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之聲-法國劇場改編兩部安妮·艾諾小說,二月同時演出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法國小說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於2022年獲得諾貝爾獎之前,小說即被改編成戲劇作品,展現一種社會階級的處境。

安妮·艾諾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尤其是諾貝爾得獎演說,直接掀起法國文壇激烈的辯論,如文學權威的〈費加洛報〉(Le Figaro),即以「窮酸」直指安妮·艾諾的寫作風格,「不值得代表法國文學的傳統」。

正面迎擊,女作家旋即於〈解放報〉(Libération)訪談,整個一笑置之,她說一生遭受到的文壇攻擊已經不可數,她將繼續她的寫作風格。

在得諾貝爾獎之前,安妮·艾諾小說改編成電影-《正發生》(L'événement),最後以違法墮胎的社會問題,獲得威尼斯影展的金獅獎;於獲得諾貝爾獎後,安妮·艾諾的小說,跨藝術的改編也持續進行,如2023年法蘭西戲劇院改編其小說-《少女的記憶》(Mémoire de fille);時至2024年肇始,法國即有兩部改編其小說的戲劇作品,於二月同時演出。

宛如以行動對抗〈費加洛報〉「窮酸」的菁英批評,法國南部的兩萬人小城米約(Millau),即於人民之家劇場(théâtre de la Maison du Peuple),改編安妮·艾諾的小說,《佔有》(L’Occupation),描述情人之間的野性佔有欲。

無獨有偶,同時,巴黎蒙馬特傳奇的戲劇工坊(Théâtre de l’Atelier,亞陶之前即在此演出),推出改編安妮·艾諾小說的劇作,《事件》(同電影《正發生》之原著),表現墮胎違法的時代,少女血色的記憶,尤其演出時間,正值法國參議院,正在審議是否將墮胎權,納入憲法保障。

安妮·艾諾的寫作,已然成為,不管你喜不喜歡的,文壇現象、社會劇場與政治問題。


raw-image

【研討分享】

個人有幸撰寫 8 篇安妮·艾諾的文章,提出關鍵字-「階級」、「底層」,於第一時間,無償推廣分享:

1,其諾貝爾得獎演說,即時翻譯。

2,諾貝爾得獎演說,引發法國三大報激烈辯論,作為文壇重大事件,第一手分析論述。

3,回應諾貝爾獎演說,法國文學研究刊物,中文世界第一篇書評介紹(如以下連結之第二本書評)。

文化界的生態,大家一起努力!

    avatar-img
    324會員
    221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平反史達林 普丁上台二十餘年,長期精心營造「大俄羅斯主義」,所有俄羅斯人都心知肚明,普丁表面上漂亮平反沙皇,宣揚彼得大帝的豐功偉業,實際上卻是秘密平反史達林,意圖為其恐怖專制背書,尤其在烏俄戰爭爆發之後,更嚴本加厲。
    個人有幸於二月返台,除了期望分享個人的洪席耶研究之外,也希望分享近年對法國書市的觀察,與最新文學理論的探索,期待與文學愛好者、文學研究先進、出版業界先進,相互交流(或閒話家常),敬請指教,歡迎一起分享!
    個人有幸於二月返台,期望進行分享讀書會,與同好相互切磋(或互通資訊、閒話家常),敬請先進指教,資訊觀迎分享!
    有些電影人,像公主一樣,花國家的錢,在坎城吃香喝辣。 -法國總統馬克宏,於內閣會議發言
    面對後現代以科學為名,以術語推論「論述絕對至上」,主張人文主義皆為意識形態,法國美學思想家迪迪–裕柏曼重回西方文學源頭-荷馬史詩,所描繪的「痛苦與慾望的迷霧」,試以生命激情的內涵,超越人類語言的形式,平反人文主義於文學與影像上,數千年的激情試煉。
    有幸在2024年元旦,提出個人對法國出版市場,連續第三年之年度觀察。於此分析為三個方向,作為長期的無償分享實踐,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平反史達林 普丁上台二十餘年,長期精心營造「大俄羅斯主義」,所有俄羅斯人都心知肚明,普丁表面上漂亮平反沙皇,宣揚彼得大帝的豐功偉業,實際上卻是秘密平反史達林,意圖為其恐怖專制背書,尤其在烏俄戰爭爆發之後,更嚴本加厲。
    個人有幸於二月返台,除了期望分享個人的洪席耶研究之外,也希望分享近年對法國書市的觀察,與最新文學理論的探索,期待與文學愛好者、文學研究先進、出版業界先進,相互交流(或閒話家常),敬請指教,歡迎一起分享!
    個人有幸於二月返台,期望進行分享讀書會,與同好相互切磋(或互通資訊、閒話家常),敬請先進指教,資訊觀迎分享!
    有些電影人,像公主一樣,花國家的錢,在坎城吃香喝辣。 -法國總統馬克宏,於內閣會議發言
    面對後現代以科學為名,以術語推論「論述絕對至上」,主張人文主義皆為意識形態,法國美學思想家迪迪–裕柏曼重回西方文學源頭-荷馬史詩,所描繪的「痛苦與慾望的迷霧」,試以生命激情的內涵,超越人類語言的形式,平反人文主義於文學與影像上,數千年的激情試煉。
    有幸在2024年元旦,提出個人對法國出版市場,連續第三年之年度觀察。於此分析為三個方向,作為長期的無償分享實踐,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片貫穿導演安妮華達一生的作品,加上導演現身說法,帶領整部紀錄片的走向。有時是在演講廳對著觀眾說話,有時在作品中某個場景對著觀者訴說,看到最後,會發現安妮華達也是再對自己說,對那些片中片外遇見的每一個人,萍水相逢、友誼深厚、忘年之交的人們,展現出無盡的好奇與關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執行墮胎者;二、協助墮胎的醫生、助產士、藥劑師或其他相關人士;三、接受墮胎者;四、宣傳墮胎和避孕思想者,皆得判刑罰緩。上述第二類人士,可將其驅逐出境,或是永久、暫時禁止執業。 (拉盧斯新版大辭典 一九四八年版)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安妮艾諾是一名法國作家。她的文學作品大多都是自傳體為主,大量誠實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Thumbnail
    這本以Graphic Novel呈現的《安妮的日記》,是為安妮原著中那些片段重新賦予對白以及插畫。起初作者Ari Folman並不想改篇這部作品,但他父母是大屠殺倖存者這回事,最終成為他跟基金會合作推出這部作品的動力。
    Thumbnail
    親愛的童里朋友們:2/20~2/25 台北國際書展,童里在【比利時國家館 A1209】設有攤位,「比利時繪本」將在書展會場搶先展售,歡迎來找我們玩😎


