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 讓電影活著;電影與真實能更多整合合作的可能性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些電影,有看過就好

這一句話可能不是貶義的方向前進;有些電影⋯⋯有看過就好。對我來說,特別是這種類型的電影:親子、生病、離別。對於一個育有孩子的家庭而言,這絕對是淚腺噴發的票房表示,哪一次不是單眼皮進,雙眼皮出的。

raw-image


因為朋友家的期待,很擔心下檔的狀態下,在投票日中趕緊塞入了這部電影的行程,早先一直聽聞魏德聖導演在籌拍以兒童癌症為主題的電影,終於也能夠親自一睹她的面貌。

《BIG》裡面刻畫了6組家庭的面貌,也有醫師與相關配角的需要,同時處理了將近20個人的人物關係線與性格建立,這一條觀影線讓我們可以享受在魏德聖導演在文本處理。如果只就這方面的看的話,這個人物線的關係處理是教科書的等級。

6組家庭一起在816病房經歷的一段小時空

6組家庭一起在816病房經歷的一段小時空,有孩子抗癌失敗,也有康復出院,有仍在狀態中的,也有與病魔共存的,每組孩子都有不同的純真與面對害怕的方式,家長們也又因為信仰、生活情境、財經狀態不同,而顯露出社會百態般的病房環境,時而皺眉、時而歡笑,特別是為了主角心境而另行繪製的動畫過場,幾乎是為《魔法公主》的重映先行讓觀眾回味這個奇蹟的女孩。

電影手創化的可能性

可以看見這部電影的野心存在,除了關懷病童之外,也為2023的聖誕佳節許下溫暖的淚光,魏德聖式的電影映演方式以及相關資金的到位,這些操作也可以看出電影更多可能的樣貌,魏德聖導演開了台灣國片的映演新浪潮後,這幾次行銷操作,也讓電影製作環境驗證可以繞過工業化的產製過程,使得電影更能像藝術手創品一樣地存在在市場上面。

你可以看見電影中許多置入的相關贊助,還有合作配合的演出場所,團隊刻意的手法並不能稱上拙劣,而是為了讓電影與真實可以有更多整合合作的可能性!不論是舊地重遊,或者是商品支持,這樣子讓作品與實際世界物品的連結可能性,電影討論不再只是戲院與影評,也不侷限在娛樂與約會這些場合裡。

台灣國產電影大眾化的與擴展客群的能量也透過這樣的執行方式,讓台灣觀影人口可以再一次被擴張開來,讓國產電影可以不用屈就某些類型,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600場以上的包場講座,一一與觀眾說明與分享片中理念,一步一腳印的分享合影與回覆留言,拼命活著的樣貌,魏導不也像源源一樣努力地戰鬥著嗎!

文本VS演出

演員陣容捨棄巨星卡司的光環,整體團隊很精準的Casting,沛慈最讓我眼睛一亮,演出內容真摯毫不做作,收放到位以外,對於台詞語境的呈現,我認為是在角色與真實本人之間取的最穠纖合度的演員。

但也是要說,文本的處理方面,人物關係線的安排是有到教科書等級般的存在,可以也是因為要處理這麼多人物內容,如果演出當下的演員夥伴的帶入感不夠深,沒能來得及重新轉化台詞語境,就會落得許多演出做作與尷尬了。特別是台詞的部分,在文本的呈現可能是順眼可看,但真實演出時,語境呈現上就很很多尷尬到不行的狀況發生。

王夢麟大哥的演出固然讓我們笑眼全開,可是演出內容卻走不出『王夢麟』的這個icon,讓我在有他的環境中一直不斷地出戲。但這並不是缺點,而是在於探討台詞語境與演員本身部分,是可以值得討論的案例。畢竟,當影片後段,他拿起了樂器,那個角色就渾然天成地存在一點都不違和了。

魏德聖導演讓電影不只是電影

電影籌備、拍攝到映演,並不是為了被評論而存在的,可能在技術與製作上有許多的想法充斥在當中,魏德聖導演總是能夠給我們相關從業夥伴有不同的討論與想法。

整部電影所乘載的情感力卻不是可以隨意忽視的。讓乾眼症的人都可能淚流滿面地走出來,絕對帶有淚線噴發效果的電影也不是在市場上說有就有。更何況整體美術設計與行銷方式,魏德聖導演讓電影不只是電影,它可以是2023撫慰人心的聖誕禮物,也能夠是為你生活種下溫暖的充電祝福,電影這個載體所能承載的內容,他;魏德聖,確實讓我們看見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你怎能不愛電影呢?


