讀、講道或研究。」(《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陳永財譯,香港:基道,2018(初版),p175)
Thumbnail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又稱同婚專法)三讀通過,5月24日正式施行,婚姻平權終於露出了曙光。作為亞洲第一,台灣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但仍有未盡完善之處:專法將同性結婚之收養限於繼親收養,共同收養被排除於規定外。
Thumbnail
《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上路後,台灣成為了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然而,同性伴侶的許多權利仍未受到充分的保障。近年來,立法院陸續修法,讓同性配偶得共同收養無血緣之子女;內政部也透過函釋,開放了跨國同婚,讓婚姻平權跨出一大步。
Thumbnail
我們花點時間講宗教裁判所,這個異端審訊機關惡名昭彰,是由天主教道明會來主持。其實道明會本身是個理念不錯的修會(最早設立大學,而且設立超多大學的研究單位)> 天主教派系很多,各有不同理念與主張,其中道明會是個非常用心研究聖經的修會,也許太用心了。 這是個問題,因為修會是個避世的單位,換句話說,他們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信仰、家庭和婚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與妻子在教會信仰上的矛盾與糾結,懷疑教會對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作者描述了自己對婚姻、信仰的態度和思考,並表達了對家庭和婚姻的渴望。文章意在探討婚姻信仰問題的思考與困境,期待透過理解尋求解答。
Thumbnail
我在基督教中看到的是:有些教會謹慎地避開敏感議題,有些則公開支持特定政黨,有明確的政治立場...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
Thumbnail
古蘭經規定男娶一神教(基督、猶太、伊斯蘭),女嫁穆斯林,其他宗教都不被承認,不能嫁娶。 這是官方標準答案。至於為什麼對男生好像比較寬鬆,有三個宗教能選?常見理由是女生嫁人後,比較可能遷就非教徒的老公,會因此被帶著去改變生活習慣,比方被禁止做禮拜,或是飲食違反教義等等。 那我是怎麼到最後會入教嫁給他?
Thumbnail
老婆對道教很有興趣,問我道士可不可以結婚? 我還真被問倒,我也不知道答案。   我只知道和尚、尼姑、神父、修女,這些出家人不能結婚。   還好有google,有求必應。 一查就知道。 原來道教有派別不少,現在主要分全真派、正一派。   全真派道士不可以結婚,要吃素,要蓄髮留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