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練習】把你以為的不好,放在對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興趣的事情,把這樣的特質用在鑽研你熱愛的事物和知識的追求上。

它可以讓你不厭其煩的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直到你找到想要的答案。凡事都是一體兩面,善用自己的特質,讓它得到更好的發揮。

我們的教育及文化,甚至是成長背景都沒有讓我們了解到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性,長大後在社會及人群中跌跌撞撞尋找自己及他人的認同。

認識自己不是讓我們糾著自己的問題不放。而是如何將它轉化成幫助自己前進的動力。

一個人的生命旅程,更多的是自我的內在探索。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使命承願而來。


avatar-img
148會員
290內容數
一個人走在療癒的路上,與我的靈魂相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3/29
1
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認識自己,那很難,但有時候有些人窮極一生;也弄不清楚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所以,西方先哲有一句話“人生就是一趟啟蒙之旅”(Life is a journey of initiation."。
1
府辛聊瘉室 的其他內容
去年底讓自己的生活多點嚐試,接觸了新的行業「直銷」。後來發現和自己的性格及價值觀有些衝突。思考後決定放下,往更適合自己的方向出發。 在身邊的人看來,這段時間的自己完全變了個樣,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又是為了什麼。結束了與外界世界的碰撞,之前加入的朋友群也無預警的解散了。原本忙碌卻充實的生活,貌
你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成就的大小是否等於格局的大小呢? 是因為「對社會有所貢獻」,而看見自己的價值。還是因為得到了社會價值認定的身份地位、財富而覺得自己有價值。認識及了解自己後,是因此限縮了自己還是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格局的大小、眼界的高低。是曲高人寡的孤芳自賞,還是真正接
如何從自己的命運中逃脫?認清自己所處的時空背景。了解自己有什麼強項及弱點。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出生的環境,卻可以選擇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當成就不如預期習慣性的責怪自己不夠努力,甚至怪罪無法出生在一個優厚的環境。 究竟是自己不夠努力,還是一直用「社會價值」、「別人的成就」來鞭打自己呢? 因為沒有
孤單寂寞時,遇見一個心靈契合又能溫暖己心的人,會讓人快速的掉進情感的漩渦。生命像是開了場玩笑,快樂來得多快,痛苦就有多強烈。像是給人的一場考驗般。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唯有學會才能適時的放手。狹不及防的關係,總帶著幾分衝動,沒有深入的了解,便投入的感情往往如曇花一現。 理性的對待及處理感情課題似乎
習慣於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看法,但往往只願接受自己認同的部份。渴望從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好壞,卻又無法接受事實。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在不同的人面前我們呈現出的自己也會有所不同。 從別人口中得知的自己,很大部份只是你願意讓那個人看見的你,不見得是真實的你。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但也不是一
在一場歡樂的聚會結束後,內心突然感到一陣的空虛感。在人群中,內心卻是孤獨的。 很熟悉的感覺,曾經在兩個人的關係裡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那個內心的空缺,讓自己總認為是沒有人了解及陪伴的關係。 總是在與人的碰撞中,觸動內心的那個黑洞。在沒有意識的狀態時,會將它歸因於生活中發生的種種。其實從來與現況無
去年底讓自己的生活多點嚐試,接觸了新的行業「直銷」。後來發現和自己的性格及價值觀有些衝突。思考後決定放下,往更適合自己的方向出發。 在身邊的人看來,這段時間的自己完全變了個樣,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又是為了什麼。結束了與外界世界的碰撞,之前加入的朋友群也無預警的解散了。原本忙碌卻充實的生活,貌
你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成就的大小是否等於格局的大小呢? 是因為「對社會有所貢獻」,而看見自己的價值。還是因為得到了社會價值認定的身份地位、財富而覺得自己有價值。認識及了解自己後,是因此限縮了自己還是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格局的大小、眼界的高低。是曲高人寡的孤芳自賞,還是真正接
如何從自己的命運中逃脫?認清自己所處的時空背景。了解自己有什麼強項及弱點。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出生的環境,卻可以選擇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當成就不如預期習慣性的責怪自己不夠努力,甚至怪罪無法出生在一個優厚的環境。 究竟是自己不夠努力,還是一直用「社會價值」、「別人的成就」來鞭打自己呢? 因為沒有
孤單寂寞時,遇見一個心靈契合又能溫暖己心的人,會讓人快速的掉進情感的漩渦。生命像是開了場玩笑,快樂來得多快,痛苦就有多強烈。像是給人的一場考驗般。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唯有學會才能適時的放手。狹不及防的關係,總帶著幾分衝動,沒有深入的了解,便投入的感情往往如曇花一現。 理性的對待及處理感情課題似乎
習慣於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看法,但往往只願接受自己認同的部份。渴望從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好壞,卻又無法接受事實。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在不同的人面前我們呈現出的自己也會有所不同。 從別人口中得知的自己,很大部份只是你願意讓那個人看見的你,不見得是真實的你。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但也不是一
