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博愛座,這些人的「心」到底在想什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Photo by David Clode on Unsplash)

(Photo by David Clode on Unsplash)


​最近媒體上討論得鬧烘烘的博愛座讓位事件,設立博愛座本來是美意,是為推展傳統儒家精神的「禮讓」,而今這份美意成為一種「理所當然」與「對立」時,禮讓與謙虛的美德便戞然而止。

我朋友是一位視障人士,他是那理所當然可以坐在博愛座的人,然而新聞爆發後,他在社群媒體傳達「建議廢止博愛座」的心聲,身為視障的他總戴上深黑的墨鏡,因此若未注意他身邊的手杖,會誤以為只是位一般的中壯年人,也因此常被站務人員引導至博愛座的他,總會遇到要求他讓位的老人,還有人很不客氣的直接拍打他的身體,因此他很不愛坐博愛座。

當你看到這一段文字,是否內心出現附和的想法,你知道嗎?心中出現對與錯時,對立就會在此刻發生,這份對立不會因博愛座的存廢而消失,博愛座本身沒有問題,值得我們探討的是面對博愛座的「人」,這些人的「心」到底在想什麼。

生活中有多少事是你覺得理所當然的?工作領薪水、母親準備好晚餐、小孩打電話關心、警察抓壞人、管理員代收信件…等,仔細思考身邊大小事,你會發現很多理所當然,當這些理所當然變成「不當然」時,比方說工作領不到薪水、管理員不幫忙收信、警察變成壞人,這時評論與批判就會自然冒出,讓你承受「理所不當然」的人就是那個「錯」的人。

當你在餐廳吃飯,遇到一位臭臉服務生,他還送錯餐點、算錯錢,這時你心中定會出現「這家餐廳的服務真差」這類的評斷,這時你的理所當然就會是「服務生需要面帶微笑、送上你所點的餐、計算出正確的消費金額」,然而你有沒有想過,這個理所當然的標準是哪裡來的?在不同的地方這份理所當然會不會產生變化?

當你走進香港九龍大排檔,那個臭臉服務生會被你視為理所當然,沒有冷氣、大聲喧嘩、跟陌生人併桌,你不會有任何「錯」的想法,這是你的雙標嗎?為什麼一樣是餐廳,理所當然卻會不一樣。

再回來看那個要求年輕人讓座的老人,如果當時坐在博愛座的是自己的寶貝孫女,他會用相同的口氣跟對方說話嗎?顯然不會,那他的理所當然為什麼也會不一樣?

這時你會發現原來「理所當然」是變動的,會因為時間、地點、人物而做改變,既然這個理所當然會變動,那拿一個具變動特質者當標準,是不是也會有問題?

接下來再來探究「理所當然」的源頭,它是否來自於一個外來的訊息,可能來自學校師長、父母親或是社群媒體,這些訊息造成我們大腦有一套標準,讓我們來評斷好與壞的標準,比方說我付出了時間、體力、智慧在工作上,而且我們當初約定每個月的薪水標準,那公司就要固定在那個時間給付約定的薪水給我。然而當這一個理所當然沒有如期發生時,我們的人生就會出現佛教說的「無常」。

無常的出現來自於我覺得應該但是沒有呈現那個「應該」,我期待要領到薪水但是公司卻倒閉;我覺得身體不舒服需要坐著,但卻被人說我不應該坐在這裡;我期待吃飯應該是要讓身體變健康的,但卻食物中毒。這個與理所當然相反的呈現,被人用了「無常」這兩個字來形容,但是這個「常」的標準也就是來自於那個理所當然。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所以我們需要探究這個「理所當然」的源頭,他來自於內與外,外部就是前面說的那些外在訊息,也就是心理學說的「制約」。內在就是我們自心的想望~貪求、欲望、癡迷。這內與外的交雜形成那份「理所當然」,它往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厚重,這也是為什麼老人家總是特別固執,因為他們的理所當然特別厚實。若我們不正視自己的理所當然,當年紀越長,未來的我們有可能也會是那位固執的老人。

這個內外組構而成的「理所當然」,不只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其時它也是構成因果業力的要素之一,也和自身的習性息息相關,鋪展出命運的地圖。所以「理所當然」塑形你的生活,也成就人生會遇到的那個「苦」。

❗️你吃過多少理所當然所帶來的苦頭

「理所當然」所帶來的苦頭往往會發生於下述狀況:

