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放棄造車? 是不得已而為之?還是一步好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蘋果對供應鏈了解之深連你要賺多少都幫你考慮了…

而之所以許多廠商還是趨之若鶩想吃這顆蘋果根本的原因還是跟著蘋果有湯喝,量大、拿下之後產線穩定、拿下後在業界也能打出名聲等…


換而言之雖然會被蘋果部分「掌控」但總體來說有錢賺。蘋果在開發一個新產品時可以夾帶著以往的品牌效應和基本的銷售量來和供應商談,不管是要合作還是定價甚至是部分的控制,舉Vision pro為例,雖然量跟以往的其他產品比起來要少,但vision pro用到的許多技術和廠商都已與蘋果合作多年,可以說vision pro中的技術是根據以往一系列產品的技術結晶而成,所以雖然vision pro一開始預期量就不大,但這對許多供應商來說這是一個好機會能跟蘋果一起技術成長,畢竟跟著蘋果有機會開拓MR領域。


之前許多人期待Apple car是因為,蘋果以往對中國大陸供應鏈強大的掌控力,而中國大陸的電動車供應鏈非常完整,蘋果只需要想辦法在軟體和自動駕駛下功夫即可…


實際上造車似乎不是這麼回事了,蘋果其他產品和造車屬性差異太大…對電動車的供應商來說,Apple car的量前期不可能太大,你又要對我管東管西,而且蘋果在電動車領域的技術積累不如其他產品,以現在高度內卷的環境來說,供應商能得到的實際利益可能不高,以往在消費性電子產品裡成為蘋果的供應商也算是某種認可,但在車的領域就不一定是這麼認為…


況且現在家家戶戶都在造車,身為電動車的供應鏈,只要產品夠好根本不愁找不到廠商導入產品,對於供應商來說現在現成的數據就是比亞迪和特斯拉賣的最好,具體賣多少車的數量都是公開的,身為優秀的供應商當然優先考量這些車廠為主。


其實蘋果真的有心要做一定是可以造車的,並且專心搞軟體和自動駕駛,配合蘋果本身的生態系還是有搞頭的,畢竟新能源的車廠都做得到蘋果肯定也可以(但我希望蘋果以後真的做出來的話充電規格不要特立獨行…)


很多人對蘋果的自動駕駛抱有期待,但自動駕駛真的太難了,如果目標是放在L3等級,以蘋果財大氣粗我賠的起來講,我認為是有機會,但蘋果想要快速彎道超車推出能驚豔四座的自駕產品,只能說你不如直接和Nvidia或Mobileye等聯手比較有機會。

蘋果以往很喜歡在某些領域重新定義…但有可能發現,在車子領域要重新定義的東西這些需要基於高度的自動駕駛才辦的到,然後自動駕駛太難了…就沒有然後了…

而蘋果全力進軍AI麻…Siri表示我終於要迎來史詩級強化了嗎?

下期我會介紹蘋果史無前例強大的定價權~

如果大家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言分享,或是參考延伸閱讀的影片,也歡迎大家訂閱阿財的YT頻道和追蹤粉專喔~

特斯拉、NVIDIA、Google waymo、Mobileye、Cruise等自動駕駛技術科普播放清單,大家可以找自己感興趣的公司觀看喔~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jqSqQ_KcsGFg9lnYiSY7uWoW5_whecg

