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想跟你說說話】性別平權的對話與反思

釋字748號中,大法官肯認婚姻平權應受保障。但隨著專法通過,台灣社會仍對婚姻平權存有各種意見;究竟兩方如何看待這個議題、社群媒體又扮演了什麼角色,且讓我們一同走進公民對話的場域當中。
raw-image



社會的喧囂能彼此對話嗎?

在異性戀為主流的社會結構下,屬於少數的同性戀族群長期位處不平等的困境,所幸長年以來,同志族群經由堅持不懈地訴求與抗爭,也爭取到愈來愈多支持同性相愛的改革聲浪,同志權益在臺灣逐漸成為積極追求的重要價值。

不過,民主的社會也會存在各種意見,除了暴力、歧視、造謠等傷害少數族群的言論為社會不可容忍之外,抱持相反觀點的理性言論是否也有持續存在,促進公開討論的價值呢?本篇報導將帶您透過兩位受訪者針對反同、挺同的觀點,闡述個人立場與經驗,並探索彼此聆聽、理解的可能性,期盼傳達出公民對話的價值與反思。

臺大政治系學生會媒體部在此希望讀者們,不論您站在何種立場觀看此篇報導,請帶著相互尊重的心態,避免傷害報導中的個人與提及的族群。筆者知道,能夠相互理解的世界就好似烏托邦一般,聆聽相反的意見並不容易,本篇報導的願景,在於促進社會上各種聲音的理性對話。

從雅典城邦時代以來,對話常被視為民主基石,成為後世的典範(圖源:世界名人書畫網)

從雅典城邦時代以來,對話常被視為民主基石,成為後世的典範(圖源:世界名人書畫網)

▎反對立場的形成 ─「我的家庭、生活與經驗形塑的個人立場,無須為他人改變

媒體部榮幸請到一位願意勇敢表態的朋友。為最大程度保護當事人隱私,此篇專題報導將採取匿名並不揭露任何個人資訊。

A同學在同性婚姻議題上採取反對立場。他認為,婚姻的基本價值建立於異性結合與繁衍後代的責任之上,也主觀地對同性伴侶的親暱行為地感到不適。

媒體部採訪了 A 同學的生命經歷,讓我們帶著理性、求知的態度,閱讀 A 同學的故事。


一、原生家庭、生活與教育

1.家庭與生活

A 同學的家人對於同性伴侶持負面觀感,當論及這類話題,都是採不支持、言語中可能帶有負面的立場。

A 同學原先對於同性伴侶議題沒有特定看法,直到曾有同性別的朋友接近並對他表示好感,家人知悉此事反對並介入後,因而也開始對同性伴侶議題持反對態度。

除此之外,A 同學認為形塑自身立場影響最大的也是家庭因素,他肯認過程中被家人的觀點所說服,進而塑造出同樣的立場。

2.教育

媒體部詢問 A 同學是否曾在健康教育課或其他課程接收過有關 LGBTQ 的資訊?他表示,國小、國中、高中都有接觸到一些關於 LGBTQ 的資訊,而課程內容也大致維持相同方向,皆要求包容同性伴侶。

然而 A 同學認為,每個人仍然有自己的看法。既然同性伴侶使他的觀感不佳,A 同學認為他沒有義務包容與接納這個族群,也不會因為師長而改變自己的觀點。   

(關於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可參閱:當台灣有史以來接受最多平權教育的一代,卻屢次發表歧視言論:公民教育的反思)


二、對於「同性婚姻平權」的看法

媒體部接著詢問 A 同學是否能理解「支持婚姻平權」者的立場,A 同學表示「無法理解且無法接受,且先前的公投也未有通過婚姻平權」(註1)。

然而 A 同學認為,媒體與資訊越加傾向支持同性族群,現代的社會風氣多是支持,媒體為搏得多數人的觀感,隨大眾的風氣而改變。

A 同學進而表示,挺同在社會慢慢地成為主流、已變成多數人,進而導致不支持的人無法在大眾、社會下暢談看法。

政治學中,有時會因一方意見較強勢,出現另一方不願表達的「沉默螺旋」現象。(圖源:中華民國公共政策學會)

政治學中,有時會因一方意見較強勢,出現另一方不願表達的「沉默螺旋」現象。(圖源:中華民國公共政策學會)

▎「我想跟你說說話」─ 我們,有相互對話的可能嗎?

