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這麼記者標題,畢竟真正的新聞媒體還刪掉了問號的部分ORZ
本篇會簡單談一下這個宣言為何在教會內簡直是核彈級的爆炸性傷害,以及我們可以如何看待這個宣言和同性議題。雖然這是份宗教文件,對象也只限於天主教會的教友,不過即便各方立場不同,還是希望討論的人可以保持對事不對人的精神,勿使用任何形式的攻擊,希望將傷害和分裂降到最低。
天主教會信理部於2023年12月發表了一份宣言,談祝福的牧靈意義:《懇求的信賴(Fiducia supplicans)》,新聞標題紛紛出現「推翻過往聲明,允許祝福同性伴侶」等聳動標題,然而這份祝福儀節的指引文件和天主教會的倫理教導有其衝突未敘明之處,恐會引起有心人士對教友的誤導和誤用,有必要說明其內容和爭議之處。
目前這份宣言的中文譯版尚未出爐,由於每份教會訓導文件都需要經由具神學與文學專業的人士進行翻譯和多重校對,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但中文譯版出來後,神長們確實是有責任要陪伴教友好好閱讀文件的。
雖然文件中強調,若請求祝福的當事人為同性伴侶或非常規關係(如:外遇、非婚同居等)伴侶,祝福不可跟婚禮或伴侶結合儀式並行舉行,也不可在文詞中讓人誤解為婚姻或類似婚姻的關係締結;但某些人或媒體的片面解讀、渲染,讓許多人誤會這份宣言是明確的認可了同性或非正當伴侶關係的結合,尤其是包含性的結合。事實上,已經有人開始進行與接受祝福,手牽手接受祝福,結束立刻來個親親,並高調聲稱這是教會認可的。(參:紐約時報)
過去2021年信理部的回應清楚表示,教會無權對同性者之間的結合給予祝福,因為它們構成了對婚姻聖事中男女結合的婚姻祝福的某種模仿或類比。一個處於同性伴侶和非常規關係伴侶關係的人可以以個人身分前來請求接受神職人員的祝福,但領受祝福的前提是當事人清楚恩寵的獲得需要他對現在的狀態悔改,決定度貞潔、虔誠敬主的生活。若一對非常規關係的伴侶同時來祈求悔改的恩寵,該不會是想分手,請上天推一把(?)
教會為天主子民的牧民益處訂定了聖儀,祝福禮在聖儀中佔有特殊地位。因為祝福禮就其為禮儀行動而言,帶領信眾讚美天主,又使他們作好準備,以接受聖事的主要效能,並且聖化生活的各種環境。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在頒佈命令重整聖儀時,曾決定舉行聖儀時,應首先注意信友的參與,亦即有意識的、主動的及容易的參與,因而應該刪除任何因時代的變遷,致令聖儀本質與目標模糊不清的成分。
此外大公會議又宣告那些保留的祝福禮將為數甚少,只給主教或教會教長仍保留一些,並且在某種情況下,經由主教核准,具有相當資格的信友也可主持若干祝福禮。
本聖禮部為實踐大公會議的決定,為羅馬禮典準備了此新的一篇(部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以其宗座權威已予以批准並明令公佈。
因此本聖禮部遵照教宗特別指示出版了「祝福禮典」。原拉丁文版本於問世日即刻生效。各地方言的版本經宗座認可後,由當地主教團決定生效日期。
任何與本法令相抵觸的條文一概無效。
聖禮部代部長馬耶總主教、秘書諾厄總主教 一九八四年五月三十一日發自聖禮部
以婚姻聖事為例,婚姻禮典裡的祝福有幾處:
《天主教教理》第1670號:「聖儀不像聖事一般賦予聖神的恩寵,但透過教會的祈禱,讓人準備接受恩寵且與之合作。『信友盡心準備,靠著由基督受難、死亡、 復活的逾越奧跡所湧出的恩寵,聖化各種生活情況,而所有聖事與聖儀的效能,也都是由這逾越奧跡而來。於是,一切事物的正當用途,無一不能導向聖化人類、光榮天主的目的』。」
《祝福禮典》裡有各式各樣的祝福,包含:
對人的祝福:
祝福家庭及其成員、司鐸探訪家庭的祝福、祝福夫婦、祝福兒童、父母祝福子女、訂婚、婦女產前產後的祝福、祝福居家老人、祝福病人、奉派宣講福音者的祝福、祝福教理教師、聽道或祈禱聚會的祝福、各種救難組織的祝福、祝福朝聖者(還分起程時、結束前、結束後)、旅行啟程前的祝福
對事、地、物的祝福:
建築物的祝福(奠基/開工破土、新房屋、新修院、新會院、新學校、新圖書館、新醫院或診所、辦公室、工廠、商店、大眾傳播設施、體育運動場所)、交通工具與設施、特殊科技設備、勞作工具/機器、祝福動物、祝福農田和牧場、呈現初收產物的祝福、用餐前後祝福、飲料或食物、水泉或水井
禮儀或敬禮用品的祝福:
聖洗池、主教/主禮座位、讀經台、聖體櫃、告解座(亭)、教堂新門、敬禮用的十字架和聖像、鐘、管風琴、禮儀用品、水、苦路、墓地、熱心敬禮用品、玫瑰經念珠、聖衣
其他的祝福:
謝恩祝福儀式、各種環境的祝福儀式
天主教會關於倫理的教導,特別是對關係的倫理指引,一向是清楚明確的:
根據《天主教教理》,婚姻的定義是一男一女,其目的是夫妻的幸福和生育並教養子女。兩位領洗者之間的婚姻被主基督提升為聖事。(參:《天主教教理》1601號)
根據《天主教教理》,貞潔的定義是性在人身上成功的整合,由此人在肉體與靈性方面得到內在的合一。性表示人是屬於肉體的與生物的世界,但當男女完全地和終身地彼此交付,使性整合於人與人的關係時,性便屬於個人的和真正地合乎人性。(參:《天主教教理》2337號)
「每人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有不同的修練貞潔的方式:有些人守童貞或過獨身奉獻的生活,以卓越的方式更易專心事主;另一些人,不論已婚或未婚,均按道德律為一切人所定的方式」。已婚者須守夫妻間的貞潔,其餘的人須以節制實行貞潔。(參:《天主教教理》2349號)
聖安博,《論寡婦》:貞潔之德有三種形式:就是夫婦、寡居者及童貞者三種。我們不應讚美其一,而排斥其它。這就是教會的紀律豐富之處。
意思是「性的結合」只應保留在婚姻內的彼此交付,同時向生育的可能開放;所有「婚姻外的性的結合」都是違反貞潔的。
違反貞潔的結合包含:與有夫之婦/有婦之夫的性行為、與非配偶的性行為(不管同性或異性)、與自己的性行為(自慰)、強迫他人與自己進行性行為(強姦)
其他違反貞潔的行為包含:將性行為作為販售標的(賣淫)、觀看/展示/製造/販賣色情影像或相關產品
首先來看《天主教教理》怎麼寫,然後我們會很清楚「人」、「性傾向」、「同性間性行為」需要分開看:
同性戀是指在男人間,或女人間,對同一性別的人,體驗著一種獨佔的或佔優勢的性吸引力。歷經各世代及不同文化,它具有不同的形式。其心理方面的起因大部分仍不可解釋。根據聖經,同性戀的行為顯示嚴重的腐敗,聖傳常聲明「同性戀的行為是本質的錯亂」,是違反自然律的行為,排除生命的賜予,不是來自一種感情上及性方面的真正互補。在任何情形下同性戀行為是不許可的。(參:《天主教教理》2357號)
身為同性傾向者本身並不是「他們的錯」,極少部分人是由於先天的因素、而越來越多人則是受到成長環境或意識形態的影響。然而婚姻的目的包含生養教愛子女,性行為亦須對生育的可能開放;同性間性行為不僅違反自然律(原本天主造器官不是這樣用的),更只能製造肉身的歡愉,無法迎來子女,因此同性伴侶的關係和一男一女的排他性結合完全不一樣,無法構成教會所定義的婚姻。而同性間性行為也就是婚外性行為的其中一種,在教會的倫理內是不被允許的。
有為數不少的男女,呈現著根深蒂固的同性戀傾向。這傾向在客觀上是錯亂的,為他們大多數人構成一種考驗。對他們應該以尊重、同情和體貼相待。應該避免對他們有任何不公平的歧視。這些人被召在他們身上實行天主的旨意,如果他們是基督徒,應把他們由於此種情形可能遭遇的困難,與基督十字架上的犧牲結合在一起。(參:《天主教教理》2358號)
這個之前已經寫過一篇,請參考:同性伴侶民事婚姻─天主教會怎麼看?可以直接跳到第三段看XD
簡單來說,就是像對待一般人一樣,你平常怎樣對待其他家人朋友,就怎樣對待同性傾向的家人朋友。我們並不會、也不應該預設他人的道德生活並做判斷,我們只有責任管好自己,並在他人問我們關於教會的信仰內容時做出符合教會教導的客觀回應。
在我的生活中,有異性戀朋友也有同性戀朋友。然而,潔身自好是無論何種性傾向的人們身上都看得見的特質。
如果我們不會看見一對夫婦就想「他們有沒有避孕?」這麼失禮的問題,那我們也不該看見兩個無論性別的未婚者站在一起就想「他們有沒有發生婚前/同性間性行為?」這個預設和想像同樣失禮好嗎?!