avatar-img
145會員
31內容數
此專輯主要探討元宇宙相關的技術,包含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物理引擎和各種生成虛擬影像內容的算法,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並留言發表你的看法,如果覺得阿財寫的不錯也不要吝嗇你們的愛心~當然也可以贊助阿財,讓阿財更有寫作的動力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去年阿財有分享過自動駕駛技術各個解決方案的路線選擇,當時我就有提到過我認為傳統車廠為什麼不走純視覺路線的可能原因,這邊再稍微分享一下: 首先在講純視覺之前先了解一下目前純視覺是如何計算深度的,目前用相機拍到的影像計算深度有單目視覺、雙目視覺、運動結構恢復(sfm)等再搭配AI模型,可以搜尋Pseud
台灣半導體除了製造世界第一、封測第一,另外今年又多了ic設計4個第一,是哪四個呢?
沒有數學,人類到現在或許還在鑽木取火 下面這幾個方程式阿財隨便舉例,是阿財在學習過程中印象比較深的幾個公式當然還有很多重要的公式,但畢竟我們只是表達想法,就不贅述太多,首先是大二時工程數學學到的傅立葉轉換,當時滿震驚的,原來時域和頻域間的轉換可以用這麼美妙的公式來解決!
最近不少朋友在談論00906大華元宇宙ETF,也有朋友問我對這支ETF的看法,先說這篇文章歡迎分享但不構成投資建議,阿財科普過很多期元宇宙的影片,對元宇宙尤其VR/AR和AI相關比較了解,所以會從這個角度切入,首先我們看下圖是00906的前10大持股: 首先是美股五巨頭FAAMG:
這邊想跟大家分享一件難得的事,我們知道台積電在美股也有上市,一般來說美股台積電ADR相較於台股是有溢價的(也就是在美股買台積電比在台股買的貴) 但最近這陣子反過來了,美股ADR比台股還要便宜,轉換公式非常簡單: 美股台積電折合台幣價格 = 美股台積電ADR價格x美元匯率/5(換股數)
這篇文章我稍微整理一些AR/MR/VR常見的問題幫大家簡單科普,歡迎大家分享給更多人看到,也不要吝嗇發表你的留言和給阿財愛心喔。
去年阿財有分享過自動駕駛技術各個解決方案的路線選擇,當時我就有提到過我認為傳統車廠為什麼不走純視覺路線的可能原因,這邊再稍微分享一下: 首先在講純視覺之前先了解一下目前純視覺是如何計算深度的,目前用相機拍到的影像計算深度有單目視覺、雙目視覺、運動結構恢復(sfm)等再搭配AI模型,可以搜尋Pseud
台灣半導體除了製造世界第一、封測第一,另外今年又多了ic設計4個第一,是哪四個呢?
沒有數學,人類到現在或許還在鑽木取火 下面這幾個方程式阿財隨便舉例,是阿財在學習過程中印象比較深的幾個公式當然還有很多重要的公式,但畢竟我們只是表達想法,就不贅述太多,首先是大二時工程數學學到的傅立葉轉換,當時滿震驚的,原來時域和頻域間的轉換可以用這麼美妙的公式來解決!
最近不少朋友在談論00906大華元宇宙ETF,也有朋友問我對這支ETF的看法,先說這篇文章歡迎分享但不構成投資建議,阿財科普過很多期元宇宙的影片,對元宇宙尤其VR/AR和AI相關比較了解,所以會從這個角度切入,首先我們看下圖是00906的前10大持股: 首先是美股五巨頭FAAMG:
這邊想跟大家分享一件難得的事,我們知道台積電在美股也有上市,一般來說美股台積電ADR相較於台股是有溢價的(也就是在美股買台積電比在台股買的貴) 但最近這陣子反過來了,美股ADR比台股還要便宜,轉換公式非常簡單: 美股台積電折合台幣價格 = 美股台積電ADR價格x美元匯率/5(換股數)
這篇文章我稍微整理一些AR/MR/VR常見的問題幫大家簡單科普,歡迎大家分享給更多人看到,也不要吝嗇發表你的留言和給阿財愛心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的人們對於AI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期待。文章提到了蘋果放棄汽車產業,而大陸又衝向電動車產業的情況。除了探討對消費者端的貢獻外,作者也提到了對AI的觀察和看法,以及對蘋果作為提供平臺者的期望。文章以蘋果和AI的關係為主軸,介紹了AI在消費者端的潛在收益和貢獻。
Thumbnail
已投入數百萬美元資金、至今為止也研發近 10 年的 Apple Car 計畫最終仍胎死腹中! 根據(2/28)彭博社的報導指出蘋果高層已在本週二(2/27)宣布取消所有 Apple Car 計畫, 近 2,000 人的研發團隊也就此解散,轉移到蘋果的 AI 部門研究生成式 AI 項目。 最
Thumbnail
