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皈依?皈依的意思|什麼是合格的皈依?|皈依和求受戒注意事項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皈依的最終目的,不是只為了能得到三寶庇護,等待三寶為我們安排一切的吉凶禍福;而是為了使自己最終能解脫輪迴,甚至證悟成佛。

 

皈依是學佛修行的起點,也可以說是進入佛門修行最基本的戒律。許多人一聽到「皈依」這個名詞,便以為只指一個儀式,其實這是指依止的心態。


raw-image


什麼是皈依?皈依的意思

皈依,是諸法之門和所有實修的基礎,亦是學佛修行的起點,也可以說是進入佛門修行最基本的戒律,無論是大乘、小乘、金剛乘,皆視「皈依」為基本之戒律。


許多人一聽到「皈依」這個名詞以為只指一個儀式,但其實「皈依」是指依止的心態,「皈依」就是把我們的命根至心託付、一心依止的意思。


我們應當知道,皈依並非單指一次性地參加皈依儀式,亦不單指口頭上念誦皈依偈。


raw-image


學佛入門:皈依是修行的起點

三寶的佛、法、僧。佛,是覺悟,具足無限的慈悲和智慧;法,是空性及趣入空性的中道;僧,是聖賢僧的品質,即無漏慧及解脫德。這三者是所有學佛修行人的依止,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力求圓滿成就三寶具備的品質和功德。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亦是依止「覺」、「正」、「淨」之意──於生死輪迴、世間顛倒萬象中,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無染,走上佛法指引的人生光明正途。而「四皈依」正是在三皈依的基礎上多了一個「皈依上師」,可以說「三皈依」是深入佛法大海的重要樞紐。


「三皈依」也是佛弟子與外道的分水嶺,比起外道的「心外求法」,佛法是「心內求法」,因外境無常幻化,故心外實無一法可得,所有眾生的自性皆含攝無上珍貴的妙寶,只是在漫長的生死輪迴中被遮障,而修行就是在剷除一切的惡業障難,最終明見本心。

raw-image


什麼是合格的皈依呢?

無著菩薩開示要具備四種條件

第一、了知三寶的功德;

第二、了知三寶分支的區別;

第三、了知如何承諾才是真正的皈依;

第四、不皈依外道。(意思是由於了知外道和佛教皈依對境的區別有所不同,從而只皈依三寶。)


外道與佛弟子的最大差別,在於三皈依。佛門歷代皆視「皈依」為修行的重要基址,若將修行比喻為樹木,則三皈依就是樹木的根部。以三皈依為基址,然後才能上求五戒、菩薩戒、密乘戒、進而求受種種殊勝的密法!


有三皈依,實修佛法,我們才終能了悟宇宙中究竟永恆的真諦,解開生命中的種種困惑,並藉由實踐佛法來改變命運。


raw-image


皈依和求受戒注意事項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皈依、求戒應該有殷重心

  1. 選擇學佛修行的宗派很重要,要選擇合乎自己的緣分、適合自己的根器。
  2. 皈依和求受戒應該擁有殷重心,不應輕率參與,而應先來道場參學、了解道場宗風,並與弘法同修交流,穩定修學後,再來求受佛戒。
  3. 若受戒後不持戒或經常破戒,會自招感墮罪,現世來世都會面臨種種障礙,因此要謹慎持守戒律。
  4.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揀擇道場尤其重要,對其他道場有不如法、不實修的情形,應引以為戒,因為揀擇法門或依止的人錯誤,會造成修行有所偏差,沒有修在要點上,導致今生雖有佛緣號稱學佛修行,卻沒有累積出解脫的功德。
  5. 受皈依和受戒的信眾要重法實修,不僅要守護戒律,還要認真學習和修持相應的法門,不斷提升修行境界,這樣才能累積功德,達到現世的福壽增長和來世解脫的目標。
  6. 修行要持守戒律,不輕易犯錯,並選擇合適的佛法宗派來依止,以確保修行方向正確,獲得積極的成就。