在一場歡樂的聚會結束後,內心突然感到一陣的空虛感。在人群中,內心卻是孤獨的。 很熟悉的感覺,曾經在兩個人的關係裡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那個內心的空缺,讓自己總認為是沒有人了解及陪伴的關係。 總是在與人的碰撞中,觸動內心的那個黑洞。在沒有意識的狀態時,會將它歸因於生活中發生的種種。其實從來與現況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當你渴望被別人理解,卻從不在任何人面對表達、展現自己。 不想自己的問題,造成別人的困擾。是你給自己的合理藉口。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其實內心真正的想法,是希望自己在別人心中舉足輕重。 在個人的「人生舞台」中,你就是主角。展現自己、讓自己被看見,才能滿足內心那個渴望被理解、被看見的需求。
Thumbnail
我們都活在地球這個幻境裡,不敢也不願覺醒。 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呢? 真正的愛是「允許他做自己」。但必須是符合社會規範的那個「自己」 所以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愛。因為你無法看著一個人在不屬於他的世界裡辛苦的活著。 認識自己以後,你有勇氣做那個真實的自己嗎? 知道自己
Thumbnail
何謂「邊界感/界限感」?這是一種指一個人能夠清楚且健康地理解並維持自己與他人之間界線的能力。它體現於如何在這些界限內保護自己的需求、情感和價值觀,同時也尊重他人的需求。擁有良好的界限感,不僅能幫助我們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還能確保我們在互動中不失去自我。事實上,一段舒適且穩固的關係,往往來自於明
Thumbnail
現代社會,人們常常將名聲和財富視為衡量個人價值和成功的重要標準。然而,真正的格局並非取決於這些外在的標籤,而是體現在我們看待問題的高度和心靈的寬廣度。格局,是一種超越物質追求的精神境界,它關乎我們如何理解和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與挑戰。 當我們在排隊時遇到插隊的人,往往會瞬間點燃我們的怒火,認為對方無
Thumbnail
中年之後,當我們的意識發展已達巔峰,人生的可能性是否就此止步?事實上,中年正是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挖掘潛能的最佳時機,這是一段充滿希望與轉折的旅程。 中年的到來,為我們提供了一次重新調整的契機。隨著年歲漸長,潛意識的召喚也變得更加清晰,或許會引領我們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雖然文化規範和社會期待
Thumbnail
培養更多元的角度、更高的接受度, 你會發現,所有的好事或壞事,都是有意義的事。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看見問題的光明面,而非聚焦在陰暗面, 問題沒有是非對錯,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方式去詮釋和理解, 它可以是自我挫折的那道坎,也可以是收獲與淬煉智慧的跳躍。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或許,你害怕的不是失敗或錯誤本身, 而是失敗和犯錯,需要面對別人的眼光,承受可能的結果, 當你覺察這樣的慣性與態度,試著洞察背後的真相, 那將為你帶來新的轉機,新的開始,結束與重生。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當你渴望被別人理解,卻從不在任何人面對表達、展現自己。 不想自己的問題,造成別人的困擾。是你給自己的合理藉口。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其實內心真正的想法,是希望自己在別人心中舉足輕重。 在個人的「人生舞台」中,你就是主角。展現自己、讓自己被看見,才能滿足內心那個渴望被理解、被看見的需求。
Thumbnail
我們都活在地球這個幻境裡,不敢也不願覺醒。 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呢? 真正的愛是「允許他做自己」。但必須是符合社會規範的那個「自己」 所以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愛。因為你無法看著一個人在不屬於他的世界裡辛苦的活著。 認識自己以後,你有勇氣做那個真實的自己嗎? 知道自己
Thumbnail
何謂「邊界感/界限感」?這是一種指一個人能夠清楚且健康地理解並維持自己與他人之間界線的能力。它體現於如何在這些界限內保護自己的需求、情感和價值觀,同時也尊重他人的需求。擁有良好的界限感,不僅能幫助我們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還能確保我們在互動中不失去自我。事實上,一段舒適且穩固的關係,往往來自於明
Thumbnail
現代社會,人們常常將名聲和財富視為衡量個人價值和成功的重要標準。然而,真正的格局並非取決於這些外在的標籤,而是體現在我們看待問題的高度和心靈的寬廣度。格局,是一種超越物質追求的精神境界,它關乎我們如何理解和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與挑戰。 當我們在排隊時遇到插隊的人,往往會瞬間點燃我們的怒火,認為對方無
Thumbnail
中年之後,當我們的意識發展已達巔峰,人生的可能性是否就此止步?事實上,中年正是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挖掘潛能的最佳時機,這是一段充滿希望與轉折的旅程。 中年的到來,為我們提供了一次重新調整的契機。隨著年歲漸長,潛意識的召喚也變得更加清晰,或許會引領我們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雖然文化規範和社會期待
Thumbnail
培養更多元的角度、更高的接受度, 你會發現,所有的好事或壞事,都是有意義的事。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看見問題的光明面,而非聚焦在陰暗面, 問題沒有是非對錯,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方式去詮釋和理解, 它可以是自我挫折的那道坎,也可以是收獲與淬煉智慧的跳躍。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或許,你害怕的不是失敗或錯誤本身, 而是失敗和犯錯,需要面對別人的眼光,承受可能的結果, 當你覺察這樣的慣性與態度,試著洞察背後的真相, 那將為你帶來新的轉機,新的開始,結束與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