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會的「十字軍東征」: 同志 vs. 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高雄右昌教會敬拜中心圖片來源:林怡廷Amber  (天下雜誌)

高雄右昌教會敬拜中心圖片來源:林怡廷Amber (天下雜誌)


2018年,應該是台灣「基督教教會」最用力打同志的一年,當年10大公投題目裡,就有5項與同志議題有關,等於佔了5成。

雖然同志公投是2018年的事情,但同志面臨的難題仍未結束。教會也只有那段時間組織性地「行使公民的政治權」、「參與公民社會」,公投結束就瞬間鳥獸散。這種現象其實與美國很像,尤其是近幾年的墮胎權的討論。那些積極打擊這些議題的教會,反智的論點與攻擊招數與台灣都極為雷同,現在的他們看似回歸理性,其實只是恢復對於公民社會的漠不關心(如今年公投前的靜悄悄),沉寂一段時間後,又在類似的議題當中被動員出來。

我常在想為什麼這些基督教教會要這麼認真打同志議題,面對這個社會諸多不公義,教會裡只有零星幾個人個別發出微弱的聲音,但對於同志的罪,教會卻是集體出動,更別說同志大多都是社會中的弱勢階層,這群基督教徒對於社會裡作惡的優勢階層溫柔包容不吭一聲,對於弱勢階層卻是窮追猛打。

為什麼要把同志的「罪」放的那麼大,其實撒謊也是罪、貪愛錢財也是罪、不饒恕也是罪、對鄰舍的苦難視而不見也是罪,更別說性侵、外遇也都是罪,但教會把教會裡的人所犯的上述罪行,通通饒恕掉了,甚至饒恕教會外拜偶像的罪,卻對於教會外,也唯獨對於同志罪行覺得十惡不赦。

為什麼會如此?教會是由一群「基督教徒」和牧者組成,理想上是一群信上帝的罪人,在裡面在神面前認罪、悔改、相互扶持鼓勵,因為知道自己也是罪人,所以可以理解罪人的軟弱,不輕易定罪,但這畢竟是理想,而且大多數教會並非如此。人們只是走進教會讀聖經唱哈利路亞,出了教會很自然地繼續用這個世界教導的來提昇自己的競爭力,為的是不要被社會淘汰,為的是能夠進好的補習班、進好的學校、進好的公司、爬到好的位置、賺到好生活的錢,但從未想過他們這些努力,與聖經裡,尤其是耶穌的教導有什麼關係,是相符?還是相違?但從未想過,他們在教會裡痛哭流涕的說要定睛在神身上,出了教會卻戰戰兢兢地定睛在瑪門(金錢)身上。明明是最世俗的一群人,卻只因為他們是與異性發生性關係,而不是與同性發生性關係,來自稱神聖。這些人整天「主啊主啊」呼喊神的名,最後反而會落入地獄,教會卻失職的對這些失喪的羊視而不見。

為什麼我會說這些才是失喪的羊,因為他們恐懼自己被拋棄、恐懼自己被社會淘汰就是被遺棄,恐懼自己成為魯蛇,他們知道怎麼用神的話語在教會裡生存,卻不知道怎麼用神的話語在教會外活出生命,但教會(牧者)看不見這些,或許是看見了,但不知如何處理,也或許是看見了,不想處理,他們看不見教會裡應該要處理的罪(或是導致人犯罪的問題),只好在教會外設一個靶:同志的性,讓大家都看向教會外的人所犯的罪。只要插一根刺,就可以讓人不看自己眼中的樑木,只要看別人所犯的罪,就可以自以為神聖,卻忘了自己身上除了性的部份是聖潔的之外,其他都污穢不堪。

我的問題是為什麼教會可以對於外邦人不義的罪默不作聲,對於外邦人在性上面的罪卻集體出動撻伐,為什麼對教會裡的人和教會外的優勢階層寬容,卻對教會外的弱勢階層嚴格?為什麼看到教會外諸多不義,從來沒有想要參與政治,好像自己只是教會會友,而不是這社會的公民,但看到性的不義,卻吆喝會友要參與政治、行使公民權?