2025年11月18日 護法雲集薈供除障法會

臺灣薩迦寺 護法雲集薈供除障法會


raw-image

■ 法會時間:2025年11月18日(二)

■ 法會地點:臺灣薩迦寺(本場法會無提供直播)


⟡法會功德利益略述

佛陀於《灌頂三皈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中開示:皈依三寶之後,即有三十六位鬼神之王,隨逐護助。如能再受五戒,每持一戒,即有五位護戒天神,隨逐護身。意即受持居士五戒後,會有二十五位護法分秒不離隨身守護我們。


護法守護的是他們自己護持佛法的誓言,為了利益眾生成就佛果而護持佛法。當我們不為私利,一心利益眾生之時,恰恰是護法神會全力以赴護持我們的時候;一旦生出自私自利的念頭,就差不多是護法離我們遠去的時候。護法之所以前來護持,是因為我們所持有的法,他們才來擁護。


《竅訣寶藏海》言:「一切加持的賜予者是自己的根本上師,所有悉地的來源則是本尊,各種事業的根本就是空行和護法神,一切一切的根本是守持密乘的戒律。期望大家時時刻刻祈禱自己的根本上師,也應修持自己的本尊以及念誦本尊心咒。在承辦一切事業處,空行母很重要;遣除違緣方面,則護法神很重要。所以對空行和護法,最好經常供養一些整潔清淨的供品,否則只是口頭上念誦祈禱,就起不到什麼作用。對一切的根本——密乘的戒律,也必須要守持清淨,如此護法神亦會如影隨形般地保護自己。」

什麼是薈供

薈供就是在吉祥時日,由具格金剛上師主法帶領具足清淨戒律的男、女瑜伽行者,一同舉行的上供下施法會,是「祕密道究竟善巧方便」的殊勝法門之一,屬於圓滿次第,具足四種事業(息災、增益、懷攝、降伏)的修法,亦是金剛乘獨有‧最快速累積福報之法。


慈悲的 龍德上師開示:「薈供的修法就包含這一切有所緣的福德資糧修法,和無所緣的智慧資糧修法。」

薈供殊勝功德概述:

❶可延長壽命、祛除壽障。

❷可消除事業、人緣等各種障礙。

❸當有人以誅法或符咒加害時,能回遮無礙。

❹可回遮地基主或天龍八部的加害。

❺作薈供等同供養一切諸佛菩薩。


每月藏曆二十九日,為護法薈供日。佛教護法為修行的助緣,祈求護法對財富積聚及遣除求財之障礙皆有幫助。在遇到種種危難或障礙時,可藉著修護法而快速得到幫助,使家庭圓滿、事業順利,吉祥順遂。而供養護法在世間法方面,能增長福德資糧與世間財富,於出世間法方面,則對修行人遣除修行違緣、增加修行資糧,具極大助力。