內容總結
BIG
3
/5
在彼時我們閱讀書籍,尋找未來的自己;在現時我陪你閱讀影像,再一次遇見真正的自己。也許會是影評,還是一個觀影心得,也可能變成影迷的參與追求。在時間的洪流裡,一起閱讀被刻畫在底片裡的永恆演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夢想成真的距離,只有一個晚上。』夢想是這麼的近,近到你只要開始去追尋,它就會在隔天來找到你。
我想很多人喊著說這是一部女性主義影片,可是在我看來,『女性主義』可能只是現實無能為力的真實世界的解藥吧。當女性可以被解放地做自己,好好當個人,追尋她的夢想、成就、能量的釋放,那這個真實又無能為力的世界才有機會前進到下一個階段;找尋意義,然後活在意義裡!
電影『禁忌的畫像:卡拉瓦喬之影』(CARAVAGGIOS SHADOW)由帥氣的路易卡瑞化身一位黑衣密探,他不隸屬於教廷正常體系中,帶著關中跟隨教廷的檔案,走訪每一個檔案中的與卡拉瓦喬交會的焦點人物;透過他(或者我們觀眾)閱讀檔案後的理解,各個當事人口中的卡拉瓦喬,我們在這兩個小時裡,重新認識了卡拉
每每閱讀瑪蒂達或觀看電影作品時,總會很氣憤情節中的這種不平等霸凌,若要避開霸凌的現場,勢必要讓自己武裝得夠堅強;一再的吞讓或者維持表面的和平,其實只是在孕育更大的暴力的存在而已。我沒有被霸凌過,因爲我是武裝自己,讓別人知道我不是可以被霸凌的角色。
Netflix 於 2023/3/17 上映的 《魔術師的大象》 直接空降台灣區榜首(兒童專區)完全碾壓所有同榜單上面的神作!加上首頁Banner的露出,如果有在逛兒童專區的朋友們,應該不難點進去看他個3-5分鐘!
Giuseppe Tornatore 導演的新片,並順利完全訪到 Ennio 本人,你可以從各個殿堂級導演的口中聊到Ennio對於他們的影響與啟發,不小心會發現每一個導演其實都有被Ennio調教過,在合作過程當中,甚至會發現有些導演不喜歡Ennio的精心製作,反而愛他給出來的垃圾東西。(全場笑倒)
『夢想成真的距離,只有一個晚上。』夢想是這麼的近,近到你只要開始去追尋,它就會在隔天來找到你。
我想很多人喊著說這是一部女性主義影片,可是在我看來,『女性主義』可能只是現實無能為力的真實世界的解藥吧。當女性可以被解放地做自己,好好當個人,追尋她的夢想、成就、能量的釋放,那這個真實又無能為力的世界才有機會前進到下一個階段;找尋意義,然後活在意義裡!
電影『禁忌的畫像:卡拉瓦喬之影』(CARAVAGGIOS SHADOW)由帥氣的路易卡瑞化身一位黑衣密探,他不隸屬於教廷正常體系中,帶著關中跟隨教廷的檔案,走訪每一個檔案中的與卡拉瓦喬交會的焦點人物;透過他(或者我們觀眾)閱讀檔案後的理解,各個當事人口中的卡拉瓦喬,我們在這兩個小時裡,重新認識了卡拉
每每閱讀瑪蒂達或觀看電影作品時,總會很氣憤情節中的這種不平等霸凌,若要避開霸凌的現場,勢必要讓自己武裝得夠堅強;一再的吞讓或者維持表面的和平,其實只是在孕育更大的暴力的存在而已。我沒有被霸凌過,因爲我是武裝自己,讓別人知道我不是可以被霸凌的角色。
Netflix 於 2023/3/17 上映的 《魔術師的大象》 直接空降台灣區榜首(兒童專區)完全碾壓所有同榜單上面的神作!加上首頁Banner的露出,如果有在逛兒童專區的朋友們,應該不難點進去看他個3-5分鐘!