你的理所當然和對方的、和環境的、和組織規範的不一樣,因此在內心產生衝撞。

當不一樣發生也就是那個無常發生時,你也許會運用反擊的方式,所以年輕人和老人在捷運車廂內發生了衝突,你在餐廳的google評論留了一星與惡評。然而這個「反擊」帶給你的絕對不是愉悅,而是憤怒與痛苦。

還有一種反應便是「憂傷」,當你投入心血在工作中,最後卻領不到薪水,你可能會憂傷著自己怎麼這麼命苦、工作運這麼差。然後不斷的自我貶抑或自憐。這份憂傷帶走了自信與靈魂的光亮,你進入負能量的吸引力法則。

❗️走出生命中的理所當然:藉助無常

可以幫助你走出理所當然的就是讓你發生無常的那個人事物,無常有大有小,無論大小,只要你生命中發生無常,就是讓你走出理所當然的良機。

如前面所題,無常發生於「理所當然」受到反撲,你所認定的未發生,發生卻在你的預期之外,這一刻你的慣性思維往往會被打亂,然後混亂中你將會試圖再將慣性思維抓回,只是每個人的混亂期不同。

這個混亂期,就是你改造與重組這份「理所當然」的時機,它的方式有三個:

1. 看見那個人事物的脈絡

2. 看見自己理所當然的源頭

3. 衝撞時的覺察與醒悟

無常的發生必定有個跟你「理所當然」不同的人事物出現,這時你可以去觀察這個人事物屬於他的理所當然,去觀察為什麼他的理所當然和你的不一樣。那個認為年輕人一定要讓位的老人家,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理所當然,是因為根深蒂固的敬老觀念嗎?是因為他自己以前年輕時都會讓位?是因為他覺得年輕人應該要教一下?是因為他認為年輕人身體都比較好?

無論什麼原因,他的理所當然總有塑形的源頭,因此他抓住它要求著對方,這一刻,他認為自己是「對」的。

相同的,你的「理所當然」也有塑形的源頭,你認為博愛座是給需要的人而不是只看年紀,你認為自己現在有這個需要,你認為這個老人看起來就很健康,你認為對方態度不好,你認為這是一種情緒勒索。這些認為讓你堅持我是「對」的,你是「錯」的。但是我的理所當然其實被自己的情緒強化,這股情緒讓理所當然變得堅硬無法撼動,若是妥協將會造成自己人格的損傷。

你看到了自己的理所當然其實具有調整的空間。

這個衝突發生時,你的理所當然和對方的理所當然互相衝撞,如果你可以看見他的理所當然與你自己的理所當然,你就可以找到無常的解決辦法。因為「覺察」可以讓自己緊繃的心騰出空間,而它出現的時間就是那一剎那,那一剎那的看到,空間就會立刻出現,這是一種無法用言語描述的玄妙,也曾經在我的生命中發生過無數次,解除當無常出現的憤怒與憂傷。

當空間出現的時候,你就會有機會找到解決方式,就像那位視障的朋友,他不需要用情緒或言語反擊,只是做出視障人士雙手在空間試圖抓到物體的動作,對他不禮貌的老人立刻就會知道理虧,而要視障朋友繼續坐在原位。在這一刻,他成功駕馭的無常,也成功處理自己那個理所當然帶出的反擊與情緒。

事件本身沒有對與錯,然而當雙方的「理所當然」注入事件裡,衝突就開始產生,這時候只要記得「看見這份衝突」,進而看見自己與對方的「理所當然」,你先從小事開始練習,慢慢的你就會越來越容易觀察到你與他的「理所當然」,雖然你無法轉化對方的理所當然,但是你可以轉化你自己的心,讓你自己從衝突與痛苦中脫身,讓你自己進入到正面的光亮裡,這樣,你的人生就容易化險為夷,甚至趨吉避凶。

當你願意觀察自己的理所當然時,你也會找到很多生活中的為什麼,你會這樣做的為什麼,你會和家人衝突的為什麼,和同事、主管齟齬的為什麼,然後你會將這份理所當然轉換為「感謝」,因為這一刻你終於知道這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你的人生的過程與成就源自於很多人的付出,這時內心會不由自主的感動,當你發現自己常常對周遭的人事物由衷地產生感謝之意時,這時候就要恭喜你,你穿越了自己的那份「理所當然」。