✦ 消災除障祿位▸ https://s.sakya.org.tw/protector

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風自由的沙龍
10會員
161內容數
如風自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種福田是什麼?佛家話:「三寶門中福好求,一文種下萬文收!」 很多人學佛修行,總覺得佛法簡單,處處可入門,就輕忽聽經聞法、深入解門的重要性,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盲修瞎練,花了很長的時間,卻沒有得到功德。此時,不自我檢討是否方法有誤,反而一昧埋怨佛法不靈感,我們身邊實在不乏這樣的人!
Thumbnail
2025/04/27
種福田是什麼?佛家話:「三寶門中福好求,一文種下萬文收!」 很多人學佛修行,總覺得佛法簡單,處處可入門,就輕忽聽經聞法、深入解門的重要性,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盲修瞎練,花了很長的時間,卻沒有得到功德。此時,不自我檢討是否方法有誤,反而一昧埋怨佛法不靈感,我們身邊實在不乏這樣的人!
Thumbnail
2025/04/27
佛頂尊勝佛母功德略述 ⟡本尊功德略述 尊勝佛母又稱 烏瑟膩沙尊勝佛母、頂髻尊勝佛母、佛頂尊勝佛母,乃長壽三尊之一,可主長壽。多供在 無量壽佛右邊,左邊為 白度母,三尊象徵福壽吉祥。 佛經記載,尊勝佛母是一尊救苦度難的女性菩薩,有九種化相。其最主要的化相,亦是最為常見之形相──頂髻尊勝佛
Thumbnail
2025/04/27
佛頂尊勝佛母功德略述 ⟡本尊功德略述 尊勝佛母又稱 烏瑟膩沙尊勝佛母、頂髻尊勝佛母、佛頂尊勝佛母,乃長壽三尊之一,可主長壽。多供在 無量壽佛右邊,左邊為 白度母,三尊象徵福壽吉祥。 佛經記載,尊勝佛母是一尊救苦度難的女性菩薩,有九種化相。其最主要的化相,亦是最為常見之形相──頂髻尊勝佛
Thumbnail
2025/04/20
為感念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之威神靈應加持,臺灣薩迦寺將恭請高度約9公尺之大悲救苦 觀世音菩薩聖像,於寶島中部臺灣薩迦寺園區永久供奉,尊奉為觀音山全球道場七眾弟子之精神依怙尊!為大眾瞻禮皈依之殊勝對境,為一切有情眾生之無上福田所依。 造佛像功德 《佛說大乘造
Thumbnail
2025/04/20
為感念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之威神靈應加持,臺灣薩迦寺將恭請高度約9公尺之大悲救苦 觀世音菩薩聖像,於寶島中部臺灣薩迦寺園區永久供奉,尊奉為觀音山全球道場七眾弟子之精神依怙尊!為大眾瞻禮皈依之殊勝對境,為一切有情眾生之無上福田所依。 造佛像功德 《佛說大乘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簡言之,得聞佛法,受到佛法啟發,獲得法益者,並且因此而發願護持佛教,這即是佛教的護法。這裡我們所講的並不是以時間、金錢護持的人們,當然這類發心的功德主也是佛門的護法。我們所講的是在法界的護法,從經論上可知,佛教的護法從事相上來看可以分為世間護法和出世間護法;也可以分為共同護法和不共護法。
Thumbnail
簡言之,得聞佛法,受到佛法啟發,獲得法益者,並且因此而發願護持佛教,這即是佛教的護法。這裡我們所講的並不是以時間、金錢護持的人們,當然這類發心的功德主也是佛門的護法。我們所講的是在法界的護法,從經論上可知,佛教的護法從事相上來看可以分為世間護法和出世間護法;也可以分為共同護法和不共護法。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如果來學佛修行,今天皈依這個法師、明天皈依這個上師,都是非常草率沒有殷重心,那是一樣的,因為對你的意義差不多,好像在進行一個儀式。但是,不同的是什麼呢?世間上的儀式,像結婚為例,它也有誓言(夫妻之間誓言),當許下誓言沒有照做,都會結下冤欠,都會記下恩怨,自己牴觸了誓言。
Thumbnail
如果來學佛修行,今天皈依這個法師、明天皈依這個上師,都是非常草率沒有殷重心,那是一樣的,因為對你的意義差不多,好像在進行一個儀式。但是,不同的是什麼呢?世間上的儀式,像結婚為例,它也有誓言(夫妻之間誓言),當許下誓言沒有照做,都會結下冤欠,都會記下恩怨,自己牴觸了誓言。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是一樣的。有的人常常在正式受密宗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的三皈依,有一個緩衝,有一個環境。受了三皈依,自己的根基根本不成熟,卻爭著、吵著說...
Thumbnail
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是一樣的。有的人常常在正式受密宗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的三皈依,有一個緩衝,有一個環境。受了三皈依,自己的根基根本不成熟,卻爭著、吵著說...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