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的裡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

那天看到莊子這一段話,去研究了一下,挺讓人省思的..

用我的方式來解說, 「人都只知道探索不知道的,怎不提升你知道的;人都只知道非議不好的,怎不去深入研究你所謂好的!?所以人與事,事與人才這麼紛亂。」

以另一種口吻方式說: 不要只看重和研究「不好的」、「未知的」,也要去想想你所認為「好的」、「已知的」;而那是真的「好」,真的如你所知道那個樣子?

這是一個反思的問題。 在「應該」的面前,可能裡面有個「你不知道的」! 在「喜惡」佔滿你的眼睛和情緒時,稍緩動作,留點餘地給人也是給自己去“後悔”。

avatar-img
15會員
278內容數
何謂「純」? 單一。 何謂「雜」? 綜多「單一」。 【雜一而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一而純 的其他內容
整理時,發現一篇在2015時寫的文章。 十年了喔!~ 十年前十年後,這好像也沒太大長進。 2015.02.13 Friday 《 自己就是 1 》 綜觀自己, 在有生之年若想靠自身能力或工作賺大錢,想這輩子是不可能了。 人無橫財不富,也是有道理的。 所謂橫財不能說都歸類不義之財。 意外之財我
世上總有些人看不起你, 世上總有些人你看不起。
親切有禮、“輕浮草率”、“孤傲任性”、“沉默寡言”、和藹可親 .. 都有。
歌詞的一字一句,那意境讓你聽了有感、無感,取決於「曾經走過」。
這「義」,是自己的“義”。
一隻貓咪被物化(商品),成為人氣貓、鎮店之寶、吉祥物 ..
整理時,發現一篇在2015時寫的文章。 十年了喔!~ 十年前十年後,這好像也沒太大長進。 2015.02.13 Friday 《 自己就是 1 》 綜觀自己, 在有生之年若想靠自身能力或工作賺大錢,想這輩子是不可能了。 人無橫財不富,也是有道理的。 所謂橫財不能說都歸類不義之財。 意外之財我
世上總有些人看不起你, 世上總有些人你看不起。
親切有禮、“輕浮草率”、“孤傲任性”、“沉默寡言”、和藹可親 .. 都有。
歌詞的一字一句,那意境讓你聽了有感、無感,取決於「曾經走過」。
這「義」,是自己的“義”。
一隻貓咪被物化(商品),成為人氣貓、鎮店之寶、吉祥物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找出問題、避免問題、把問題當問題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章 (摘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 知道與表達是相異的存在,而「知道」可以透過體驗與經歷,更高的層次是邏輯先行,而至高無上的層次是一以貫之的創造。 而以上三個層次又息息相關、生生不息。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人生沒有說明書,每個人的啟程、過程、終點都不相同。因為沒有說明書,所以我們心中一定要有一個遵行的楷模,或是正法,每當有猶豫或迷惑時,我們便能將正法應用在煩惱上,偏邪混濁的見解轉為清澈,煩惱煙消雲散,我們就不會繼續迷惘下去。 經濟未起飛時,人人安居樂業,克盡本份,吃苦當吃補,那時輕生率也很低,所
也許在世人眼裡,這是件荒唐的事 也許在家人眼裡,這是不可理喻的 凡事皆有利於我,其目的在於:「覺悟」 無非是讓自己,明白這世間 有多少酸甜苦辣、有多少悲歡離合 最終 還不是靠自己一個人度過 搖搖擺擺的、坦坦蕩蕩的 走向下一段旅程。 2024.01.06 PM 22:55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找出問題、避免問題、把問題當問題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章 (摘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 知道與表達是相異的存在,而「知道」可以透過體驗與經歷,更高的層次是邏輯先行,而至高無上的層次是一以貫之的創造。 而以上三個層次又息息相關、生生不息。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人生沒有說明書,每個人的啟程、過程、終點都不相同。因為沒有說明書,所以我們心中一定要有一個遵行的楷模,或是正法,每當有猶豫或迷惑時,我們便能將正法應用在煩惱上,偏邪混濁的見解轉為清澈,煩惱煙消雲散,我們就不會繼續迷惘下去。 經濟未起飛時,人人安居樂業,克盡本份,吃苦當吃補,那時輕生率也很低,所
也許在世人眼裡,這是件荒唐的事 也許在家人眼裡,這是不可理喻的 凡事皆有利於我,其目的在於:「覺悟」 無非是讓自己,明白這世間 有多少酸甜苦辣、有多少悲歡離合 最終 還不是靠自己一個人度過 搖搖擺擺的、坦坦蕩蕩的 走向下一段旅程。 2024.01.06 PM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