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7|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中共矢言開放?太遲了 CCP's smiling face? Too late!

    The news report below just mentions China's obsession with its 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slightly. This obsession is evident in China’s recent moves regarding Hong Kong, domestic suppressions, and its wolf warrior diplomacy. However, these hysterical policies instill long-term distrus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ometh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doesn't care about in the short term. The CCP believes that flashing a smile will suffice in the future, as Westerners would rather die for money.

    It's true that some Westerners are money-driven, but Beijing forgets that "values" also matter in the world. Beijing is unaware or chooses to ignore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its actions. For at least half a century from now on, Beijing will be under international scrutiny because the world now knows that the CCP will sacrifice rules and infringe on others' interests for its convenience and advantages. It is certain that the CCP will not enjoy economic glory for at least 50 years; instead, avoiding collapse is the key issue for them.


    報導些微提到的是中國對於國家安全的癡迷。其實是這中國前一陣子對香港、對國內,以及戰狼外交所要付出的代價。這些歇斯底里的政策,是賦予國際社會對中國長遠的不信任─短期看不出來,北京也不在意。他們以為再擺笑臉就好了,西洋人愛錢會上鉤的。

    西洋人愛錢沒錯,有一部分人是這樣,但北京忘記世界上有「價值」這回事。

    北京不知道與不理會:背棄價值之舉後的長遠的代價。

    所以,此次過後,至少半世紀以上,北京是被國際社會留校察看的因為世界知道了,中共會因為自己的便利而不惜破壞規矩、侵害他人利益。未來半世紀,中共不必想其經濟再飛黃騰達,而是能避免崩盤就已經萬幸。


    中國不斷對外發布開放信號,但缺乏說服力    法廣 20240207

    法國《世界報》上海通訊員西蒙·勒普拉特(Simon Leplâtre)發表文章,介紹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不斷加大開放的信號:大型代表團參加達沃斯論壇、單方面免簽……北京正在尋求再度吸引外國投資者,但缺乏說服力。

    相關的文章寫道,中國總理李強一年來一直在反覆強調的一點是:“中國對商界開放。”勒普拉特表示,在放棄超級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並於2023年1月重新開放邊界後,強調這一點是必要的。但是,一年以後,當李強率領一百五十來人的中國政商代表團出席達沃斯論壇時,再強調這一點,就讓人感到有些絕望的味道了。中國希望經濟在疫情後快速復蘇,但卻經歷了黑暗的一年,許多行業都陷入了危機。

    2023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出現25年來的首次下降。與此同時,北京在加大開放的姿態:例如三個月前北京決定單方面免簽證,對包括法國在內的亞歐11個國家的公民實行為期15天的免簽證入境,這讓工商界倍感驚喜。

    勒普拉特表示,這種後疫情時代開放戰略的例子有很多。2023年11月,習近平主席前往舊金山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並會見喬·拜登,釋放中美關係緩和的信號。經過多年的緊張關係後,中國同意與澳大利亞和解,並於2023年10月釋放了一名被拘留三年的澳籍華裔記者。但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和解是有限的:2月5日星期一,中國宣布對澳大利亞籍華裔博主兼間諜小說作者楊軍判處死緩徒刑。

    同樣,儘管台灣選出了一位非常主權主義的總統,但北京方面迄今為止的反應卻很溫和。中國的政權與經濟關係問題專家、加州聖地亞哥大學教授史宗瀚解釋說,“2023年,中國外交對西方、特別是對美國的導向明顯在改善”。史宗瀚還說,“我剛剛從華盛頓參加會議回來,我聽到很多人都在說,相信目前是個善意的時間窗口。

    讓中國企業家放心

    勒普拉特繼續寫道,在新冠疫情期間,中國關閉邊境,中國的外交是幾乎缺席的:2020年和2021年,習近平沒有走出過中國的國境。疫情快結束時,習近平開始出訪,他首先訪問的是“全球南方”國家,訪問哈薩克斯坦,然後於2022年底前往巴厘島參加G20會議,並於2023年3月訪問了莫斯科。

    此外,被國際社會指責為疫情根源的中國,通過其外交“戰狼”之口,加倍熱忱地捍衛自己的清白,不惜傳播虛假信息。當時,中國的言論還帶着些許的傲慢,聲稱“我們比你們更好地從新冠疫情中走出來”。但隨着新冠清零政策在一夜之間的結束,以及非常負面的經濟指標,中國的言論開始變軟了。

    史宗瀚補充說,“2023年初,人們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將強勁反彈,但這並沒有發生。中國民眾也存在強烈的不滿。”中國官方公布的2023年經濟增長率是5.2%,但實際情況卻是一片悲觀:房地產在下跌,工資不再增長,而且自2024年開始,中國股市一直在暴跌,這表明,當局無法恢復投資者的信心。

    勒普拉特表示,在低迷的背景下,對外發布開放的信號有兩個作用:一是希望能吸引外國投資者回來,二是讓中國企業家放心,因為中國企業家們知道中國是世界領先的出口國,中國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國際貿易的持續增長。香港恆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說,“我認為(中國)對外國企業的開放態度是真誠的。中國仍然需要更多的外國投資,外國投資能帶來技術、能帶來高效的管理。此外,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存在這本身就是制止中國的悲觀情緒的一個好工具。”

    但中共對社會、對經濟不斷強化的控制,讓私營領域以及中國的經濟夥伴感到失望。歐盟駐北京大使庹堯誨(Jorge Toledo Albiñana)1月17日在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舉行的研討會上表示說,“我們曾認為,開放和取消疫情限制將會讓控制減少,並讓人們感到更自由。可事實並非如此。”歐盟大使還補充說:“日益增長的對國家安全的癡迷隨處可見。”他特別提到,官員、公務員以及學者必須獲得許可才能與外國外交官見面。對於歐盟的外交官們來說,要謹慎地看待中國發出的開放信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