從舊約來看,神透過眾先知在罵的幾乎都是以色列人,震怒降罰的也都是那些欺壓百姓、孤兒寡婦、剝奪弱勢族群生計和土地的人,說白一點,被欺壓的那些就是所謂的弱勢族群,而且就是階層、政府等制度上下交相賊所製造出來的惡,那些人的惡造就了什麼?這些惡和罪使整個國家都要毀滅,上帝透過先知說話的對象又是誰?是以色列人,就是神的百姓,舊約時代的神的百姓,以現在的眼光來說,指的不就是基督教會嗎?上帝降罰的主要是外邦人嗎?難道不是認識神的人嗎?上帝罵的不一直都是先從祭司開始,才到平民,都是從猶太人開始,才到外邦人嗎?

到了新約,耶穌厲聲責罵的是法利賽人,說他們是裝飾華麗的墳墓,法利賽人是誰?就是那些靠著階層制度站在上位的人,但面對一般的百姓,面對那些被剝削高利貸的百姓、面對那些可能一天才吃一個麵包裹腹的百姓,他陪伴他們、理解他們、溫柔地對待他們,而不是一天到晚定他們的罪。

回到一開始所談的,其實我最主要想問的就是:為什麼教會跟上位人站在一起,然後定下位人的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懿翎 light and breeze
111會員
406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教宗2020年的發言,並非以「教會訓導權」表態宣認,沒有改變教會的教義或立場。但是因為教宗的身分是公眾人物,又是整個教會的領導者,因此一舉一動本來就會被放大檢視、被斷章取義地報導(媒體的嗜血和偏頗其實也是閱聽眾養出來的)。這次可以說是領導者個人忽略了媒體力量,引發了「多說無益,反而需要後續收拾」的公
Thumbnail
教宗2020年的發言,並非以「教會訓導權」表態宣認,沒有改變教會的教義或立場。但是因為教宗的身分是公眾人物,又是整個教會的領導者,因此一舉一動本來就會被放大檢視、被斷章取義地報導(媒體的嗜血和偏頗其實也是閱聽眾養出來的)。這次可以說是領導者個人忽略了媒體力量,引發了「多說無益,反而需要後續收拾」的公
Thumbnail
最近一個新聞提到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公開表態,說明批評罪行化同性戀的法律不義,並支持同性戀除罪化,這對 LGBTQ 族群來說當然是好事,畢竟他是史上第一個討論 LGBTQ 法律的教宗,對於一向保守的天主教會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然而,如果去看教宗的這個聲明,裡面提到的 "除罪化",用 "罪" 這樣
Thumbnail
最近一個新聞提到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公開表態,說明批評罪行化同性戀的法律不義,並支持同性戀除罪化,這對 LGBTQ 族群來說當然是好事,畢竟他是史上第一個討論 LGBTQ 法律的教宗,對於一向保守的天主教會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然而,如果去看教宗的這個聲明,裡面提到的 "除罪化",用 "罪" 這樣
Thumbnail
The New York Times 昨天有一則報導,題為:Catholic Officials on Edge After Reports of Priests Using Grindr,新聞指出天主教職人員手機裡有Grindr交友app。根據維基百科,"Grindr is......
Thumbnail
The New York Times 昨天有一則報導,題為:Catholic Officials on Edge After Reports of Priests Using Grindr,新聞指出天主教職人員手機裡有Grindr交友app。根據維基百科,"Grindr is......