🌪️蘋果AAPL最近風波不斷,第一季被股神減少持股,投資人紛紛擔心股價是否受到心理賣壓影響,後來還好,💊公司推出了庫藏庫計畫,高達1100億元,股價徹底地由空翻多回神,立刻站回年線上。 在電動車計畫停損停止後,😱市場再傳出Micro LED也即將要關閉,對蘋果的產品線組合造成影響。
Thumbnail
蘋果取消長達十年的電動車專案反映了對其優先事項的策略重新評估,考慮到市場動態、技術挑戰、監管環境、財務考慮和競爭格局。 另一條關於嬰兒潮世代對電動車興趣下降的報告告訴我們:電動車價格過高、在極端氣候中不可靠、以及嬰兒潮世代對綠色未來的需求不如意。這些是電動車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Thumbnail
📱這檔奇蹟般的科技股,最近股價表現乏善可陳,漲勢疲弱,😱落後大盤一大截。 🚗最近終止了電動車開發計畫,🚨又有壟斷罰單利空,雖然apple說不繳,但歐盟的權威很難撼動,最近做多的投資人,要仔細斟酌👓
Thumbnail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公司已正式終止其電動車計畫,即 Apple Car。此決定由蘋果首席營運長 Jeff Williams 和 Kevin Lynch 在內部宣布,他們自 2021 年以來一直領導著這個專案。 報告指出,蘋果公司的最高層管理人員在最近幾週內最終確定了這一決定,而這個專案在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這兩天蘋果公司放棄開發近10年的Apple Car,並將資源轉向投資AI,Hank認為是明智之舉!因為儘管未來電動車平台擁有很多智能化發展的空間,但車輛總需求數並不會增加,加上中國電動車早已將這個市場紅海化,因此電動車所能帶來的收益成長並不具備投資想像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的人們對於AI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期待。文章提到了蘋果放棄汽車產業,而大陸又衝向電動車產業的情況。除了探討對消費者端的貢獻外,作者也提到了對AI的觀察和看法,以及對蘋果作為提供平臺者的期望。文章以蘋果和AI的關係為主軸,介紹了AI在消費者端的潛在收益和貢獻。
Thumbnail
已投入數百萬美元資金、至今為止也研發近 10 年的 Apple Car 計畫最終仍胎死腹中! 根據(2/28)彭博社的報導指出蘋果高層已在本週二(2/27)宣布取消所有 Apple Car 計畫, 近 2,000 人的研發團隊也就此解散,轉移到蘋果的 AI 部門研究生成式 AI 項目。 最
Thumbnail
🌪️蘋果AAPL最近風波不斷,第一季被股神減少持股,投資人紛紛擔心股價是否受到心理賣壓影響,後來還好,💊公司推出了庫藏庫計畫,高達1100億元,股價徹底地由空翻多回神,立刻站回年線上。 在電動車計畫停損停止後,😱市場再傳出Micro LED也即將要關閉,對蘋果的產品線組合造成影響。
Thumbnail
蘋果取消長達十年的電動車專案反映了對其優先事項的策略重新評估,考慮到市場動態、技術挑戰、監管環境、財務考慮和競爭格局。 另一條關於嬰兒潮世代對電動車興趣下降的報告告訴我們:電動車價格過高、在極端氣候中不可靠、以及嬰兒潮世代對綠色未來的需求不如意。這些是電動車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Thumbnail
📱這檔奇蹟般的科技股,最近股價表現乏善可陳,漲勢疲弱,😱落後大盤一大截。 🚗最近終止了電動車開發計畫,🚨又有壟斷罰單利空,雖然apple說不繳,但歐盟的權威很難撼動,最近做多的投資人,要仔細斟酌👓
Thumbnail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公司已正式終止其電動車計畫,即 Apple Car。此決定由蘋果首席營運長 Jeff Williams 和 Kevin Lynch 在內部宣布,他們自 2021 年以來一直領導著這個專案。 報告指出,蘋果公司的最高層管理人員在最近幾週內最終確定了這一決定,而這個專案在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這兩天蘋果公司放棄開發近10年的Apple Car,並將資源轉向投資AI,Hank認為是明智之舉!因為儘管未來電動車平台擁有很多智能化發展的空間,但車輛總需求數並不會增加,加上中國電動車早已將這個市場紅海化,因此電動車所能帶來的收益成長並不具備投資想像力。