Giuseppe Tornatore 導演的新片,並順利完全訪到 Ennio 本人,你可以從各個殿堂級導演的口中聊到Ennio對於他們的影響與啟發,不小心會發現每一個導演其實都有被Ennio調教過,在合作過程當中,甚至會發現有些導演不喜歡Ennio的精心製作,反而愛他給出來的垃圾東西。(全場笑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那些殺不死我的,都將使我更堅強。(尼采) 《BIG》由魏德聖導演執導,是一部講述癌童如何對抗癌症,還有每個家庭的支持和陪伴如何影響孩童對抗生病的歷程,以及病童本身如何看待死亡,家人又該怎麼面對與孩子道別的電影。
Thumbnail
「也許在這不好的世界裡面,我們可以好好的活著,就是最好的事情。」 在疫情最嚴峻、所有資金卡住、完全無法進行拍攝的時候,萬念俱灰的魏德聖導演,卻在最低潮的情況下寫出了這部關於兒童癌症的電影——《BIG》。 「現實中做不到的事,我們就在電影中去幫這些病房中的孩子們圓夢。」魏德聖導演說。 原
包含一大堆劇透,和關於電影內容的碎碎念,這是一部不錯的藝術作品。
Thumbnail
移開眼花撩亂的畫面和設定,電影原本的主軸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響應朋友熱血一來包場揪團,去看了魏德聖導演的電影新作《BIG》。 這部片適合全家觀賞,雖然有點長,但是笑與淚並存,兒童或青少年都可以接受吧,不過我想能獲得更多感動的應該還是大人...比如我就比孩子更認真地,來寫感想文(笑)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2023結束,順應每年的習慣來盤點一下去年看到的好看電影。懸疑的、溫暖的、荒謬的、驚艷的,電影的魔法是:你永遠能在其中看到一部分的自己。謝謝拍出好電影的人。好的電影永遠需要觀眾。配點酒,做點荒謬的夢,跟親近的人吵吵鬧鬧(或打一架),一年又過了。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那些殺不死我的,都將使我更堅強。(尼采) 《BIG》由魏德聖導演執導,是一部講述癌童如何對抗癌症,還有每個家庭的支持和陪伴如何影響孩童對抗生病的歷程,以及病童本身如何看待死亡,家人又該怎麼面對與孩子道別的電影。
Thumbnail
「也許在這不好的世界裡面,我們可以好好的活著,就是最好的事情。」 在疫情最嚴峻、所有資金卡住、完全無法進行拍攝的時候,萬念俱灰的魏德聖導演,卻在最低潮的情況下寫出了這部關於兒童癌症的電影——《BIG》。 「現實中做不到的事,我們就在電影中去幫這些病房中的孩子們圓夢。」魏德聖導演說。 原
包含一大堆劇透,和關於電影內容的碎碎念,這是一部不錯的藝術作品。
Thumbnail
移開眼花撩亂的畫面和設定,電影原本的主軸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響應朋友熱血一來包場揪團,去看了魏德聖導演的電影新作《BIG》。 這部片適合全家觀賞,雖然有點長,但是笑與淚並存,兒童或青少年都可以接受吧,不過我想能獲得更多感動的應該還是大人...比如我就比孩子更認真地,來寫感想文(笑)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2023結束,順應每年的習慣來盤點一下去年看到的好看電影。懸疑的、溫暖的、荒謬的、驚艷的,電影的魔法是:你永遠能在其中看到一部分的自己。謝謝拍出好電影的人。好的電影永遠需要觀眾。配點酒,做點荒謬的夢,跟親近的人吵吵鬧鬧(或打一架),一年又過了。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