    將個人存在過的世界梳理,總是一件太遲的事。吊詭在於,如果沒有後見之明的眼光,也無法將事物安頓。安頓不僅是空間的歸位,也是時間的。必須以遲來者的姿態,接收來自於過去投向未來的眼光,才能明白當年眼底所見到的可能風景。這樣的程序,我喜歡以一個平凡的詞彙命名:認識。 認識永遠是重新認識,是真正的認識。總在
    Thumbnail
    前段時間,我打開了這本來自作家安妮·艾諾的作品...... 本文在撰寫有提到一些劇情內容,介意的格友先別點開。
    Thumbnail
    全片貫穿導演安妮華達一生的作品,加上導演現身說法,帶領整部紀錄片的走向。有時是在演講廳對著觀眾說話,有時在作品中某個場景對著觀者訴說,看到最後,會發現安妮華達也是再對自己說,對那些片中片外遇見的每一個人,萍水相逢、友誼深厚、忘年之交的人們,展現出無盡的好奇與關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執行墮胎者;二、協助墮胎的醫生、助產士、藥劑師或其他相關人士;三、接受墮胎者;四、宣傳墮胎和避孕思想者,皆得判刑罰緩。上述第二類人士,可將其驅逐出境,或是永久、暫時禁止執業。 (拉盧斯新版大辭典 一九四八年版)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安妮艾諾是一名法國作家。她的文學作品大多都是自傳體為主,大量誠實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Thumbnail
    這本以Graphic Novel呈現的《安妮的日記》,是為安妮原著中那些片段重新賦予對白以及插畫。起初作者Ari Folman並不想改篇這部作品,但他父母是大屠殺倖存者這回事,最終成為他跟基金會合作推出這部作品的動力。
    Thumbnail
    親愛的童里朋友們:2/20~2/25 台北國際書展,童里在【比利時國家館 A1209】設有攤位,「比利時繪本」將在書展會場搶先展售,歡迎來找我們玩😎


    將個人存在過的世界梳理,總是一件太遲的事。吊詭在於,如果沒有後見之明的眼光,也無法將事物安頓。安頓不僅是空間的歸位,也是時間的。必須以遲來者的姿態,接收來自於過去投向未來的眼光,才能明白當年眼底所見到的可能風景。這樣的程序,我喜歡以一個平凡的詞彙命名:認識。 認識永遠是重新認識,是真正的認識。總在
    Thumbnail
    前段時間,我打開了這本來自作家安妮·艾諾的作品...... 本文在撰寫有提到一些劇情內容,介意的格友先別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