此部分論點的撰寫者為系學會媒體部成員之一,下文僅以自身的生命經驗陳述觀點,並不全然概括系學會媒體部所有成員之意見。於此區的論述中,筆者將以第一人稱敘述個人經驗,並嘗試回應 A 同學之意見。


一、個人經驗敘述

我是一位交往對象皆是女性的生理女性。於我而言,留著短髮、穿著被社會標籤為男性化的服飾,與女性交往,是我最舒適的樣子。這樣的性向、樣貌並非由我的家庭經歷、人生挫折或精神狀態所塑造,我生來便是如此。

我自小便不喜歡陰柔的打扮,因著身為女性,而被認為該穿上裙子、顯露身材的衣服,都讓我極度的反感。直到升上大學,對於自己的樣貌與治裝有了相對自主的權利,才決定剪去長髮,穿自己真正喜歡的衣服。而男性朋友於我而言只能成為好朋友,不能成為真正交心的戀人。因此,自高中到大學以來,我所愛慕的對象皆為女性。身旁的人都說我為何一夕之間變了樣子?而實際上,我只是選擇不顧他人支持與否,做回自己該有的樣子

很多人質疑過,你是不是想要成為男性?我從未想要成為「男性」,我只是做自己最舒適的樣子,僅此而已,不少本質上認為同性伴侶是不正常的人們,會把我打扮陽剛、愛慕女性的行為,歸咎於我的家庭與人生經歷。

認同同性伴侶為正常與否為個人價值觀的問題,我不與任何一方爭辯,也不辯解誰對誰錯,你不認同,我不怪你,我們不相互怪罪,在尊重的基礎上於社會共存。 


二、家庭經驗敘述

於採訪的過程中,我們曾問過哪個因素對於 A 同學形塑立場最具影響力,受訪者回答為「家庭」因素。

就我的個人經驗而論,形塑我立場的不在家庭或人生中的經驗,而是這個「立場」本就建立於我生得的性向之上,我無法選擇究竟要站在哪一方,也無法被家庭與各種人生經驗改變性向。

於我而言,我的家庭對於同性伴侶婚姻非常陌生,且家人之中甚至有人對同志是非常反感的。幾年前,當我還留著一頭長髮,我的家人曾在談話中說到婚姻平權議題,評論同志很噁心,我當下喪失了平日的冷靜沉著,帶著極度憤怒的心情與家人爭執;家人在我的面前評論同志很噁心,就好似他也在說我不正常,並指責我是造成社會道德淪喪的亂源,令我非常受傷。

家庭對於自我形象的塑造,在早年常有深刻影響(圖源:美國心理學會)

家庭對於自我形象的塑造,在早年常有深刻影響(圖源:美國心理學會)


三、對於「同性婚姻平權」的看法

「我對於婚姻的觀點與 A 同學不同」

若走入婚姻的必然責任在於繁衍,為何仍有如此多走入婚姻卻選擇不生育的頂客族? 其原因在於,對於希望相伴一生的兩人而言,配偶關係可以保證另一半在面對醫療、財產、社會福利等問題時,得以配偶的身分為對方處理並聲明權利。