告訴自己別當失禮的人,我們好好管好自己、好好善待別人就好。
同性戀者被召守貞潔。藉著訓練人內心自由的自制諸德行,有時藉著無私友情的支持,藉著祈禱和聖事的恩寵,他們可以,也應該,漸次地並決心地,走向基督徒的成全。(參:《天主教教理》2359號)
同性傾向者有責任分辨自己對性傾向的認定與吸引是從何而來,是已經十分確定的,還是可能是因為環境因素的影響,沒有機會思考過別的可能性、或是因為過往的創傷經驗,下意識的逃避某種性別的親近?不少曾遭受過嚴重性別不平等對待甚至暴力的人,會出現抗拒該性別的心理狀態,不見得是「沒辦法喜歡」異性,而是「不願或不敢喜歡」。建議找信任的輔導/神師/諮商師談一談,也不是一次兩次就會有結果的,需要一段時間的生命歷程回顧和分辨。
無論先天或後天因素的同性傾向基督徒,既沒有婚姻聖召,那麼就有責任在獨身生活的召叫中活出基督徒的樣貌。基督徒的樣貌就是在天父的慈愛、基督的教導、聖神的推動和聖教會的指引中,看見自己和他人的善,感恩天主,善待自己、他人與萬物。
擁有在生活上、精神上互相扶持的朋友,是無論性傾向為何的人們都值得擁有的珍貴情誼。當不在婚姻內、不以「性」做為彼此關係的黏著劑,人們更需要花力氣去透過各種關心和陪伴去經營這樣的友伴關係。
最大的問題是,它雖然宣稱禁止將這樣的祝福與任何類似婚姻或關係締結的形式混淆,且試圖說教會沒有透過司鐸的祝福默許非常規的關係,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各地開始陸續出現的挑釁式行動已經說明了它的危險。(如果剛剛沒點進去,可以再點進去看一次:〈紐約時報〉報導,一對同性伴侶長年以夫婦自居,在請神父祝福時手牽手接受祝福,結束後立刻馬上來個擁吻,並在社群上發表歡慶天主教會終於「進步」的言論,彷彿他們一直被教會「打壓」)
這位先生和他的外遇對象當然各自值得擁有過得幸福的人生,但絕對不是在外遇的關係中吧?!若直接回答:「祝你們幸福!」豈不是直接認同了這兩人之間的非常規關係?
任何一個人,在感到自己需要天主的恩寵與幫助時,都可以前來請求教會司鐸祝福個人或家庭,教會從不拒絕,但前提是當事人的期待意向符合天主的正義、教會的教導,也符合他們的身分和狀態。
若一個人請求神父祝福他讓他獨得這期大樂透,神父無法給予這樣的祝福;同樣的,一對處於非常規關係的人們手牽手來請神父祝福他們的關係,神父也無法給予這樣的祝福。
以下舉例:
教會訓導有不同層級,但無論如何,一定不能與信仰核心價值相悖。這份文件雖然目的是要說明在需要牧養人靈的時代,需要強調天主的恩寵是無條件面向眾人開放,但同時也因著不夠清楚、太隱晦的說明,而讓某些事情有了讓一些人或團體斷章取義而造成誤導的空間。
目前「期待教會更改倫理訓導」的人士,已經開始進行一些片面宣導,甚至已經開始為非常規關係的伴侶進行祝福,這是讓人十分擔憂的,因為這並不是教會的立場與教導;亦有不少國家地區的主教團在經過思辨後,公開表達拒絕跟從這份宣言,包含:
閱讀教會訓導文件,當然不能只看新聞懶人包,更不能只看新聞標題。待文件的台灣地區主教團正式翻譯出爐,我們都需要一起再多讀幾次,才能避免誤解,並將分裂和傷害減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