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包容與理解

被包容與理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也許因為年齡的關係或因為場合,基於某種因素或誤會,有些人會稱我為老師。


當我頭腦清晰的時候,我是戰戰兢兢的,而且會認知到某些人是因為基於某些知識的傳遞跟分享而對於傳遞者尊稱為老師。


但多數的時侯,都是我腦袋不清楚的時侯。所以有時會自以爲是的傲慢,有時會自我陶醉,有時也會做出一些不智的事。昨天下午刪除了很多line群組的相簿就是⋯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對於科技資訊的知識不足所致。


其中很多的群組是關於學習、成長的社區,在我發現自己犯下了錯誤後,真是百般的愧疚,也一直在想辦法補救。


當下除了搜集網上各個求援措施,也問了幾個熟悉科技的朋友,當給予真的無解的答案時,我的胃部一陣糾結。


陸續看到在刪除群的整排刪除訊息,不覺背部又開始發涼。


一方面又撥通太太的電話,竟然帶著顫抖的聲音跟她說了原因,並請她幫忙看看共同群的訊息或相簿是否還有救⋯


接著當知道自己鑄下大錯後,尤其在大過年期間,於是在刪除的群中,一一的發訊息致歉,也在FB跟一些受影響的友人告知。


接著從那一刻開始,陸續有一些受到影響的老師與朋友,有的私訊、有的留言,有些說有備份,要我不要太在意。


在刪除的群中沒有一個責備的訊息外一直到今天都還陸續有一些老師跟朋友私訊或留言,都是給予安慰與鼓勵。


每接到一封的訊息或留言的鼓勵,就讓我充滿愧疚與不安暗黑的情緒中得到一盞光亮與溫暖。


其中有些老師更是豁達的表示一切是生滅的因緣所致,要我別太自責,除了原諒我的過失,還要我安心,這是最重要的鼓勵。


我想這些老師與友人,才是真正的老師,因為他們在課堂、在教學線上傳遞著知識與言教 ,在下線後的生活中也展現著身教。


我能深刻的明白很多相簿對於特定的學習社群是何等的珍貴紀錄,就在瞬間被刪除無遺。


得到這些人的諒解,對我來說就是一堂生命教育的課,因為我在過失後是被理解與包容的。


正是這些理解、包容,讓我知道人與人之間有這樣的方式可以被對待。


我的成長歷程一直是在跌跌撞撞中前進,但也不乏有很多像這些老師跟友人在身旁給予鼓勵跟教導。


感謝生命中許許多多包容、支持、與鼓勵過我的人,你們是真正的老師,我也有幸因為認識這些人事物而得到很多的滋養與啟發。


每一個事件都有機會讓我學習,我也會帶著這些滿滿的包容與支持繼續前進🙏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39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