當同性伴侶無法有結婚的權利,伴侶發生事故或其餘任何的情況之下,皆無法以配偶的身分為對方處理問題。所以,支持婚姻平權的訴求並不在於單純的「相戀就該被允許結婚」

我曾在公視節目看過女同性伴侶家庭採訪,家庭中的小孩表示,很高興有另一個人,在這個家庭中成為母親與父親的角色,讓家庭生活非常的和諧快樂。一父一母真的是創造和樂家庭的必要嗎? 有父有母的異性婚姻必然是和樂家庭的基礎嗎? 我認為,家庭基礎不建立於異性婚姻之上,而在足夠成熟開明的兩個人,得以引導孩子的成長與身心健康。


四、對於 A 同學論點之回應

這邊我想跟各位聽眾提到一個被政治人物與媒體濫用,因而稍微帶有負面意義的詞:「政治正確」。政治正確的觀點是從少數族群出發,在言論、政策、行為與制度等層面上,保護或避免冒犯少數群體。我認為政治正確並非是一個負面的概念,正是因為在社會結構中屬於少數群體,才需要透過政治正確的力量讓少數人的權利不被多數意見概括。

(關於政治正確的省思,可參考:當「政確」成為正確,我們正在喪失廣納多元文化與意見的初衷)

這邊我理解被採訪者的論述。但我不認為支持同性伴侶的群體在台灣社會是多數。然而,當政治正確變得過於極端而矯枉過正,不論出發點是否是為了公正與少數權益,都會使社會意見變得更加極端,從而使兩方無法交流、對談。

同性婚姻的反對或支持,牽涉到個人的基本價值觀,而價值觀難以改變,不論是支持者或反對者,當個人的價值觀被否定,雙方都會被造成傷害。我們該如何理性對談? 我們該如何促進溝通? 我們該如何避免對雙方的傷害?我們能否持著友善的態度,對談而非衝突,共容而非排斥。

但,我們真的如 A 同學之意見所言,沒有責任和義務嗎?民主體制的基本價值在於自由與平等,自由象徵人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平等則求所有人都有參與、不被忽視的權利。追求與自由相容的平等、與平等相容的自由,應當是民主的目標,也是我們身為公民的義務與責任。

▎社會上存在的各種聲音

一、各種聲音存在的理由:意見有對錯嗎?

言論自由乃民主社會之基石,這份價值無庸置疑,每個人發表意見的自由都應受到捍衛,那意見是否存在「對錯」呢?大法官吳庚認為:「發表意見與陳述事實不同,意見為主觀之價值判斷,無所謂真實與否,在民主多元社會各種價值判斷皆應容許。

(點此處看釋字509號吳庚大法官協同意見書)

誠如大法官所述,「意見」為個人的主觀價值判斷,而每個人的價值觀會因為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產生各異的變化。因此討論同個議題時,我們很容易發現:明明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下,彼此抱持的觀點卻不盡相同,甚至嚴重分歧。

本篇報導採訪的「支持」與「反對」聲音,皆可以從兩位受訪者的成長背景梳理出觀點成形的脈絡。而意見作為個人價值觀之表述,並不存在對錯之分,社會上應該保有不同聲音溝通的空間,才能彼此包容,才能相互理解。


二、為何我們聽不見對面的聲音:極化的立場與撕裂的社會

1、同溫層、社群媒體強化撕裂?

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我們,拜科技進步之賜,訊息、意見、思想的傳播變得更加容易,而這是否為意見、立場極化的成因?有一種觀點提到「社群媒體不但沒有讓社會變得更好,反而讓社會變得更兩極,強化社會的撕裂」,對於上述的觀點,社會存有兩種意見。

同意此說的一方認為:社群媒體提供了我們接觸更廣泛的流通資訊的平台,但人們傾向選擇與自己持相同觀點的人進行互動,使不同意見難以交流。同溫層現象使人們只接收單一立場的訊息,無法實現多元開放的民主社會價值。此外,社群媒體的特性也放大了同溫層現象,因為社群媒體的演算法通常只會將使用者引導至相關性較高的資訊;同樣地,社群媒體在事實查核及訊息問責機制的不完善,使社群平台上充滿操弄輿論、傳播極端回應的現象。而煽動性的言論將強化不同立場之間的負面情緒,助長極化的效果。