Thumbnail
紀錄片《牧者》是一部從「既是信教者也是同性戀者」的觀點去看在2018時同志婚姻尚未合法,甚至在更久之前以同性戀基督徒為主的同光教會,在這近年來努力在各方宗教與同運團體越來越對立之中,如何找到其中自我的定位,在信仰與性向中找尋神指引的方向。
Thumbnail
紀錄片《牧者》是一部從「既是信教者也是同性戀者」的觀點去看在2018時同志婚姻尚未合法,甚至在更久之前以同性戀基督徒為主的同光教會,在這近年來努力在各方宗教與同運團體越來越對立之中,如何找到其中自我的定位,在信仰與性向中找尋神指引的方向。
Thumbnail
就我個人立場,絕對支持性別平權和同志權益,也認為同性戀者有婚姻的權利。但我們能因為有的公益團體的立場太保守、似乎不合時宜,就不准許他們申請政府社會福利經費嗎?
Thumbnail
就我個人立場,絕對支持性別平權和同志權益,也認為同性戀者有婚姻的權利。但我們能因為有的公益團體的立場太保守、似乎不合時宜,就不准許他們申請政府社會福利經費嗎?
Thumbnail
真正受到自由主義傷害的人總是基層,尤其是需要特別保護的人,像生孩子的婦女這樣的人。如果收養一個孩子的人跟自己冒著痛苦和危險生孩子的母親得到同等權利的話,真正受到傷害的顯然就是她們。而小共同體真正要維護的就是她們的利益。這種東西實際上是只能通過隔離和歧視來維持的。真正的利益不是寫在紙上的、由國家官僚機
Thumbnail
真正受到自由主義傷害的人總是基層,尤其是需要特別保護的人,像生孩子的婦女這樣的人。如果收養一個孩子的人跟自己冒著痛苦和危險生孩子的母親得到同等權利的話,真正受到傷害的顯然就是她們。而小共同體真正要維護的就是她們的利益。這種東西實際上是只能通過隔離和歧視來維持的。真正的利益不是寫在紙上的、由國家官僚機
Thumbnail
這部電影是在描寫波士頓樞機主教管區內,頻傳神父不當性侵孩童的醜聞事件。只是這樣的事件為什麼會三十年後才會爆發出來,甚至有可能更久遠的事件沒辦舉發,當一個體制為了遮掩過犯,反而會讓罪惡不斷的渲染開來,當我們存在一個官官相護,或著如影片中神職人員相護的狀況下,往往發生的被害人,反而遭受到眾人的指責。
Thumbnail
這部電影是在描寫波士頓樞機主教管區內,頻傳神父不當性侵孩童的醜聞事件。只是這樣的事件為什麼會三十年後才會爆發出來,甚至有可能更久遠的事件沒辦舉發,當一個體制為了遮掩過犯,反而會讓罪惡不斷的渲染開來,當我們存在一個官官相護,或著如影片中神職人員相護的狀況下,往往發生的被害人,反而遭受到眾人的指責。
Thumbnail
以長遠的歷史視角來看,台灣社會現階段還未成熟到前衛進步價值的水平。當代我們稀鬆平常、理所當然可以自由追尋的不少事物,在100多年前大多數世人並不接受及認同的,甚至會採取壓迫的行為,而如今這些人安在哉?
Thumbnail
以長遠的歷史視角來看,台灣社會現階段還未成熟到前衛進步價值的水平。當代我們稀鬆平常、理所當然可以自由追尋的不少事物,在100多年前大多數世人並不接受及認同的,甚至會採取壓迫的行為,而如今這些人安在哉?
Thumbnail
向少年提出「寫」的邀請,然後,一起思考來龍去脈。   報導一: 亞洲鄰國打壓LGBT 台灣能舉辦同婚公投更顯珍貴 報導二:在南韓倡議「酷兒神學」的牧師,怎麼看台灣同婚公投? 報導三:CNN評公投:台灣
Thumbnail
向少年提出「寫」的邀請,然後,一起思考來龍去脈。   報導一: 亞洲鄰國打壓LGBT 台灣能舉辦同婚公投更顯珍貴 報導二:在南韓倡議「酷兒神學」的牧師,怎麼看台灣同婚公投? 報導三:CNN評公投:台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