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怎樣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跟出自質疑而問的為什麼比起來

更重要的是出自好奇而問的為什麼

這個行為展現出一個人面的心態

是包容開放的

還是固執狹隘的

我尊重你有自己的觀點

你接受我有不同好惡

可以說明,可以理解

不要想去改造對方

才能實現真正的平等


avatar-img
9會員
248內容數
為了不成為躁鬱的中二大人,在尋求正常抒發管道跟避免噴濺親友生活圈的前提下,找一塊舒服的地方坐下瞄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白降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我心裡藏著的某些裂痕 是你們慢慢修復好的 謝謝
在特別喜歡一個人的時候 反而會開始討厭他 討厭那個 輕易就能影響自己的他 可能我真正討厭的 是那個無能的自己
不要埋怨生活 生活是你最忠實的陪伴者 它只是如實的反映你的處境 那是你自身選擇投入的因 和你所處環境間互動後結的果 生活從來不會刻意為難人 只會挑戰從來不願意為自己改變的人
總是在延遲的某一刻才領悟 原來我們曾經累積過那麼多 美好回憶 雖然沒辦法回應什麼 但你是我很重視且珍惜的人 人與人之間 重要的關係 不只有感情一種 我能夠提供的 比那更多 足夠彼此相伴扶持 走過長長的人生
三觀若是不正 對社會的殺傷力更大
是不是就能 不必受到傷害
其實我心裡藏著的某些裂痕 是你們慢慢修復好的 謝謝
在特別喜歡一個人的時候 反而會開始討厭他 討厭那個 輕易就能影響自己的他 可能我真正討厭的 是那個無能的自己
不要埋怨生活 生活是你最忠實的陪伴者 它只是如實的反映你的處境 那是你自身選擇投入的因 和你所處環境間互動後結的果 生活從來不會刻意為難人 只會挑戰從來不願意為自己改變的人
總是在延遲的某一刻才領悟 原來我們曾經累積過那麼多 美好回憶 雖然沒辦法回應什麼 但你是我很重視且珍惜的人 人與人之間 重要的關係 不只有感情一種 我能夠提供的 比那更多 足夠彼此相伴扶持 走過長長的人生
三觀若是不正 對社會的殺傷力更大
是不是就能 不必受到傷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劇情摘要 在一條暗黑巷弄中,有一家燈火通明的商店叫做照明商店,上門的客人不是購買燈泡,就是尋找屬於自己的那道光。 兩個面 照明商店影集主概念建立在生與死議題上,這種以兩個面作為對比的形式延伸至影集各處。網友們討論最高的便是前面四集劇情走向,不光是會讓觀眾一頭霧水,更是給我一種觀賞恐怖片
Thumbnail
世間上有許多人,常常將生活或工作上的一些挫折、災難、不如意的事情,歸咎於是自己的天生命運不好。 於是為了改變命運,便到處求神問卜,希望能夠獲得神明的保佑,並期盼未來人生能夠一路平安順利,愛情一帆風順,事業飛黃騰達。
Thumbnail
在這個人人都是個人品牌、都能成為自媒體也人人都需要為推銷自己才有機會,導致人人都是企劃人的時代,想要擁有企劃力,就不能錯過這本書。
什麼是三觀相同的人???重要嗎? 我想,或許不是百分之多少的雷同處 而是,讓彼此都能有舒服的表達方式 能在對方面前做自己而不感到負擔與窘迫 若此,就算三觀再不同,有何可或不可? 因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她是她 有時,有人話說的輕巧,只是因為他沒有不如意過 不懂得,在不順遂的人生路
Thumbnail
但不必要因為跟自己不同就去批判或攻擊 換個角度想 我們在學習或是想要改變什麼的時候 反而是經常需要保持更開放、客觀的態度 才能從中學習到一些什麼 因此與自己不同並不一定是壞事 但是因為這樣去攻擊 那就是壞事了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最近,店裡來了一位的員工,她獨特口音讓人一下子便知道她並不是台灣人,一問之下才知道她來自中國的廣東。 她性格外冷內熱,一開始教她時會覺得她冷冷的,都不說話,感覺很難相處,但是幾週下來,不僅會開始找話題了,也與我們相處的非常融洽,與剛來的時候判若兩人,因此與她上班時我們都蠻開心的。 但是即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若是不幸依止一位無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是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自己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合理、這不合理。」猶如目盲之人在評論畫作的用色是否得當一樣。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
Thumbnail
劇情摘要 在一條暗黑巷弄中,有一家燈火通明的商店叫做照明商店,上門的客人不是購買燈泡,就是尋找屬於自己的那道光。 兩個面 照明商店影集主概念建立在生與死議題上,這種以兩個面作為對比的形式延伸至影集各處。網友們討論最高的便是前面四集劇情走向,不光是會讓觀眾一頭霧水,更是給我一種觀賞恐怖片
Thumbnail
世間上有許多人,常常將生活或工作上的一些挫折、災難、不如意的事情,歸咎於是自己的天生命運不好。 於是為了改變命運,便到處求神問卜,希望能夠獲得神明的保佑,並期盼未來人生能夠一路平安順利,愛情一帆風順,事業飛黃騰達。
Thumbnail
在這個人人都是個人品牌、都能成為自媒體也人人都需要為推銷自己才有機會,導致人人都是企劃人的時代,想要擁有企劃力,就不能錯過這本書。
什麼是三觀相同的人???重要嗎? 我想,或許不是百分之多少的雷同處 而是,讓彼此都能有舒服的表達方式 能在對方面前做自己而不感到負擔與窘迫 若此,就算三觀再不同,有何可或不可? 因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她是她 有時,有人話說的輕巧,只是因為他沒有不如意過 不懂得,在不順遂的人生路
Thumbnail
但不必要因為跟自己不同就去批判或攻擊 換個角度想 我們在學習或是想要改變什麼的時候 反而是經常需要保持更開放、客觀的態度 才能從中學習到一些什麼 因此與自己不同並不一定是壞事 但是因為這樣去攻擊 那就是壞事了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最近,店裡來了一位的員工,她獨特口音讓人一下子便知道她並不是台灣人,一問之下才知道她來自中國的廣東。 她性格外冷內熱,一開始教她時會覺得她冷冷的,都不說話,感覺很難相處,但是幾週下來,不僅會開始找話題了,也與我們相處的非常融洽,與剛來的時候判若兩人,因此與她上班時我們都蠻開心的。 但是即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若是不幸依止一位無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是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自己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合理、這不合理。」猶如目盲之人在評論畫作的用色是否得當一樣。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