********

《週日夜聊聊~~豐盛意識☀️自我覺察》

​ **每週日夜週日晚上八點線上課程&解惑**

週日夜聊聊~~下次想聊的是❤️情緒勒索❤️

你有沒有遇過情緒勒索,無論是源自家人、伴侶、朋友、工作夥伴或者陌生人,遇見情緒勒索時,你會不會有股喘不過氣來的窒息感,當你生命中出現另一個人對你進行情緒勒索時,你要怎麼辦?6/23晚上我們來一起聊聊「情緒勒索」。

❗️要參加線上「週日夜聊聊~~豐盛意識☀️自我覺察」者,請事前加入LINE群組。

👉LINE群組連結:https://line.me/ti/g/LFhEzSFDx9

👉時間:

​ 每週日晚上 20:00 ~ 21:30 Microsoft TEAMS會議室


人生是一段築夢之旅。 築夢也逐夢。 就讓這場夢。 變成一場「好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賈伯斯對改變人類生活充滿熱忱,但沒人建議他免費工作。」如何正視自己愛錢的事實?一個前文青的告白關於我是如何從一個對錢無感的文藝青年,變成一個市儈大人的簡短回顧史。
Thumbnail
avatar
陳莞欣
2024-05-19
面對拖拖拉拉的出門,完全忘記那裡很難找停車位,繞了半個多小時,才摸摸鼻子的去停了付費停車場。可惡,早知道就認命自己沒那麼幸運了。 睽違兩週再踏進畫室,依然沒什麼結論,關於我的構圖,老師路過不時的提點幾個方向,重新梳理想法,收斂主題。你想表達什麼?那怎麼呈現這個主題?你的想法是什麼?這樣物品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avatar
ふふ
2024-03-21
高雄美食|三民區美食|捌捌迷你土雞鍋十全店|花雕雞麵|刀削麵|博愛國小正對面|午晚餐|午晚餐推薦|螞蟻女孩推薦店名:捌捌迷你土雞鍋-十全店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199號 營業時間:[每日:11:00-22:30] ⚠️明顯地標:博愛國小正對面、麥當勞旁邊⚠️ ​難得悠哉的日子當然就是要吃點好吃的搞賞自己啦~ 公司附近有開一間土雞鍋 本來我一開始還不太知道土雞鍋到底是吃什麼 因為我自己本身
Thumbnail
avatar
螞蟻女孩
2024-02-16
面對我曾經跟你提過 我雖然沒有正式追蹤你公司的IG 不過我有不斷追看新帖文 包括story的部分 我之前十分抗拒接觸你公司的事 因為很容易會令我聯想到你的partner 這對我十分困擾 想到這些對我來說是痛苦的 這種痛苦可能你也會明白 也有一點可能你未曾想過 我的痛苦不單是因為會想起
avatar
Mr. Cheng
2023-11-17
面對其中一種可以令自己治癒的方法 就是嘗試去面對那些擊敗自己的想法 回想當時其中一個令我會想死的感覺 就是在餐廳裡聽到你叫我去找她幫忙 找她去照顧我 那一刻有一種斷線的感覺 或許在你心中你覺得這麼就很客觀亦很合理 當然我事後亦能理解你為什麼會這樣說 亦都明白你不好過 但那一刻 我本身
avatar
Mr. Cheng
2023-10-16
面對當遇到事情 遇到困難的時候 我們要學會處理事情 而 不是一昧的把事情擴大或者是逃避
avatar
倪語蓁
2023-08-16
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面對懷疑的論證,要如何反駁以取得更多資訊呢?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一章「如何反駁論證」,當面對一個令人懷疑的論證,要如何合理的反駁它,指出它的不合理之處,引出更多的論證及隱藏的想法呢?如何透過合理的反駁取得更多的資訊?本章告訴你如何執行。這是「再思考」這本書的最後一章筆記,有興趣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喔!
Thumbnail
avatar
佩姬觀點
2023-03-18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建立關係與面對他人的「語言」辯駁「這世界是閉上眼睛的,如果我們不睜開眼睛看向他人,我們是無法建立關係的……。」——芥正彥
Thumbnail
avatar
藍玉雍
2022-06-13
沙博爾夫斯基《跳舞的熊》:越逃避自由,越得面對自由從這點來看,《跳舞的熊》是一本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去討論自由為何物的作品。還給熊自由,意味著是讓熊離開人的控制,回到自然中自行發展,至於讓人回到屬於人的「自然」,則是指要讓人回到自由競爭、資訊透明的環境。但自由競爭、民主開放的環境真的就是那麼的「自然」嗎?《跳舞的熊》的某些篇章中開啟了這樣的疑
Thumbnail
avatar
藍玉雍
20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