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力行.檢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提綱


能看到哪裏有問題反而不成問題,
看不出哪裏沒問題卻是個大問題。


(原71章) 原文/白話

================================

知不知,上矣;

不知知,病矣。

知道什麼是自己所不知,

此乃最好的狀況;

不知道自己所知的範圍,

這就要出問題了。

是以聖人之不病,

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因此理想的為政者之所以不出問題,

是因為把問題當問題來看,

所以才不會出問題。

================================

知:知道、識別;所知的範圍。

不知:不知道、不能識別;未知的範圍。

病:憂慮;瑕疵、短處。



詮釋


知知、不知、病的相對位置概念

知知、不知、病的相對位置概念


本章介紹關於如何發現問題的三個觀念。「知不知」是認識到所不知之處,又叫做不確定性或未知風險;若能知道哪裏是未知所在便得以制訂因應策略,看是要逐步探查確認或乾脆避開遠離,總之不會出現令人意外的狀況發生,所以算是最好的結果。

「不知知」即不知道自己所知的範圍,連何處可當作已知都搞不清楚,那又如何界定不知之處呢?這意味著全部面臨著不確定性與未知風險,因此要被視為大問題了。是以第二個觀念「知知」便要確認哪裏是能夠完全掌握而沒有風險,進而逐步縮小不確定的範圍,最終剩餘的部份即為不知之處。

最後是「病病」的觀念,可分成找出問題與處理問題兩個部份。找出問題的方法便是從「知知」著手,也就是先把能夠完全掌握沒有問題的部份逐一確定下來,而得出最後不被確定的部份便叫做「不知」。不知之處不代表都有問題,而可能發生的問題乃存在於不知之中;若有辧法避開所有不知之處,實際上已可成功阻絕問題發生。若是要準確抓出問題,那麼就得把不知的部份細分,再以「知知」方式逐一確認排除而得到精確的問題發生點。因此在處理問題方面,則不外乎直接修正問題或者選定最小範圍進行避免/封鎖這兩類方式而已。



avatar-img
6會員
51內容數
一坐一席一草堂, 一撮佳茗一縷香, 一片道機一點禪, 一夫自品一坡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草堂一隅 的其他內容
掌握道理以遠離凶險保持身心健康。
作用關鍵在於反面,應對問題以合理方式。
以困境為磨練學習成長,視不足為動力突破創新。
介紹自是、自見、自伐、自矜四種多餘行為。
善用資源而非積聚成山,重視效益形成良性循環。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掌握道理以遠離凶險保持身心健康。
作用關鍵在於反面,應對問題以合理方式。
以困境為磨練學習成長,視不足為動力突破創新。
介紹自是、自見、自伐、自矜四種多餘行為。
善用資源而非積聚成山,重視效益形成良性循環。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