(社群媒體如何影響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 how the right invented a phantom enem)

另外一種意見則認為,雖然人們傾向接收立場相近的意見,但並不等於排斥不同的意見,甚至多樣的媒體提供了各種多元聲音都能被聽見的環境。雖然同溫層現象確實存在,但相關研究大多侷限於單一媒體。若接觸的媒體數量及閱聽的數量增加,可以大幅降低同溫層效應的影響。大多數的閱聽者具一定的媒體識讀能力且會使用多種接收訊息管道,故不能將社群媒體與助長意見極化、強化社會撕裂劃上等號。


2、社會上的極化立場及撕裂社會

我們認同後者言論的正確性,卻也不完全否定第一種意見。筆者認為使意見逐漸極化、撕裂社會的不只是社群媒體,還有被刻意傳播各種煽動性、偏頗、負面的論述。偏激的言論若是來自於自己的同溫層,則使用者就會更容易相信訊息內容;而不同立場者見此類偏頗論述則會更加排斥其內容,強化意見極化的效果,限縮多元開放的觀點。

換言之,是偏激、帶風向的非客觀訊息傳播現象極化立場、撕裂社會,而這樣的現象不侷限、但存在於社群媒體上。社群媒體並非根本的原因,但其使訊息傳播快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催化劑的角色。

(參考閱讀:「社群媒體同溫層之傳播內容對社會建構之和諧與對立之挑戰」 )

▎結語

「你好,我想跟你說說話」的主旨為:希望社會上不同立場的人藉由溝通,促進討論與理解。

溝通的前提是我們願意放下成見,理性地聆聽對方的言語,理性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再來,「理解」一詞並非贊同對立的意思,而是藉由聆聽對方的生命經驗後,梳理觀點形成的脈絡,學習尊重彼此的不一樣。

表意自由與包容差異,乃民主社會中難能可貴的價值,在民主體制之下,自由與平等的概念過度發展時往往導致相互衝突:過度地強調形式自由,將使多數意見壓倒少數意見,從而加深話語權的權力不對等,成為「多數專制的自由」;然過於強調平等,將使社會因過於強調言論價值的一致性,從而抹去意見之間彼此辯證的可能性,公共領域因而成為不自由的平等社會。

台灣對於同志議題的進步與改革,亦是基於以上價值的保障往外拓展。筆者過往也曾先入為主地以為「所有反同意見都是暴力」,直到撰寫此篇報導及採訪不同意見方的故事後,對性別議題的另外一面有了全新的想法。

最後,我們也邀請讀者思考:社會的喧囂能彼此對話嗎?

「你好,我想跟你說說話」:性別平權的對話與反思,全文完

婚姻平權是台灣社會需要凝聚共識的議題,透過意見的理性表達,我們希望能促進公民社會對話(圖源:紐時)

婚姻平權是台灣社會需要凝聚共識的議題,透過意見的理性表達,我們希望能促進公民社會對話(圖源:紐時)


註1:2018年的公民投票中,第12案「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之其他形式來保障同性別2人經營永久共同生活的權益?」以640多萬票通過;立法院則於2019年5月17日依公投結果制定專法,使同性婚姻得受法律保障。受訪者指的應為第14案,使同性伴侶得以民法結婚

製作小組:王媺涵、林逸芸、鄭宇庭、呂芊穎、高佑萱

責任編輯:林廷昱、鄭宇庭


民主社會存在多元意見,除了惡意傷害少數族群的言論為社會不容外,相反觀點的理性言論是否也有持續存在,促進公開討論的價值呢?本專題將從同性婚姻與跨性別議題切入,探討不同立場如何看待性別議題;另外,也會從最新國民法官判例探討母職期待。我們期望透過闡述個人立場與經驗,能探索彼此聆聽、理解的可能性,實現傳達出公民對話的價值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